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智取生辰纲一、阅读课文,梳理小说的故事情节,说说吴用等人是怎样一步步智取生辰纲的。参考答案:梳理梁山好汉在事件中的行动,有如下步骤:探生辰纲消息,众人合议定计。预测必经之路,智取地定黄泥冈。利用酷热天气,久候以逸待劳。察知内部矛盾,分化瓦解敌方。智用合议计谋,协作完成智取。概括表达时,可以用吴用等人作主语;还可以用双方人物作主语,以符合作者“全知”视角叙述的特点。二、杨志是课文中着墨最多的人物。一路上,他处处小心,时时留意,最终还是中了吴用等人的计,丢失了生辰纲。从课文中找出描写杨志言行的语句,说说他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丢失生辰纲的原因又有哪些。参考答案:杨志的性格特征精明能干、粗暴蛮横。相关
2、语句及分析如下:()杨志首先是一个谨慎、精明的押运官。相关语句具体分析五七日后,人家渐少,杨志却要辰牌起身,申时便歇。杨志赶着催促要行,逼赶要行。杨志也嗔道:“你两个好不晓事!这路上不是耍处。”杨志道:“你这般说话,却似放屁。谁敢五更半夜走?”结合水浒传中其他描写杨志的章节,我们了解到,杨志久在江湖,知道押运生辰纲的凶险,刚一接受任务,就多次推托,推辞不掉时,才做了精心的安排:要求扮作普通的行商客人,悄悄赶路,避免大张旗鼓,引人注意。要求梁中书给自己提调众人的权力,防止内部不和,被“贼人”钻了空子。后来在路上,也是根据不同的地形,更改行路的时间开始是趁凉行路;后来到了“人家渐少,行客又稀”的山
3、路地带,为安全起见,改为“辰牌起身,申时便歇”;天正热时赶路,而且不允许大家在黄泥冈的松林里休息。后来军汉们要买酒喝,他又千方百计阻拦,这都体现了杨志的谨慎(2)杨志又是一个急功近利、粗暴蛮横的人。相关语句具体分析杨志跳起来喝道:“那里去!且睡了,却理会。”杨志大骂道:“你们省得甚么!”拿了藤条要打。既然杨志如此小心,为什么最终还是失败了? 这固然是要突出吴用计策的高妙和无懈可击,但最主要的原因却是杨志性格的另一面:急功近利,粗暴蛮横。正是这种性格,使得他对手下的兵士“轻则痛骂,重则藤条便打”,这就激化了运送队伍的内部矛盾。“堡垒最容易从内部攻破”,有了内讧,失败也就不可避免了。从水浒传对杨志
4、的整体描写来看,杨志的性格经历了“失意得志幻灭”的发展历程。丢掉了生辰纲,自己的幻想也最终幻灭,不得不上二龙山落草。丢失生辰纲的原因。客观原因梁中书的生辰纲,本质上就是搜刮民脂的不义之财。去年的生辰纲就被劫走,至今查无下落,生辰纲被江湖人盯着打劫实属正常。根据晁盖、吴用智取的经过,可以看出他们准备很充分,团队协作好。所以客观上基本决定了杨志失败的结局主观原因杨志尽管精明、谨慎,但自视武艺高强,使他至少有以下几点失误:过于相信依靠自己的武功即可打遍天下,没有亲自挑选精兵强将;不做沟通,听取意见;不讲策略,不善于团结,不善于借力于队伍中的关键人物都管和虞候;不坚持行事原则,盲目从众三、小说围绕着生
5、辰纲的争夺,采取了明暗结合的双线结构。同学之间讨论:明线是什么?暗线又是什么?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参考答案:明线:杨志押运生辰纲,写杨志一行的矛盾冲突。暗线:晁盖、吴用一行智取生辰纲,写团结智取。好处:两条线索交织展开故事情节,揭示了护送和智取双方的矛盾冲突,为人物性格的塑造和发展服务,更好地表现了主题。四、这篇课文用的是元明期间的白话,还夹杂着当时的一些方言,其中有的词语,字面上跟现代汉语完全一样,但意思不同,如“计较”“谢”等。试从课文中找几个这类词语,比较它们与现代汉语的不同。参考答案:这样的词语很多,比如:原文古义今义今日杨志这一行人,要取六月十五日生辰赶拿,拿走如今正是尴尬去处麻烦(
6、神色、态度)不自然这厮不直得便骂人动不动做某事没有意义都叹气吹嘘急促喘气夸张地宣扬或编造优点、长处这里正是强人出没的去处,地名叫做黄泥冈强盗能独当一面,坚韧不拔,有所作为的人只见对面松林里影着一个人在那里舒头探脑价望隐隐现出影子你这村人理会的甚么明白,懂得理睬你左右将到村里去卖,一般还你钱付给归还五贯便依你五贯,只饶我们一瓢吃(买卖场合)多给,让人占点便宜宽恕,饶恕我们胡乱也买他这桶吃,润一润喉也好索性,干脆任意;马虎、随便连累我们也吃你说了几声被,让吃东西那计较都是吴用主张计策,办法计算比较;争论;打算;计议五、课外阅读水浒传中有关杨志的其他回目,结合本文,写一篇杨志小传。参考答案:杨志小传
7、杨志,三代将门之后,五侯杨令公之孙,梁山一百单八将之一,外号“青面兽”。杨志一生命运坎坷,先是运送花石纲失陷,赴京城请罪途中又遇到了被“投名状”所逼而下山劫人的林冲,两人大打出手,杨志又险些丢了行李。到了京城,好不容易打点买通各处,总算见到了高俅高太尉,却吃了闭门羹。他盘缠用尽,万般无奈下只得变卖祖传宝刀,不承想又碰上泼皮牛二寻衅滋事,因牛二百般刁难,杨志忍无可忍便一刀杀了牛二。杀人之后,杨志报官自首,后来被发配到梁中书处,因为武功高强而得到了重用,并被委派了运送生辰纲的重任,谁料生辰纲又被吴用等人“智取”了。此时的杨志已对前途心灰意冷,遂和鲁智深一起打上了二龙山,落草为寇。后在三山聚义时,杨志与众英雄归了梁山。征讨方腊时,杨志刚刚渡过长江,便因患病被寄留在丹徒县,未能继续随军征战。后病逝,葬于丹徒县山园,追封忠武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