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8课 劝学导学案【学习目标】1.熟读课文,掌握文言基础知识。2.通过内容分析,理清作者论述逻辑。3.重点分析,理解本文论证方法。【重点难点】1.把握内容,理清作者论述逻辑。(重点)2.重点分析,理解本文论证方法。(难点)【学习过程】一、阅读导航阅读“学习目标”“重点难点”。二、初读课文默读一遍课文,标注生字词。三、自主预习查阅工具书和“预习素材”,完成下列练习。1 文学常识荀子:战国思想家、文学家。名_,时人又尊称为_,因荀、孙音近,故又称“_”。赵国人。齐湣王晚年与齐襄王期间,两度游学稷下,齐惠王时被奉为最富声望的学者,三次担任祭酒,韩非、李斯等皆为其弟子。后被谗,去齐至楚,楚相春申君曾
2、两次任他为兰陵令。春申君死,荀子罢官,遂居家著书数万言,死后葬兰陵。政治上主张尊王道,举贤能,与孟子同;又主张霸力,法后王,又与孟子异。重视民心向背,宣称“桀纣无天下,而汤武不弑君”(荀子正论)。哲学上主唯物主义观点,提出“天行有常”(荀子天论)的命题;主张“性恶论”。文学上,荀子为迄今所知作赋第一人。2检查字词(1)请给下面加点的汉字注音。 中( )绳 輮( ) 槁暴( ) 参( )省( ) 须臾( ) 跬( )步 锲( ) 镂( )刻 骐( )骥( ) 螯( )(2)根据下列意思,写出课文中相关的词语。( )原义是不断地镂刻,比喻有恒心,有毅力。( )原义指青从蓝草中提炼出来,但颜色比蓝更
3、深;后比喻学生超过老师或后人胜过前人。( )原意是骏马一天的路程,驽马虽慢,但努力不懈,走十天也可以到达。比喻能力低的人只要刻苦学习,也能追上资质高的人。四、整体感知1.找出下列句子之中的古今异义词。(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博学_(2)蚓无爪牙之利 _2.词类活用(1)_:上食埃土,下饮黄泉。(2)_:假舟楫者,非能水也。3.特殊句式(1)_。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冰,水为之, 而寒于水。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2)_。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3)_。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被雕刻)。(4)_。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参考答案三、自主预习1况荀卿 孙卿 2检查字词(1)请给下面加点的汉字注音。 中(zhng)绳 輮(ru) 槁暴(p) 参(cn)省(xng) 须臾(y)跬(ku)步 锲(qi) 镂(lu)刻 骐(q)骥(j) 螯(o)(2)根据下列意思,写出课文中相关的词语。锲而不舍 青出于蓝 驽马十驾 四、 整体感知1.(1)古义 :广博地学习,广泛地学习。今义 :知识、学识的渊博。(2)古义 :爪子和牙齿。今义 :坏人的党羽、帮凶。2.(1)名词作状语(2)名词作动词3.(1)状语后置句(2)定语后置句(3)被动句(4)固定用法,无以:没有用来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