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2届新教材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课件:专题四 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 .PPT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944203 上传时间:2024-06-02 格式:PPT 页数:76 大小:3.1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届新教材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课件:专题四 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 .PPT_第1页
第1页 / 共76页
2022届新教材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课件:专题四 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 .PPT_第2页
第2页 / 共76页
2022届新教材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课件:专题四 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 .PPT_第3页
第3页 / 共76页
2022届新教材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课件:专题四 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 .PPT_第4页
第4页 / 共76页
2022届新教材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课件:专题四 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 .PPT_第5页
第5页 / 共76页
2022届新教材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课件:专题四 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 .PPT_第6页
第6页 / 共76页
2022届新教材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课件:专题四 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 .PPT_第7页
第7页 / 共76页
2022届新教材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课件:专题四 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 .PPT_第8页
第8页 / 共76页
2022届新教材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课件:专题四 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 .PPT_第9页
第9页 / 共76页
2022届新教材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课件:专题四 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 .PPT_第10页
第10页 / 共76页
2022届新教材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课件:专题四 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 .PPT_第11页
第11页 / 共76页
2022届新教材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课件:专题四 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 .PPT_第12页
第12页 / 共76页
2022届新教材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课件:专题四 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 .PPT_第13页
第13页 / 共76页
2022届新教材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课件:专题四 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 .PPT_第14页
第14页 / 共76页
2022届新教材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课件:专题四 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 .PPT_第15页
第15页 / 共76页
2022届新教材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课件:专题四 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 .PPT_第16页
第16页 / 共76页
2022届新教材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课件:专题四 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 .PPT_第17页
第17页 / 共76页
2022届新教材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课件:专题四 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 .PPT_第18页
第18页 / 共76页
2022届新教材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课件:专题四 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 .PPT_第19页
第19页 / 共76页
2022届新教材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课件:专题四 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 .PPT_第20页
第20页 / 共76页
2022届新教材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课件:专题四 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 .PPT_第21页
第21页 / 共76页
2022届新教材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课件:专题四 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 .PPT_第22页
第22页 / 共76页
2022届新教材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课件:专题四 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 .PPT_第23页
第23页 / 共76页
2022届新教材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课件:专题四 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 .PPT_第24页
第24页 / 共76页
2022届新教材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课件:专题四 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 .PPT_第25页
第25页 / 共76页
2022届新教材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课件:专题四 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 .PPT_第26页
第26页 / 共76页
2022届新教材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课件:专题四 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 .PPT_第27页
第27页 / 共76页
2022届新教材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课件:专题四 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 .PPT_第28页
第28页 / 共76页
2022届新教材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课件:专题四 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 .PPT_第29页
第29页 / 共76页
2022届新教材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课件:专题四 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 .PPT_第30页
第30页 / 共76页
2022届新教材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课件:专题四 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 .PPT_第31页
第31页 / 共76页
2022届新教材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课件:专题四 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 .PPT_第32页
第32页 / 共76页
2022届新教材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课件:专题四 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 .PPT_第33页
第33页 / 共76页
2022届新教材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课件:专题四 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 .PPT_第34页
第34页 / 共76页
2022届新教材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课件:专题四 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 .PPT_第35页
第35页 / 共76页
2022届新教材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课件:专题四 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 .PPT_第36页
第36页 / 共76页
2022届新教材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课件:专题四 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 .PPT_第37页
第37页 / 共76页
2022届新教材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课件:专题四 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 .PPT_第38页
第38页 / 共76页
2022届新教材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课件:专题四 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 .PPT_第39页
第39页 / 共76页
2022届新教材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课件:专题四 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 .PPT_第40页
第40页 / 共76页
2022届新教材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课件:专题四 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 .PPT_第41页
第41页 / 共76页
2022届新教材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课件:专题四 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 .PPT_第42页
第42页 / 共76页
2022届新教材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课件:专题四 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 .PPT_第43页
第43页 / 共76页
2022届新教材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课件:专题四 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 .PPT_第44页
第44页 / 共76页
2022届新教材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课件:专题四 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 .PPT_第45页
第45页 / 共76页
2022届新教材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课件:专题四 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 .PPT_第46页
第46页 / 共76页
2022届新教材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课件:专题四 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 .PPT_第47页
第47页 / 共76页
2022届新教材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课件:专题四 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 .PPT_第48页
第48页 / 共76页
2022届新教材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课件:专题四 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 .PPT_第49页
第49页 / 共76页
2022届新教材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课件:专题四 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 .PPT_第50页
第50页 / 共76页
2022届新教材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课件:专题四 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 .PPT_第51页
第51页 / 共76页
2022届新教材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课件:专题四 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 .PPT_第52页
第52页 / 共76页
2022届新教材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课件:专题四 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 .PPT_第53页
第53页 / 共76页
2022届新教材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课件:专题四 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 .PPT_第54页
第54页 / 共76页
2022届新教材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课件:专题四 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 .PPT_第55页
第55页 / 共76页
2022届新教材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课件:专题四 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 .PPT_第56页
第56页 / 共76页
2022届新教材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课件:专题四 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 .PPT_第57页
第57页 / 共76页
2022届新教材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课件:专题四 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 .PPT_第58页
第58页 / 共76页
2022届新教材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课件:专题四 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 .PPT_第59页
第59页 / 共76页
2022届新教材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课件:专题四 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 .PPT_第60页
第60页 / 共76页
2022届新教材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课件:专题四 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 .PPT_第61页
第61页 / 共76页
2022届新教材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课件:专题四 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 .PPT_第62页
第62页 / 共76页
2022届新教材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课件:专题四 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 .PPT_第63页
第63页 / 共76页
2022届新教材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课件:专题四 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 .PPT_第64页
第64页 / 共76页
2022届新教材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课件:专题四 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 .PPT_第65页
第65页 / 共76页
2022届新教材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课件:专题四 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 .PPT_第66页
第66页 / 共76页
2022届新教材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课件:专题四 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 .PPT_第67页
第67页 / 共76页
2022届新教材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课件:专题四 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 .PPT_第68页
第68页 / 共76页
2022届新教材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课件:专题四 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 .PPT_第69页
第69页 / 共76页
2022届新教材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课件:专题四 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 .PPT_第70页
第70页 / 共76页
2022届新教材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课件:专题四 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 .PPT_第71页
第71页 / 共76页
2022届新教材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课件:专题四 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 .PPT_第72页
第72页 / 共76页
2022届新教材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课件:专题四 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 .PPT_第73页
第73页 / 共76页
2022届新教材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课件:专题四 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 .PPT_第74页
第74页 / 共76页
2022届新教材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课件:专题四 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 .PPT_第75页
第75页 / 共76页
2022届新教材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课件:专题四 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 .PPT_第76页
第76页 / 共76页
亲,该文档总共7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专题四 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 备考导航考点扫描知识导图通过了解明清时期统一全国和经略边疆的相关举措,知道南海诸岛、台湾及其包括钓鱼岛在内的附属岛屿是中国版图一部分,认识这一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版图奠定的重要意义;了解明清时期社会经济、思想文化的重要变化;通过了解明清时期封建专制的发展、世界的变化对中国的影响,认识中国社会面临的危机。课时1 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考点1 明朝政治制度的变化1明朝建立1368年,朱元璋称帝,定都应天府。同年,明军攻占大都,结束了元朝在全国的统治。2宰相制度的废除明太祖废除了自秦以来一直实行的宰相制度,并且严令子孙永远不许设立宰相。这一举措对以后五百余年的政治

2、制度产生了深远影响。3内阁的出现(1)背景:废除宰相后,皇帝需要直接领导六部等具体职能部门,工作压力成倍增加。(2)形成:明成祖在位时,选拔文官到皇宫内的文渊阁值班,充当秘书。从此,一个常设的辅佐皇帝处理政务的秘书机构形成,称“内阁”,其官员称为某殿或某阁大学士。(3)票拟:大学士的日常工作主要是替皇帝浏览百官奏章,草拟处理意见,称为“票拟”。(4)批红:皇帝在票拟的基础上,用红笔正式批复奏章,称为“批红”。4宦官专权(1)原因:宦官比内阁更多地得到皇帝信任,以致出现宦官专权的局面。(2)职责:内廷宦官机构司礼监获得了协助甚至代理皇帝批红的权力,还负责提督东厂,控制锦衣卫,对官民的言行进行监视

3、、侦查,有权逮捕、施刑。1.明朝加强专制皇权的措施2明朝的内阁制与近代西方的内阁制的区别明朝的内阁制是皇权专制的产物,近代西方的内阁制是民主政治的产物,有助于防止专制独裁。考点2 海上交通与沿海形势1郑和下西洋(1)15世纪前期,明成祖派遣宦官郑和远航海外。郑和先后七次率领船队出海,访问了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史称“郑和下西洋”。(2)评价:郑和下西洋是世界历史上规模空前的远洋航行,在资金、装备、技术等方面大大领先于半个多世纪之后的欧洲远洋航海家的航行。但是,其目的主要是“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给明朝带来较大的财政负担,因此后来未能持续。2东南沿海的形势(1)

4、倭寇侵扰。从元朝末年起,日本海盗不时在我国东部沿海骚扰,被称为“倭寇”。明朝前期,朝廷出于对日本实行经济封锁的目的,严厉禁止海外贸易。结果东南民间海上走私活动猖獗,与倭寇混杂,出没沿海,烧杀抢掠,造成巨大破坏。明廷派遣大将戚继光等人平倭,在浙江台州九战九捷;在福建、广州与抗倭将领俞大猷合作,东南沿海的形势稳定下来,朝廷遂放松了对私人海外贸易的限制。(2)殖民活动。背景:明朝中后期,随着新航路的开辟,欧洲殖民者在中国沿海的活动日益频繁。殖民活动:16世纪中期,葡萄牙人以晾晒货物为由,贿赂香山县地方官获得了在濠镜澳(澳门)的租住权。稍晚东来的荷兰和西班牙,分别占据了台湾岛的南部和北部。明朝末年,西

5、班牙被荷兰击败,退出台湾。1郑和下西洋主要是朝贡贸易,主要目的是宣扬国威,最终因政府财政难以支持而停止。2农耕帝国观念保守,严重缺乏海洋观念,导致中国在这一时期的对外海战中处于不利地位。考点3 内陆边疆与明清易代1民族关系(1)瓦剌、鞑靼与明朝。元朝灭亡后,草原上的蒙古人逐渐形成鞑靼、瓦剌两大集团。明中期,瓦剌和鞑靼不断威胁明朝北部边防,两次突破长城深入内地,包围北京。瓦剌还曾经在一次战役中俘虏了明英宗。1571年,鞑靼首领俺答汗与明朝订立和议,接受明朝册封。双方恢复并扩大贸易关系,直到明末基本上维持了和平局面。(2)藏族与明朝:藏族地区在明朝称为乌思藏。明廷封授给当地的僧俗首领法王、王等称号

6、。并设立了行都指挥使司等机构管理西藏军民事务,任用藏族上层人士进行管理。(3)女真与明朝:明朝前期,派人到东北招抚,在黑龙江流域设立了奴儿干都司,并对东北地区女真各部落首领封授官号。2明清易代(1)女真建国:16、17世纪之交,女真建州部首领努尔哈赤逐渐统一女真各部。1616年称汗,国号大金,并对明朝展开进攻。其子皇太极将女真族名改为满洲,并于1636年称帝,改国号为大清。(2)明朝灭亡:在清朝崛起之际,明朝政治黑暗,天灾不断,农民起义蜂起,统治摇摇欲坠。1644年,农民军首领李自成在西安建立大顺政权,随即攻占北京,明思宗自缢,明朝灭亡。(3)清朝统一全国:清朝摄政王多尔衮统军进入山海关,打败

7、李自成,进占并迁都北京。此后又经过20多年的激烈战斗,清朝将农民军余部和南方的明朝残余势力逐一击败,确立了在全国的统治。【微点拓展】清军入关又称入关战争,是指公元1644年,以满族为主体的少数民族政权清朝的军队在明朝将领吴三桂的带引下大举进入山海关内、攻占京师(今中国北京)、开始成为统治中国的中央政府的历史事件。它标志着清朝在全中国统治的开始。明史载:“(内阁)地居近密,而纶言批答,裁决机宜,悉由票拟,阁权之重,俨然汉唐宰辅,特不居宰相名耳!”由此可知,明代内阁()A与唐代宰辅具有相同权力B具有最高决策权C承担了宰相的职能D属于六部的下属机构解析:材料“俨然汉唐宰辅”说明明代内阁承担了宰相的职

8、能,但是明代内阁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机构,不享有决策权,不属于六部的下属机构,故选C项。答案:C典题发掘 明朝内阁始终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只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阁臣的升降由皇帝决定,职权的大小依皇帝旨意而定,票拟是否被采纳最终还要取决于皇帝的批红。今天在东南亚的一些国家还保留着为纪念郑和而命名的“三宝庙”“三宝塔”等遗址。他之所以受到人们的尊崇,主要是因为()A开通丝绸之路 B七下西洋C六次东渡日本D西游天竺取经解析:根据所学知识,郑和下西洋促进了中国与亚非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加强了我国和亚非各国的友好关系。故选B项。答案:B典题发掘 郑和下西洋主要是朝贡贸易,主要

9、目的是宣扬国威,最终因政府财政难以支持而停止。一、选择题1明史职官志记载:“洪武九年,汰平章政事、参知政事。十三年正月,诛丞相胡惟庸,遂罢中书省。其官属尽革,惟存中书舍人。”明太祖这样做的直接目的是()A加强中央集权 B强化君主专制C提高行政效率 D实现权力制衡答案:B 2“永乐时,内阁初设,阁臣与部臣为平交,至严嵩始阻挠部权,迨张居正时,部权尽归内阁。”材料表明()A六部成为内阁的下属机构B内阁地位上升,职权逐步强化C明朝中后期皇权渐趋衰弱D内阁职能强化,行政效率提高答案:B 3郑和下西洋是中国古代外贸的绝唱。郑和下西洋是典型的朝贡贸易,这种贸易形式()A通过商品平等交换完成交易B是“闭关锁

10、国”政策的具体体现C以政治目的为主D以经济目的为主答案:C 4“永乐三年,有海军三万七千人,携罗盘针,乘大船六十二艘,由苏州刘家港出发,泛海经福建,南达占城,以次遍历诸国”。该历史事件指()A戚继光抗倭 B鉴真东渡日本C郑和下西洋 D马可波罗回国答案:C二、非选择题5官僚制度是古代中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重要支撑点。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这位新皇帝开始将早先在本国取得辉煌成功的法家学说应用到全中国。他废除了所有的封建国家和王国,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行政区,每一行政区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他还解除了除他自己军队之外的所有士兵的武装;下令迁徙各国的旧贵族到

11、首都,以便监视他们;把秦原来的卫戍部队派到全国各地。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二 太祖自诛胡汪之后,遂不设丞相,而朝廷之事皆分六部,阁下诸臣但以备顾问而已。故解缙与胡广诸人,皆以讲读入阁办事,杨文定亦但以太常少卿入。不兼部臣,亦无散官。故其权甚轻。然各衙门章奏皆送阁下票旨,事权所在,其势不得不重。后三杨在阁既久,渐兼尚书,其后散官加至保傅,虽无宰相之名而有宰相之实矣。明何良俊四友斋丛说卷七(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皇帝为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实行的行政制度是什么。该制度与以前的地方行政制度相比有什么主要区别?(2)根据材料二指出内阁逐渐“势重”的主要原因,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内阁阁臣

12、是否真的“无宰相之名而有宰相之实”。答案:(1)制度:郡县制。区别:中央垂直管理地方;郡县官员由中央任免并向中央政府负责。(2)原因:有了“票旨”权(票拟权)。判断:不是。分析:内阁是协助皇帝处理国政的助理机构,并没有宰相的地位和权力。(内阁始终没有取得法定地位,始终不是中央一级行政机构)课时2 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考点1 康雍乾时期的君主专制1康乾盛世清朝皇帝康熙、雍正、乾隆在位期间,出现了长达100多年的鼎盛局面,政局稳定,经济繁荣,疆域开拓并巩固,被称为“康乾盛世”。2君主专制的强化(1)奏折制度:这一时期,部分官员向皇帝单独呈送密封报告,皇帝亲手批阅后返回,不经过其他中转、收发环节,

13、形成了奏折制度。这种迅速、机密的联系方式,使皇帝能够更直接、广泛地获取信息,提高了决策效率,强化了对官僚机构的控制。(2)军机处:雍正时,在皇帝寝宫旁边设立军机处,军机大臣由被指派的朝臣兼职充任。军机处官员在皇帝直接监督下工作,日夜轮流值班,商议军情,起草或处理机要文书。内阁只负责处理一般文书。(3)文字狱:清朝统治者对思想文化的控制非常严密,频繁制造文字狱,对文化造成严重的摧残。【图解历史】清代中央官制示意图(军机处设置后)考点2 疆域的奠定1东部疆域(1)收复台湾:1662年,郑成功驱逐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1683年,清军渡海远征,郑氏后裔战败投降。第二年,清朝在台湾设府,隶属福建省。(

14、2)划定东北边界:17世纪中叶,沙皇俄国的势力侵入我国黑龙江流域。康熙前期,清军围攻侵占雅克萨的俄军,迫使沙俄同意进行谈判。1689年,两国签订尼布楚条约,从法律上确定黑龙江、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领土。2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管理(1)对蒙古、新疆地区的管理。蒙古分裂:明朝末年,鞑靼分为漠南蒙古和漠北蒙古,瓦剌被称为漠西蒙古。清朝入关前,打败并收降漠南蒙古,漠北和漠西蒙古也遣使进贡。击败准噶尔部:17世纪后期,漠西蒙古准噶尔部的首领噶尔丹势力强大,占据天山南北,又向东进攻漠北和漠南蒙古。清军与噶尔丹及其后继者进行了长期斗争,最终在1757年将准噶尔部彻底击败。平定大、小和卓兄

15、弟反清:原受准噶尔部统治的天山南路维吾尔贵族大、小和卓兄弟起兵反清,很快也被平定。清朝在蒙古族地区设立盟、旗两级单位进行统治,任命蒙古王公为盟长、旗长。1762年,清朝在新疆设立伊犁将军,总领军政事务。(2)对西藏的管理。册封达赖、班禅:清初,西藏最有影响的佛教格鲁派领袖五世达赖来京朝贺,清政府册封以“达赖喇嘛”尊号。另一位格鲁派领袖五世班禅,在康熙时被赐予“班禅额尔德尼”尊号。此后历世达赖和班禅,都经由中央政府册封。派遣驻藏大臣:从1727年起,清朝开始派遣驻藏大臣,代表朝廷与达赖、班禅共同治理西藏。制定法律:1793年,清政府颁布钦定藏内善后章程29条,以法律形式明确和落实了中央政府对西藏

16、地方的管辖权。(3)民族政策。清朝专设理藩院掌管蒙古族、藏族等民族事务。清政府对边疆地区采取因地制宜的政策,尊重各民族的社会习俗和宗教信仰,优待各族上层分子,保证了局势的稳定。3疆域范围(1)范围:清朝中期,疆域西跨葱岭,西北达巴勒喀什池,北接西伯利亚,东北至外兴安岭和库页岛,东临太平洋,东南到台湾及其附属岛屿,包括钓鱼岛、赤尾屿等,南至南海诸岛,西南抵喜马拉雅山脉。(2)疆域管理:在清朝疆域里,内地分立18省,分设巡抚、总督治理。在东北、北部和西部边疆,分设若干将军辖区和办事大臣辖区。【图解历史】清朝疆域图考点3 统治危机的初显1内部危机(1)康乾盛世后期,清朝统治已出现由盛转衰的迹象。(2

17、)人口膨胀:在经济繁荣、国土开发的背景下,清朝人口膨胀迅速。人口急剧增长使得资源危机日益显露,加上政治腐败和贫富矛盾的积累,乱象逐渐萌生。(3)农民起义:从乾隆后期起,农民起义屡屡爆发,大部分是由民间秘密宗教白莲教领导的。四川、湖北、陕西等省爆发的白莲教大起义持续了十年。2闭关自守(1)背景:这一时期,以英国为首的西方列强在中国东南沿海频繁活动,要求扩大对华贸易,开拓中国市场。(2)内容:清朝起初指定四处对外通商口岸,后仅保留广州一处,并规定由官府特许的“十三行”商人代为管理对外贸易事务。外商在广州的活动及其与中国商民的交往,都受到严格约束。民间船只出海贸易,更在严厉禁止之列。(3)影响:这种

18、闭关自守的政策,无法适应新的外部环境,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误区警示】“海禁”与“闭关锁国”的不同(1)“海禁”政策不禁止外国人来华贸易,只是要求必须在官方的主持下进行,即所谓“贡赐贸易”,如郑和下西洋。(2)“闭关锁国”政策既禁止国人出海贸易也限制外商来华贸易。“闭关锁国”不是禁绝对外贸易,而是严格限制对外贸易,广州“十三行”就是例证。(2019广东学考)清朝雍正皇帝设立军机处,协助皇帝处理军国大事,目的是()A加强君主专制 B扩大地方权力C削弱宰相地位D改良科举制度解析:清朝军机处的设置大大加强了君主的权力,故A项正确。B、C、D三项与题目主旨不符,排除。答案:A典题发掘 军机处是清代

19、政治体制中作用和影响最大的一个机构,但它始终不是正式的政府机构,完全凭皇帝的个人意志来决定。军机处的设置,标志着清代封建专制主义集权政治进入一个新的阶段。(2020广东学考)17551757年间,东印度公司武装商船北上,要求到浙江宁波等地贸易。此事发生后,清政府下令,欧美国家的商船“将来止许在广东收泊交易不准入浙江海口”。这一做法()A断绝了中外的一切经济交往B有效抵御了西方的侵略C不利于清朝海外贸易的发展D提高了清朝的国际地位解析:题干“将来止许在广东收泊交易不准入浙江海口”反映了在世界市场进一步拓展的18世纪中期,清政府坚持实行“一口通商”的闭关锁国政策,阻碍了海外贸易的发展,故选C项。答

20、案:C典题发掘“海禁”作为一种消极的防御手段,在一定时期内对西方殖民主义侵略起到过一定的民族自卫作用,但它妨碍了海外市场的开拓,抑制了资本的原始积累,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它阻碍了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中国长期与世界隔绝,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一、选择题1中国古代有一中央机构,保密性较强,不是法定的独立的政府衙门。它一方面可参议军国大政,另一方面又是一个摘抄辑录的秘书部门。该机构是()A中书省 B尚书省C宣政院 D军机处答案:D 2康熙时,如何对台湾进行管理,施琅主张“台湾虽然是一座海岛,却关系着闽、广、江、浙四省的要害,战略地位极其重要如果放弃台湾,必将酿成大害,只有守住台湾,才可永固边囿”

21、。康熙据此制定的对台措施的最主要意义是()A加强了台湾同祖国大陆的联系B巩固了祖国东南海防屏障C肯定台湾的主权属于中国D迫使荷兰殖民者投降答案:B 3中国历代王朝对边疆的治理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发展。下列属于清朝加强边疆治理举措的是()A设宣政院管理西藏地区B设澎湖巡检司管理台湾和澎湖C设奴儿干都司管理东北地区D设伊犁将军总领新疆军政事务答案:D 4康雍乾三朝平定西北等边疆叛乱后,不仅遵循汉族凯旋礼仪,告成于太庙和祖陵,还立告成碑于太学之中,全国各地文庙纷纷仿效。到了乾隆年间,类似的造碑运动达到了高潮。这使得清代()A民间叛乱日趋沉寂B文人竞相从军建功立业C传统礼仪革故鼎新D大一统意识进

22、一步发展答案:D二、非选择题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从独相到群相再到兼相,致使相权逐渐削弱,这既是我国集权体制下的政治制度发展变化的突出特征,也是皇权与相权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齐涛资政通鉴中国历代政治制度得失材料二 清末御史张瑞荫在奏折中说:“自设军机处,名臣贤相不胜指屈,类皆小心敬慎,奉公守法。其弊不过有庸臣,断不至有权臣军机处虽为政府,其权属于君;若内阁,则权属于臣。”材料三 其实中国历史上以往一切制度传统,只要已经沿袭到一百两百年的,也何尝不与当时人事相配合。又何尝是专出于一二人之私心,全可用专制黑暗四字来抹杀?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序(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从独相

23、到群相再到兼相”在秦、唐、明三代的表现。(2)根据材料二,指出张瑞荫认为设军机处的重要影响。(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明清相关史实,说明君主专制的强化不能简单地用“专制黑暗四字来抹杀”。答案:(1)秦设丞相,辅助皇帝处理全国政务;唐实行三省六部制,相权一分为三,加强了皇权;明废宰相,设内阁,作为皇帝的顾问机构。(2)防止了大臣专权,强化了君主专制。(3)明清君主专制的强化,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为社会经济的繁荣和发展提供了可靠的政治保障。课时3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考点1 社会经济的发展与局限1经济的发展(1)农业方面。随着新航路的开辟,明朝后期,一些新的农作物品种输入中国。江南等地区农业

24、的多种经营日益兴盛,经济作物品种繁多,种植广泛。(2)手工业方面:明朝后期,在南方一些地区的丝织、榨油、制瓷等行业中出现了新的经营方式,即开设工场,使用自由雇佣劳动进行较大规模的生产。(3)商品经济繁荣。自明朝中期起,美洲等地的白银通过海外贸易大量流入,促进了长途和大额贸易的发展,也有利于商业资本的集聚。一些地方的人以经商闻名,形成实力雄厚的商人群体,如安徽南部的徽商和山西的晋商。(4)工商业城市兴起:在工商业发达地区和交通要冲,兴起一大批以经济功能为主的工商业市镇。2经济的局限(1)就全社会来看,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传统小农经济还占据压倒优势。(2)日益僵化的专制统治,也压制和阻碍着社会的进

25、步和转型。1明清时期,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传统的自给自足的粮食生产受到冲击,但不能据此说明中国的农业发展衰落。2明朝中后期,私营手工业超过官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其经营方式也发生变化,出现了“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新型雇佣关系。考点2 思想领域的变化1陆王心学(1)背景:程朱理学获得官方尊崇后,逐渐失去活力。(2)形成:明朝中期,王守仁在南宋陆九渊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一套以“致良知”为核心的理论,形成陆王心学。(3)内容:“良知”就是隐藏在每个人心中的“天理”,往往被私欲遮蔽,需要重新发现、扩充和践行,这样就可以达到圣贤境界。(4)影响:陆王心学强调主观能动性,激励人们奋发立志;而以自己的内心

26、为准则,又隐含一定的平等和叛逆色彩。陆王心学带有主观唯心主义倾向。在此基础上,明朝后期以李贽为代表的一些思想家提倡个性自由,蔑视权威和教条,甚至否定传统伦理道德标准,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震动。2明末清初活跃的思想(1)背景:明末清初社会的剧烈动荡,促进了思想界的活跃。(2)代表人物及主张:思想家黄宗羲严厉抨击君主专制制度,称专制帝王为“天下之大害”。他还反对重农抑商观念,提出“工商皆本”。顾炎武、王夫之也对高度集权的政治制度进行了批判。图解李贽的思想考点3 小说与戏曲1背景城市商品经济繁荣、社会娱乐活动丰富、文化知识进一步普及。2小说的繁荣(1)元末明初,施耐庵、罗贯中在宋元话本基础上创作的水浒

27、传和三国志通俗演义,是我国最早的两部长篇白话小说,开创了章回体的写作体裁。(2)明朝中期吴承恩的西游记和清朝中期吴敬梓的儒林外史,分别是神话小说和讽刺小说的杰作。(3)清朝中期曹雪芹创作的长篇小说红楼梦,是我国古典现实主义文学的高峰,也是享誉世界的名著。3戏曲的发展(1)戏曲创作:明清戏曲创作趋向长篇化,情节更加曲折复杂,称为传奇,代表作家有明朝汤显祖、清朝孔尚任等。(2)舞台演出:从江苏昆山一带发源的昆曲长期流行。清朝道光年间,以徽班为基础,融合徽、汉二调,吸取昆曲和其他地方戏的艺术成分,形成了京剧,并且逐渐成为全国最流行的剧种。【图解历史】京剧的发展过程考点4 科技1科技著作(1)明朝后期

28、,几部重要科技著作相继问世。(2)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徐光启的农政全书和宋应星的天工开物,分别系统记载了中国古代医药学、农学、工艺学的相关知识,在各自领域对传统科学技术进行了总结。(3)徐弘祖的徐霞客游记是一部地理和地质学名著。2西学东来(1)从明朝后期起,一些欧洲天主教传教士前来中国传教,代表人物有意大利人利玛窦等。(2)他们借助传播科学知识来达到传教的目的,与一些开明的中国士大夫合作翻译西方科学书籍,在一定范围内传播了西方科技知识。清朝前期,传教士还运用欧洲测绘技术,帮助清廷绘制了较为精确的全国地图。(2021广东学考)明代李时珍编撰的本草纲目由朝廷颁行;清代康熙年间组织人力对疆土进行全面测

29、量,绘成皇舆全览图;农书授时通考是乾隆皇帝召集一班文人编纂的,流传很广。据此可知,这些成就()A归功于商品经济的繁荣B促进了理学思想的发展C受到了西方科技的影响D得益于政府力量的支持解析:依据“朝廷颁行”“康熙年间组织人力测量”“乾隆皇帝召集一班文人编纂”等信息可知,明清的医学、地理、农学等科技成就与国家政府的支持密切相关,故选D项。答案:D典题发掘 对明清时期科技的考查,主要集中在明清科技发展的特点即继承性和总结性等方面。王阳明说:“有忠君之心,即有忠君之理,无忠君之心,即无忠君之理矣。理岂外于吾心哉!”王阳明旨在()A强调伦理道德 B重视知行合一C宣扬格物致知 D说明心外无物、心外无理解析

30、:材料“有忠君之心,即有忠君之理理岂外于吾心哉”说明王阳明认为“心外无物、心外无理”,故D项正确;材料主旨是强调理的存在方式,不是强调伦理道德,故A项错误;材料无法体现“行”,只体现“知”,故B项错误;格物致知是程朱理学的求理方式,故C项错误。答案:D典题发掘 明清时期的进步思想主要是反传统、反权威,它是早期民主思想的产生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但由于当时资本主义尚处于萌芽阶段,他们还没有提出推翻封建制度的时代要求,本质上仍属于封建儒家思想的范畴,因此不能等同于近代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思想。一、选择题1徐光启农政全书中记载:“(明代)海上(松江府一带)官、民、军、灶,垦田几二百万亩;大半种棉,当

31、不止百万亩。”由此可见()A松江是明代纺织业中心B封建政府重视垦田种棉C棉花种植超过粮食种植D棉花成为松江主要作物答案:D 2明清时期,中国出现了数十座较大的城市,这反映了这一时期()A经济重心南移 B民族交往频繁C商品经济活跃 D皇权高度集中答案:C 3明清之际,从李贽“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到黄宗羲“天下为主,君为客”,再到顾炎武、王夫之批判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充分说明这一时期思想界的活跃。这一时期思想界活跃的主要原因是()A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B西学传入中国,儒学受到批判C君主专制强化,封建制度衰落D自然经济解体,重农抑商破产答案:A 4清初有学者说:“为政之道,必先田市。农不

32、安田,贾不安市,其国必贫。”以上言论反映的思想是()A重农抑商 B闭关锁国C农本思想 D农商并重答案:D二、非选择题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顾炎武推崇议论朝政的风气,要求以强大的社会舆论来监督制约当权者,以“众治”代替“独治”。黄宗羲进一步提出用“天下之法”取代“桎梏天下人之手足的一家之法”,以约束帝王的“人治”。岳麓版文化发展历程材料二 有生之初,人各自私也,人各自利也向使无君,人各得自私也,人各得自利也。黄宗羲材料三 人之有私,固情之所不能免世之君子必曰,“有公而无私”,此后代之美言,非先王之至训。顾炎武(1)材料一中两人主张的共同点是什么?(2)材料二、三中两人对人性认识的共同点是什么?(3)结合时代背景,分析以上材料反映的思想产生的共同社会根源。答案:(1)主张限制君权,赋予民众一定权利。(2)都肯定人的私欲。(3)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出现,新兴阶层在政治、经济方面利益的反映。谢 谢 观 赏合格演练测评点击进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