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_《寡人之于国也》(同步练习)-【中职专用】高一语文同步精品课堂(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上册).docx

上传人:a**** 文档编号:96233 上传时间:2025-11-03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697.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_《寡人之于国也》(同步练习)-【中职专用】高一语文同步精品课堂(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上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_《寡人之于国也》(同步练习)-【中职专用】高一语文同步精品课堂(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上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_《寡人之于国也》(同步练习)-【中职专用】高一语文同步精品课堂(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上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_《寡人之于国也》(同步练习)-【中职专用】高一语文同步精品课堂(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上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_《寡人之于国也》(同步练习)-【中职专用】高一语文同步精品课堂(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上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17课 寡人之于国也同步练习基础巩固1寡人之于国也的体例是( )A记叙文 B议论文 C说理散文 D诗歌【答案】C【详解】根据文章体例,寡人之于国也属于说理散文。2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河东凶亦然凶:谷物收成不好,荒年B弃甲曳兵而走走:逃跑C养生丧死无憾憾:遗憾D申之以孝悌之义申:申请【答案】D【详解】根据文言字义,“申”即“反复陈述”。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用法和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B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C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D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答案】D【解析】A项,“无罪”是两个词,不要归罪;现代汉语是一个词。B

2、项,“养生”指供养活着的人;今义指保养身体。C项,“河内”在古汉语中的意思是“黄河以北”;今义是越南的首都。D项,古今义均为“门口和庭院里热闹得像市场一样,形容交际来往的人很多”。4以下文学常识有误的一项是( )A寡人:寡德之人,是古代国君对自己的谦称。B河内:今河南境内黄河以北的地方。古人以中原地区为中心,所以黄河以北称河内,黄河以南称河外。C河东:黄河以东的地方。在今山西西南部。黄河流经山西省境,自北而南,故称山西境外黄河以东的地区为河东。D庠序:古代的乡学。礼记?学记:“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国有学。“家”,这里指“闾”,二十五户人共住一巷称为闾。塾,闾中的学校。党,五百户为

3、党。庠,设在党中的学校。术,同“遂”,一万二千五百家为遂。序,设在遂中的学校。国,京城。学,大学。【答案】C【解析】黄河流经山西省境,自北而南,故称山西境内黄河以东的地区为河东。5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孟子之所以赞扬梁惠王“好战”,是因为“行王道”的根本目的是打赢每一仗。B孟子用“五十步笑百步”设喻,暗示梁惠王移民移粟跟邻国国君治国不尽心无本质区别。C孟子在文章中提到的“王道”,实际上是儒家的一种政治主张,即以仁义治天下。D孟子认为“行王道”的具体内容主要是顺应农时,合理发展生产,保障民生,施行教化。【答案】A【解析】孟子“以战喻”并无赞梁惠王“好战”之意。能力进阶6.

4、 阅读文段,完成下题。卫灵公纳谏卫灵公天寒凿池。宛春谏曰:“天寒起役,恐伤民。”公曰:“天寒乎?”宛春曰:“公衣狐裘,坐熊席,陬隅有灶,是以不寒。今民衣弊不补,履决不组,君则不寒矣,民则寒矣。”公曰:“善。”令罢役。左右以谏曰:“君凿池,不知天之寒也,而春也知之。以春之知之也而令罢之,福将归于春也,而怨将归于君。公曰:“不然。夫春也,鲁国之匹夫也,而我举夫民未有见焉,今将令民以此见之。曰春也有善,于寡人有也,春之善非寡人之善欤?”灵公之论宛春可谓知君道矣。(选自吕氏春秋)(注释)起役:即兴办土木工程。陬(zu)隅:屋角。履决不组:鞋子坏了不得编织。见:了解。6请用“/”给下面的文字断句。(画一

5、处)灵公 之 论 宛 春 可 谓 知 君 道 矣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以春之知之也而令罢之,福将归于春也,而怨将归于君。_8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卫灵公是个怎样的人?_【答案】6.灵公 之 论 宛 春 / 可 谓 知 君 道 矣7.因为宛春知寒而罢役,所以德归宛春,怨归于您。8.知错能改,善于纳谏:卫灵公接受宛春建议,停止凿池。【解析】一个严寒的冬天,卫灵公下令挖一个大水池。大臣宛春进谏说:在这么冷的天里进行这样大的工程,恐怕百姓会受不了,请大王三思。卫灵公不解地问:天气真的很冷吗?宛春回答:大王您身穿狐皮大衣,坐的是熊毛垫子,屋内又是热烘烘的灶台,您当然不觉得冷了。而那些在户外服役的老百

6、姓,穿的.是破烂而没有来得及补的衣裳,鞋子也都磨破了,他们确实快冻僵了。卫灵公听了宛春的劝谏后,亲自到外面走了一趟,就立刻下令停工。此时他身边的大臣说话了:您下令凿池,不知天寒,而是因为宛春知寒而罢役,所以德归宛春,怨归于您。而卫灵公却回答道:不然。宛春只是鲁国的匹夫,是我任用他的,过去大家有不知道宛春的,今天我就让他们知道。宛春有善举,我有任用他的善举,这样,宛春的善举不也是我的善举吗?所以有评论说灵公论宛春可谓知君之道矣。素养提升9.完成下面的写作任务。寡人之于国也有”数罟不入洿池”之言,史记亦载“网开一面”之说,合理使用自然资源,不乱砍乱伐,与自然和谐共处,已经成为我国共识。请针对这一共识,拟写一封保护环境倡议书。要求主题鲜明,格式正确形式工整,200字以内。【答案】保护环境倡议书地球村的全体民众:你们好!我是大大地球村的一员,我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自古以来,我国便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寡人之于国也有”数罟不入洿池”之言,史记亦载“网开一面”之说,无一不在号召我们要与自然和谐相处。我们唯有与自然和谐相处,方能为后世子孙留下方寸之地。请大家从生活中小事做起,节约用水,用电,用纸。点滴虽小,亦有无限作用。地球村的小明2023年11月14日【解析】可注意题目要求,紧扣要求,格式无误,创意不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语文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