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4课两极格局的结束 教案【教学目标】(一)知识与目标:1、识记:里根政府的新“遏制”政策;战略防御计划;美国对苏加强宣传攻势;戈尔巴乔夫的“新思维”;“中导条约”; 布什政府的对苏策略;戈尔巴乔夫的对内改革;东欧剧变;德国统一;苏联解体。2、理解:冷战思维对当今国际关系的影响;冷战结束后潜在的和平威胁。3、运用:通过对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的讲述,使学生认识到社会主义的发展是一个复杂、曲折的过程;同时也认识两极格局下美苏争霸过程中的紧张与缓和极大影响着国际局势的发展变化。(二)过程与方法:1、问题探究:引导学生探究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的深层次原因,从中再探究出争霸中的美苏与中国的内在关系。2、归纳
2、比较:通过对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不同情况的分析,培养学生综合、归纳和比较历史问题的能力。3、论从史出:通过大量的史料分析,培养学生分析问题与处理问题的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二战后持续近半个世纪的、两极格局下美苏的对峙与争夺,既是对和平的最大威胁,又在很大程度上带来了世界范围的稳定局势,并且在政治、思想等方面深深影响着两极格局解体之后的国际社会,特别为当今人类的发展、国际政治的走向提供了值得研究的经验和教训。2、通过美苏关系发展变化带来的启示,加深学生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理解,树立振兴中华的历史责任感。【教学重难点】重点:20世纪80年代美苏关系;如何认识美苏关系发展变化带
3、来的影响之一对人类和平的巨大威胁。难点:探究两极格局解体的原因、影响及美苏关系发展历程的启示。【教学过程】情境导入:1991年12月22日,俄罗斯等11国领导人签署建立独立国家联合体协议(阿拉木图宣言),苏联完全解体。25日,苏联国旗从克里姆林宫悄然降下,俄罗斯国旗缓缓升起。20世纪80年代美苏关系的变化和特点是什么?如何认识导致东西方冷战结束的原因?美苏关系的发展变化给了我们什么启示?最后一幕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而导入新课学习。学案导学一、“以实力求和平”与“新思维”1、美国的“以实力求和平”(1)背景:八十年代初,苏联因实力下降而无法保持和美国竞争的势头,美国在步步进逼的同时,更多地以“缓和
4、”促使苏联内部发生变化。(2)提出:里根执政之初,提出所谓新“遏制”政策,鼓吹“以抗击苏联扩张为中心,重振国威”和“以实力求和平”。(3)实施:军事上:美国政府大量增加军事开支,加强军事力量,提出“灵活反应战略”,意识形态上:开展了意识形态上的宣传大战,号召对苏联进行意识形态上的“十字军讨伐”。2、戈尔巴乔夫的外交政策(1)背景:20世纪80年代,全球争霸给苏联造成了沉重的经济负担,拉大了苏联与发达国家的距离,戈尔巴乔夫上台后实行改革。(2)内容:在对外政策上,他提出了所谓的“新思维”,强调“人类生存高于一切”,核战争“不会有胜利者”。3、美苏的缓和:(1)1987里根与戈尔巴乔夫举行会晤,双
5、方签订了全部销毁两国中程和短程导弹的条约,即“中导条约”。(2)19851988年,双方在扩大双边接触、交流与合作上取得进展,签订了43个双边协议。【问题探究】阅读下列图片文字:右图为1983年4月美国时代周刊杂志的封面。封面文章内容即为有关里根总统的“星球大战”计划的争论。请思考:分析星球大战计划得以实施的根本动力是什么?美国这一政策的实施对当时美苏争霸的态势有何影响?此时的苏联采取了怎样的外交政策?答案:(1)第三次科技革命。(2)带动了美国经济的发展;长期以来给苏联经济造成沉重负担,导致苏联解体,两极格局最终瓦解。(3)苏联提出“新思维”外交,主要表现在大量裁减军备和放松了对东欧的控制。
6、二、冷战的结束1东欧巨变:(1)原因: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影响,苏联放松对东欧的控制。西方国家对东欧推行“和平演变”战略。(2)概况:1989年,东欧各国共产党纷纷丧失了执政党地位。1990年10月3日,民主德国正式并入联邦德国,德国重新统一,成为冷战结束的重要标志之一。(2)苏联解体:标志:1991年12月,建立独立国家联合体协议的签署。影响:东欧巨变和苏联解体,使战后持续四十余年的两极对峙格局宣告结束。【问题探究】阅读材料:这些事情(东欧剧变)来得虽然很突然,但都有长期形成的多方面的深刻原因。这些国家没有找到一条适合本国情况的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更多的是照搬苏联的一套做法。这些情况阻碍了这些国
7、家的社会主义经济发展,伤害了这些国家人民的民族感情,使得社会主义在这些国家不仅没有发挥和显示应有的优越性,而且声誉受到很大的影响。从外部条件来说,苏联“新思维”的改革之风,西方“和平演变”的鼓励政策,都对东欧的变化有影响,起了推动作用。 钱其琛回答世界知识记者问题时的发言请思考:(1)根据材料二分析东欧剧变的本质。(2)从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中,我们可以得出哪些认识?答案:(1)本质:社会主义性质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2)一定要把经济建设作为中心,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增强国家实力;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充分利用有利的国际环境,抓住机遇,全力发展;要抵制和反对西方腐朽势
8、力的渗透,维护国家安全和主权独立。三、美苏关系发展变化带来的启示1、对人类社会:美苏争霸曾经对人类安全与世界和平造成巨大威胁。2、对国际局势:不利方面:造成这些地区局势的动荡与紧张。有利方面:在美苏关系中,美苏谁也不敢用战争的方式解决两国在争夺世界霸权中产生的矛盾,缓和就成了它们相互制约与达成协议的可行方法,缓和中取得的某些成果,至今仍具有重要意义。美苏两国签订的 “限制战略武器协议”和“中导条约”成为战略稳定的基础,也是稳定国际局势的因素。3、对人类环境:美苏不断升级的军备竞赛消耗了大量资源和财富,给人类生存造成了严重影响。4、冷战思维的继续发展:目前,冷战虽已结束,但冷战思维继续影响着国际
9、关系的发展。【问题探究】思考讨论:两极格局解体后遗留了哪些问题和潜在危机?答案:(1)冷战思维依然影响国际社会对社会主义制度的认识,故而使社会主义国家不能获得真正良好的、稳定的国际环境。(2)原被美苏矛盾掩盖的各种矛盾也随着滋长,如民族矛盾、地区冲突、恐怖组织等,成为威胁和平的潜在因素。(3)随着苏联一极的崩塌,美国成为目前世界上综合国力最强的国家,因而它在国际事务中表现出的指手画脚和恃强凌弱,都会对国际局势造成负面影响,成为引发战争的潜在威胁。【课后小结】本课主要讲述了美苏争霸的第三阶段的基本态势,即美国对苏联采取强硬的进攻态势,苏联被迫转为全面收缩,直至最后解体,美苏两极格局也随之终结。【
10、课后习题】1、简述20世纪80年代美苏关系的特点。答案提示:20世纪80年代是美苏关系发展历程的第三阶段。其特点可以概括为初期美攻苏守,中期以后逐渐缓和,80年代末90年代初以苏联一极坍塌为结果导致冷战的结束。这一阶段美国对苏联的态度由强硬逐渐转为缓和,尤其是在布什政府时期,美国对苏联的软化手段更为隐蔽,更加具有迷惑性。2、简述东西方冷战结束的背景及过程。答案提示:20世纪80年代美国里根政府对苏联实行以实力求和平的新“遏制”政策,并进一步提出战略防御计划。这些政策对苏联都形成强硬的进攻态势,此外还伴随意识形态宣传大战。苏联方面因前一阶段的争霸使经济不堪重负,所以戈尔巴乔夫执政后提出“新思维”。里根之后的布什政府,对苏政策更加强调隐蔽性,支持苏国内改革,并以提供经济援助为条件左右苏联。苏联内部的经济改革造成国内经济下滑,人民生活水平降低。政治改革则削弱和放弃了共产党领导地位,造成社会的全面动荡,使社会危机全面爆发。在东欧地区,由于苏联放松控制和西方国家推行的“和平演变”策略使东欧各国共产党纷纷丧失政权。苏联最终也走向解体。东欧剧变、苏联解体标志两极对峙局面的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