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明天再练吧教学设计“教书先生”恐怕是市井百姓最为熟悉的一种称呼,从最初的门馆、私塾到晚清的学堂,“教书先生”那一行当怎么说也算是让国人景仰甚或敬畏的一种社会职业。只是更早的“先生”概念并非源于教书,最初出现的“先生”一词也并非有传授知识那般的含义。孟子中的“先生何为出此言也?”;论语中的“有酒食,先生馔”;国策中的“先生坐,何至于此?”等等,均指“先生”为父兄或有学问、有德行的长辈。其实国策中本身就有“先生长者,有德之称”的说法。可见“先生”之原意非真正的“教师”之意,倒是与当今“先生”的称呼更接近。看来,“先生”之本源含义在于礼貌和尊称,并非具学问者的专称。称“老师”为“先生”的记载,首
2、见于礼记?曲礼,有“从于先生,不越礼而与人言”,其中之“先生”意为“年长、资深之传授知识者”,与教师、老师之意基本一致。一般说来,“教师”概念之形成经历了十分漫长的历史。杨士勋(唐初学者,四门博士)春秋谷梁传疏曰:“师者教人以不及,故谓师为师资也”。这儿的“师资”,其实就是先秦而后历代对教师的别称之一。韩非子也有云:“今有不才之子师长教之弗为变”其“师长”当然也指教师。这儿的“师资”和“师长”可称为“教师”概念的雏形,但仍说不上是名副其实的“教师”,因为“教师”必须要有明确的传授知识的对象和本身明确的职责。教学目标:1、学会“明、再、已、当、早、言、床、朵”8个字;会认“经、运、动、员、始、往
3、、得、阴”8个字。认识多音字“得”,认识1个偏旁“广”。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3、通过课文的学习,使学生明白做事情要有恒心,培养学生勇敢面对困难和挫折的意识。教学重难点:1、掌握本课要求学会和会认的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3、通过朗读、理解,使学生明白做事要有恒心,培养学生勇敢面对困难和挫折的意识。教学方法:观察法、朗读法。教学准备:PPT,鸭子图片第 二 课 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1、师:上节课呀!我们认识了一只自信满满的小鸭子( ppt出示鸭子图 ),它最喜欢说的一句话是什么呀?生:明天再练吧! ( 板书课题: 7. 明天再练吧 )2、师:今天,我们就来继续学习这篇
4、课文,请同学们齐读课题:7.明天再练吧。二、复习生字,激发兴趣。1、复习田字格生字。师:这只小鸭子有一个神奇的风车,风一吹,便可以变出许多生字,咱们去瞧瞧吧! (PPT出示生字)2、复习双横线的生字。师:一眨眼的时间,小鸭子爬到了楼顶,它在上面一个劲儿的叫着“小朋友,快上来呀!”(PPT出示生字)3、复习词语。师:小鸭子看到一(1)班的小朋友这么聪明,于是找来语文书,从第7课中选出了一些复杂难记的字,请小朋友们挑战吧!(PPT出示生字)( PPT显示双横线的字,小组比赛。 )三、新授。(一)创设情境,引导全文。1、课件出示:小鸭子摇摇摆摆地走过来,他得意地对小伙伴们说:“我已经下了决心要练习长
5、跑,瞧着吧,将来我准能当了长跑运动员。明天再练吧!” 听了小鸭子说的话,你了解了什么?谁来读读小鸭子说的话,应读出什么语气?(骄傲)“准”还能用什么词来表达?(采用为“准”换词的方式、重点体会小鸭子骄傲的样子)2、过渡:小鸭子最后成为了一名长跑运动员吗?(采用跳跃式教学法、巧妙过渡到第5自然段,使学生产生自主阅读的愿望)3、读第一段。(指名读)4、师:从你的朗读中老师能感受得出来:这是一只自信的鸭子,这是一只神气的鸭子,这是一只得意的鸭子。(大伙一起读读)(二)揭示结果,设疑激趣。1、指名读第5自然段。师提问:小鸭子这么自信,一定能成为一个不错的长跑运动员了吧?现在你们自己读这篇课文,看看小鸭
6、子是不是成为一名长跑运动员?边读边将答案划出来。(学生自由读课文,思考老师提出来的问题。 )2、小鸭子最后成为了一名长跑运动员吗?你从哪一句知道的?课件演示:直到今天,小鸭子走起路来,还是一摇一摆,慢腾腾的。( 师相机亮词“一摇一摆”)师:原来到今天,小鸭子走路还是 生:“一摇一摆”.师:谁能来给大家做做这个样子?( 指名三个学生学样子,体会词语“一摇一摆”。)师:你做得可真像啊!你能读出来吗?( 指名学生边学样子边读词,学生有了做动作的切身体会,读起词来也颇有感觉. )师:你学得可真像呀!老师仿佛看到一只小鸭子一摇一摆的向我走过来,课文中还用了一个什么词来形容呀? 生:“慢腾腾” ( 师相机
7、亮词 )师:小鸭子明明是自信满满的,可为什么到最后还是一摇一摆、慢腾腾的走路呀?再读读这一段,告诉我原因!( 学生自读课文的最后一个自然段,思考老师提出来的问题。)生:因为小鸭子它偷懒,总是说明天再练吧,明天再练吧,到了今天它还是一次长跑都没有练过。(三)学习课文,品味积累。1、学习第2段:过渡:从哪里可以看出来小鸭子没有练过一次长跑呢?我们一起看看课文的第2自然段!(1)请同学们先自由轻声的读读,读完了可得告诉老师你知道了什么?( 学生自由轻声的读文 )(2)你知道了什么?课文中是怎么写的呢?谁能用课文中的话来回答老师的这个问题?( 引导学生读课文的第2自然段。 )(3)师:你们真是会学习的孩子!真棒!( 师点击课件:一只小鸭子缩着脖子蹲在窗前,伴有狂风呼啸的声音。 )(4)重点体会“缩”、“蹲”两个词。师:是呀!第二天天气不好,忽然刮起了大风,狂风在窗外“呼啦,呼啦”地乱叫着,大家看看图这个时候小鸭子是个什么样子呀?谁能给我们学学这个样子呀?( 指名学生学做小鸭子的样子。 )师:哎呀,你学得可真像呀!那你来读读这句话吧!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