1、23、小燕子进步了家庭是幼儿语言活动的重要环境,为了与家长配合做好幼儿阅读训练工作,孩子一入园就召开家长会,给家长提出早期抓好幼儿阅读的要求。我把幼儿在园里的阅读活动及阅读情况及时传递给家长,要求孩子回家向家长朗诵儿歌,表演故事。我和家长共同配合,一道训练,幼儿的阅读能力提高很快。 教学目标:与当今“教师”一称最接近的“老师”概念,最早也要追溯至宋元时期。金代元好问示侄孙伯安诗云:“伯安入小学,颖悟非凡貌,属句有夙性,说字惊老师。”于是看,宋元时期小学教师被称为“老师”有案可稽。清代称主考官也为“老师”,而一般学堂里的先生则称为“教师”或“教习”。可见,“教师”一说是比较晚的事了。如今体会,“
2、教师”的含义比之“老师”一说,具有资历和学识程度上较低一些的差别。辛亥革命后,教师与其他官员一样依法令任命,故又称“教师”为“教员”。 1.能运用自己喜欢的识字方式认识本课生字,通过训练会按田字格要求认真、漂亮地写出一类生字。死记硬背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但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死记硬背被作为一种僵化的、阻碍学生能力发展的教学方式,渐渐为人们所摒弃;而另一方面,老师们又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煞费苦心。其实,只要应用得当,“死记硬背”与提高学生素质并不矛盾。相反,它恰是提高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前提和基础。 2.分角色朗读课文,能从故事中受到启发。3.从“小燕子进步了”引发学生学会仔
3、细观察。教学重点:1能运用自己喜欢的识字方式认识本课生字,通过训练会按田字格要求认真、漂亮地写出一类生字。2分角色朗读课文,能从故事中受到启发。教学难点:从“小燕子进步了”引发学生学会仔细观察。教学准备:教学挂图、生字卡片。学生课前观察冬瓜、茄子以及大自然的其他事物。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一、谈话激趣,引入新课来源:大自然是个奇妙的百宝箱,里面装着各种各样有趣的知识,你想谈谈自己所知道的知识吗?燕子妈妈也要求小燕子去观察大自然,她有什么收获呢?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1.同桌自由读书,要求:借助拼音认读,不会读的字相互教教,并了解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2.勾画生字词,标出自然段序号。3.检
4、查认字的情况。三、朗读课文,理解内容。1.分角色朗读课文。学生自我评议,读书的好差各在哪里?谁读的语气最象小燕子和燕子妈妈。2.请评选出的优秀者带着大家读相应的段落,体现以读代讲。3.读完全课,你知道了什么?来源:学*科*网Z*X*X*K(用自己的语言讲一讲。如果还有什么不太明白的、想知道的东西尽量提出来。)四、课本剧表演,表达独特感悟。1.分组练习表演。(练习时,老师巡视,指导。2.重点看谁对课文理解得好,有创意。)3.分别请学生到台上表演,相互评议。来源:学*科*网Z*X*X*K第二课时一、复习。1.抽读、齐读生字词。2.齐读课文。二、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1.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你还想知
5、道什么?2.说说课前观察的一种水果和蔬菜。(要求用上本课的描写方法,观察要仔细。)三、学习生字。1你认为哪个字最好记?怎么记?扩词。2你认为哪个字不好记?可以怎么记?扩词。3田字格里这些字怎样写才好看?4生描红。5展示自己写的字,评议,修改。6.把你想写的字或词语写一写。你认为哪个字最好记?怎么记?扩词。步(进步) 园(花园) 现(现在) 点(雨点)能(不能) 菜(小菜) 满(满意) 意(意思)来源:学科网来源:(认识斜王旁)四、指导孩子们观察每个字在田字格里的位置,规范、整洁地书写。五、质疑。1学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2现在你最感兴趣的是什么?六、作业。1抄写生字,并组两个词语。2完成同步练习。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课外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