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2届高考语文复习小说主旨、标题 WORD版含解析.docx

上传人:a**** 文档编号:94114 上传时间:2025-11-02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8.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届高考语文复习小说主旨、标题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22届高考语文复习小说主旨、标题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22届高考语文复习小说主旨、标题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22届高考语文复习小说主旨、标题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22届高考语文复习小说主旨、标题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小说阅读主旨、标题考向一 分析小说主旨小说通过对现实生活的描绘和艺术形象的塑造所表现出的主题是小说的灵魂,是作者的写作目的,也是作品的价值意义。小说主旨:思想意蕴作品表现出的思想意义或价值,侧重文本带来的思考和认识。 情感意蕴作品的情感意义或取向,即作者的情感态度。常见设问方式: (1)找出体现小说主题的句子(或用自己的话概括作品的主题)。 (2)读了全文后,文章让你明白了什么道理?请联系现实谈谈你的看法。 (3)小说意蕴丰富,你认为它表达了怎样的主题?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看法和理由。(4)读完作品后对你有什么启示?一、小说主题的表现形式 1. 以小说主要人物的性格、经历等揭示人性的真善美或假恶

2、丑。如孔乙己边城。 2. 用故事的形式针砭时弊。如小公务员之死。 3. 通过传说、寓言等寄寓人生哲理。如第9车厢。 4. 虚构生活经历,反映人物的生存状态和心理状态。如骑桶者。二、分析小说主旨的方法1、抓小说的标题。有的小说标题除表面意思外,还有比喻象征义或双关义,隐含小说主题,如祝福。2、抓小说的情节和人物形象。从情节发展和人物命运的变化中,去挖掘小说要揭示的社会意义。3、抓作品时代背景及典型环境。认识人物思想性格上的时代烙印,把握其所折射的时代特征,理解小说主题。4、抓作者的思想倾向。如抓住小说关键词语把握。三、主题概括常用语1.歌颂、赞扬、同情、叹息;2.讽刺、批判、揭露、谴责;3.揭示

3、人生道理;4.对什么现象的反思四、答题模板 小说通过情节,刻画形象,表现/颂扬/讽刺现象/矛盾,呼吁考向二 标题的含义和作用标题对于小说而言,是“照亮读者眼睛的灯笼”,往往会起到摄人心魄的作用。小说标题常见命题形式1、探究标题含义。如“XX”作为小说标题,意蕴丰富。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 2、探讨标题作用。小说以“XX”为题,有何好处? 3、分析是否可换标题。把小说标题“XX”改为“XX”,你认为是否可以,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 一、 理解标题含义(意蕴)标题含义解题“三步骤”(答题模板):点出表达技巧双关、象征、反讽、反问、引用等分析表层义分析标题在文中的最浅层意思分析深层义联系情节、人物、

4、环境、主题等分析标题的指代义、比喻义或象征义 双关和象征的区别:双关:在一定语言环境中,利用词的多义或同音,有意使语句具有两种意思。如(1)谐音双关:雷雨祝福等(2)意义双关: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装在套子里的人等象征:不直接描绘事物A,而是借助描绘与之相关的另一个事物B,让人联想到事物A。如白杨象征北方农民,海燕象征革命者。二、 分析标题作用标题的来源:1.以人物为题,如:孔乙己装在套子里的人作用:突出人物形象;暗示故事情节;突出主题。2.以物象为题,如:项链药作用:线索,贯穿全文;悬念,吸引读者;中心,突出主题。3、以事件为题,如:林黛玉进贾府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作用:突出主要故事情节;紧扣中心

5、、突出主旨。4、以时间、地点、环境为题,如:祝福作用:主题、人物、情节;线索;象征、双关。标题作用分析“五角度”:思考角度具体方向标题与情节线索,贯穿全文;设置悬念;暗示情节发展标题与人物交代主要人物;暗示人物命运;概括人物性格标题与环境交代时间、地点、环境;渲染氛围标题与主题运用双关等,深化主题;揭示主题标题与读者给读者带来思考,引起读者阅读兴趣答题模板:(1)从人物看(2)从情节看(3)从主题看三、标题是否可以替换 这个题目的优点利于突出XX形象、主题,是文章的线索、概括内容、制造悬念。 替代的题目有XX缺点不利于突出XX形象、主题,不是文章的线索、概括内容、制造悬念。注意:主题的实现1.

6、小说的忌讳:“主题鲜明”“主题鲜明”不应当是衡量一篇好小说的标准。如老人与海中大海的意象既可以理解为人生,也可以理解为具体的困境,它的主题是多义的。2.形象大于思想小说的主要功能是叙事而不是说理,说理是哲学的专职。如复活灵魂的救赎;红与黑虚荣与野心;老人与海不屈于命运。3.模糊处理小说的主题通过对材料的客观描绘,用隐喻、象征等手法暗示出来,就有了多种可能。补充:情感一、情感的魅力1.感动文章(1)不注重阐明思想,不以讲故事为乐趣,追求的是以情动人;(2)从情节设计到人物命运的安排,从人物纠葛到环境布置,都围绕“感动”做文章。2.感情的投入(1)感情的需求与感情的丰富,是一个作家的创作得以进行与

7、维系的根本保证;(2)作家在写作时也需要凭借情感的力量。3.感情的记录作者往往不是仅仅按照时间顺序组织材料,而是按照材料的“情感价值来取舍时间。4.悲悯情怀(1)是人类最高尚的一种胸怀,它宽广有容、平和慈悲;(2)超越了贫富与阶级、国家与民族的界限,使人们关注弱者;(3)是真善美的结晶,是人类的疗伤良药。二、情感的处理1.节制胜于放纵(1)小说在处理情感上,不宜饱满和激烈;(2)小说忌讳作者自顾自地抒情。2.蓄势待发小说的情感表现应有一个酝酿的过程。3.情感是小说的动力(1)情感有时是小说的表现对象,作为题材出现;(2)情感有时是笼罩于全篇的氛围,成为作品的基调;(3)情感有时是贯穿全篇的线索,统摄作品的材料;(4)情感有时是小说结构的动力,推动情节的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语文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