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011高考福建卷)唐律疏议记载:“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犹昏晓阳秋相须而成者也。”这表明()A德礼是刑罚的本体B刑罚是德礼的体现C德礼相较于刑罚无足轻重D德礼和刑罚对政教皆不可缺解析:选D。从材料信息可以看出,唐律疏议认为,德礼和刑罚对政教皆不可缺,就像“昏晓阳秋”那样“相须而成”,故选D项。2(2010高考浙江卷)儒道思想犹如中国古代思想的双璧。下列言论中,最能体现道家因循自然、崇尚无为思想的是()A不以人助天B制天命而用之C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D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解析:选A。A、C两项属于道家思想,“不以人助天”,人的行为不能妨碍自然,即人应顺应自然,体现了一种
2、因循自然、崇尚无为的思想,故本题选A项。“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虽是道家的观点,但它突出的是“天地”无所谓“仁”无所谓“不仁”,是客观的存在,并非论述人与自然的关系,故C项不符合题意。B、D两项属于荀子的主张,荀子属于儒家学派代表。答案为A项。3(2010高考山东卷)“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这一主张属于()A儒家“仁爱”思想B墨家“兼爱”思想C儒家“礼治”思想 D墨家“非攻”思想解析:选B。墨家“兼爱”思想体现了一种无差别的、无阶级的爱,是一种博爱,“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就是这种思想的体现。4(2010高考上海单
3、科卷)春秋战国时代,诸子百家讲政治时大多站在民众一边,替天下百姓打算;唯有一家与其他各家不同,为君主作参谋,专替君主打算。这一家是()A儒家 B法家C道家 D墨家解析:选B。法家代表新兴地主阶级利益,主张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为统治阶级出谋划策。5(2011高考新课标全国卷)董仲舒认为孔子撰春秋的目的是尊天子、抑诸侯、崇周制而“大一统”,以此为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服务,从而将周代历史与汉代政治联系起来。西周时代对于秦汉统一的重要历史影响在于()A构建了中央有效控制地方的制度B确立了君主大权独揽的集权意识C形成了天下一家的文化心理认同D实现了国家对土地与人口的控制解析:选C。西周实行分封制,虽然确立了
4、诸侯国同周王的臣属关系,但中央对地方诸侯国控制是有限的,也未做到君主大权独揽,故排除A、B两项。但是周王天下共主地位的确立却为秦汉的统一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因此C项为正确答案。6(2010高考北京卷)有人认为,中国古代君主专制理论由先秦法家奠定,经汉朝儒生发展而成。这两个阶段的代表人物分别是()A荀子、董仲舒 B荀子、孟子C商鞅、孟子 D韩非子、董仲舒解析:选D。先秦法家的代表是韩非子,汉朝儒生的代表是董仲舒。一、选择题1(2012河南郑州一模)阅读表格,在下列早期儒学家的思想主张中,体现的共同思想是()思想家思想主张孔子“仁者爱人”“为政以德”“有教无类”孟子“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施仁
5、政以民,省刑罚,薄税敛”荀子“君者舟也;庶人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制天命而用之”A.教育思想 B农本思想C民本思想 D重农抑商解析:选C。三位思想家都是早期儒家学派著名代表,材料中孔子的思想主张主要有“仁”、德治、教育主张;孟子的思想主张主要是民贵君轻、“仁政”;荀子主张君民的舟水关系。三位思想家共同的思想是C项“民本思想”。2(2012江苏苏州一模)近年来孔子学院已遍及五大洲。而孔子的学说传到西方,是从400多年前意大利传教士把记录孔子言行的论语一书译成拉丁文带到欧洲开始的。由此看来,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伏尔泰不可能了解到孔子的思想B从孔子学院变体汉字标识看,其主要职责是推广汉语而
6、非仅介绍孔子C孔子学院的建立是孔子“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思想的现实实践D马可波罗行记在西欧开始流传前欧洲人不可能了解到孔子的思想解析:选A。根据材料可知孔子的学说传到西方是17世纪早期,中国明朝末年。A项中伏尔泰等法国启蒙思想家生活在18世纪中期,根据题意知,A项说法错误。B、C两项符合题意,马可波罗行记成书于13世纪,即中国元代时期,D项说法正确。3(2012湖南模拟)有学者认为,孟子的学说主要发扬孔子在“仁”方面的思想,“孔子言仁而孟子益之以言”。这一观点主要体现在孟子主张()A“制天命而用之” B以德治民C施行“仁政” D“以法为本”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从题中材料获取有效信息的能
7、力和对知识的记忆能力。A项是荀子的主张,B项是孔子的主张,C项是孟子对孔子“仁”的思想的发扬,D项是韩非的主张。4(2012阜阳调研)“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这一观点是下列哪一派别的思想()A道家 B儒家C墨家 D法家解析:选A。万物都有矛盾对立的一面是材料的核心观点,这与道家的辩证法思想一致。5(2012汕头模拟)梁启超曾说:如果让孔子当国民政府的教育总长,他一定会像法国那样,把教育部改为教育美术部,把国立剧场和国立学校看得一样重,并且还会改良戏曲,到处开音乐会,忙个不停。这说明儒家()A主张用仁爱之心调节和协调社会关系B强调有教无类,注重
8、发展私立教育C注重美育对道德修养的辅助作用D注意借鉴不同文明,进行教育改革解析:选C。由梁启超的认识看出孔子重视美术、戏曲、音乐对人教育的影响,说明孔子注重美育对道德修养的辅助作用,C项正确。其他三项都与材料的核心思想不符。6(2012浙江宁波期末考试)有学者在评价中国某位先哲的思想时说:“强调万物存在意义上的齐一性,而不排斥实在意义上的个别差异”。这一先哲思想当为()A老子的“无为”思想 B荀子的“天行有常”思想C庄子的“齐物”思想 D墨子的“尚同”思想解析:选C。庄子的“齐物”思想是从本质而言的,这并不意味着排斥实际生活中万物的差异。7(2012广州市一模)西汉中期,统治者对救灾的重视程度
9、前所未有。导致这一现象的思想因素是()A墨子“兼爱”思想 B孟子“性善论”C老子“无为”思想 D董仲舒“天人感应”学说解析:选D。考查中国古代儒学家思想的发展。抓住时间信息“西汉中期”,而“统治者对救灾的重视程度前所未有”,反映了儒家“仁政”的思想,结合所学知识,这是董仲舒“天人感应”学说,对封建皇权有一定的约束作用。根据董仲舒的“天人感应”理论,如果统治者“失德”,老天爷就会降灾害以示惩戒,这导致西汉统治者对救灾的重视程度前所未有,故选D。8(2012北京东城期末考试)“文王(商朝末年周国统治者)行仁义而王天下,偃王(西周时的诸侯)行仁义而丧其国,是仁义用于古而不用于今也。故曰:世异则事异。
10、”这反映了()A孟子的“仁政”学说 B韩非的变法革新主张C墨子的“兼爱”思想 D庄子的“齐物”观点解析:选B。“世异则事异”说明要根据形势的变化制定相应的政策,即主张变法革新,这属于法家的思想。92011年3月19日,罗马尼亚康斯担察孔子课堂正式揭牌。全世界的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到目前为止已达300多所,覆盖90多个国家和地区,可见孔子思想影响深远,那么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是()A“仁”和“礼” B“敬鬼神而远之”C“为政以德” D“无为而治”解析:选A。解题关键是注意题干中的要求“思想体系的核心”,A、B、C三项都是孔子的思想,但“核心”是A项,D是老子的思想。10历史文化名城曲阜市和邹城市之间
11、的九龙山犹如一条平卧的蛟龙,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该区域是哪家学派的诞生地()A道家 B儒家C法家 D墨家解析:选B。本题的关键信息是“曲阜”,该地以“三孔”闻名于世。据此可以得出答案。11热播剧新三国演义和新水浒传塑造了很多栩栩如生的忠义英雄,其忠义思想的来源应该包括()孔子的“仁”“礼”主张董仲舒的天人感应学说宋明时期的程朱理学思想明清之际的反传统思想A BC D解析:选A。“忠义英雄”身上体现的是“忠义”思想,“忠义”思想属于儒家道德范畴,都属于儒家的思想主张,故A正确。明清之际的思想家对儒家思想进行反思和批判,故错误。12(2012北京东城期末考试)董仲舒“一生最大的努力,是将先秦的
12、各种不同学派糅合成一个相当庞大的学术系统,所有的先秦学术在他手上成为一个综合体。”材料中的“不同学派”包括()儒家法家道家兵家阴阳家A BC D解析:选D。董仲舒吸收了儒家、法家、道家、阴阳家的思想,从而形成了一种新儒学体系,故此均符合题意。二、非选择题13(2012茂名模拟)儒家、道家、法家是对中国影响最大的学说。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孔子的学说在生前并没有被普遍接受,更不用说贯彻了。但它们最终流行了,并成为国家的正式教义。其一个原因在于,他的观点从根本上是保守的,他接受现状,这自然受到上层统治者的欢迎。另一个原因是,他强调道德原则,坚持道德原则是行使权力的先决条件。最后,孔子在他
13、去世两个半世纪后,随着帝国政府的建立而为官吏们提供了一门必不可少的官场哲学。材料2:孔子学说之后,中国最有影响的是道家学说。这是可以理解的,因为这两家学说正好可以相互补充,满足了中国人在理智和感情上的需要。材料3:法家的这些原则为秦统治者所采纳时,其效能显示了出来。秦统治者利用这些原则开始征服其他诸侯,建立了第一个帝国。然后他们又用一贯无情的手段将严密的组织扩大到全国,不过,其结果正如我们看到的,引起了一个反作用,使帝国在其创立者去世后没几年就被推翻。法家学说信誉扫地,而儒家学说被长期推崇为官方的教义。不过,在某种意义上说,这也是法家的一个胜利。以上材料均摘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根据材
14、料1,说明孔子学说最终成为国家教义的原因所在。(2)结合材料2和所学知识,说明儒家和道家是如何相互补充,满足中国人在理智和感情上的需要的?(3)结合法家思想的相关内容,说明其为什么能被秦统治者所采纳?其实践效果如何?为什么说儒家学说被长期推崇为官方的教义,在某种意义上说,这也是法家的一个胜利?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历史上诸子百家的思想及其相互关系。第(1)问,孔子学说最终成为国家教义的原因直接从材料中提取;第(2)问从儒家和道家思想比较的角度回答;第(3)问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回答。答案:(1)受到上层统治者的欢迎;强调道德原则;提供一门官场哲学。(2)儒家提倡“仁”“礼”“以德治民”,主张“学而优则
15、仕”;道家强调“无为而治”和超然、潇洒的人生观。(3)原因:法家提倡变革和中央集权,符合秦统治者的需要。实践效果:一方面秦以法家思想为治国思想,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帝国;另一方面,秦短命而亡,使法家学说信誉扫地。原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旨在加强中央集权,而加强中央集权却是法家的主张,因而形成了“外儒内法”,所以说是法家的一个胜利。14(2012江苏南通二模)2011年1月11日,在位于天安门广场东侧的国家博物馆北广场,矗立起一座孔子雕像。就此事,某校甲、乙两个学生学习小组,在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过程中展开讨论,形成了两种不同意见。以下是讨论中利用的两则材料:材料1:孔子的
16、学说也不过只是一家之言代表不了中华文明。什么“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什么“温良恭俭让”;什么“克己复礼,只有一个字:“礼”,而他的“礼”的核心就是封建统治者的“礼”我们不可以随意否定一个历史人物,也不可随意拔高一个历史人物。2011年1月14日新华网博客材料2: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此后历代当权者都推崇儒术,奉为治国方略。“仁”与“礼”是建立人类文明社会的基本要求,对任何时代任何制度都是适用的。当此之际,儒学再次引人关注:“养心莫善于寡欲”“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些格言,耳熟能详又历久弥新,仿佛就是针对现实社会的某些弊端发出的。最近公布的
17、“十二五”规划建议,在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方面汲取孔孟伦理原则,提出了更符合实际的建议:“提倡修身律己、尊老爱幼、勤勉做事、平实做人,推动形成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社会氛围。”崔道怡略谈孔子塑像,2011年1月31日人民政协报请回答:(1)作为甲组同学,请你据材料1指出反对为孔子塑像的理由,你又将如何利用材料2从思想文化方面进一步说明自己的观点?(2)作为乙组同学,请你据材料2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儒家思想的历史影响及现实意义方面概括赞成为孔子塑像的理由。(3)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应如何对待中国传统文化?解析:本题考查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评价分析能力。第(1)问中的“理由”依据材料1中“孔子学说他的礼的核
18、心就是封建统治者的礼”分析,从材料2中找出儒家思想的消极因素,进一步论证自己的观点;第(2)问,注意关键词“历史影响”“现实意义”;第(3)问,综合材料可以看出中国传统文化有其消极的方面,但也存在着积极的方面,要善于学习其积极的,克服其消极的。答案:(1)反对: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维护封建等级秩序,符合封建统治者的利益,不能代表中华文明,拔高了孔子的地位。进一步说明: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束缚了人们的思想,压制了人们的创造性。(2)历史影响:自汉武帝开始,儒家思想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维护了政治上的大一统和社会的稳定。现实意义:儒家学说对现实社会具有借鉴意义,有利于提高全民族的文明素质,有利于提高个人的道德修养。(3)应进一步弘扬传统文化,去其糟粕,取其精华。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