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三十三 宏观地理区域建议用时:45分钟【基础夯实】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重要的南北分界线,而实际上并非真正的“线”,而 是有一定宽度,准确地说应该叫“中国南北分界带”,而且东西宽度不同。如图 所示,其南北两侧的自然、人文地理要素都有显著差异。读图,回答1、2题。1.“中国南北分界带”东段较中、西段宽,是因为东部()A.梅雨锋南北摆动 B.夏季风势力强 C.受沿岸洋流影响 D.地势平坦开阔 2.在分界带西段,北侧的代表性地方戏曲是()A.京剧 B.豫剧 C.秦腔 D.川剧【解析】1选D,2选C。第1题,“中国南北分界带”东段较中、西段宽,是因为东部地势平坦开阔,便于湿润气流的北上,水热条件南北差异减
2、少,过渡带变宽。第2题,根据图示信息,在分界带西段的北侧为陕西省,陕西省的代表性地方戏曲是秦腔。(2020衡水模拟)2022年冬奥会将由北京、张家口联合举办,张家口市崇礼区承办雪上项目比赛。崇礼区境内山连山,沟套沟,连绵不断,森林茂密,冬季平均气温约为-12,积雪时间为11月至次年3月,年平均积雪厚度为70 cm。为保障北京2022年冬奥会的交通,建设了连接北京延庆张家口三地的高速铁路和高速公路。据此回答35题。3.北京市冬季平均气温为-5 5,远远高于张家口市崇礼区,主要原因是()城市热岛效应 海拔高于张家口市崇礼区 西部山地阻挡了冬季风 受东部海洋暖湿气流影响大 A.B.C.D.4.目前,
3、张家口市崇礼区举办雪上项目比赛的不利条件主要是()A.积雪太厚 B.森林茂密 C.交通不便 D.地势起伏大 5.举办大型运动会会给区域经济发展带来机遇,冬奥会后张家口市最受益的行业将是()A.商业 B.交通运输业 C.旅游业 D.工业【解析】3选B,4选C,5选C。第3题,北京市冬季平均气温高于张家口市崇礼区的原因主要是城市热岛效应,以及西部山地阻挡了冬季风。第4题,张家口市崇礼区举办雪上项目比赛的不利条件是位于森林山区,交通不便。第5题,冬奥会结束后,张家口市可以利用雪上项目的比赛场地和配套的餐饮、交通等设施,大力发展旅游业。(2020太原模拟)下图为我国额尔齐斯河上游河段示意图,图中甲镇在
4、世 界地质界被称为“稀有金属博物馆”,是该地区有色金属工业发展的源头。读 图,完成6、7题。6.根据图示信息可判断()A.该河径流量季节变化小 B.该河以雨水补给为主 C.图示区域地势北高南低 D.丰水期出现在冬季 7.甲镇发展有色金属工业的最主要优势是()A.有色金属资源丰富 B.水陆交通便利 C.水资源丰富 D.科技力量雄厚【解析】6选C,7选A。第6题,根据图示经纬度信息可判断,该流域位于我国新疆北部地区,河流补给以冰雪融水为主,夏季气温高时,冰雪融水最多,河流径流量大,为丰水期,冬季径流量小,为枯水期,径流量季节变化大,由河流形态可推断图示区域北高南低。第7题,由材料可知,甲镇在世界地
5、质界被称为“稀有金属博物馆”,故有色金属资源丰富为其发展有色金属工业的最主要优势。8.(2020济南模拟)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大部分蔬菜品种都不耐严寒和夏季的高温多雨,这种习性与各地气候条件 结合,形成了蔬菜生产和供应的季节性“淡季”。上海7-9月是蔬菜供应的“夏淡”,12月次年4月为“冬淡”。为确保蔬菜供应,上海与海南、云南等 省共建了蔬菜外延基地,下图为三地间蔬菜流向示意图。“本地菜”多利用天然条件“露地种植”,通常“客菜”在六七成熟时采 摘,“本地菜”可以做到九成熟采摘。特别是低碳食品类(指生产、运输和消 费环节中,耗能低,二氧化碳及其他温室气体排放量少的食品)蔬菜不仅得到政 策
6、的支持,而且也深受消费者的喜爱。(1)分析上海冬季气候条件对蔬菜露地种植的不利影响。(2)冬季,海南岛有“天然温室”之称,是我国北京、上海等城市的蔬菜供应基 地;夏季,海口、三亚每天要从云南调入上百吨蔬菜。试解释6-9月为海南岛蔬 菜淡季的原因。(3)夏季,云南中东部高原有南方“天然凉棚”之称,种植的蔬菜7-10月上市。根据所学知识,说明该地区夏季能够收获优质喜凉蔬菜的原因。(4)结合材料说明上海大力发展“露地种植蔬菜”的必要性。【解析】第(1)题,材料可知大部分蔬菜品种都不耐严寒,上海属于亚热带季风 气候,但冬季受西北季风影响大,降水少、气温低且多大风,不利于蔬菜生长。第(2)题,结合材料“
7、大部分蔬菜品种都不耐夏季的高温多雨”,6-9月为海南 岛夏季,因此从“高温”“多雨”两个角度分析不利于蔬菜生长的自然条件,同时昼夜温差较小,栽培蔬菜质量差,产量低。第(3)题,中国夏季普遍高温,云 南中东部高原地处高原,海拔高,夏季温凉,气温较低,适合喜凉蔬菜生长;7-10 月上市,应该是春夏播种,该地区昼夜温差大,蔬菜生长期长;地处高原,光照充 足,病虫害少,蔬菜品质好。第(4)题,结合材料本地菜多利用天然条件种植,因此不需要额外增加投入,降低成本;“客菜”在六七成熟采摘,“本地菜”可以做到九成熟采摘,故营养成分和品质好;减少了运输,从而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利于低碳食品的发展。答案:(1)冬季
8、降水少,易遭受干旱,不利于蔬菜生长;冬季气温低,多大风(变化 大),蔬菜生长慢,产量低;冬季常受强冷空气侵袭,导致蔬菜冻害,严重减产。(2)此时海南气温高,病虫害多发等,种菜风险大;多暴雨,有台风过境,田间易 积水,蔬菜易涝;昼夜温差较小,栽培蔬菜质量差,产量低。(3)地处高原(海拔高),夏季温凉,适合喜凉蔬菜生长;春夏播种,昼夜温差大,蔬菜生长期长;光照充足,病虫害少,蔬菜品质好。(4)(与外地输入菜相比)本地菜减少了运输所排放的温室气体,是更低碳的食 品;本地露地种植蔬菜九成熟采摘,积累的营养物质更多,口感更好;本地露地 种植蔬菜更适应上海本地自然条件,不需要投入额外的生产设施、能源。【能
9、力挑战】(2021江西联考)“泾渭分明”在历史上一直存在争议,诗经中有“泾以渭浊”,故有人认为在春秋时代是“泾清渭浊”。唐诗中杜甫有“浊泾清渭何当分”(渭清泾浊)。历代至今,都有人实地考察,然而泾渭变迁,清浊难辨。但根据科学测定:泾河年均泥沙含量高达196千克每立方米。在未纳入泾河之前,渭河年均泥沙含量只有27千克每立方米,泾河的年均含沙量竟是渭河的7倍有余。读下图,完成13题。1.某季节“泾浊渭清”,泾河的含沙量远大于渭河,该季节应是每年的()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2.据图文材料判断下列不是认为“泾清渭浊”的依据是()A.泾河流水作用强,河道下切到黄土下的基岩 B.泾河主要
10、流经地区地表植被覆盖条件较好 C.泾河的泥沙只集中在雨季和汛期 D.渭河径流量比泾河大,泥沙含量大 3.“泾清渭浊”演变成“泾渭变迁,清浊难辨”的结论依据是()A.泾河流域植被恢复,流域内降水增加 B.泾河主要流经黄土高原,侵蚀力强 C.泾河上游河道附近不合理开发 D.受沙尘暴影响,泾河含沙量增加【解析】1选B,2选D,3选C。第1题,泾河源于黄土高原,属于温带季风气候,降 水集中在夏季。夏季径流量大,水土流失严重,河流泥沙含量最大。某季节“泾浊渭清”,泾河的含沙量远大于渭河,该季节应是每年的夏季。其他季节 河流水量小,侵蚀能力弱,泥沙含量低。第2题,泾河流水作用强,河道下切到黄 土下的基岩,
11、泥沙含量减少,河水较清澈。泾河主要流经地区地表植被覆盖条 件较好,河水清。泾河的泥沙只集中在雨季和汛期,其他季节径流量小,侵蚀能 力弱,河流含沙量低,水清。泾河的年均含沙量是渭河的7倍有余,渭河径流量 比泾河大,泥沙含量低,泾浊渭清,不是“泾清渭浊”的依据。第3题,“泾清渭 浊”演变成“泾渭变迁,清浊难辨”的结论依据是泾河上游河道附近不合理开发,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增多,泾河变混浊。泾河流域植被恢复,水土流失少,泾河水清。泾河主要流经黄土高原,侵蚀力强,侵蚀到基岩,泥沙含量低,水清。沙尘暴对河流泥沙含量影响小,河流泥沙含量主要是因为水土流失。(2020宁波模拟)巴丹吉林沙漠位于我国西北地区,年降
12、水量仅4080毫 米,理论蒸发量3 000毫米。沙漠东南部腹地有湖泊70多个,形成了世界上独一 无二的高大沙山(相对高度多在200300米)环抱湖泊的景观。苏木吉林湖就 是其中之一,湖区全年降水量为164毫米,全年实际蒸发量1 261毫米。下图示 意苏木吉林湖区湖泊补给量和排泄量动态曲线。据此完成4、5题。4.苏木吉林湖近些年面积比较稳定,若不考虑下渗因素的影响,推断苏木吉林湖每年地下水平均补给量约为()A.1 260 mm B.160 mm C.3 000 mm D.1 100 mm 5.苏木吉林湖()A.冬季湖面面积缩小 B.主要排泄方式是蒸发 C.春季湖面面积较小 D.主要补给水源是冰雪
13、融水【解析】4选D,5选B。第4题,本题考查水平衡原理,若不考虑下渗,苏木吉林湖收入为降水和地下水补给,支出为蒸发,近些年面积比较稳定,湖水收支平衡;再结合材料,湖区全年降水量为164毫米,全年实际蒸发量1 261毫米,则所以苏木吉林湖每年地下水补给量约为1 110毫米。第5题,冬季为12、1、2月,读图可知,该时间段湖泊总补给量大于总排泄量,湖面面积扩大;自12月至次年4月中下旬,湖泊总补给量大于总排泄量,湖面面积扩大,所以春季湖面面积较大;根据上题分析可知,该湖泊蒸发量大,蒸发是其主要排泄方式,降水量少,湖泊主要补给水源是地下水补给。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 江苏虽然面积只占
14、全国的百分之一左右,但其内部南北的自然和人文现象差异明显,东部沿海有广阔的滩涂分布。材料二 近日,国家发改委网站公布了淮河生态经济带发展规划,其中“支持区域内老工业城市、资源型城市加快转型发展,创建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为其重要内容之一。材料三 下图为江苏简图。(1)要研究长江以南地区和淮河以北地区的自然和人文现象的差异,可分别从 哪些方面进行比较(各列举两个方面)?(2)江苏是个沿海省份,但有人说“江苏有海无港”。据统计资料,江苏无一港 口跻身全国十大海港之列。试分析江苏不利于海港建设的自然区位条件。(3)淮河生态经济带中的徐州是江苏重要的煤炭工业城市,试分析随着资源的 枯竭,该市应该采取哪些
15、措施来谋求可持续发展。(4)苏南地区是我国城市化水平较高的地区之一,该地大中小城市密布,试分析 该地城市密集分布的有利条件。【解析】第(1)题,两个区域自然和人文现象的差异,也就是两个地区自然和人 文地理特征的差异。自然地理特征可从气候、地貌、水文、植被、土壤等要 素进行比较;人文地理特征可从人口、城市、农业、工业、交通、旅游业、商 业、服务业等因素进行比较。第(2)题,江苏省海岸线平直,缺少优良避风港湾,并且沿海多滩涂,水域较浅,成为港口建设的不利条件。第(3)题,资源枯竭型 城市的发展应改变过去立足于资源发展经济的状况,结合自身的优势进行产业 结构升级,同时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的整治。
16、第(4)题,城市分布的有利 条件,主要从适合居住和城市发展的自然条件(如气候、地形、水文等)以及社 会条件(如发展历史、经济、交通等)方面去分析。答案:(1)自然:气候(气温、降水、干湿状况等)、水文、植被等。人文:农业、工业、城市化水平等。(2)海岸线平直,缺少适合建港的海湾;沿岸滩涂广阔,水域较浅。(3)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减少煤炭企业数量;老旧煤炭企业可以利用矿坑、厂房等发展第三产业;加大科技投入,积极发展现代农业和高新技术工业;充分利用苏北农产品丰富的优势,发展食品加工业;进一步改善交通条件;加强环境的整治,改善生态环境。(4)苏南地区地处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势平坦;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水热条件适宜;临近长江,河湖密布,水源和水运条件好;发展历史悠久;经济发展水平高;交通运输便利;受上海的辐射带动作用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