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甘肃省民勤县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926445 上传时间:2024-05-31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甘肃省民勤县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甘肃省民勤县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甘肃省民勤县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甘肃省民勤县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甘肃省民勤县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甘肃省民勤县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甘肃省民勤县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甘肃省民勤县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甘肃省民勤县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民勤一中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试卷 高 二 历 史(文) 命题人:潘红岩一、选择题(本部分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亚里士多德这样评价某次改革:“采取曾是最优秀的立法,拯救国家。”因为这次改革A初步改变了雅典贵族统治的局面 B在雅典实现了以法治国C促进了雅典经济的发展 D使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2太史公曰:“商君,其天资刻薄人也。迹其欲干孝公以帝王术,挟持浮说,非其质矣及得用,刑公子虔,欺魏将亦足发明商君之少恩矣。余尝读商君开塞耕战书,与其人行事相类。卒受恶名于秦,有以也夫。”以上评论商鞅变法的主要标准是A个人品质 B客

2、观效果C为尊者讳 D生产力3孝文帝时期,推行按人口平均授田、受田者负担国家赋役和兵役的均田制。从物质文明演进的角度看,该制度的作用是A缓和北魏的阶级矛盾 B促使鲜卑族从游牧转向农耕C创立了新的政治制度 D推动各民族间的进一步交融4古代有一位汉族士大夫教他十七岁的儿子学习鲜卑语、弹琵琶。儿子通晓这些技能之后,以此侍奉达官贵人,深得他们宠爱。这一情形最有可能发生在A秦朝 B西汉 C唐朝 D北齐5图一与图二是某时期的墓葬壁画,与图一到图二变化直接相关的是A井田制盛行 B商鞅变法 C孝文帝改革 D商品经济发展6王安石认为国家积贫积弱的根本在于生产少,生产少而民不富,民不富则国不强。为根本上解决问题他颁

3、行了A募役法和保甲法 B青苗法和农田水利法C将兵法和均输法 D方田均税法和科举新法7王安石:“昔日贫者举息于豪民,今之贫者举息于官,官薄其息,而民救其乏。”司马光:“取利约近一倍,虽兼并之家,乘此饥谨取民利息,亦不至如此之重。”据此可知王安石与司马光分歧的焦点是青苗法A是否有助于限制兼并之家 B是否有利于改善政府财政状况C是否真正有利于助困济贫 D是否真正有助于稳定市场秩序8某思想家时说:“把最基本的宗教信条直接建立在个人内心之中,也就是说他在人的内心世界中发现了宗教。”这位思想家应是A苏格拉底 B薄伽丘 C马丁路德 D伏尔泰9下列有关人和神的关系,代表路德教徒观点的是 A世人因为神赐的灵魂,

4、才能领略神创造的世界B人的全部生命经历都需通过信仰的解释,才能显示意义C每个人的特性都是神赐,但每个人充分发挥自己特长才是对神的最高尊崇D人无法自己获得拯救,上帝自动将拯救赐予信仰他的人10下列关于农奴制改革后农奴权利的表述,正确的是A农民无偿地得到一块份地 B农民摆脱村社的严格管理C农奴在法律上获得了人身自由 D农民即可无限制赎买份地11农奴制改革为俄国工业发展提供的条件包括提供了充足的自由劳动力扩大了工业品的国内销售市场提供了必要的资金 扩大了国外市场A B C D12推翻幕府后建立的明治新政府实行“废藩置县”措施的作用是彻底打破了日本长期以来的封建割据局面有利于统一中央集权国家的建立为国

5、内统一市场的形成创造了条件有利于各项改革措施的施行A BC D13鉴于“今万国交通,一切趋于尚同,而吾以一国,衣服独异,则情意不亲”,康有为提出“非易其衣服,不能易人心,成风俗,新政亦不能行”。其“改易服饰”的主要目的是A推动社会思想近代化B增强民族自我意识C促进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D促进社会生活近代化14改革政治体制是戊戌变法的主题之一,百日维新期间,在这方面的举措是A裁撤闲散重叠机构 B设议院 C设立农工商总局 D开国会15 下表中,左侧是史实陈述,右侧是对陈述的推论。其中推论合理的是16下列变法措施与结果对应,符合史实的是变法措施结果A商鞅变法:户籍什伍制、连坐法、奖励耕织和奖励军功行之十

6、年,秦民大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B王安石变法:市易法市易之起,自为细民久困,以抑兼并尔,于官何利焉C戊戌变法:设立农工商总局促进民族资本主义迅速发展D明治维新:殖产兴业没有实现传统产业的现代化和工业化1719世纪末20世纪初,维新与革命是活跃在中国社会中的两种救国力量。以下表述正确的是两者都反对专制制度,主张建立民主国家两者的根本分歧在于是否推翻清王朝的统治都是民族工业初步发展在政治领域的影响民国的建立意味着民主最终战胜了专制A B C D18梭伦改革确定财产等级制、商鞅变法中奖励军功,其共同的作用是A强化了君主的权力 B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C打破了贵族

7、世袭特权 D奠定了民主政治基础19今天日本人的姓氏中,大部分是明治时期新起的,其中和地理有关的如田中、山下、河上等姓很多,盐田、鸟饲、猪狩等姓则源于生产劳动。这些姓氏的出现,主要与明治维新的哪条措施有关A“废藩置县” B废除封建身份制度C“殖产兴业” D“文明开化”20下列选项分别是商鞅变法和王安石变法的措施,其内容最为相近的一组是A户籍什伍制保甲法 B重农抑商募役法C奖励军功将兵法 D奖励耕织青苗法高二 历 史(文)答 题 页 一、选择题(本部分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二、非选择题(本部分共4小题,共50分)21(26分)改革是人类

8、社会克服困难,走向光明的重要途径,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材料二东方文化较高诸邦以受古代文化之积染既深,种种因袭牵制,改革非易秦人在文化上之历史,较之东方诸国,亦远为落后,故转得为种种之创新。其实商鞅变法之重要内容,在东方各国,本已早为推行,商鞅不过携带东方之新空气,使西方人迎头赶上一步。而结果则后来居上,新制度之创建,惟秦为最有功焉。马非百秦集史材料三魏初风俗至陋迁都之后,于革易旧俗,亦可谓雷厉风行民族根柢,莫如语言,语言消灭,未有不同化于他族者。孝文以仰慕中国文化之故,至欲自举其语言而消灭之,其改革之心,可谓勇矣。其于制度,亦多所厘定。吕思勉两晋南北朝史北魏

9、在中原建立以后,所面临的最大问题即如何处理这一广大地区的民族关系,其中包含如何对待汉族的先进生产方式、汉族的文化问题。是继续保存拓拔氏旧的社会制度和旧有的文化习惯,还是捐弃旧俗,接受先进的文化,在新的历史环境中获得新生,北魏的统治者必须作出抉择。白寿彝中国通史材料四王安石微服赴江宁,遇一老妪喂鸡豕,唤“啰,啰,啰,王安石来!”鸡豕俱来就食。问其故,老妪曰:自王安石为相公,立新法扰民。妾孀居二十年,也要出免役、助役等钱,钱既出而差役如故。妾本以桑麻为业今桑麻失利,只得蓄猪养鸡,等候吏胥里保来征役钱,或准与他,或烹来款待他,自家不曾尝一块肉。故此民间怨恨新法,入于骨髓。京本通俗小说拗相公请回答:(

10、1)根据材料一,指出梭伦倡导的价值取向。结合所学知识,选取能体现这一理念的改革措施加以说明。(4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商鞅变法的有利条件。(4分)(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举例说明商鞅变法与北魏孝文帝改革分别要解决的主要矛盾,及其对历史发展所起的相同作用。(10分)(4)根据材料四,概括说明王安石变法过程中出现了哪些问题。综合上述材料,分析影响改革效果的因素。(8分)22(18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对俄罗斯的民族主义者和斯拉夫派来说是一个严重打击,因为与许多事先就警告俄罗斯会因其没能跟上西方的脚步而即将遭到失败的西欧派人不同,斯拉夫派人则很有信心地预言俄罗

11、斯专制制度的优越性将会导致一场可与1812年对拿破仑的胜利相媲美的胜利。实际上,这场失败暴露了旧制度的腐败和落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二“百日维新”虽然失败了,但它毕竟触动了传统中国政治体制,为现代国家的建立作出了有益尝试。以后发生的历次革命运动,从现代化的进程看,都与戊戌变法有着历史的连续性。也正因为如此,史学界才会把戊戌变法视作近代中国现代化进程的起点。回顾戊戌重温历史(光明日报2008年12月7日)材料三在明治维新期间,我们发现了一个奇特的现象。一方面日本全面学习西方,从军事、技术、政治体制一直到生活习惯,日本的精英阶层善于学习,全力促进日本的现代化和西化;另外一方面明治政府在改革

12、过程中出现了许多矛盾和不符合西方现代化模式的改革措施,其改革过程中融入了大量日本本身的传统和文化的因素。刘涛中国崛起策十四:从“万世一系”的宗教神话看日本的崛起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中“西方的脚步”和“旧制度”的内涵。(4分)(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史学界部分学者将戊戌变法看作是“中国现代化进程起点”的主要依据。(5分)(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日本明治维新“融入了大量日本本身的传统和文化的因素”的主要表现。(3分) (4)综合以上材料,指出俄、中、日三国近代化的改革给我们的重要启示。(6分)23. 有学者指出:“政治上结束战国是在秦代,而文化上结束战国

13、却是在汉代。”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对这一学者的观点进行论证。(16分)高二历史文答案题 号12345678910111213答 案AABDCBCCDCBDA题 号14151617181920答 案AAABCBA21.(1)价值取向:公平正义(或中庸、不偏不倚)。例说:以下任举一例措施说明解负令维护了贵族的基本财产,但废除了平民的债务鼓励工商业既有利于贵族的财富增长,也有利于其他阶层致富财产等级制既有维护贵族的政治特权,也有利于保证平民的参政机会四百人会议贵族垄断国家权力的局面被打破,平民也受到财产等级的限制(2)有利条件:东方诸国的变革经验;落后的秦国受传统束缚较少。特点:注重创建新制度;变法彻

14、底,功效明显。(3)矛盾:商鞅变法:旧贵族与新地主之间的矛盾,如废井田制等;北魏孝文帝改革:落后的鲜卑民族文化与先进的中原文化之间的矛盾,如行均田制和汉化政策等。相同作用:促进了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促进了民族融合,国家统一。(4)问题:募役法等新法加重了人民负担;用人不当,出现了官吏扰民现象。基本因素:面对的主要矛盾;改革的指导思想;改革措施的设计;外来文化的影响;改革者的信心与勇气等。22.(1)“西方的脚步”:近代资本主义的发展潮流。“旧制度”:沙皇专制制度或农奴制。 (2)依据:提倡君主立宪,推进政治民主化;宣扬民主思想(民权、平等、进化论),促进思想启蒙,影响近代民主革命。 (3)表现:宪法赋予天皇绝对权力;宣扬忠君思想(武士道精神)。 (4)启示:顺应历史发展趋势即时改革;改革要与本国国情结合。23.(1)政治上结束:秦国商鞅变法以后,迅速强大,先后兼并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帝国。为了有效控制大一统的新局面,秦朝统治者建立了一整套中央集权制度。秦朝结束了西周分封制,以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成为我国历代王朝政治制度的蓝本。 (2)文化上结束: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诸子百家竞相争鸣的局面。秦始皇曾经焚书坑儒,以统一思想舆论。汉武帝时期,董仲舒提出 “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从此,儒学成为历代王朝的统治思想和社会主流的意识形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