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练习1第 3 课时教学目标1读读背背:读背成语,读背古诗。增加语言积累。2通过训练让学生学会向别人介绍自己的家庭。教学重点来源:学。科。网读背成语,读背古诗。通过训练让学生学会向别人介绍自己的家庭。教学难点学会向别人介绍自己的家庭教学准备挂图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读读背背”。一、读背成语1师谈话激趣:成语是汉语的精华,一个人如果从小就诵读它,他的语言能力就会得到锻炼、提高,文化知识也会越来越丰富,;这学期我们就开始练习“读背成语”这种童子功。2出示成语3借助图片、生活经验引导学生理解成语的意思。(1)映示图片,播放录像,指导学生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理解成语。笑声、欢呼声、锣鼓声、鞭炮声这些声响混在
2、一起,真像一阵又一阵的响雷从头上滚过,就叫做“欢声雷动”。人们聚在一起,大声地欢呼着,笑得嘴巴合不拢,眼里流下了泪,这就叫“欣喜若狂”。为了庆祝申奥的成功,人们纵情地欢呼,不停地挥动手中的彩旗,情不自禁地边唱歌边跳起舞,这就叫载歌载舞。这一天,北京城没有夜晚,所有的灯都亮着,绚丽的烟花在空中不停地绽放,这叫灯火辉煌。二、读背古诗村居来源:1同学们,你们读过哪些描写春天的诗歌,能背给大家听一听吗?2映示古诗村居的背景图。3揭示古诗村居。4教师示范读。5借助生活经验与图片,引导学生弄懂诗的大概意思。(1)诗歌主要写春天的什么景色?田野风光儿童放风筝(2)田野的风光美在哪儿?借助图片,引导学生讨论交
3、流,理解第一句诗。(3)儿童是怎样放风筝的?借助图片,引导学生回忆相关的生活情景,理解第二句诗。6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7反馈读背古诗效果,交流学习方法。教学口语交际说说我的家。一、观赏图片揭示话题1出示挂图,引导观察。2弄清图意,板书话题:说说我的家二、教师示范说话,明确说话要求1 老师做王小明,进行介绍:“我叫王小明。我家住在环城花园2号楼305室,家里有爸爸、妈妈和我。爸爸是一名中学语文教师,妈妈是一位布厂的工人。我很喜欢自己的家。”2思考问题,明确说话要求。(1)提问:听了王小明的介绍,你知道了他家的哪些情况?(2)根据学生回答,相机板书:住址、家人、工作、感情。(3)借助板书内
4、容,教师提示说话要求。三、练习1指名学生一个问题一个问题练说。2将四个问题连起来练说,教师巡视个别辅导。3提名说,对照要求评议。学生借助拼音试读4条成语。提名读,相机正音,教师范读。学生再以多种形式练读。观看录象,理解成语的意思。学生练读练背成语。指名背诵描写春天的诗歌。学生观察,弄清图意。学生借助拼音各自练读古诗。提名读,相机正音。学生再练读。思考:诗歌主要写春天的什么景色?理解第一句诗,感受田园风光之美。理解第二句诗。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看图,理解题意。学生看图听老师说话。说一说听了王小明的介绍,你知道了他家的哪些情况?一个问题一个问题练说。将四个问题连起来练说。(同桌互说)4学生分小组练说,然后推荐同学向全班进行介绍板书设计练习1 读读背背:欢声雷动欣喜若狂载歌载舞灯火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