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解析》河北省石家庄市元氏县第四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6月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920526 上传时间:2024-05-31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1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解析》河北省石家庄市元氏县第四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6月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解析》河北省石家庄市元氏县第四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6月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解析》河北省石家庄市元氏县第四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6月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解析》河北省石家庄市元氏县第四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6月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解析》河北省石家庄市元氏县第四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6月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解析》河北省石家庄市元氏县第四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6月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解析》河北省石家庄市元氏县第四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6月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解析》河北省石家庄市元氏县第四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6月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解析》河北省石家庄市元氏县第四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6月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解析》河北省石家庄市元氏县第四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6月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解析》河北省石家庄市元氏县第四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6月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解析》河北省石家庄市元氏县第四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6月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解析》河北省石家庄市元氏县第四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6月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解析》河北省石家庄市元氏县第四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6月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解析》河北省石家庄市元氏县第四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6月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解析》河北省石家庄市元氏县第四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6月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解析》河北省石家庄市元氏县第四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6月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历史摸底考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00一、单选题(共30题,每题2分,共60分)1.社日是农家祭祀土地神的日子,有春社和秋社之分。古代百姓通过社日活动表达他们对减少自然灾害、获得丰收的良好愿望。王驾社日诗云:“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社日活动传统主要反映了A. 迷信思想根深蒂固影响深远B. 农耕经济影响社会生活C. 节日习俗成为传统文化的核心D. 节日习俗促进了诗歌的发展【答案】B【解析】“古代百姓通过社日活动表达他们对减少自然灾害、获得丰收的良好愿望”从这里可以反映出,这种纪念活动围绕的是期盼或者庆祝农业的丰收,因此它所反映出的应是农耕经济影响社会生活,故B项正确;材料中迷信活动

2、是围绕农业经济进行,故A项错误;节日习俗不是材料体现主旨,故C项错误,材料不是反映诗歌发展,故D项错误。2.明清时期盛行一种佃农有权永久耕种地主土地的永佃制,即地主只能收租,无权增租夺佃或干预佃农耕作,而佃农可退佃、转租或典卖佃权。这一制度致使A. 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B. 佃农社会地位提升C. 佃农地租负担得到减轻D. 政府财政收入增加【答案】A【解析】材料反映了佃农有权永久耕种地主土地,这导致土地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故A项正确;佃农永久耕种地主土地与佃农社会地位提升之间没有因果关系,故B项错误;材料无法体现佃农地租负担得到减轻,故C项错误;材料未涉及政府财政收入增加的问题,故D项错误。故

3、选A。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材料关键信息“佃农有权永久耕种地主土地”,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从永佃制的特点与作用出发,即可排除无关选项,得出正确答案。3.东汉虽然设立盐铁官,但只是负责征税,不再限制民间煮盐。这一政策有利于A. 豪强地主兼并土地B. 民营手工业的发展C. 强化中央集权D. 小农经济发展【答案】B【解析】【详解】西汉时期,官府依靠国家权力,垄断经营煮盐业,限制了私营手工业的生存空间,东汉不再限制民间煮盐,有利于私营(民营)手工业的发展,故选择B项;这一政策与土地兼并无关,排除A项;中央集权是指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的关系,排除C项;民营手工业发展有利于商业的发展,排除D项。

4、 4.明宪宗成化二十一年(1485年)规定:“轮班工匠,有愿出银价者,每名每月南匠出银九钱,免赴京北匠出银六钱,到部随即批放。不愿者,仍旧当班。”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进一步规定:“将该年班匠通告折价类解,不放私自赴部投当”。这种纳银代役的政策A. 有利于明代商品经济的发展B. 加重了劳动人民的负担C. 加强了工匠对国家的人身依附D. 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答案】A【解析】据材料“轮班工匠,有愿出银价者免赴京”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种纳银代役的政策导致白银的货币地位日益突出,有利于明代商品经济的发展,故A选项正确;纳银代役保证了人民的生产时间,不能体现加重了劳动人民的负担,故B选项错误;纳银

5、代役使工匠可以摆脱对国家的人身依附,故C选项错误;纳银代役虽然使政府有了财政收入,但这部分收入需要雇人赋役,故政府财政收入没有增加,故D选项错误。故选A。5.明清时期,北京出现了大量的地域性会馆,它们集客馆、试馆与商馆于一身。出现这一现象主要是由于A. 北京是经贸中心B. 闭关政策的影响C. 经济重心的南移D. 区域商帮的发展【答案】D【解析】【详解】A项是地域性会馆建立时需要考虑的因素之一,但并非主要原因,故A项错误;闭关政策主要是对外的封闭,与地域性会馆无关,故B项错误;经济重心的南移早在南宋时已经完成,时间不符合题意,故C项错误;明清时期地域性商人一一商帮盛行,会馆成为其在京的重要办事机

6、构,故D项正确。【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地域性会馆”,联系所学明清商帮的知识分析解答。6.广告的本质是传播,广告的灵魂是创意。据考证,叫卖广告最早在先秦已出现,到宋代我国的广告中以唱卖为主,“自隔宿及五更,沿门唱卖声,满街不绝”。叫卖配上词曲,曲牌中有甜水令、包子令等,韵味十足。结合材料,你认为造成宋代广告形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 商品经济的发展B. 市民通俗艺术的兴盛C. 商业的时空限制被打破D. 市民阶层广告意识的增强【答案】A【解析】【详解】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宋代广告形式的变化体现了商业经济的发展和繁荣,所以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应当选A项;市民通俗艺术的兴盛也是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故

7、排除B项;商业的时空限制被打破是商品经济发展繁荣的表现,排除C项;广告形式的变化与经济发展有关,而非广告意识的增强,排除D项。7.东汉光武帝刘秀的舅父占有田地面积达300余顷;东晋宰相谢安占有水陆地面积265顷,含带两山;明朝皇庄土地面积达37000多顷。这种现象的根源是A. 土地兼并B. 豪强地主拥有强权C. 国家授田D. 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发展【答案】D【解析】【详解】在土地私有制下,允许土地自由买卖,地主阶级依靠政治经济特权,大量兼并农民土地,因此土地兼并现象严重的根源就是封建土地私有制发展的结果,故选择D项;土地兼并是现象,并非根源,排除A项;豪强地主拥有强权是产生土地兼并现象的原因之一

8、,排除B项;国家授田如均田制,是北魏至唐朝前期的政策,排除C项。8.在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史上曾出现一种奇怪的现象:有的民办企业向清政府缴纳一部分资金,以获取清政府的支持和庇护;有的民办企业依附于洋人,如上海发昌机器厂造成一艘小汽船,船头挂英国国旗,船尾挂中国龙旗。产生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是A. 清政府对民族企业的鼓励和支持B. 中国民族企业对外国技术有依赖性C.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环境D. 外国资本主义企业经营方式的吸引【答案】C【解析】【详解】注意限定信息“根本原因”,材料反映的是中国民族工业对封建政府和帝国主义的依赖和妥协。结合所学可知,出现这种现象的根源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环境,决

9、定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具有革命性和妥协性,故C符合题意;甲午战后,为了扩大税源,清政府支持发展民族企业,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A;BD不是根本原因,排除。【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根本原因”,联系所学我国民族工业具有两面性的根本原因分析解答。9. 1853年的顺德县志载:“昔日女布(指土布)遍于县市,然自外洋以风火水牛运机成布,舶至贱售,女工几停其半。”下列对这段材料的解说中不正确的是( )A. 自然经济开始解体B. 传统手工业面临破产C. 中国卷入世界市场D. 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变动相关知识点,旨在考查学生理解分析材料信息的能力。“舶至

10、贱售,女工几停其半”说明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排除A;“女工几停其半”能够体现出传统手工业面临破产,排除B;进一步可知,题干材料所揭示的现象是外国资本主义经济侵略的结果,中国逐渐被卷入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C项符合史实,不符合题干要求,排除;材料信息体现出的是近代中国受外国经济侵略的影响而非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D项材料信息无从体现,符合题干要求。故选D。考点: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经济结构的变动自然经济的不断瓦解10. 奕力倡洋务,又因在兄弟中排行第六,被称为“鬼子六”;洋务派官员丁日昌被称为“丁鬼奴”;郭嵩焘在一片冷嘲热讽中出任第一任驻英公使。这反映了( )A. 洋务运动与

11、传统的观念发生冲突B. 崇洋媚外行遭到社会鄙视C. 洋务派改器物不改制度受到批评D. 西方列强侵略激起国人抵制【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分析材料的能力。材料中给出洋务运动中的代表人物恭亲王奕和丁汝昌都被人冠以“鬼”的绰号,说明当时中国人民对他们学习西方的洋务运动的鄙视。这说明在传统思想下洋务运动不被世人所接受,人们的思想还没有达到接受西方先进科学技术的水平,因此本题选择A选项。B错在“崇洋媚外”与事实不符;C错在材料没有体现器物与制度的关系;D错在国人抵制洋务不是因受外国侵略而产生的爱国情感,而是对外来文明的抵触。【考点定位】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

12、民族工业的兴起洋务运动11.19041907年中国兴起了一个兴办实业的新浪潮,有人描述当时的情景说:“相信能认购一股就等于收回一份利权,于是争相认购股份,引起了全国到外创办股份、合伙或独资经营的新企业。”以上材料说明这次兴办实业的浪潮A. 与中国人民挽救民族危机相联系,带有爱国的性质B. 直接推动力是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C. 欧洲列强放宽了对中国经济侵略是主要原因D. 是民国政府发展实业政策的结果【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相信能认购一股就等于收回一份利权,于是争相认购股份”可知此时兴办实业浪潮的兴起是和挽救民族危机联系在一起的,带有爱国的性质,故选A;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是在

13、甲午战争后,排除B;欧洲暂时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是在一战期间,排除C;19041907年民国政府尚未成立,排除D。故选A。12.下图是中国近现代四种经济形式的发展走势示意图,其中1所代表的经济形式是( )A. 洋务企业B. 民族资本企业C. 外国资本企业D. 官僚资本企业【答案】C【解析】【详解】1所代表的经济成分在鸦片战争后开始出现,在1895年以后发展到一个高潮,在一战期间得到一定的减弱,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消失,结合以上分析,此种经济成分是外资企业,故选C;2是洋务企业,在甲午战争后衰落,排除A;3是民族资本企业,在一战期间得到快速的发展,排除B;4是官僚资本企业,是在1927年后出现

14、的经济成分,排除D。13.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全国同时开展了一万多个工矿建设单位的施工从而使我国的社会经济结构和国民经济面貌发生了重大变化”。对此“变化”表述正确的是A. 初步完成了社会主义工业化B. 开始改变我国工业落后面貌C. 促进了我国国民经济迅速恢复D. 实现了农轻重各部门协调发展【答案】B【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一五计划初步改变了我国工业落后的面貌,B选项符合题意。一五计划只是为了工业化奠定基础,“初步完成”这一表述错误,A选项排除。1952年底,我国的国民经济恢复基本完成,C选项排除。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并不会导致轻重比例协调发展,D选项排除。14.1957年全国工

15、业总产值达到783.9亿元,超过原定计划21%,比1952年增长128.3%,平均每年增长18%。这种变化反映了A. 三大改造已经完成B. 国民经济恢复工作完成C. “一五”计划成就巨大D. 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答案】C【解析】【详解】为了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我国在1953年开始执行第一个五年计划,1957年底一五计划的各项经济建设指标都大幅度超额完成,故选择C项;三大改造在1956年完成,且三大改造涉及的是生产资料的变化,排除A项;国民经济恢复时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恢复被战争破坏的国民经济的时期。这一时期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起到1952年底结束,其中心任务是巩固新

16、生的人民政权,迅速恢复国民经济,排除B项;随着三大改造的完成,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建立,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排除D项。15.19世纪90年代以前,中国输出的茶占世界总物出盆的50以上,而到1920年只占了6.2%,中国已失去主要丝茶输出国的地位。与此同时,西方却大量向中国倾销农产品和工业品。导致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 中国沦为了世界市场的附庸B. 清政府的重农抑商政策C. 中国小农经济逐渐走向瓦解D. 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答案】A【解析】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方大量向中国倾销农产品和工业品,说明中国沦为了世界市场的附庸,即列强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故A选项正确;1920年清政府早

17、已被推翻,故B选项错误;中国小农经济逐渐走向瓦解的原因是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故C选项错误;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在1895年甲午战争后,且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与西方大量向中国倾销农产品和工业品之间没有因果关系,故D选项错误。故选A。16.民国初年政府颁布公司保息条例规定拨存公债券2100万元作为基金,对棉纺织业,毛纺织业、制铁业、制丝业等六类新办企业给予三年保息,还颁布了暂行工艺品奖励章程减少了企业的注册费,这反映了A. 民族工业发展困难基本消除B. 中国轻工业占工业比重较小C. 政府引导社会投资创办企业D. 欧洲列强放松对华经济侵略【答案】C【解析】【详解】依据材料中“对棉纺织业、毛纺织

18、业、制铁业、制丝业等六类新办企业给予三年保息”、“减少了企业的注册费”等信息可知,此时期民国政府鼓励投资办厂,因此C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此时期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还受到列强经济侵略等因素的阻碍,发展困难没有基本消除;中国轻工业占工业比重较小和欧洲列强放松对华经济侵略都与材料信息无关,B、D选项错误。故正确答案为C选项。17.开始于1914年的这一轮实业投资热,被史家认为是中国第二次工业化浪潮。在过去的40多年里,外国公司已经在众多民生领域进行了大量的投资并引发了消费的空间,民族资本正是在这一前提下,靠生产成本的低廉以及对本土市场的熟悉而逐步发展起来的。材料说明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发展的前提是A

19、. 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与国内市场的扩大B. 洋务运动的刺激与诱导C. 经济作物种植的增加D. 政府的鼓励与扶助【答案】A【解析】依据“外国公司已经在众多民生领域进行了大量的投资”(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侵略)“引发了消费的空间”(自然经济逐渐解体市场需求扩大)分析,可知本题选A项。洋务运动与19世纪90年代破产,排除B;CD题干没有体现。18.1957年11月,国务院关于改进工业管理体制的规定的核心内容之一即是扩大企业负责人在管理企业方面的权限,并大幅度减少企业的指令性指标。这一规定A. 促进了国民经济恢复和发展B. 增加了计划经济体制灵活性C. 是政府推行市场经济的尝试D. 旨在扩大私营企业的自

20、主权【答案】B【解析】【详解】19561957年,党和政府对我国计划经济体制进行探索,增加了计划经济体制的灵活性,多样性,所以正确选项为B;国民经济恢复时期是19491952,排除A;政府推行市场经济尝试是在改革开放后,排除C。材料中的企业是国营企业,排除D;19.1984年,邓小平在与中央有关负责人谈话时说到:“农村政策很有效,农村状况确实很好,我们需继续采取措施,使形势更好”。1990年,邓小平提出:“从长远的观点,农村要有两次飞跃,第二次飞跃,是适应科学种田和生产社会化的需要,发展适当的规模经营。”这表明邓小平主张A. 大力发展乡镇企业B. 确立市场经济体制C. 坚持家庭联产承包D. 深

21、化农村体制改革【答案】D【解析】1984年肯定了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成果,1990年邓小平提出农村要适度的规模经营,这是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突破,这反映了邓小平主张深化农村体制改革的要求,故D项正确,C项错误;大力发展乡镇企业是第一次飞跃,故A项错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是在1992年确立的,故B项错误。20.建国后的农村曾出现了以下现象,从机耕到人耕确实令人感到可笑,但农民却不惜出力出汗也要把地耕好。为了畜耕,农民们自行互换耕地,然后一家买牲口或者两三家合买,一时间牲口价格猛涨。”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A. 土地改革后农民获得土地翻身做主B. 大跃进运动促使农民生产热情高涨C. 农

22、业社会主义改造后农户合作生产D. 包产到户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答案】D【解析】根据“从机耕到人耕确实令人感到可笑,但农民却不惜出力出汗也要把地耕好”,结合所学,1978年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一家一户为经营单位,农民有了生产和经营的自主权,提高了生产积极性,故D正确;根据“农民们自行互换耕地”可知,耕地是承包的,并非农民所有,A错误;大跃进时期,农村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生产队集体劳动,农民生产积极性不高,排除B;农业合作化运动不会出现“从机耕到人耕”的现象,排除C。21.2008年,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专栏作家吴晓波说:“自1978年以来,中国企业有三次创业的高潮点,分别

23、是1984年、1992年和2001年”。推动中国企业三次创业高潮出现的因素分别是A. 建立经济特区 邓小平南方谈话 确立市场经济体制目标B. 确立市场经济体制目标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出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C. 开放沿海港口城市 开发、开放上海浦东 确立新时期党的基本路线D. 扩大企业自主权 确立市场经济体制目标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答案】D【解析】【详解】结合所学可知,1984年为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启动的年份,国家扩大了企业的自主权,激发了中国企业的创业高潮;1992年中共十四大召开,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激发了中国企业的创业高潮;2001年中国加入了世贸,顺应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24、趋势,再次激发了中国企业的创业高潮;综上,故选D;中国建立经济特区是在1980年,与材料中的第一个时间限定不符,排除A;确立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是在1992年,与材料中的第一个时间限定不符,排除B;上海浦东的开放是在1990年,与材料中的第二个时间限定不符,排除C。22.到1987年,在生产领域中,国家指令性计划的工业产品由改革前的120种减少到60种,流通领域中国家计划管理的商品从改革前的188种减少到23种。这种情况说明A. 国民经济出现严重困难B.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C. 私营工商业逐渐恢复和发展D. 企业自主权不断得到扩大【答案】D【解析】【详解】题干中的指令性计划逐渐减少,计划供

25、应的商品也在逐渐减少,这说明我国逐渐改变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扩大企业的自主权。答案为D。材料没有显现出现国民经济出现严重困难的信息,A错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是在21世纪,B错误。材料没有体现私营工商业逐渐恢复和发展,C错误。23.万国公报对近代中国知识分子产生了较大影响。有学者统计了其中发表的相关文章,如下表: 时间主题18801889年18901899年19001907年禁缠足(篇)31117兴女学(篇)5617介绍外国妇女(篇)21922合计103656由此推断A. 万国公报是中国人最早创办的报刊B. 晚清知识分子通过报刊实现了言论自由C. 知识界的宜传呼吁迫使清政府革除陋习D

26、. 随社会发展知识界对妇女问题渐趋重视【答案】D【解析】【详解】题干只是说万国公报对近代中国知识分子产生了较大影响,并未提到其创办的时间,无法得出它是中国人最早创办的报刊的结论,故A项错误。图表只涉及对有关妇女问题的文章数量的年代变化,并不能说明晚清知识分子通过报刊实现了言论自由,故B项错误。题干没有清政府关于革除陋习的事实,故C项错误。从图表中可以看出有关妇女问题的文章随着时代发展,其数量越来越多,这说明随着社会发展,知识界对妇女问题渐趋重视,故D项正确。24.轮船进入中国与近代中国不平等条约的签订、通商口岸的开放相联系的;铁路的开通是与晚清政府大量举借外债,丧失路权相始终的;近代最早的公路

27、又是在被称为“国中之国”的租界出现的。材料现象表明A. 西方控制了中国近代交通运输B. 外国侵略阻碍了中国近代交通发展C. 近代中国的交通发展缓慢D. 晚清中国交通发展丧失独立性【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意在强调轮船、铁路、公路等晚清中国交通不是独立自主发展的,即晚清中国交通发展丧失独立性,选D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材料是强调中国交通发展丧失独立性而非西方控制中国近代运输,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是强调在客观上促进了近代文通发展而非阻碍,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轮船、铁路、公路等的出现说明近代中国的交通发展并非缓慢,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D。点睛:材料“铁

28、路的开通是与晚清政府大量举借外债,丧失路权相始终的;近代最早的公路又是在被称为“国中之国”的租界出现的”是解题的关键。25. 1921年成都警察厅发布通令:“近日妇女每多剪发齐眉,并梳拿破仑、华盛顿等头式(流行男式发型),实属有伤风俗,应予以禁止,以挽颓风如敢固违,定以妇女坐法并处罚家长。”对此解读正确的是A. 剪发齐眉成为妇女的普遍选择B. 男女平等思想逐渐深入人心C. 新潮女性的行为冲击传统习俗D. 处罚措施体现民国法治精神【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材料中描述的是个别现象,并不是妇女的普遍选择,故A项错误;男女平等思想在近代并没有深入人心,故B项错误;材料中“实属有伤风俗,应予以禁止”说

29、明政府在限制该行为,体现当时女性新潮行为冲击了传统习俗,故C项正确;材料中并没有说明进行处罚,提现不出法治精神,故D项错误。考点:近代社会生活变迁物质生活变迁习俗改变26.新航路开辟以后,世界许多地区的植物种子被带回欧洲,经培育改良成为欧洲人的食物原料,如玉米、土豆等。欧洲人也将欧洲的一些植物种子带到殖民地进行培育生产,最终成为殖民地人民的重要食材。这说明新航路开辟A. 未给殖民地造成任何的打击和破坏B. 有利于世界各地文明的交流与融合C. 带来的物种交流助推新旧大陆发展D. 促进新旧大陆经济互补而共同发展【答案】B【解析】【详解】新航路开辟给殖民地造成任何的打击和破坏,排除A;材料反映了新航

30、路开辟以来世界物种交流,丰富了各地物质生活,可见新航路的开辟促进世界各地文明的交流与融合,故选B;物种交流没有实现新旧大陆经济互补而共同发展,也没有改变新大陆的落后面貌,排除CD。27. 15001600年间欧洲小麦年产量变化不大,但以黄金计价的小麦价格上涨极大。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 新航路开辟后黄金大量流入欧洲B. 工业革命引起技术进步C. 资产阶级革命后生产关系改变D. 经济危机引起物价上涨【答案】A【解析】【详解】由“欧洲小麦年产量变化不大,但以黄金计价的小麦价格上涨极大”可知,这是指欧洲的黄金价格下跌,所以出现了通货膨胀的现象,结合题干中的时间“15001600年间”,应该是新

31、航路开辟之后,所以原因是新航路开辟后黄金大量流入欧洲,故选A;B中的工业革命发生在18世纪60年代到19世纪中期,欧洲资产阶级革命发生在17、18世纪,经济危机发生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之后,故BCD与题干所述时间“15001600年间”不符,所以排除。【点睛】这一题属于新情境式材料选择题,这类题在教材中有知识依托,但是题干中的材料是考生所不熟悉或者没有见过的,考生需要将材料阅读后准确把握材料主旨,再结合所学知识对所有选项进行推理和分析,才能够准确作答,所以这类题对考生的能力要求较高,而这又是高考特别注重考查的题型,所以建议考生多关注这类习题的训练和积累。28.1572年,美洲白银开始一次新的引流,

32、马尼拉大帆船横跨太平洋,把墨西哥的阿卡普尔科同菲律宾首都连接起来,运来的白银被用于收集中国的丝绸和瓷器、印度的高级棉布以及宝石、珍珠等物。这反映出A. 世界经济中心逐步向亚太转移B.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发展C. 中国工业品逐步打入美洲市场D. 新航路开辟加速了物种交流【答案】B【解析】【详解】新航路开辟,西欧殖民者把从美洲掠夺的白银购买印度、中国的商品,促进了世界经济的联系,促进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发展,故B正确;材料不能说明世界经济中心逐步向亚太转移,排除A;材料说明西欧殖民者用白银购买印度、中国的商品,无法体现“打入美洲市场”,排除C;材料没有涉及物种交流的信息,排除D。29.17世纪中叶,

33、香料、茶叶等商品不再是欧洲人奢望难求和无法使用的了,而是成了广大居民消费的对象。材料现象得益于A. 欧亚间贸易的开展B. 新航路后的“商业革命”C. 美洲的发现和开发D. 工业革命的顺利完成【答案】B【解析】【详解】新航路开辟后,欧洲的商人们开始直接同世界各地建立商业联系,贸易规模不断扩大,商品种类日益增多,欧洲出现“商业革命”。故答案为B项。欧亚间早已有贸易往来,材料中的现象不是得益于这一因素的影响,排除A项;香料、茶叶等商品在欧洲市场上大量销售,与美洲的发现没有关系,排除C项;17世纪中叶,工业革命尚未开始,排除D项。30. 1930年,美国通过法案提高进口关税这一行动引起连锁反应,各国纷

34、纷调高关税。这反映了经济危机爆发后,西方国家 ( )A. 一致提高关税,共渡难关B. 设置关税壁垒,转嫁危机C. 整顿金融体系,扩大内需D. 实行国家干预,限制出口【答案】B【解析】【详解】主要考查经济危机后资本主义国家的对外经济政策。关税壁垒可限制进口,保护国内市场。故B项正确。二、材料题(共2题,共40分)31.自古以来农业始终是我国最为重要的基础产业,随时代变迁,我国农业经济发生了巨大变化。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寒窑虽破能避风雨,夫妻恩爱苦也甜。 天仙配材料二 据时人(1846年)记载,“松(江)太(仓)利在梭布,较稻田倍蓰。近日洋布大行,价才当

35、梭布三分之一。吾村专以纺织为业,近闻已无纱可纺。松太布市,消减大半。”农民和手工业者在此冲击下纷纷破产。材料三 下图为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状况(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小农经济的基本特点? (2)根据材料二说明松太地区的农民和手工业者纷纷破产的原因。他们破产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兴起有何客观积极作用? (3)根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你认为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出现线段DE增长的原因有哪些?【答案】答案:(1)特点:男耕女织;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自结自足;精工细作。(2) 原因: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加紧对中国侵略;外国商品的冲击。作用: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提供了市场和劳动力。(3)原因:辛亥

36、革命推翻了封建专制统治,为民族工业的发展扫除了一些障碍;“实业救国”思潮的影响;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一战期间,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解析】(1)从材料“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概括出中国古代小农经济的特点。(2)从材料“近日洋布大行,价才当梭布三分之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得出第一小问的答案。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以得出,农民和手工业者纷纷破产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提供了市场和劳动力。(3)从图中可以看出DE段是1912-1919年;根据所学知识可以从辛亥革命的影响、一战的影响、实业救国思想、反帝爱国运动等方面分析出原因。3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政府的

37、经济职能对社会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材料一 清朝奉行“率天下农民竭力耕耘使人力无遗而地力殆尽”的政策,多次颁令实行矿禁,并用“处处皆关,则关关有税”限制商业活动。对“客商资本稍多者”又行“劝借”,稍有不从,“轻则痛行笞责,重则连船拆毁,客商狼藉,号哭水次”,最终“多致“卖船弃业”。材料二 美国1929-1937年失业率变化图(1)依据材料一归纳清政府采取的经济政策,并分析其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2)依据材料二,分析美国失业率有何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政府采取的哪些具体举措导致了这一变化?(3)综合上述材料,分析政府经济职能对社会发展的影响。【答案】(1)政策:重农抑商。影响:一方面促进了农

38、耕经济的高度繁荣;另一方面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造成了中国近代的落后。 (2)变化:由升到降。(或:1929-1933年失业率增高,1933-1937年逐渐降低) 举措:罗斯福采用调整恢复工农业生产、以工代赈、兴办公共工程、保护劳工经济利益和政治权利 等政策。 (3)政府制定正确的经济政策,就能促进社会的发展;反之,则阻碍社会的发展。【解析】【详解】(1)第一小问政策,根据材料一“清朝奉行率天下农民竭力耕耘使人力无遗而地力殆尽的政策,多次颁令实行矿禁,并用处处皆关,则关关有税限制商业活动”得出政策:重农抑商;第二小问影响,根据材料一“轻则痛行笞责,重则连船拆毁,客商狼藉,号哭水次,最终多致卖船弃业”得出消极影响: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造成了中国近代的落后,再根据所学知识,从农业的重要性复习,得出积极影响:促进了农耕经济的高度繁荣。(2)第一小问变化,通过数字比较可知变化:由升到降;第二小问措施,根据时间可判断出变化原因是实行了罗斯福新政,因此列举罗斯福新政的措施即可。(3)政府的经济职能对社会发展的影响,有积极性也有消极性,从正反两方面回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