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沭阳县潼阳中学高一历史寒假卷5一、选择题1.史记载:(楚庄王)遂至洛,观兵于周郊。周定王使王孙满劳楚王。楚王问鼎小大轻重,对曰:“在德不在鼎。”庄王曰:“子无九鼎,楚国折钩之喙,足以为九鼎。”这段材料反映的根本问题是A. 楚庄王图谋周朝镇国之宝B. 诸侯兼并斗争激烈C. 西周青铜铸造水平最高D. 王室衰微,分封制渐趋瓦解2.西汉武帝以侍中、尚书等组成内朝执掌国家决策大权,后又任命外戚卫青为大司马大将军,不但掌管全国军事,还进入内朝,参与政治决策,位在三公之上。武帝驾崩后,霍光以大司马大将军的身份正式作为内朝的领袖执掌朝政。从此,外戚担任大司马大将军,掌控内朝成为西汉惯例。下列对这种制度的理解正
2、确的是A. 霍光以后三公被剥夺了相权B. 西汉政府从文人政府转变为军人政府C. 大将军卫青进入内朝后,皇权受到严重威胁D. 西汉后期内朝逐渐成为外戚专权工具3.打破以往世家大族垄断选官的局面,使各阶层人士能更广泛地参与到国家政权中,从而扩大了统治基础的选官制度是A. 科举制B. 世卿世禄制C. 九品中正制D. 察举制4.三省六部制的沿革经历了漫长的过程。从魏晋南北朝以尚书省为宰相机构,到隋唐之际三省共同构成宰相权力系统,再到北宋时期以中书门下为宰相机构。这一演变反映了A. 相权集团逐渐从内朝走向外朝B. 分割相权加强皇权成为发展趋势C. 通过调整相权结构以对抗皇权D. 帝相共享决策权的机制逐渐
3、完善5.洪武十三年,丞相胡惟庸被公开处死后,朱元璋编撰了一系列皇谕钦训:臣诚录记录了212名违背君命的亲王、高官、皇族和宦者的名氏:相鉴记录了历史上82名“贤”相和26名“奸”相。朱元璋采取以上措施的根本目的在于A. 震慑官员B. 罢除丞相C. 强化君权D. 整治朝纲6.“光荣革命”后国王仍能独立行使行政权。18世纪初,英国国王来自德意志,不谙英国事务,很少出席内阁会议。这样,国王不出席内阁会议成为惯例。这一现象促使英国A. 颁布权利法案B. 确立君主立宪制C. 进行议会改革D. 形成责任制内阁7.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最高立法机构国会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参议员每州两名,众议员根据各州人口
4、比例选出。这一规定主要有利于调和A. 立法与司法的矛盾B. 中央与地方的矛盾C. 南方与北方的矛盾D. 大州与小州的矛盾8.有学者认为:“南京条约签订之后十年,感到不满意的不是战败国而是战胜国。”此观点的依据是战胜国A. 掀起瓜分狂潮B. 要求扩大市场C. 扩大资本输出D. 希望利益均沾9.孙中山在赞赏中国近代史上某次社会运动具有“民族主义”精神的同时,又批评其“只知有民族,不知有民权;只知有君主,不知有民主。即使成功了,也不过是历史上的又一个封建王朝而已”。这次社会运动应是A. 洋务运动B. 太平天国运动C. 维新变法运动D. 义和团运动10.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咸丰皇帝对于被迫签订的条约,表
5、示不必严格守约。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恭亲王奕对于办理中外交涉提出,要“以守约为主,以践言为先”。这种变化客观上说明清政府A. 外交政策由灵活转向僵化B. 由捍卫主权转向卖国立场C. 外交政策正逐步与国际接轨D. 始终利用国际规则维护主权11.美国史学家阿德勒认为:“主要由于慈禧太后的阻挠,在1894-1895年因朝鲜问题而引起的中日第一次战争中,中国军队显得千疮百孔。”这表明中国在甲午中日战争中失败的主要原因在于A. 清朝政府的腐朽无能B. 慈禧太后性格的偏执C. 中国军队战斗力弱小D. 战争主要在国外进行12.清光绪帝曾发布罪己诏说:“今兹议约,不割我土地,念列邦之见谅,疾愚暴之无知,事后追思
6、,惭愤交集。”文中的“议约”是指A. 南京条约B. 北京条约C. 马关条约D. 辛丑条约13.针对义和团运动的逐渐兴起,清朝军机大臣刚毅认为:“义民可恃,其术甚神,可以报仇雪耻。”其“报仇雪耻”主要是指A. 利用外国侵略者镇压义和团B. 利用义和团进行反封建斗争C. 利用义和团抵制外国侵略者D. 利用义和团同外国讨价还价14.官话报曾经是北京各报中最反对共和支持清廷的报纸,但1912年1月4日该报的社论完全改变了立场,敦促清帝接受必不可免的事情并逊位。这表明A. 清末新政失败B. 民主共和思想影响扩大C. 清朝统治覆灭D. 封建思想统治地位动摇15.辛亥革命完成了国家政权由封建政治制度向现代民
7、主政治制度的转变,实现了从朝代国家向共和国家的转变,这说明辛亥革命A. 推动中国民主政治的发展B. 促成了社会性质的转变C. 完成中国民主革命的任务D. 完成民族革命的任务16.“它打破了历代王朝的更迭机制,否定了整个皇权体制,因而也触动了传统社会的各条神经,是政治制度和社会思想的一大跃进。”这里的“它”是指A. 鸦片战争B. 太平天国运动C. 辛亥革命D. 国民大革命17.下列通过解读史实而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A. AB. BC. CD. D18.“青岛问题未及,福州交涉又起。某国恃强凌弱,骄横蔑视公理。一面提倡国货,一面仇物抵制。国民皆用国货,何惧强邻无理。”这首诗词反映的历史事件是A.
8、戊戌变法B. 义和团运动C. 辛亥革命D. 五四运动19.1921年中共一大召开,提出“组建无产阶级军队,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实现共产主义”的目标;一年之后召开的中共二大上,却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的“最低纲领”。上述目标的变化,缘于()A. 国民革命失败的教训 B. 中共对国情认识的深化C. 中国社会性质的变化 D. 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20.1929年末,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来华访问时指出:“在相互对立的政府、党派、军阀的争夺中,最终获胜的那一方并非因为用武力取得了统一,而是因为赋予了人民其内心深处最想要得到的那些东西。”下列史实能印证这一观点的是A. 国民革命军收
9、回汉口、九江英租界B. 共产党在革命根据地进行土地革命C. 抗日军民多次粉碎日军的“扫荡”D. 人民解放军横渡长江解放南京21.1932年5月9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后,红色政权打响了惩治腐败分子的第一枪,叶坪村苏维埃政府主席谢步升被处决。同年12月,中共中央执行委员会颁布了第一个惩治腐败的法令。类似法令A. 有助于革命根据地的巩固B. 是工农红色政权存在的前提C. 扩大了中央革命根据地范围D. 说明中央苏区推崇法律至上22.“红军主力上征途,战略转移去远方”。“上征途”发生的主要原因是A. 第五次反“围剿”失败B. “左”倾错误C. 根据地的革命武装不够强大D. 王明分裂党中央的结果23.
10、从1936年起,中共开始提倡与各方党派、团体和军队结成一个反日大同盟。在中共的倡导下,“全国抗日解放联盟”、“人民抗日同盟”和“全国救亡社”等民间组织应运而生。一些颇具说服力的口号如“中国人不打中国人”和“立即对日开战;停止剿共”等广为流传。这根本上表明A. 中日民族矛盾上升影响了中国的政治状态B. 蒋介石被迫放弃了“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C. 中国共产党抗日主张得到各个阶层的支持D. 全国人民一致对外共同抗战24.“好男当兵上前线,抗日队伍出四川。坐上大船到武汉,武汉火线扯得宽。哪怕飞机丢炸弹,哪怕四处起狼烟”(川江号子好男当兵上前线)。这一作品创作时间最早可能是A. 1931年B. 1936
11、年C. 1938年D. 1945年25.历史学名著全球通史中说“在中国长达数千年的历史上,有过三次大革命,他们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政治和社会结构。第一次发生在公元前221年,第二次发生在1911年,第三次发生在1949年。”对这三次“革命”的理解准确的是A. 皇帝制度的建立、异族统治被推翻、中国人民站起来了B. 秦朝建立、中华民国成立、新中国成立C.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确立、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确立、社会主义制度确立D. 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君主专制制度被推翻、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26.19世纪的欧洲出现了一种“批判”的“主义”,对资本主义的矛盾和弊端作了广泛深刻的揭露和批判,倡导建立一个符合理性
12、和正义要求的新社会,以宣传和示范方法来实现其主张。这种“批判”的“主义”是A. 人文主义B. 自由主义C. 空想社会主义D. 科学社会主义27.俄国一个名叫维拉扎苏里奇的女共产主义者给马克思写了一封信,问:社会主义是否可以在俄罗斯实现?马克思回答说,应该首先在欧洲发达国家实现。据此可知,马克思认为社会主义实现的前提是A. 生产力高度发展B. 武装暴动C. 无产阶级联合D. 欧洲一体化28.列宁说:“革命之所以如此容易发生,只是因为受到沙皇政府极其野蛮的压榨,任何一个国家也没有像俄国那样严重地受到战争的磨难和痛苦。”列宁谈及的“革命”是A. 二月革命B. 十月革命C. 巴黎公社起义D. 七月事件
13、29.工业革命以来,社会主义运动在曲折中发展。下列关于它的表述正确的是A. 理论到实践的标志是共产党宣言B. 理想变现实的标志是法国巴黎公社C. 空想到科学的标志是俄国十月革命D. 曲折的主要表现之一是苏东剧变30.有论者认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是“推翻与帝国主义合作的统治政权”的运动,“本质是一项中国民族的救亡运动”。由此判断,新中国的成立A. 标志着中华民族实现了独立B. 实现了中华民族的振兴C. 说明新民主主义革命未完成D. 只能建立新民主主义政权31.1953年,中央人民政府国家统计局公布:“迄至一九五三年六月三十日二十四时的全国人口总数为六亿零一百九十三万八千零三十五人。”当时首次
14、进行大规模人口普查的主要目的是A. 为恢复国民经济提供参考数据B. 为选举人民代表提供准确数据C. 为制定民族政策提供基本依据D. 为制定经济计划提供准确依据32.毛泽东曾对英国泰晤士报的记者福尔说过:“我们信仰与实行民主政治限制任何一党专政的可能性。”建国初期我党为践行“实行民主政治”的承诺,采取的措施不包括A. 建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 提出依法治国方略C. 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D. 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33.“百年的耻辱,就在今天洗雪。百年的梦想,就在今天实现。米字旗降落,宣告一个时代的结束。五星红旗升起,一个民族的尊严。”这首诗歌所描述的历史事件出现的背景是A. “一国两制”的提出
15、B. 中英签署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C. “九二共识”的确定 D. 香港顺利回归祖国34.2015年11月,海峡两岸领导人习近平与马英九在新加坡举行了历史性会面,双方都强调要坚持“九二共识”,深化两岸合作。“九二共识”是指海峡两岸A. 践行“一国两制”的构想B. 实行通邮、通航、通商C. 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D. 允许居民相互探亲和旅游35.“首先是清除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残余势力,取缔帝国主义在华的一切特权;然后再考虑与西方国家建立外交关系。”这句话的含义被毛泽东形象地概括为A.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B. “另起炉灶”C. “一边倒”D. “和平共处”36.1954年,中印、中缅联合声明确认
16、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双边关系基本原则;1955年,中国在亚非国际会议提出“求同存异”方针。这反映出当时中国政府A. 与发展中国家结盟B. 努力拓展外交空间C. 消除了意识形态因素影响D. 突破了西方国家封锁禁运37.2001年,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六国元首相聚上海,共同签署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宣言。这一外交实践A. 形成了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模式B. 开创了发达国家加强经济合作的新模式C. 确立了处理国家与国家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D. 丰富了以结伴而不结盟为核心的新型国家关系二、 非选择题3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下面两幅图片反映了中外近现
17、代史上俄国革命和中国革命中的重大事件。图一:攻打冬宫图二:走上井冈山(1)图一、图二两个历史事件选择的革命道路有何差异?简要说明选择道路差异的根本原因。俄国为什么能够成功地选择这条道路?材料二 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党员人数锐减,内部也产生了一些悲观的情绪和错误的思想。一些同志受苏联模式的影响所建立的广大根据地经济、生活条件都极其恶劣,又先后遭受了三月失败和八月失败,红色政权岌岌可危。大革命失败后,毛泽东认为中国革命的特点和优点之一,就是“武装的革命反对武装的反革命”。中国是小农经济的汪洋大海,农民人口占了当时人口的90%,农民是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摘编自刘孝连工农武装割据理论与红色政权建设(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工农武装割据理论”产生的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