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江西省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侧改革的思考与建议姚婷 魏烈刚 王丽君提 要近年来,江西省开展了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建设工作,为建设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打下了一定基础。但该领域仍然存在诸多供给侧短板,面临供给不均衡、供给主体单一、供给质量欠佳、供给机制不完善等诸多问题,阻碍了公共文化服务均衡发展。江西省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侧改革需着力在丰富供给形式与内容、拓宽供给方式与途径、优化供给政策与管理、完善供给机制与载体等方面取得突破。关键词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侧改革;江西省作者简介姚 婷(1979),女,江西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省情研究中心副主任,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为文化与旅游研究;魏烈刚(1986)
2、,男,江西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苏区研究编辑部主任,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为中国传统文化;王丽君(1989),女,江西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为文化金融。(江西南昌330006)基金项目江西省社会科学规划智库项目“江西省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侧改革研究”(17ZK31)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是指由政府主导、社会力量参与,以满足公民基本文化需求为主要目的而提供的公共文化设施、文化产品、文化活动以及其他相关服务。随着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公众文化意识不断增强,文化生活在人民群众日常生活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人们对精神文化的需求日益增长,对高质量、多元化、个性化公共文化服务的需求更为强烈,对
3、深入推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需要尤为迫切。近年来,江西省开展了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建设工作,为建设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打下了一定基础,但该领域仍然存在诸多供给侧短板,阻碍了公共文化服务均衡发展。深入开展基本公共文化服务领域供给侧改革研究,补齐发展短板,优化供给结构,对江西省繁荣发展文化事业、推进文化强省建设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一、江西省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供结侧改革取得的成效江西积极适应新时代发展要求,加大财政投入力度,探索文化服务举措和途径,完善现代化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得到全面加强和提升,服务水平有效提高,为全省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和文化强省建设奠定了基础
4、。(一)基本公共文化服务设施逐渐优化为使全省公民都能公平均等享受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江西各级政府部门坚持以服务人民为中心,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因地制宜配置文化资源,积极完善文化服务设施。一是推动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在全省范围内所有的乡镇(街道)建设多功能文化活动室(含图书室)、文体广场、应急广播系统(含山洪等灾害预警功能),配备全民健身路径器材、简易音响设备等。南昌市率先在全省开展街道综合文化活动中心标准化建设,基本形成公共文化设施的“四级网络”架构。二是加快全省各地公共文化设施提档升级,实现市有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四馆,县有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三馆的公共文化设施提档升级目标。上
5、饶市政府累计投入 24 亿元,撬动社会投资 23 亿元,大力推进文化场馆建设,市本级建成群艺馆、信江书院博物馆、博物馆等六大场馆,其中上饶市文化馆、市图书馆被评为“国家一级馆”;县级建成图书馆 11 个、文化馆 9 个、博物馆 9 个,达标率 100%。三是开放公共文化服务设施。为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公共文化设施免费开放的决策部署,全省各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等积极推进公共文化设施免费开放工作。公共文化服务场馆公示服务项目和开放时间,并针对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提供专门公共文化服务。四是努力盘活资源,完善扩大基层公共文化场所建设,特别是将一些闲置的老祠堂、老建筑改
6、造成为适合村民开展公共文化活动的“娱乐基地”“精神高地”。(二)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管理体制机制日益完善一是印发了江西省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服务规范(试行),为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快文化强省建设提供标准规范和政策保障。南昌、九江、赣州、新余等地纷纷出台实施方案,持续推进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切实把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成便民、利民、惠民的民生工程,让广大人民群众真正成为文化建设受益者,打通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如南昌市出臺了南昌市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体系实施方案,制定了南昌市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保障实施标准,对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场所、人员、服务、运行、监督等内容作出具体规
7、定。上饶市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实施意见和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工作方案等多个文件,并将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工作纳入市县科学发展考评指标和重点督查项目,每年安排专项资金 500 万元。二是开展江西省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条例立法调研工作,修订江西省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保障实施标准,以进一步健全公共文化服务的财政投入保障机制、参与保障机制、人才保障机制、法制保障机制等。(三)基本公共文化供给日趋多元化一是认真履行公共文化服务职能,扩大公共文化服务对象,推进文化服务进园区、进校园、进社区、进村庄、进机关、进军营,大力开展文化宣传、党员教育、科技普及、普法教育、体育健身、文化遗
8、产保护等工程。二是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如以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的方式“送戏下乡”,举办省少儿艺术节、省广场舞展演、省小戏小品曲艺大赛、村歌大赛、手机摄影大赛等。三是创新开展公共文化服务惠民活动,丰富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如南昌市开展了群星大讲堂、都市小剧场、豫章讲坛等群众文化活动,深入推进城市书房、文化云平台建设,实现公共文化服务全民共享。又如依托“互联网+”技术,通过文化场馆的官网、微博、微信、客户端、手机 app 等形式,为群众提供现代化数字交流平台,进行数字化服务,公共文化活动辐射范围和影响力大大增加。(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效能有效提高一是构建了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9、打造以城区 15 分钟、村镇 20 分钟为半径的“公共文化服务圈”,按照城镇人口、需求、结构布局文化设施,科学规划公共文化服务项目建设。二是开展县级图书馆、文化馆总分馆制建设,将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触角”延伸到基层的更深处,提升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覆盖面。三是开展基层文化服务阵地融合建设。推进文化设施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引导社会力量和企业参与基本公共文化设施投资与运营,提高基层公共文化设施使用效率。四是开展对全省文化馆、图书馆从业人员的专业培训工作,加强对乡镇文化站站长和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负责人的业务培训,组织文化工作者进社区,组建文化志愿者队伍等,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供人才队伍和智力
10、支持。二、江西省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侧面临的短板近年,江西省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成效显著,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有了很大提升,但全省基本公共文化服务还存在有效供给与实际需要不相适应、城乡公共文化设施建设与需求不相匹配、人才队伍与社会化服务不相配套等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侧短板现象较为突出,影响了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效率和水平。(一)有效供给与实际需要不相适应江西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端所存的短板之一就是有效供给与实际需要不相适应,从而造成相应公共文化服务有效供给与人民生产生活实际的不匹配,主要表现在:一是供需不对接。这突出表现在老百姓关心和关注的文化热点无法“下乡”“入户”,反
11、而是一些难以走入市场和传播效果不佳的文化产品充斥于乡间地头,难以满足群众个性化和多样化的文化需求。二是文化精品不足。就目前江西省基本文化供给产品而言,富有江西特色的品牌文化活动较少,形式多样、内容健康的文化作品仍较短缺,一些群众文化活动仍停留在简单娱乐层面,甚至存在雷同、低质的现象。一些基本型文化消费供给过剩且质量不高,而能够满足群众情感体验和精神层面追求的、富于启发性和思想性的发展型文化消费品的供给数量不足、质量不高。三是配置错位。在文化建设上,还存在文化资源分散且利用率不高的难题。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作为基本文化消费主体的青壮年多已转移到城市,农村大量村民甚或整村村民搬迁转移到城镇的现象
12、较为普遍。在城乡接合部、人烟稀少的山区,公共文化设施“空壳化”、文化资源闲置问题较为突出。为避免文化资源的浪费,重新定位和规划江西基本文化服务资源配置是其中一个重要工作。(二)城乡公共文化设施建设与需求不相匹配一是财政投入有限,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不足。尽管全省的文化投入法定增长呈逐年增加趋势,但绝大多数市、县、区的财政投入均有待于进一步提高。二是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不均衡,城乡差异过大。与城市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相比,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设施不完善、服务内容不丰富、设施和活动管理不到位等问题较为突出。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不均衡是制约并导致此现象长期普遍存在的根源。三是城乡公共服务设施布局不够合理,抑制了其服
13、务效能的发挥。江西省当前主要按照行政区划建设和布局基本公共服务,未能依照客观实际,兼顾城乡的空间、人口、文化需求实际差异,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文化服务效能的有效发挥。(三)人才队伍与社会化服务不相配套当前,江西省在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硬件设施配备上已经基本到位,但由于存在人才队伍建设不足、公共文化服务专项资金短缺等问题,公共文化服务目前还无法高效开展,尤其是在广大农村地区表现得更为明显。一是基层文化公共服务队伍不健全,专业人才匮乏。人才队伍是基层文化公共服务运行的“软件”,文化服务人员数量短缺、质量较低,会直接导致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的作用无法得到全效发挥。当前,基层文化人才紧缺已经成为制约江西公共
14、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关键因素。二是城市社区文化中心服务效能不足。当前,江西部分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开放项目不丰富,活动空间空置、开放时间不足、服务质量不高等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公共文化服务效能的发挥。努力提高公共文化设施利用率,确保设施的充分使用、安全使用、有效使用,完善公共文化服务工作机制,激发基本公共服务的活力,是今后江西开展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一大中心任务。三是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效率低下。长期以来,江西文化管理职能割裂、政出多门,文化资源无法跨体制自由流动整合,导致生产和服务效率低下,部分地区重建设、轻运营,也导致公共文化资源利用效率不高。促进政府自身运作方式的改革,减轻政府压力,提高政府
15、管理和公共文化服务社会的效率,是当务之急。三、推进江西省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侧改革的突破路径有鉴于江西省基本公共文化服務的现状及其面临的主要困境,为探索出一条具有江西特色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侧改革道路,需着力在丰富供给形式与内容、拓宽供给方式与途径、优化供给政策与管理、完善供给机制与载体等方面求得突破,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提前预判“谋生产”一是建立以群众需求为导向的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机制。以人民大众的需求为导向,建立恰当的群众需求反馈机制。这一工作主要包括群众需求反映、群众参与决策、按需供给、反馈评价等四个方面内容。可以通过发放调查问卷、召开座谈会、深入基层走访、开通网络和电话热线等方式
16、,了解和掌握不同群众文化需求,动态反馈供需新变化,因需、因情况调整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方式,减少不合意供给,确保供需有效对接,多层次、多样化提高公共文化服务的有效性和针对性。二是加强文化精品的创作与生产。优质的文化产品是推进公共文化供给侧改革的重要保障。江西应借助江西传统民俗与特色文化资源,培育“一县一品、一乡一品、一村一品”特色文化,努力打造一批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富有江西地方特色的文化精品;要依托重大现实题材、重大革命题材、重大历史题材,创作出一批弘扬主流价值、展示江西形象的优秀文化作品和舞台艺术精品;要使文化服务和文化产品在数量和质量上都能符合群众的偏好和实际,切实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要。三是合理
17、配置资源,做到因地制宜。合理配置资源,推进“小文化”向“大文化”转变,是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侧改革的重要抓手。要充分发挥文化馆等公共文化服务的骨干作用,组建文艺演出中心,统筹文艺人才资源、创作资源、策划资源,定期向乡镇(街道)、村(社区)免费配送大型文艺演出活动。应加大与其他部门、行业、地域公共文化资源的有效整合,推动公共文化机构互联互通,营造公共文化服务资源共建共享共乐的格局,有效破解以镇、村为单元的小文化发展难题。(二)固本强基“补短板”一是补财政投入的短板。建立合理的公共文化服务建设专项支持财政体系,设立专项财政资金,并纳入省、设区市、县(市、区)各级财政年度支出预算,根据经济增长情况按一定
18、比例逐年增加,并适当向城乡接合部、农村社区倾斜,为实现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提供规范、稳定、可持续的财力支撑。二是补资金投入渠道的短板。积极引导和鼓励其他社会力量,如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多元化供给机制,拓宽资金来源,减轻政府财政负担。三是补基础设施建设的短板。依托城市的市政规划,根据服务人口、服务半径,健全社区文化活动中心设施网络体系。大力推动镇、村综合文化活动室标准化建设,建设选址适中、与地域条件相协调的文体广场。加大对贫困地区的扶持力度,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推动形成均等享受服务、文化发展同步推进的区域一体化发展格局。统筹公共数字文化工程建设,
19、布局数字图书馆、数字文化馆互联互通,加速公共数字文化工程融合创新发展,提档升级基层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四是补城乡布局不合理的短板。通过政策调整、优化城乡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空间布局,一方面通过盘活存量、调整置换、集中利用等方式,用好现有设施资源;另一方面进一步完善设施、拓宽功能、壮大规模,努力提升社区文化中心的服务效能,尽量规避空间布局不合理所带来的消极影响。(三)队伍建设“作引领”一是制定出台基层文化人才优惠政策。完善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机构编制、待遇保障等政策措施,进一步明确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的工作职责和主体地位,吸引和鼓励各类优秀文化人才进入基层公共文化服务领域。二是设立基层文化人才培
20、养专项资金。采取举办培训班、下派指导、鼓励文化人才自学和选送优秀年轻文化专业人才赴高校和省级以上文化单位进修等多种形式,培养扎根基层、服务基层的各类文化人才、文化活动积极分子、乡土文化能人、民族民间文化传承人。三是强化公共文化服务志愿者队伍建设。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形式,解决当前公共文化服务人才缺乏、编制难以落实等问题。应做好公共文化服务志愿者的招募选拔、组织管理和教育培训等工作,打造一支具备专业技能且热爱文化事业的基层志愿者队伍。要做好公共文化服务志愿者资格认证工作,推动志愿者队伍规范化管理,并出台相关管理制度,为志愿服务发展搭好框架,避免出现志愿队伍“有名无实”的状况。(四)社会参与“抓落实
21、”一是建立基本公共文化服务考核、评估机制。将公共文艺队伍组建、文艺作品创作、文化服务效能等纳入政府年终绩效目标、同步小康指标进行考核,委托大专院校、专业团队,从省、市、县专家库中抽取名单,对公共文化服务进行评估,提升各地开展公共文化服务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二是推进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形成多方供给、有序竞争的良好格局。江西基本公共文化供给侧改革的必要途径之一是公共文化服务的社会化。通过政府购买文化服务、社会资本参与以及市场竞争机制的引入等途径,实现公共文化主体结构的进一步优化、公共文化市场环境的进一步健全以及“政府市场公共文化机构”的良性互动等目标。三是加强文化社会组织建设。基本公共文化供给侧改革
22、的内容还包括加强文化社会组织建设。要进一步履行政府职能、规范行业协会管理、强化组织建设、开展交流合作,充分发挥社会组织服务群眾、反馈诉求、规范行为等方面的积极作用,通过激活社会组织这一“细胞”的活力,达到建立健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的目标。四是加强移动互联网技术的运用,培育新兴文化业态。通过“互联网+”提升公共文化服务产业的在线化、数据化、智能化,将原来单一的文化产品升级发展成为文化产品集群,并利用“互联网+”思维实现文化产业的金融服务升级。五是注重引导和激发群众参与。推进公共文化供给侧改革过程中,不能只唱政府的“独角戏”,更要弹好各方协作的“合奏曲”。要充分发挥群众的主观能动性和参与积极性,支持
23、群众成立文化团队、开办文化活动。要支持基层特色文化的发展,为特色文化传播者提供展示交流的平台,努力将地方特色文化打造成全新的文化品牌。注重为群众和市场主体搭台,举办系列群众文化品牌活动,吸引民间文艺工作者和文化爱好者参与进来,创作更多符合群众需求的正能量产品,形成人人参与、全民共享的文化氛围。总之,江西省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工作在激流勇进、快速发展的同时,还需进一步探索基本公共文化供给侧改革之道,多方面、深层次补足文化供给侧短板,继续夯实服务基础、优化服务体系、提升服务效率,走出一条适合江西公共文化服务发展的特色之路,为全省文化事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力量。参考文献1南昌:树品牌、强阵地,大力推进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EB/OL.htt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