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四季教案教学目标:1.认识“尖、说”等10个生字和言字旁、虫字旁、折文旁3个偏旁;读准多音字“地”的字音;会写“天、四、是”3个字。2.正确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3.初步了解四季的特征, 感受四季的美丽;模仿课文说说自己喜欢的季节。教学重点:识字写字;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教学难点:模仿课文说说自己喜欢的季节。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同学们知道一年有几个季节吗?是呀, 一年有四个季节。那么它们都有什么特点呢?2.今天, 我们一起走进第四课四季, 感受一年四季的美丽。二、初读课文, 学习生字。1.自由朗读课文, 注意课文中的生字, 读不通的地方多读几遍。2.出示要求认的生字词
2、。(带拼音)(1)师领读。(认识言字旁、虫字旁、折文旁)(2)生自读一遍。(3)小老师领读。(4)同桌检查生字词的掌握情况。3.出示打乱顺序的词语。(1)生自读。(2)小老师领着读一遍。(3)开火车检测学生词语的掌握情况。4.出示打乱顺序的生字。(1)生自读生字。(要求:读出读音, 组一个词。)(2)指名乱序读生字。5.小结:同学们已经把生字学会了, 其实呀, 这些生字还藏在我们的课文中。接下来请同学们再读一遍课文, 看看能否把课文读得更流利。三、再读课文, 学习课文。1.读第一小节。(1)思考:为什么草芽会说它是春天呢?(春天来的时候小草发芽了)(2)除了小草发芽, 你还能从哪些地方知道春天
3、来了呢?(花开了、有小鸟等)(3)这么有生机的春天啊, 你想不想再来读一遍课文?2.学习第二小节。(1)读完第二小节你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吗?(2)是呀, 圆圆的荷叶、绿绿的小青蛙象征着夏天。多么热闹而有趣的夏天呀!闭上眼睛想象一下这么热闹的场面。并试着背背这一小节。3.学习第3、4小节。(1)同桌交流:为什么谷穗说它是秋天、雪人说它是冬天呢?(2)出示秋天的图片, 感受秋天的美丽。找同学做动作, 理解“鞠躬”的意思。加上动作读一读, 感受秋天的丰收和谷穗的有礼貌。(3)出示冬天的雪景。冬天下雪的时候你会干什么?出示短语“顽皮地说”, 指导读好多音字“地”。带着动作读第四小节, 感受冬天的顽皮。4
4、.分小组读课文, 并试着背诵课文。四、语言训练。1.是呀, 接下来再请火眼金睛的孩子们来观察下面的短语, 说说你的发现。草芽尖尖 荷叶圆圆 谷穗弯弯(后面的两个字都是叠词)他对小鸟说 他对青蛙说 他鞠着躬说 他顽皮地说(前两个是对别人说的, 而后两个是带着动作的)2.就像为四季编的这首小诗一样, 你能不能仿照着课文说一说你最喜欢的季节? , 他 说:“我是 。” 3.交流自己编写的诗歌。五、写字指导。1.大屏幕出示本课要求写的生字:“天、四、是”, 生同桌互读, 并给生字组词。2.指导学生书写生字。(1)田字格板书范写, 请学生说说有几笔并书空。(2)学生整体观察字形, 师提示书写要点。(3)
5、反馈评价:展示优秀书写;出示问题范例并纠正。六、巩固练习。其实,任何一门学科都离不开死记硬背,关键是记忆有技巧,“死记”之后会“活用”。不记住那些基础知识,怎么会向高层次进军?尤其是语文学科涉猎的范围很广,要真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单靠分析文章的写作技巧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从基础知识抓起,每天挤一点时间让学生“死记”名篇佳句、名言警句,以及丰富的词语、新颖的材料等。这样,就会在有限的时间、空间里给学生的脑海里注入无限的内容。日积月累,积少成多,从而收到水滴石穿,绳锯木断的功效。打开“阅读训练-四季”, 一起来闯关吧!这个工作可让学生分组负责收集整理,登在小黑板上,每周一换。要求学生抽空抄录并且阅
6、读成诵。其目的在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爱生活,所以内容要尽量广泛一些,可以分为人生、价值、理想、学习、成长、责任、友谊、爱心、探索、环保等多方面。如此下去,除假期外,一年便可以积累40多则材料。如果学生的脑海里有了众多的鲜活生动的材料,写起文章来还用乱翻参考书吗?七、布置作业。“教书先生”恐怕是市井百姓最为熟悉的一种称呼,从最初的门馆、私塾到晚清的学堂,“教书先生”那一行当怎么说也算是让国人景仰甚或敬畏的一种社会职业。只是更早的“先生”概念并非源于教书,最初出现的“先生”一词也并非有传授知识那般的含义。孟子中的“先生何为出此言也?”;论语中的“有酒食,先生馔”;国策中的“先生坐,何至于此?”等等,均指“先生”为父兄或有学问、有德行的长辈。其实国策中本身就有“先生长者,有德之称”的说法。可见“先生”之原意非真正的“教师”之意,倒是与当今“先生”的称呼更接近。看来,“先生”之本源含义在于礼貌和尊称,并非具学问者的专称。称“老师”为“先生”的记载,首见于礼记?曲礼,有“从于先生,不越礼而与人言”,其中之“先生”意为“年长、资深之传授知识者”,与教师、老师之意基本一致。 1.会背四季。 2.阅读四季的歌和四季儿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