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山西省祁县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915313 上传时间:2024-05-31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47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西省祁县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山西省祁县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山西省祁县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山西省祁县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山西省祁县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山西省祁县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山西省祁县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山西省祁县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山西省祁县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山西省祁县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山西省祁县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山西省祁县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山西省祁县中学高一期末考试 历史试题一.选择题(30*2=60)1布拉吉本是前苏联女子的日常服装,上世纪50年代流传至中国。此阶段,在中国大众的视野中,多是苏联画报、期刊和电影,那里面人物的着装和专门开辟的时装专栏间接地影响着中国大众。对此评论不妥的是()A当时的服装没有美化功能 B服装亦可表达政治倾向C反映了当时中苏关系友好 D反映当时社会主义国际阵容较为稳定2. 据中国社会通史论述:在全国煤炭开采中,机械化开采的比重,民国初年为57%,1937年已上升到83%;1912年机械化采煤量占总开采量的30.6%,1937年占89.3%。这种机械化程度不断提高得益于()A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开展

2、B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的签订C颁布金圆券发行办法,金融市场稳定 D帝国主义放弃了对中国的侵略3. 1895年,一位江苏南通恩科取士的状元宣布放弃仕途,转而去做一个商人。状元下海办厂,是千百年来的一个天大的新鲜笑话。这反映了()A中国近代工业起步B政府废止科举取士制度C自然经济彻底瓦解D政府放宽对民间办厂的限制4. “申江鬼国正通商,繁华富丽压苏杭。番舶来银百万计,中国商人皆若狂。今年买经更陆续,农人纺经十之六。遂使家家置纺车,无复有心种菽粟。”上述现象出现的原因是()A清政府被迫放弃“重农抑商”政策,工商业发展B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缓慢发展C中国纺丝业使用机器生产,自然经济瓦解D上海开放为通商口

3、岸,列强大量收购中国生丝5. 1959年5月15日,陈云在写给毛泽东的信中提到教训时说:“把生产数字定得少一点(实际是可靠数字),会泄气,我看也不见得。正如少奇同志在政治局讲的,定高了,做不到,反而会泄气。”据此,你认为上面的应该是()A瞎指挥 B高指标C浮夸风 D共产风6. 同1949年相比,1952年全国工农业总产值增长77.5%,全国职工平均工资增长约70%,农民收入增长30%以上。据此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社会趋于稳定是经济恢复的重要条件B反映了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确立C为大规模经济建设创造了条件D资本主义工商业发挥了积极作用7.2011年中国市场暴利行业依次为房地产、通信信息、网

4、游、化妆品等,2012年又有更多的资金涌入这些行业。表面上看资金流向是自发的,但都与一只看不见的手息息相关。这说明我国现阶段实行的是()A社会主义企业体制改革 B社会主义国营经济C社会主义计划经济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8. 美国经济学家西奥多舒尔茨认为:“小农的经济行为,绝非西方社会一般人心目中那样懒惰、10.愚昧,或没有理性。事实上,他是一个在传统农业的范畴内,有进取精神并对资源能作最适度运用的人”。按照其观点,可能对下列哪一历史事件评价相对较高()A苏联的农业集体化运动B19531956年中国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C苏联赫鲁晓夫的农业改革D中国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9. .著名学者彭慕兰认为:与

5、其说工业革命创造了新的财富,不如说新的财富的发现,导致并推动了工业革命,因为工业革命的发生来源于两个方向的驱动:“向下”和“向外”。“向下”是指挖煤,“向外”是指()A拓展殖民地市场 B贩卖黑奴C传播基督教思想 D输出机器10. 有历史学家发出感慨:“为什么工业化浪潮不是在法国之后穿过地中海而席卷突尼斯、阿尔及利亚呢?是地中海太宽阔了吗?那么大工业为什么又能横渡大西洋而到北美生根开花呢?”这一材料说明了()、A要实现工业化必须发展资本主义制度B制度是一个国家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因素C西方文明比伊斯兰文明更容易接受工业化D自然条件是一个国家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因素11. 某个时期的美国幽默小品写道,“在

6、旅馆你必须排队才能挤到窗口跳出去。旅店的招待员总要先问旅客:您是要一个房间睡觉,还是跳楼?”下列对这则材料理解正确的是()A出现了1825年经济危机B第一次工业革命导致上述现象C该小品所反映的事件引起了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D该小品所反映的事件导致资本主义经济出现了滞胀现象12. 到现在为止,发端于罗斯福新政的现代资本主义较之传统资本主义正在发生着一些新变化。下面对“新变化”的认识不正确的是()A国家对经济实行系统调控和干预B政府成为各项事务的直接管理者C西方主要国家建立起“福利国家”D新经济出现,高科技产业发展迅速13. 美国罗斯福新政和中国的改革开放都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改革,它们都()

7、A充分发挥了计划经济特有的优势B完全忽视了市场经济的调节作用C以调动劳动者生产积极性为出发点D运用政权对国家经济进行宏观调控14. 2010年美国历史学家伯顿福尔索姆出版了罗斯福新政的谎言一书,从是否符合历史事实的角度来看,最不可能成为支持作者观点的是:罗斯福新政()A“对企业界精英充满仇恨”B“对劳资关系置若罔闻”C“浪费性支出严重” D“为获取政治利益而投机”15. “务实的列宁认识到让步是不可避免的,不过,列宁仍然设法使国家控制了土地所有权,控制了他所称的制高点”对上述言论最准确的理解是()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行了高度公有的管理,巩固了苏维埃政权B新经济政策在掌握经济命脉的基础上,对生产

8、关系做了适度调整C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现土地公有的同时,做出了一定程度的“让步”D新经济政策实现了生产资料公有化,从而巩固了苏维埃政权16. 韩西林教授曾撰文写道:“到戈氏上台时,这种高度集中统一的僵化的计划经济体制对整个经济的制约作用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打破这种体制的要求已非常强烈,而这种体制也确实到了非改不可的时候了。”这可以印证戈尔巴乔夫改革()A适应时代需要,获得成功B能够使苏联经济得到迅速发展C冲击了苏联的所有制结构D改变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经济模式17. 2010年4月25日,世界银行发展委员会通过了投票权改革方案,将发展中国家整体投票权从44.06%提高到47.19%,其中中国在

9、世界银行的投票权由原来的2.77%提高到4.42%,成为世界银行第三大股东国,仅次于美国和日本。这说明()A世界银行决定权实现了由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的转移B美国独有的否决权地位发生严重动摇C改革方案使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平等分享世行投票权D发展中国家在全球经济中的比重不断提高18. 2012年,加州伯克利大学经济学系教授巴里埃森格林出版嚣张的特权美元的兴衰和货币的未来一书。全书六个章节,分别是登场、主导、对抗、危机、垄断不再和美元崩溃。其中第二章节美元地位的标志是()A布雷顿森林体系 B马歇尔计划C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D关贸总协定19. “关贸总协定前七轮谈判,大大降低了各缔约方的关税,促进了

10、国际贸易的发展。但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特别是进入80年代以后,以政府补贴、双边数量限制、市场瓜分和各种非关税壁垒为特征的贸易保护主义重新抬头。”这表明()A关贸总协定未能推动贸易自由化进展B法制化、规范化的贸易体制急需建立C关贸总协定纵容了贸易保护主义D世界各国普遍阻挠贸易自由化进程20. 朱立群教授在其文章中写道:“该报告彰显了欧洲国际观念的和平与合作的性质,追求在有效的多边主义基础上建设一个更加公平、安全与合作的世界。”“一个强大与和平的欧洲,是推动全球治理、实现国际体系稳定和进步的重要力量。”以上材料可以用来探究()A世界一体化的意义B战后世界经济体系形成的影响C欧洲一体化的意义D北

11、约华约对峙局面形成的影响21. “为了牵制、阻挠欧洲一体化进程,美国一直采用的主要手段就是利用欧盟成员国之间的矛盾,进行分化瓦解,使之难以形成合力。”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美国将失去海外市场B欧洲开始摆脱美国控制C西方资本主义阵营出现分裂D欧洲联合损害了美国的利益22. 2012年9月,亚太经合组织(APEC)会议在俄罗斯远东海滨城市符拉迪沃斯托克落下帷幕,会议重申推动贸易投资自由化和便利化、深化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意愿。下面有哪个组织倡导的原则与之类似()A北美自由贸易区 B世界银行C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D北约组织23. 希腊债务危机发生后欧盟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商讨救助计划,以防引发欧盟乃至全球经

12、济的风险探底。2011年7月欧元区领导人召开紧急峰会就希腊新一轮救助方案达成一致,同意再为希腊提供1090亿欧元的贷款。这一事件()A.说明希腊是欧盟国家B.表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宗旨是全球性的发展援助C.凸显了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作用D.反映了当今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强24. 某班学生在探究学习“社会保障制度与政策”这一问题时,得出以下结论,其中说法不正确的是A.罗斯福新政把救济、保险、就业较好地结合B.战后西方国家建立“福利国家”制度主要是为了缓和社会矛盾C.西方“福利国家”制度的弊端导致国民资产大量转移D.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具有中国社会主义特色,有利于社会和谐25. 某国际组织成立于20世纪

13、90年代,“它内部成员之间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差距很大,是南北经济合作的典型代表之一,在很大程度上是双赢的选择和结果。它有大国的主导,大国为了维护自己的经济地位,为它的成立付出了巨大的热情和动力,这是它的显著特点。”该组织是()A.上海合作组织 B.亚太经合组织C.北美自由贸易区D.欧洲联盟26.著名史学家汤因比指出:技术与经济一体化的建立提供了这样一种可能性,即在统一的“世界国家”中,这种一体化能让整个人类协调一致,统一行动。这个“世界国家”的建立必须与以往的“统一帝国”的建立有着截然不同的方式。以往“统一帝国”建立采用武力的方式,而“今天这个世界上,武力统一世界的尝试,只能自取灭亡”。

14、由此看来,汤因比认为()“世界国家”的建立依赖于技术与经济的一体化克服全球性危机只能依靠和平而非武力方式“世界国家”的建立使世界各国能获得均衡利益“世界国家”从本质上和传统民族国家没有区别A.B.C.D.27. 在经济全球化中,各国之间的距离被“拉近”,世界变得越来越“小”。这种感觉直接源于A各国之间经济上的密切合作 B交通和通信技术的日新月异C各国的生产和销售都连成一体 D东西方文化的相互交流和影响。28. 右图反映了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的变化情况。“甲线段”所示时期的经济高速增长,主要得益的经济理论是( )A社会主义的高度计划经济 B自负盈亏的分配管理制度C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D和平与发展

15、的世界形势观29.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出现了一系列国际经济组织。下列组织的建立最能说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世界银行 关税与贸易总协定A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 B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加强 C国际经济新秩序已经建立 D美国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30. 1962年3月,周恩在中央财经工作会议上针对当时的经济形势即兴作了一幅对联,上联是“先抓吃穿用”,下联是“实现农轻重”,横批是“综合平衡”。该对联出现的背景是( )A全国掀起“大跃进”的高潮B周恩主持中央日常工作,着手恢复调整国民经济C中央纠正工作中“左”的错误,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整D中共八大召开,提出尽快把我国由农业国变成先进的工业国

16、二非选择题(共40分)31美国农业部门口的标牌上写到:“农业:加工、制造业的基础”,全美仅有2.8%的人口从事农业生产,但农业却是美国在世界上最具竞争力的产业之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确切地说在大萧条爆发前,农业就处于慢性危机之中。1929年,农业人口收入只有273美元,而全国人均收入为750美元,农业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由1919年的16%下降到10年后的8.8%。除黑人劳工外,没有人比农场主在大危机中遭受的打击更大。农场主在1932年实现的净收入比1929年少了1/3;农产品的价格跌落了50%。 二十世纪早期,政治上提倡小政府、经济上主张自由主义、意识形态上反对极权政治的传统保守主

17、义盛行,把农业放到了与工业同等竞争的位置,把粮食生产当成是农场主、农民个人的事,而把农业的特殊性、尤其是美国农业的特殊性置于不顾,政府的措施收效甚微。到大萧条时期,农业问题雪上加霜,农民的不满情绪越来越严重。材料二1933年5月12日,美国国会通过了第一部农业调整法。该法案采取的主要策略是“限额耕种”,农户自愿与政府签订市场协议,凡是根据政府“按户分配耕地面积计划”,“自愿”减少耕地、限制产量的农户都可以得到政府的津贴。当时实行农业调整法时,也引起了美国民众的强烈抗议,那些正在债务中挣扎的农场主们也不明白为何要控制种植,他们对农业调整议案也抱有戒心。1936年1月6日,联邦最高法院在一起案件中

18、宣布农业调整法违反了美国宪法第10条修正案,终止实施该法。材料三1936年2月29日在国会通过土壤保持和作物调配法,该法以保护土壤的名义,即通过给土地休耕的农场主休耕补贴,换得他们放弃种植,削减粮食生产。同时,已经受到侵蚀的土地则停止耕种,并转租给国家,由政府拔专款支付租金。材料四1938年罗斯福签署了新的农业调整法。新的法案除了继续实施耕地面积削减计划、控制农业产量外,还建立了农产品常平仓,该法规定由新成立的商品信贷公司以略低于19091914年“平价”的价格标准向农民贷款,如果农产品价格下跌低于政府定价,则农户可将剩余产品交商品信贷公司,由公司负担差价。如果市场价高于政府定价,则农民可以在

19、市场出售剩余农产品以归还政府贷款。(1)根据材料一,说明美国农业危机和大萧条之间的关系。4(2)比较材料二和材料三,指出美国政府制定的农业调整政策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分析其原因。6(3)依据材料二、三和四,指出美国制定农业调整法的主要目的。为什么说1938年制定的农业调整法更加成熟?6(4)依据上述材料,概括美国新政时期调整农业政策的特点。432. 1944年7月,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硝烟还没有散尽,来自45个国家的300多名代表就聚集在美国的布雷顿森林召开会议。会议的中心议题是结束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的那种混乱的国际经济秩序,寻求国际货币合作的新方式。围绕这个问题,英国著名经济学家凯恩斯和美国财政部官

20、员怀特发生了激烈的争论,史称“凯恩斯与怀特之争”。凯恩斯与怀特二人虽然私交甚好,但在谈判桌上都为捍卫本国利益而努力。凯恩斯主张由债务国和债权国共同对国际收支的不平衡承担责任,成立一个专门的国际机构,发行300亿美元的货币,无偿地提供给各成员国,用于成员国之间的贸易结算。怀特计划的核心精神是“黄金规则”。即“谁有黄金,谁来制定合作规则”。目的是由美国来重整国际货币体系,强调国际货币应以黄金为基础,以保持其币值的稳定。由于这两个计划是针锋相对的,因而凯恩斯与怀特之间的讨价还价也异常地激烈。最后布雷顿森林会议以怀特方案为基础,以凯恩斯计划为参照,形成了一个折衷的货币合作协定,被称为“布雷顿森林体系”

21、。摘编自萧国亮、隋福民世界经济史结合所学知识评述材料中“凯恩斯与怀特之争”。10分要求:内容应围绕“凯恩斯与怀特之争”的背景、实质、结果、影响展开评述。答题应成文,无需罗列材料,限180字以内。33. 近期民生问题、以人为本等再次成为网上热议的话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孟子曰:“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免于死亡,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之从之也轻。”孟子材料二时间康熙三十年灾情灾况 全楚罹旱,德安尤甚,各属饥民转徙应山地实咽喉,于时在在皆哀鸟号鸿,处处皆鸠形鹄面矣组织者知县;任启元等个人主要赈灾措施及手段1、 蠲免应输漕米一年;2、旨赈谷;3、任启元

22、倡首捐赈;4、遣官吏六处设厂发粥赈济;5、合县数会饥民,计口支领赈济效果就食者日以万计,数月之间,消费万金,活民命数十万,免贫民儿女卖鬻者不知凡几(下同)乾隆四十三年旱灾,岁大饥组织者 知县王鸿典;邑绅;吏胥主要赈灾措施及手段1、 蠲田租;2、赈谷、发币金给赈;3、设粥厂;4、露处者庇席,湿者藉;5、老者、稚者、疾与残废者、妇人之弥月者别类而措置之赈济效果历三月而竣事,计口而食者日万五千余人嘉庆十七年饥馑蔫臻,盖藏亦竭,鸠鹄难保组织者 知县徐时英;少府东木;司刘荣芬、李祖福;少尉刘克献,捕厅谢恩;原首事及首士子孙十余人主要赈灾措施及手段1、 知县徐时英捐谷百二十石,钱二十千为之倡;2、分设粥厂仍旧;3、总设米厂仍旧;4、确查户口,给以木牌,填其号数,计米给赈赈济效果 自春抄至夏旬如一日光绪德安府志卷六田赋蠲恤(1)结合材料一的观点,分析说明对“人”的关注出发点的及其经济根源。(4分)(2)清前期湖北德安府应山县三次救灾表现出很强的相似性,体现了当时特色鲜明的“地方赈灾模式”。根据材料二概括该模式的基本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古代防灾救灾的有利条件。(答题时要求史论结合)(6分)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