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5.3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964699 上传时间:2024-06-0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5.3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5.3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5.3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5.3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5.3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五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实现53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或掌握过渡时期总路线和“一五”计划制定的条件和基本内容;三大改造的完成及其历史意义;“一五”计划的超额完成;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和1954年宪法的制定。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过渡时期我国三大改造基本完成和经济建设计划的超额完成,提高学生对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辨证关系的理解。(2)总结概括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确立的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中国人民全力投入和支持工业化建设的教学,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2)通过对重工业在“一五”计划工业化建设中突出地位的教学,对学生进行正确认识国情

2、的教育。课时安排 1课时重点、难点分析1重点分析:过渡时期总路线和三大改造的完成是本节内容的重点。这一内容与前面所学过的中共七届二中全会的有关内容和本章第一、二节的内容有直接联系,要引导学生联系这些知识,理解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及开展工业化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分析三大改造对工业化建设和确立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性。2难点分析:三大改造所采取的方式是本节教学的难点。在教学中可通过新中国工业化建设与其它国家所面临的在政治、经济等方面不同国情的比较,引导学生理解党和政府在三大改造中所采取的方式是适合中国国情、保证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选择,也是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发展。课堂教学设计

3、师:彭德怀在关于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工作的报告中说到:“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西方侵略者之所以可以架起几尊大炮就可以霸占一个国家的根本原因何在?生:(思考后回答)师:(归纳、总结)近代历史上这一悲剧的出现固然与统治者的腐败无能密切相关,但从根本上看是由于被侵略的国家社会生产力落后,无力抵御工业发达的西方侵略者。历史的发展一次次地证明:在当今世界,一个国家只有实现工业化,提高综合国力,为加强国防提供基础,才能彻底避免遭受侵略与奴役的命运。这也是百年来中国人民梦寐以求的目标。新中国建立前后,党和政府为实现这一目标进行了哪些重要的准

4、备工作?生:(回忆所学内容,回答)师:(概括、总结)七届二中全会上,中国共产党提出了实现从农业国向工业国转变,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转变的伟大目标。建国初期,通过开展抗美援朝、土地改革、镇压反革命三大运动,建立国营经济,恢复国民经济等一系列斗争和努力,使新生人民政权得以巩固;社会主义国营经济建立,国民经济得到了恢复和发展。党和政府从1953年开始,领导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提出的目标而努力奋斗。(板书第三节的课题)一、过渡时期总路线和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制定师:1953年,中国共产党经过酝酿、讨论,正式提出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同时,制定了完成过渡任务第一阶段的基本任务,即第一个

5、五年计划。请同学们阅读教材,思考:在这两个重要文件中,党和政府提出了什么基本任务?在完成这些任务的过程中,党和政府遵循的原则是什么?生:(阅读教材,了解过渡时期的概念,思考、回答问题)师:(归纳、总结)过渡时期总路线和“一五”计划规定的基本任务概括起来就是“一化三改”,即实现以重工业为核心的工业化,完成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确立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实质是使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所有制成为中国唯一的经济基础。党和政府所遵循的原则是二者同时并举,在较长时间内逐步实现。党和政府为什么要遵循这样的原则来开展工作?请同学们结合工业化所需要的条件和教材有关中国进行工业化建设的社会

6、经济基础的内容进行思考、回答。生:(在教师指导下回忆有关知识,阅读教材有关内容,思考、回答)师:(归纳、总结)工业化建设必须具备资金、原料、市场等条件。而中国在进行工业化建设时,不仅缺乏工业基础,更为严重的是,近代中国经济发展中,保留了大量自然经济的残余,特别是农业、手工业中大量个体生产的存在,使生产水平的发展受到极大的限制,无法满足工业生产对原料和市场的需求。在“一五”计划刚刚展开时,因农业生产水平低对工业建设发展的制约已经暴露出来。(学生阅读教材小字)因此,在进行工业化建设的同时,党和政府采取措施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改造,为工业化发展创造有利的条件。同时,党和政府充分考虑到了

7、中国的具体国情,设想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大约需要三个五年计划)完成过渡任务。这一时期就是我们所说的“过渡时期”。由此可见,党和政府在制定国家发展的规划时还是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并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方针和政策。在过渡时期总路线和“一五”计划提出后,中国人民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开始了建设社会主义工业化的伟大探索。二、三大改造的完成1农业、手工业的改造师:“一五”计划开始实施时,党和政府对个体农业和手工业的改造采取了什么原则和方针?通过什么形式进行?为什么要这样做?生:(阅读教材有关内容,概括、思考回答)师:党和政府对个体农业和手工业的改造采取了积极发展稳步前进的方针,实行自愿互利的原则,通过典型示范

8、逐步推进的方式引导农业走合作化道路。之所以如此,也是由我国的国情所决定的。中国是个农业国,自然经济长期存在和发展造成了占绝对优势的个体经济。这一情况使广大农民和手工业者对高度的公有制缺乏思想准备。历史的经验表明,革命和建设的发展必须得到广大农民的支持,在改造过程中,必须本着有利于国家建设,又能够满足广大劳动者根本利益的原则,采取稳妥的步骤。为此,党和政府采取了引导农民走合作化道路的方针,即继续保留农民对生产资料的所有权,通过合作生产的方式(互助组初级社高级社),建立集体所有制经济,逐步进行对农业和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这种做法一方面保证了社会主义改造的顺利进行,改变了个体经济的分散性和落后性,

9、另一方面也能够得到广大农民和手工业者的支持,从而调动了他们的生产积极性,为工业化的开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在农业、手工业改造同时,党和政府对国民经济中的资本主义经济成分也采取措施进行改造。2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改造的必要性(2)改造的政策师: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是在近代发展起来的资本主义经济。新中国成立后,它的发展不利于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建立。党和政府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采取了什么政策?为什么采取和平的方式?有什么好处?(指导学生讨论、探究)生:(阅读教材,概括、回答)师:党和政府采取了赎买政策,将资本主义工商业逐步纳入不同程度的国家资本主义轨道,最终彻底转变为公有制经济。民族

10、资本主义工商业采用近代化手段进行生产,在工业化建设中有其积极作用。民族资产阶级依靠剥削工人的劳动赚取利润,但具有拥护党和政府的领导,希望国家富强的一面。充分发挥资本主义工商业的优势,调动民族资产阶级的积极性有利于工业化的开展,从这个意义上讲有利于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因此,党和政府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限制、利用、改造”的方针,制定了稳妥的政策,逐步实现改造(初级高级全行业公私合营)。通过这些措施,既限制了资本主义经济过分发展带来的消极影响,又通过在一定程度上满足资本家利益充分发挥资本主义工商业在工业生产中的积极作用。通过和平的方式消灭了资本主义私有制,创造了从资本主义私有制

11、向社会主义的公有制经济过渡的新途径。经过三年的斗争和努力,党和政府在“一五”期间完成了对私有制经济的改造,这对我国社会政治和经济的发展产生了什么重大影响?3三大改造的完成及意义生:(阅读教材,思考、回答)师:(归纳、总结)至1956年底,三大改造工作基本完成,国民经济中的经济成分发生了根本的变化。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成为占有绝对优势的经济成分,这表明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已经建立起来,标志着我国历史发展进入了社会主义阶段。一方面在经济上进一步巩固了人民民主政权,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创造了条件,另一方面也为党和政府充分调动一切资源开展大规模的工业化建设提供了保障。特别是,党和政府在改造中充

12、分考虑到中国的具体情况,照顾了各方面的利益,使社会各界革命和生产的热情被充分调动起来。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也应该看到,三大改造的任务比过渡时期总路线的预计时间提前了十几年,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工作上的失误和偏差,对后来的工作产生了不良的影响,这是值得吸取的教训。三、经济建设计划的超额完成 师:“一五”期间,我国经济领域取得了哪些辉煌的成就?原因何在?生:(阅读、思考、回答)师:1957年,“一五”计划超额完成,我国建成了一批重点工程,以重工业为核心的工业化基础初步奠定。交通运输事业取得重大发展,使内地重要地区、内地和边疆之间的联系进一步加强,为开展大规模的建设创造了有利条件。人民生活的改善使人民以更

13、大的热情投入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之所以在短期能够取得这样的成就,原因是多方面的:(1)党和政府根据中国的具体国情,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方针、政策,充分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为经济建设提供了可靠的保证;(2)把中国建设成一个富强的社会主义国家是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愿望,国家发展的美好前景使人们焕发出空前的热情,全国人民在各行各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为工业化奉献力量,是取得成就的决定性因素;(3)党和政府在依靠自己力量进行建设的同时,也积极借鉴了其它国家的先进经验和技术,苏联专家对中国建设的帮助也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一五”计划的超额完成使中国历史进入到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新阶段。经济成就的取得也推动了社会主义民

14、主政治建设的发展。四、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的诞生师:1949年全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的具有宪法作用的文件是什么?有何重大意义?生:(学生回忆有关知识,回答)师:1949年制定的共同纲领是对中国人民近百年来民主革命斗争经验的总结,对新中国的建立和在建国初期政权的巩固和发展起到了重大的作用。但随着新民主主义革命任务的逐步完成,我国即将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历史阶段,这就需要将中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共同愿望在法律上作出新的规定,以利于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为此,1954年召开了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对社会主义时期我国政治、经济建设进行全面规划。生:(阅读教材,掌握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有关内容)

15、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对社会主义时期的制度建设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其中最具有历史意义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制定。这一文件对国家政治、经济有哪些新的规定?生:(阅读教材中有关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内容,思考回答)师:(归纳、总结)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突出了工人阶级和工农联盟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并确立了社会主义公有制作为经济基础的地位。由此在法律上确定了中国社会的性质,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这部宪法对于调动中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和促进民主政治的建设起到了重大的作用。小结 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可以看到,从新中国成立到“一五”计划的完成,中国人民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完成了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伟大转变,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我们也应该清醒地看到,在一个长期落后的古老国家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面临着更艰巨的任务和更多的问题。此后,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为把中国建设成富强、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共同进行奋斗,开始了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