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独家】三年级上册语文讲义-预习与讲练:第3课《不懂就要问》-部编版.docx

上传人:a**** 文档编号:97116 上传时间:2025-11-03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361.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独家】三年级上册语文讲义-预习与讲练:第3课《不懂就要问》-部编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独家】三年级上册语文讲义-预习与讲练:第3课《不懂就要问》-部编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独家】三年级上册语文讲义-预习与讲练:第3课《不懂就要问》-部编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独家】三年级上册语文讲义-预习与讲练:第3课《不懂就要问》-部编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独家】三年级上册语文讲义-预习与讲练:第3课《不懂就要问》-部编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 周 第 天 星期 教学目标:1.正确认读“诵”等11个生字新词,并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2.默读课文,了解“略读课文”学习的基本要求,学习略读,粗知课文大意。(重点)3.继续了解什么样的语句是“有新鲜感的”,并能在课文中找出来和同学交流。(难点)3 不懂就要问 人物介绍:孙中山:名文,字载之,号日新,又号逸仙,又名帝象,化名中山樵,伟大的民族英雄、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中华民国和中国国民党的缔造者,他首举彻底反帝反封建的旗帜,“起共和而终两千年封建帝制”。孙中山小时侯在私(s)塾(sh)读书。那时侯上课,先生念,学生跟着念,咿咿呀呀,像唱歌一样。学生读熟了,先生就让他们一

2、个一个地背(bi)诵(sn)。至于书里的意思,先生从来不讲。一天,孙中山来到学校,照例(l)把书放到先生面前,流利地背出昨天所学的功课。先生听了,连连点头。接着,先生在孙中山的书上又圈(qun)了一段(dun)。他念一句,叫孙中山念一句。孙中山会读了,就回到座位上练(lin)习背诵。孙中山读了几遍,就背下来了。可是,书里说的是什么意思,他一点儿也不懂。孙中山想,这样糊(h)里糊涂(t)地背,有什么用呢?于是,他壮着胆子站起来,问:“先生,您刚才让我背的这段书是什么意思?请您给我讲讲吧!”这一问,把正在摇头晃脑高声念书的同学们惊呆(di) 了,课堂里霎(sh)时变得鸦雀无声。先生拿着戒(ji)尺

3、,走到孙中山跟前,厉(l)声问道:“你会背了吗?”“会背了。”孙中山说着,就把那段书一字不漏地背了出来。先生收起戒尺,摆摆手让孙中山坐下,说:“我原想,书中的道理,你们长大了自然会知道的。现在你们既然想听,我就讲讲吧!”先生讲得很详细,大家听得很认真。后来,有个同学问孙中山:“你向先生提出问题,不怕挨打吗?”孙中山笑了笑,说:“学问学问,不懂就要问。为了弄清楚道理,就是挨打也值得。”来源:学科网ZXXK来源:学|科|网句子解析1.孙中山小时侯在私塾读书。那时侯上课,先生念,学生跟着念,咿咿呀呀,像唱歌一样。作者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学生读书比作唱歌,形象地写出了学生读书的状态。2.一天,孙中山

4、来到学校,照例把书放到先生面前,流利地背出昨天所学的功课。“照例”写出了“流利地背出前一天学的功课”对于孙中山来说不是偶然的。来源:Zxxk.Com3.于是,他壮着胆子站起来,问:“先生,您刚才让我背的这段书是什么意思?请您给我讲讲吧!”壮着胆子说明当时的教学方法不允许学生提问,孙中山这一问可要冒着被戒尺打的风险呢!4.先生收起戒尺,摆摆手让孙中山坐下,说:“我原想,书中的道理,你们长大了自然会知道的。现在你们既然想听,我就讲讲吧!”先生的表现说明先生并没有生气,而是对孙中山主动提问表示了赞扬与肯定。问题归纳1.看课文写了什么?你对孙中山“不懂就问”这件事有什么看法?课文写了孙中山小时候在私塾里读书,为了弄懂书里的意思而大胆向先生提出问题的故事。2.孙中山向老师提问,把同学们吓呆了,课堂里霎时变得鸦雀无声,想一想,同学们此时会想写什么?同学们会想:孙中山胆子真大,先生肯定会揍他的。课文主题这篇课文记叙了孙中山小时候在私塾里读书,为了弄懂书里的意思而大胆向先生提出问题的故事。赞扬了孙中山不懂就问的态度和勇气,启发我们遇到不懂的问题要敢于去问。结构梳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语文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