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_《寡人之于国也》(导学案)-【中职专用】高一语文同步精品课堂(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上册).docx

上传人:a**** 文档编号:96234 上传时间:2025-11-03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695.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_《寡人之于国也》(导学案)-【中职专用】高一语文同步精品课堂(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上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_《寡人之于国也》(导学案)-【中职专用】高一语文同步精品课堂(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上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_《寡人之于国也》(导学案)-【中职专用】高一语文同步精品课堂(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上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_《寡人之于国也》(导学案)-【中职专用】高一语文同步精品课堂(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上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_《寡人之于国也》(导学案)-【中职专用】高一语文同步精品课堂(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上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17课 寡人之于国也导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文言实词、虚词,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等现象,学习文言句子的准确翻译,掌握文言学习规律。 学习孟子高超的论辩艺术,了解这种语言风格对于实现作者表达目的的积极功能。3. 把握课文主旨,深刻地理解孟子的“仁政”“民本”思想,初步培养学生“经世济民”的政治胸襟。【重点难点】1.了解文言实词、虚词,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等现象,学习文言句子的准确翻译,掌握文言学习规律。2.把握课文主旨,学习孟子高超的论辩艺术。【学习过程】一、阅读导航阅读“学习目标”“重点难点”。二、初读课文默读一遍课文,标注生字词。三、自主预习查阅工具书和“预习素材”,完成下列练习。1 文学常

2、识孟子:名_,字_,战国时邹(现在山东省邹县)人,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是继孔子之后的儒学大师,我们经常“_”并称。常称儒家思想为“孔孟之道”。孔子被尊称为“圣人”,孟子被尊称为“_”。孟子的思想核心是“仁义”。主张行仁政,强调“民贵君轻”,重视民心的向背。南宋朱熹将大学、中庸、论语、_四部儒家经典合为“四书”。2检查字词(1)请给下面加点的汉字注音。王好( )战毋庸置疑( ) 蓄养( ) 庠序之教( )孝悌( )涂有饿莩( ) 弃甲曳兵( ) 数罟( ) 洿池( ) 衣帛( )谷不可胜食也( ) 粟( )鸡豚( )狗彘( ) 然而不王( )者(2)根据下列意思,写出课文中相关的词语。(

3、)指两个犯了相同错误的人,其中一人只不过相对程度上较之另一人轻一些,就毫无自知之明的去嘲笑另一人。( )抛弃铠甲,拖着兵器。四、整体感知,明确文言知识。1.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1)直不百步耳( )(2)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3)无失其时。( )(4)王无罪岁。( )(5)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6)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2.说说下列句子属于哪类文言句式。(1)_是亦走也( )非我也,兵也( )非我也,岁也( )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2) _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3) _申之以孝悌之义(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4) _或或(

4、)直耳( )是也( )是何异于( )(5)_何也( )弃甲曳兵而走( )可以无饥矣( )参考答案三、自主预习1文学常识轲 子舆 孔孟 亚圣 孟子2检查字词(1)请给下面加点的汉字注音。王好(ho)战毋庸置疑(w) 蓄养(x) 庠序之教(xin)孝悌(t)涂有饿莩(pio) 弃甲曳兵(y) 数罟(c g) 洿池(w) 衣帛(yb)谷不可胜食也(shng) 粟(s)鸡豚(tn)狗彘(zh) 然而不王(wng)者(2)根据下列意思,写出课文中相关的词语。五十步笑百步 弃甲曳兵 四、 整体感知1.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1)直不百步耳(直:通“只”,只是,不过。只是没有跑百步罢了。)(2)则无望民之

5、多于邻国也(无:w,通“毋”不要。不要期望百姓比邻国的多。)(3)无失其时。(无:w,通“毋”不要。不要错过它们生长繁衍的时节)(4)王无罪岁。(无:w,通“毋”不要。王不要归咎于年成。)(5)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颁:bn,通“斑”)(6)涂有饿莩而不知发(涂:通“途”,道路)2.说说下列句子属于哪类文言句式。(1)判断句是亦走也这也是逃跑啊非我也,兵也杀死人的不是我,是兵器(“非”否定判断“也”肯定判断)非我也,岁也这不是我的过错,这是年成不好。(“非”否定判断“也”肯定判断)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这就使百姓对生养死葬没有什么不满了)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生养死葬没有什么不满,就是王道的开端)宾语前置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宾语:之(代词),在谓语“有”前面正常语序:然而不王者,未有之也。状语后置句申之以孝悌之义(反复进行孝敬父母、敬爱兄长的教育)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须发发白的老人就不会头顶着或背负重物行走在路上)固定句式或或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有的有的)直耳直不百步耳(只罢了)是也是亦走也(这是呀)是何异于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这同有什么区别呢)(5)省略句何也省主语“此”弃甲曳兵而走省主语“将士”可以无饥矣省主语“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语文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