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新课标选修一59单元检测题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马丁路德认为人们唯一信仰的神圣权威是A、上帝 B、教会 C、圣经 D、教皇2、1555年,德意志新旧教诸侯签订和约所确立的原则是A、“教随国定” B、路德派新教成为将来德国的国教C、“因信称义” D、在圣经面前人人平等3、马丁?路德和加尔文都主张“因信称义”。下列对“因信称义”的解释,不正确的是A、灵魂得就取决于表面礼仪 B、灵魂得救取决于心中的信仰C、否定了教皇和僧侣的特权 D、以自律代替了他律4、宗教改革的实质是A、新教各派反对罗马天主教会的斗争 B、天主教会内部各派争权夺利的斗争C、封建君主摆脱罗马教廷的斗争 D、早期资产
2、阶级的反封建斗争5、被称为“罗马教皇的奶牛”的欧洲国家是A、意大利 B、西班牙 C、德意志 D、英国6、穆罕默德?阿里对土地改革的措施不包括A、取消包税人的免税地 B、没收违规宗教地产C、将全国土地平均分配 D、确立土地私有制度7、穆罕默德?阿里改革和中国洋务运动的相同点不包括A、都创办了军事工业 B、都创办了民用工业C、都改革了政治体制 D、都建立了新式海军8、穆罕默德阿里改革A、维护了奴隶主贵族的利益 B、促进了埃及的统一和振兴C、改变了埃及的社会性质 D、遏制了资本主义的发展9、在阿里改革失败后,对埃及进行激烈争夺和渗透的国家是A、英法 B、法德 C、英俄 D、英奥10、亚历山大二世改革
3、在客观上A、维护了封建地主阶级的利益 B、巩固了沙皇专制统治C、使社会矛盾进一步激化 D、加快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步伐11、农奴制改革后,俄国社会的最主要矛盾是A、资产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 B、社会经济与政治的矛盾C、落后的政治体制与资本主义经济体制的矛盾 D、广大人民与沙皇专制政权的矛盾12、促使俄国1861年改革发生的导火线是A、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B、落后的封建农奴制度C、克里米亚战争中俄国的失败 D、社会矛盾的尖锐和激化13、1861年俄国废除农奴制改革的主要作用是(1)造成资本的集中(2)扩大了国内市场(3)提供了自由劳动力(4)强化了中央集权A、(1)(2)(3) B、(2)(3)
4、(4) C、(1)(3)(4) D、(1)(2)(3)(4)14、之所以说1861年改革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主要是因为它A、采取了自上而下的方式解放农民 B、使农民获得了土地C、动摇了俄国落后的封建生产关系 D、从根本上推动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15、俄国1861年改革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但列宁说它也是“对农民进行的残酷掠夺”,这主要是指A、农民须用钱购买商品 B、农民被迫出卖劳动力C、农民许用高价赎买份地 D、农民成为商品16、“大凡国之强弱,决定于人民之贫富,人民之贫富则系于物产之多寡,而物产之多寡又起因于是否鼓励人民之工业”。在这一思想指导下日本政府决定A、废藩置县,取消武士特
5、权 B、推行“文明开化”政策C、改革土地制度,承认土地私有 D、大力发展近代工商业17、通过推行改革使国家走上独立发展道路的是A、亚历山大二世 B、明治天皇 C、俾斯麦 D、甘地18、明治维新中推行的“文明开化”政策的核心是A、用西方资本主义文化改造日本封建文化B、废除封建身份制度,实现形式上平等C、政府大力发展近代资本主义工商业D、提倡武士道精神,力争实现民族振兴19、明治维新的改革措施中,对社会的持续发展和进步最为关键的是A、废藩置县 B、发展近代教育 C、实行征兵制 D、废除土地买卖法令20、中、下级武士之所以能成为倒幕运动的领导力量主要是因为A、资本主义相对薄弱 B、日本有尚武传统,武
6、士阶层更具有号召力C、封建专制统治异常稳定 D、中、下级武士已经演化为资产阶级21、日本在向帝国主义过渡过程中,没有实现资产阶级民主政治,而是建立了近代天皇制,最主要的原因是A、明治政府的领导者与封建制度联系密切B、资产阶级还没有克服封建专制主义C、倒幕中日本人民没有受到民主思想熏陶D、1889年的日本宪法带有浓厚的封建色彩22、日本明治维新中废藩置县的实质是A、调整国家行政建制 B、消除封建割据状态C、完善政府管理职能 D、确立土地私有制23、倒幕派的主力是A、中下级武士 B、西南诸藩的大名C、资产阶级和新兴地主 D、城市贫民和手工业者24、戊戌变法运动最深远的历史影响在于A、促进思想启蒙
7、B、发展资本主义C、推动政治改革运动 D、掀起民族民主革命25、维新变法运动时期,康有为主张“我朝变法,但采鉴日本”,是指要在政治上实行A、君主专制 B、联邦制 C、共和制 D、君主立宪制26、康梁维新派提出先后西方学习,推动“百日维新”,但真正得以实施的措施是A、按西法编练新军 B、设制度局,为新政立法C、进行地方官制的改革 D、撤并政府机构,裁汰冗员27、19世纪末康、梁维新派提出的救国图存思想的核心是A、以中国伦常名教为厚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B、设议院,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C、举政治革命,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D、用民主取代专制,用科学扫荡迷信28、19世纪末维新变法运动兴起的最主要因素是
8、A、民族危机加深和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B、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C、民族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D、康、梁等的宣传活动29、戊戌变法失败的最主要的客观原因是A、袁世凯出卖维新派 B、光绪帝被囚禁C、封建顽固势力非常强大 D、帝国主义的破坏30、1898年,康有为等人组织保国会,其宗旨不包括A、保国 B、保民 C、保种 D、保教二、非选择题(共40分)3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沙皇亚历山大二世曾说过:“我不愿农民过得优厚,但我要防止俄国暴动。我认为,我们把农民同土地割裂会点燃俄国。假使要我签字连同土地一起解放农奴,我宁肯把手指砍掉。” 苏联史材料二:对自己全部土地仍保持所有权的地主,在农民向他履行规
9、定的义务的条件下,让农民长期使用他们所居住的房屋,此外,为了保障农民的生活,并使他们能象政府履行义务起见,让他们长期使用法令中所规定的一定数量的土地及其它附属地。使用份地的农民必须因此向地主履行法令中所规定的义务。在这种过渡状态下的农民称为义务农。俄国1861年改革法令材料三:农民这样获得一定数量的私产后,因为赎买了土地,他们就摆脱了对地主的义务,而成为拥有完全自由的农民。俄国1861年改革法令材料四:农民未能正确理解陛下赋予他们的权利,他们还希望获得绝对的自由,并完全占有贵族的土地。只有采取强制和严厉手段,才能使农民相信地主的要求是合法的。1862年沙皇政府第三厅报告请回答:(1)材料一中,
10、亚历山大二世心理上的矛盾是什么?(4分)为什么会有这种矛盾心理?(2分)(2)据材料二、三,说明这两种农民在权利方面的区别。(6分)(3)材料三中队农奴法律地位变化的结论是否符合实际?(6分)(4)依据材料四,说明1861年改革的目的。(4分)32、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法两国已形成一套较为健全的议会民主制度。请分别说出这时俄国和日本的政治体制是怎样的(4分),与英法的主要差异是什么(4分)?从这四个国家由封建主义过渡到资本主义所走的道路,分析造成这种差异的历史原因(10分)。说明:答题时要注意概括论述,不要罗列具体过程。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5:CAADC610:CC
11、BAD1115:CCDDC1620:DBABA2125:AAAAD2630:DBACB二、非选择题:(共40分)31、(1)矛盾:给农民土地,但不彻底解放农民;既防止农民暴动,又要维护农奴主的统治。原因:由亚历山大二世的阶级属性和被迫进行改革而决定的。(2)暂时义务农只有使用房屋和一定数量土地的权利,还受地主控制;完全自由的农民则完全摆脱了地主的控制,且拥有私产。(3)不符合实际。这部分农民手指与控制社区管理的地主,农民对地主的依附关系仍存在。(4)维护封建地主的利益和统治,防止农民起义。32、(1)俄日体制:俄国为沙皇专制,日本为天皇制。(2)主要差异:英法为民主政治体制,俄日为专制主义体制。(3)历史原因:英法的过渡道路是资产阶级革命,对封建制度改造比较彻底;俄日的过渡道路是资产阶级改革,对封建制度改造不彻底,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