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高考政治》2014高考政治总复习配套课时训练 第6课 求索真理的历程(新人教版必修4)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668157 上传时间:2024-05-29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政治》2014高考政治总复习配套课时训练 第6课 求索真理的历程(新人教版必修4)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高考政治》2014高考政治总复习配套课时训练 第6课 求索真理的历程(新人教版必修4)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高考政治》2014高考政治总复习配套课时训练 第6课 求索真理的历程(新人教版必修4)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高考政治》2014高考政治总复习配套课时训练 第6课 求索真理的历程(新人教版必修4)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高考政治》2014高考政治总复习配套课时训练 第6课 求索真理的历程(新人教版必修4)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高考政治》2014高考政治总复习配套课时训练 第6课 求索真理的历程(新人教版必修4) WORD版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高考政治》2014高考政治总复习配套课时训练 第6课 求索真理的历程(新人教版必修4) WORD版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高考政治》2014高考政治总复习配套课时训练 第6课 求索真理的历程(新人教版必修4) WORD版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第六课求索真理的历程题号123456789101112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奥利弗威廉姆森接受采访时说:“当我回顾所研究过的课题时,重视实践,我感到十分重要。”以下对实践认识正确的是()实践是人类所特有的活动人的所有活动都是实践活动实践是人们改造世界的一切活动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活动ABCD2洛克认为,人出生时心灵像白纸或白板一样,人的一切观念和知识都是外界事物在白纸或白板上留下的痕迹,最终都源于经验。他的观点否认了()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C实践具有主观能

2、动性D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3(2012四川卷)霍金说:“随着量子力学的发现,我们认识到,由于总存在一定程度的不确定性,不可能去完全精确地预言事件”,“我们的目的只在于表达一套定律,这些定律能使我们在不确定性原理的极限内预言事件。”对此,正确的理解是()A认识的根本目的在于把握本质和规律B理性认识能指导人们推动事物的发展C人们的认识要受到主客观条件的制约D事物的不确定性否定了世界是可知的4(2012四川卷)顺应“网络微时代”对“微文化”的需求,某公司设计人员充分发挥智能手机触摸屏的优势,针对当代人内心的童趣及强烈的角色感,成功开发了一款休闲智力游戏,使人们利用零散时间就能顺手玩上几分钟。目前该

3、游戏的全球下载量超过7亿次,为这家原来仅有12名员工、一度濒临破产的公司在两年间赚进5000万欧元,创造了移动游戏领域的神话。根据材料,该游戏的成功开发体现了()认识是适应实践活动需要而产生的人的认识能力的高低决定实践水平认识过程是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过程实践活动是有目的的能动性的活动A B C D5(2012浙江卷)从畏惧自然到征服自然,进而认识到要善待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千百年来人对自然态度的变化告诉我们()人对自然的认识在曲折中逐步深化人与自然的矛盾有个逐步展开的过程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先对立后统一人类终究无法把握无限的自然A B C D6(2012重庆卷)科学理论并非一成不变:一旦有了更好的

4、解释,旧理论就需要修正。科学家随时准备改变自己的信念,并与观察、实验中获取的数据保持一致,这并不是他们的弱点,相反,这正是他们的力量所在。这说明()科学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科学认识随着客观规律的发展而发展科学家的信念是科学发展的根本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A B C D7中国古代许多思想家非常重视修身养性。在这一问题上,荀子说:“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朱熹说:“论先后,知为先;论轻重,行为重。”荀子和朱熹两人观点的共同之处在于承认“行”。这启示我们()A只有亲身实践,才能获得知识B只要积极参加实践,就能掌握一切知识C要提高自身道德修养,必须参加实践D从书本上学

5、到的知识总是肤浅的8随着气象预报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能够作出更精确和更长期的气象预报,其哲学依据是()大气运动尽管复杂,但有规律可循 大气运动的偶然性逐渐向有规律的必然性转化 科学技术的发展使人们认识这些规律的能力不断提高 科学技术的发展已使人们完全掌握大气运动的规律A B C D9过去人们普遍认为,健康就是没有生病或者体质健壮,后来又认识到心理健康也是健康的重要内容。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给出了定义:“健康不仅仅是身体没有疾病,还要有完整的心理、生理状态和社会的适应能力。”从哲学上看,这表明()人的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认识到的真理总是在认识发展中不断被否定人的认识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而发展认识都

6、是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A B C D10气象专家指出,人工增雨(雪)作业需要一定的云和降水条件,受目前科技水平的限制,还做不到晴空条件下的“人工造雨(雪)”。这表明()客观规律始终制约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客观条件制约着实践活动的结果实践活动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进行的 实践是在人的意识指导下有目的的活动A B C D11随着经济社会形势的发展变化,我国对个人所得税进行了几次重大调整。从认识论角度看,我国个人所得税调整表明了()认识运动是一种波浪式前进或螺旋式上升的过程人们的认识受到各种条件限制,具有反复性推动认识不断向前发展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做到主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A

7、 B C D12为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更好地推动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决策部署贯彻落实的需要,2011年9月16日,原中央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更名为中央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委员会。这表明()正确的认识都是直接从实践中获得的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发展的动力不同的立场、观点影响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A B C D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满分52分)13(27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我们都是龙的传人。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龙象征高贵与力量,彰显昂扬向上、自强不息的精神;在西方基督教文化中,Dragon(中文译为“龙”)是罪和异教的象征。20

8、世纪末以来,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包括国防力在内的综合国力不断增强,西方某些人常用Dragon歪曲地指代中国龙,用Dragon的庞大身躯和残暴特性来暗示中国的强大和对别国的威胁,鼓吹“中国威胁论”。材料二对经济发展方式的认识,中国共产党人经历了一个探索过程。中国共产党十四届五中全会首次提出经济增长方式要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形成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和高效率的节约型增长方式;十七大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作为战略任务,强调从需求结构、产业结构、要素投入结构三个方面加以转变;十七届五中全会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作为主线,更加注重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可持续性,并作出了具体部署。(1)

9、材料一中中西方关于龙的认识有明显的差异,请说明其哲学依据。(12分)(2)结合材料二,用“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的有关知识分析说明党对经济发展方式的探索过程。(15分)14(2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近年来,随着非典、禽流感、甲流等的暴发,病毒对我们来说不再陌生,但对于病毒所属的庞大家族微生物,人们却知之甚少。微生物主要包括病毒、细菌、真菌、酵母菌、放线菌、立克次体、支原体、霉菌等等,其起源不仅远早于人类,也早于植物和动物,但却是生命世界中被人类认识最晚、目前了解最少的一类生物。自列文虎克在显微镜下发现微生物300多年来,已发现和定名的微生物有10万种之多据说这些还不到微生物总量的5%,人

10、类目前仅能对1%的微生物进行人工培养。令人振奋的是,科学家发现了许多对人类有益的微生物,并在工农业生产和科学研究中广泛应用。随着科学的进步,对于引发各种动植物和人类疾病的病毒、细菌等,人类也会找到制服它们的办法,与之和平共处。(1)说明上述材料体现的“辩证唯物论”道理。(10分)(2)运用有关“认识论”知识,谈谈你对上述材料的认识。(15分)参考答案1解析: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活动,是人类所特有的活动,符合题意;说法错误。答案:C2解析:解答本题要抓住关键信息“最终都源于经验”,因此洛克的观点否认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故A项符合题意。答案:A3解析:本题考查制约认识的主客观条件。A项说法

11、错误,认识的根本目的是把理性认识应用于实践,去指导实践;B项说法错误,只有正确的理性认识才能指导人们推动事物的发展;C项正确说明了“一定程度的不确定性” 影响了“完全精确地预言事件”;D项说法错误,可知性是思维能够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事物的不确定性,是指客观事物是运动变化着的,但这种变动并不能否认世界的可知性。答案:C4解析:本题考查实践的特征、实践与认识的关系。该公司的生产顺应了“网络时代”对“微文化”的需求及当代人对智力游戏的消费需求,正确;颠倒了认识与实践的关系,应当是实践水平决定人的认识能力;材料并不涉及认识过程的发展趋势,故排除;该公司的生产体现出实践的基本特征,正确。答案:B5解析

12、: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认识的特征、矛盾的观点。从畏惧自然到征服自然,再到善待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体现了人对自然的认识在曲折中逐步深化,也说明人与自然的矛盾有个逐步展开的过程,应选。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关系,没有先后之分,错误;属于不可知论,说法本身错误。答案:A6解析:本题考查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科学理论与其他任何事物一样,其发展都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正确;科学认识是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变化的,故表述错误;科学发展的根本动力是实践,故表述错误;表述正确且符合题意。故选B项。答案:B7解析:A、B、D三项说法错误,应排除;材料中的“行”指实践,故选C项。答案:C8解析:规律是事物运动

13、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并非偶然的联系,排除;由于认识能力的限制,人类还没有完全认识大气运动规律,排除。答案:B9解析:此题考查认识论。真理在认识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地深化、扩展和向前推移,而不是不断被否定,故排除;认识有正确和错误之分,排除。答案:B10解析:此题考查实践与认识的关系。人工增雨(雪)属于一种实践活动,只有条件具备,才能实现“造雨(雪)”的结果,可见客观条件对实践的制约,故正确;现在人工增雨(雪)受到科技水平的制约,可见不同历史条件下,实践活动的水平不同,故正确;此题没有强调客观规律的制约作用,排除;此题没有体现认识对实践的指导作用,排除。答案:B11解析:错误,认识的目的

14、和归宿是实践;的观点是唯物论范畴,不属于认识论的范畴;材料强调了认识过程的特点,故符合题意。答案:A12解析:“都是直接”说法绝对化;本身说法正确,但在材料中没有体现;“贯彻落实的需要”体现了,“更名”体现了。答案:D13解析:第(1)问可以从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并结合材料分析说明中西方对龙的认识存在差异的哲学依据。第(2)问考查认识论与唯物论的知识。党对经济发展方式的探索从唯物论角度看,主要体现了对规律的把握;从认识论角度看,主要体现了认识的发展和追求真理的特征。答案:(1)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由于取材于现实世界中的原型不同,中西方关于龙的认识也不同;立场

15、、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差异,造成了中西方关于龙的认识的差异。(6分)实践决定认识。社会历史、知识与文化背景等的差异导致社会实践活动的差异,而社会实践活动的差异决定了中西方关于龙的认识具有差异性。(6分)(2)规律是客观的,要求我们按规律办事。党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和把握规律,使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建立在认识和把握经济发展规律的基础上。(5分)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党对经济发展方式的认识是永无休止的过程。(5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产生了对经济发展方式的认识,又推动了对经济发展方式认识的不断发展。(5分)14解析:解答此题要注意设问当

16、中的唯物论和认识论的限定,审题是关键,回答时要注意观点和材料的有机结合。答案:(1)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人能够揭示深藏于事物内部的本质和规律;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而没有不可认识之物。因此,人类最终可以认识微生物,找到制服引发各种动植物和人类疾病的病毒、细菌的办法。(5分)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人们在意识的指导下能动地改造世界,即通过实践把意识的东西变成现实的东西,创造出没有人的参与永远也不可能出现的东西。科学家发现了许多对人类有益的微生物,并在工农业生产和科学研究中广泛应用,这是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的体现。(5分)(2)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是认识的来源和认识发展的动力。正是人们在与病毒作斗争的实践中,才对微生物作出了一定的科学认识。(5分)认识具有反复性。人类追求真理的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总要受到具体的实践水平的限制,还要受立场、观点、方法、知识水平、思维能力等条件的限制。所以,人类对微生物认识最晚、了解最少。(5分)认识具有无限性。作为认识主体的人类是世代延续的,作为认识基础的社会实践是不断发展的,因此,人类认识是无限发展的。正是由于社会实践的不断发展,人类对微生物的认识才不断地深化。(5分) - 8 -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