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生态系统的稳定性1.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1) 概念:生态系统所具有的保持或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2) 原因: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3) 类型: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2.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 (1)基础:负反馈调节。 (2)局限性: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的。1)负反馈调节。作用: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能使生态系统保持相对平衡。实例:森林中的食虫鸟和害虫的数量变化。结果:抑制和减弱最初发生变化的那种成分的变化,从而保持稳态平衡。2)正反馈调节。作用:使生态系统远离平衡状态。实例:一个湖泊生态系统中发生的正反馈调节。若一个湖泊受到了污染,鱼类的数量就会因为
2、死亡而减少,鱼体死亡腐烂后,又会进一步加重污染,并引起更多鱼类死亡。结果:加速最初发生变化的那种成分所发生的变化。3.自我调节能力与抵抗力稳定性的关系生态系统中的组分越多食物网越复杂自我调节能力越强抵抗力稳定性越高。4提高稳定性的措施(1)控制对生态系统干扰的程度,对生态系统的利用应该适度,不应超过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2)对人类利用强度较大的生态系统,应实施相应的物质、能量投入。5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的比较(1)区别(2)联系一般二者呈负相关,营养结构越复杂的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a)越强,而恢复力稳定性(b)一般越弱。二者是同时存在于同一系统中的两种截然不同的能力,它们相互作用
3、共同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1下列与生态系统稳定性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A生态系统中的组成成分越多,食物网越复杂,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就越强B农田生态系统比草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高C对于极地苔原(冻原)来说,由于物种组成结构简单,它的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都较低D在遭到严重破坏后,相对于池塘生态系统而言,海洋生态系统恢复更快【解析】生态系统组成成分越多,食物网越复杂,其恢复力稳定性往往越低;就抵抗力稳定性而言,农田生态系统应比草原生态系统低;在遭到严重破坏后,池塘生态系统应比海洋生态系统恢复快。【答案】C2下图为某一生态系统稳定性图解。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Aa为抵抗力稳定性,b为恢复力稳定
4、性Ba为恢复力稳定性,b为抵抗力稳定性C恢复力稳定性与营养结构呈相反关系D抵抗力稳定性与恢复力稳定性呈相反关系【解析】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抵抗力稳定性就越强,恢复力稳定性越弱;营养结构越简单,抵抗力稳定性就越弱,恢复力稳定性越强。图中a为抵抗力稳定性,b为恢复力稳定性,两者呈负相关,故只有B选项符合题意。【答案】B3为探究人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设计制作了生态瓶,相关的原理叙述错误的是()A瓶内各种生物之间应有营养上的联系B要定期通气,以保证各种生物的正常呼吸C要用无色透明玻璃瓶,保证能量能输入生态瓶D水量应为容器的,以使瓶内储备一定量的空气【解析】生态缸必须是封闭的,生态缸中的生产者
5、通过光合作用能制造氧气,故不需要定期通空气来保证各种生物的呼吸,B错误;无色透明的玻璃瓶可以让光能透过,有利于生产者进行光合作用,C正确;在制作生态缸时,要保留一定的空间,D正确。【答案】B4自然条件下,生态系统能够在一段较长时间内保持相对稳定,其主要原因是()A具有复杂的营养结构B能量的收支随季节而波动C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反复进行D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解析】生态系统能够保持相对稳定的关键是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生态系统通过自身的调节,可使自己在一定范围内保持相对稳定。【答案】D5.某池塘中,早期藻类大量繁殖,食藻浮游动物水蚤大量繁殖,使藻类减少,藻类的减少接着又引起水蚤减少。
6、后期排入污水,引起部分水蚤死亡,水蚤的死亡加重了污染,导致更多水蚤死亡。下列关于上述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A.早期不属于负反馈调节,后期属于负反馈调节B.早期属于负反馈调节,后期不属于负反馈调节C.早期、后期均属于负反馈调节D.早期、后期均不属于负反馈调节【解析】早期藻类大量繁殖引起水蚤增加,水蚤增加,又使藻类减少,这属于负反馈调节。后期污水引起水蚤死亡,水蚤的死亡又加重了污染,不存在抑制关系,仅具有促进作用,为正反馈调节。【答案】B6.近年来,我国西部大片的耕作区退耕。若将大面积的退耕地封闭起来,随着时间的推移,将会发生一系列的生态变化。下面列举的情况,不是未来生态变化趋势的是()A.营养
7、级的数目增加B.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增强C.群落的结构复杂化D.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增强【解析】封闭起来的耕作区中群落的结构会越来越复杂,营养级数目也会增加,生物多样性良性发展,所以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增强,而恢复力稳定性减弱。【答案】B7.为修复长期使用农药导致有机物污染的农田,向土壤中投放由多种微生物组成的复合菌剂。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A.加入菌剂可增加土壤中的物种多样性,提高土壤生态系统的稳定性B.该菌剂减少了残留农药进入农作物,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土壤中的物质循环C.土壤有毒物质的减少有利于增加农田动物的种类,降低害虫的优势度D.农药降解菌具有分解农药的特殊代谢途径,体现了基因
8、多样性的应用价值【解析】向土壤中投放由多种微生物组成的复合菌剂,可增加土壤中的物种多样性,从而提高土壤生态系统的稳定性,A项正确;该菌剂可加快有机物的分解,减少了残留农药进入农作物,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土壤中的物质循环,B项错误;土壤有毒物质的减少有利于增加农田动物的种类,使营养结构更复杂,从而降低害虫的优势度,C项正确;每个物种都是一个独特的基因库,农药降解菌具有分解农药的特殊代谢途径,体现了基因多样性的应用价值,D项正确。【答案】B8.生态系统是一种开放的系统,虽然各生态系统的开放程度大不相同,但它们具有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它们常常趋向于一种平衡状态(稳态)。(1)红树林具有明显的净化污水的功
9、能,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稳定性。红树林对污水的净化是通过物理沉降、化学分解和等过程来完成的。(2)红树林生态系统开放的程度比池塘生态系统,原因是。(3)生态系统稳态调节的主要方式是。(4)某大型湖泊中藻类植物大量繁殖,水质迅速恶化,为(填“正”或“负”)反馈调节。以某湖泊的生态系统中发生的反馈调节为例,请在下图中用“+”“-”表示反馈类型。【解析】(1)红树林中物种丰富,具有较强的自我调节能力,可通过物理、化学、生物方法来净化污水。(2)红树林中物质交换较快且较多,而池塘与其他水系的物质交换较少。(3)负反馈调节是生态系统稳态调节的基础。(4)水质的恶化与鱼类的减少两者相互促进,为正反馈调
10、节,使生态系统偏离平衡状态。【答案】(1)抵抗力微生物分解(2)大红树林中物质的流入和流出多(3)负反馈调节(4)正图上箭头处都标上“+”9关于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的说法错误的是()A恢复力稳定性和抵抗力稳定性呈负相关B并不是所有生态系统都具有恢复力稳定性C外界干扰刚产生时,主要是抵抗力稳定性起作用D在生态系统中,生物个体数目的多少并不能说明其稳定性大小【解析】每一个生态系统都同时具有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它们的作用关系往往是相反的。生态系统中的组分越多,食物网越复杂,其自我调节能力就越强,抵抗力稳定性越高,而恢复力稳定性越低。抵抗力稳定性较高的生态系统,恢复力稳定性就较低;抵抗力稳定性较低
11、的生态系统,恢复力稳定性就较高,两者关系往往相反。【答案】B10.下图表示环境变化对不同生物群落的影响。下列相关叙述合理的是()A.群落甲物种单一,只具有水平结构B.随着环境的变化,群落乙出现的波动较大C.群落甲、乙均具备一定的缓冲外来冲击的能力D.群落甲中任一物种的消失必会破坏整个系统的稳定性【解析】群落都具有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不会只具有水平结构。从图中可以看出,随着环境变化,群落甲波动较大,群落乙波动较小。群落甲和乙都具备一定的缓冲外来冲击的能力,只是乙的缓冲能力大些,甲的缓冲能力小些。群落中任一物种消失都会影响系统的稳定性,但不会破坏整个系统的稳定性。【答案】C11.某生物课外活动小组
12、为探究不同因素对生态系统的影响,设计了如下实验。(1)实验过程取三个相同体积的无色透明瓶,分别标记为1、2、3号;在1、2、3号瓶内加等量的水,3号加少许河泥;选大小相似的同种小金鱼,在1、2、3号瓶中各加入1条,并在2、3号瓶中加入等量的金鱼藻,三个瓶子都用橡胶塞塞紧,然后放在散射光下。(2)实验结果瓶号1号瓶2号瓶3号瓶瓶中金鱼生存的时间/d311251、2、3号瓶相比较,相同的非生物因素有。2号和3号瓶相比较,2号瓶中的金鱼存活的时间较短,说明是生态系统成分中不可缺少的。该实验说明与生态系统稳定性密切相关的因素为。(3)请继续设计实验探究光照对生态系统的影响。第一步,取相同体积的无色透明瓶作为4号瓶,4号瓶的设计处理应该与号瓶作对照。第二步,。第三步,观察记录瓶中金鱼生存的时间。推测最可能的实验结果:。【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1、2、3号瓶相同的非生物因素有阳光、水、温度和空气。2号瓶与3号瓶相比缺少分解者,而分解者是生态系统中不可缺少的成分。该实验说明物种组成、营养结构和非生物因素等与生态系统稳定性密切相关。探究光照对生态系统的影响的实验中,变量应为光照,其余条件均应相同。【答案】(2)阳光、水、温度、空气 分解者 物种组成、营养结构和非生物因素等(3)3 3号瓶置于光照条件下,4号瓶置于黑暗条件下 4号瓶内金鱼的生存时间短于3号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