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河北省武邑中学2019届高三语文 课外文言文复习 习题18.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903112 上传时间:2024-05-3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9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省武邑中学2019届高三语文 课外文言文复习 习题18.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河北省武邑中学2019届高三语文 课外文言文复习 习题18.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河北省武邑中学2019届高三语文 课外文言文复习 习题18.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河北省武邑中学2019届高三语文 课外文言文复习 习题18.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河北省武邑中学2019届高三语文 课外文言文复习 习题18.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河北省武邑中学2019届高三语文 课外文言文复习 习题18.doc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河北省武邑中学2019届高三语文 课外文言文复习 习题18.doc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课外文言文复习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19分)韦陟,字殷卿,与弟斌俱秀敏异常童。陟甫十岁,授温王府东阁祭酒。风格方整,善文辞,书有楷法,一时知名士皆与游。居丧,以父不得志殁,乃与斌杜门不出八年。亲友更往敦晓,乃强调为洛阳令。宋璟见陟叹曰:“盛德遗范,尽在是矣。”迁礼部侍郎。陟于鉴裁尤长。故事,取人以一日试为高下。陟许自通所工,先就其能试之,已乃程考,由是无遗材。迁吏部侍郎,选人多伪集,与正调相冒,陟有风采,擿辨无不伏者,黜正数百员,铨综号为公平。自以门品可坐阶三公,居常简贵,视僚党傲然;其以道谊合,虽后进布衣与均礼。李林甫恶其名高,恐逼己,出为襄阳太守。入考华清宫,杨国忠忌其才,谓

2、拾遗吴豸之曰:“子能发陟罪乎?吾以御史相处。”豸之乃劾陟馈遗事。陟贬桂岭尉。会安禄山陷洛阳,弟斌没贼,国忠欲构陟与贼通,密谕守吏,令胁陟使忧死,州豪杰共说曰昔张说被窜匿陈氏以免今若诏书下谁敢庇公愿公乘扁舟遁去事宁乃出不亦美乎陟慨然曰命当尔其敢逃刑因谢遣,坚卧不出。肃宗即位,起为吴郡太守,会永王兵起,委陟招谕,乃授江东节度使。与高适、来瑱会安州,陟曰:“今中原未平,若不斋盟质信,以示四方,知吾等协心戮力,则无以成功。”乃推瑱为地主,为载书,登坛曰:“皇天后土,实鉴斯言。”辞旨慷慨,士皆陨泣。永王败,帝趣陟赴凤翔。初,季广琛从永王乱,非其本谋,陟表广琛为历阳太守,慰安之。至是,恐广琛有后变,乃驰往

3、谕诏恩释其疑,而后趣召。帝雅闻陟名,欲倚以相,及是迁延,疑有顾望意,止除御史大夫。卒,年六十五。(节选自新唐书韦陟传,有删改)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昔张说被窜/匿陈氏以免/今若诏书下/谁敢庇公/愿公乘扁舟遁/去事宁乃出/不亦美乎/陟慨然曰/命当尔/其敢逃刑/B昔张说被窜/匿陈氏以免/今若诏书下/谁敢庇公/愿公乘扁舟遁去/事宁乃出/不亦美乎/陟慨然曰/命当尔其/敢逃刑/C昔张说被窜/匿陈氏以免/今若诏书下/谁敢庇公/愿公乘扁舟遁去/事宁乃出/不亦美乎/陟慨然曰/命当尔/其敢逃刑/D昔张说被窜/匿陈氏以免/今若诏书下/谁敢庇公/愿公乘扁舟遁/去事宁乃出/不亦美乎

4、/陟慨然曰/命当尔其/敢逃刑/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楷:文中指书体。汉字形体的演变,历经金文、篆书、隶书、草书、行书、楷书六大类形体。B三公:国君手下负责军政事务的最高长官,也称“三司”。不同的朝代所指的官职不同。C江东:自汉至隋唐称安徽芜湖以下的长江下游南岸地区为“江东”。也可以指其他地方。D皇天:古代对天的尊称。后土:古代对地的尊称。古人认为天地能主持公道,主宰万物。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韦陟才华突出,遵守孝道。他从小聪明异常,十岁担任官职,擅长写文章;他的父亲去世,因父亲生前不得志,他和弟弟八年不出来做官

5、。B韦陟恪尽职守,为国选材。他在礼部任职,改变以往选人的方法;他在吏部任职,凭借个人素质,改变了吏部舞弊丛生的选人风气,人称公平。C韦陟遭人忌恨,坚忍不屈。他因名声高被李林甫排挤;杨国忠妒忌他的才华,先指使人控告他,后又抓住他弟弟的事进行陷害,他没有屈服。D韦陟慷慨陈词,忠于国家。有人叛乱时,他表达自己效忠国家的志向,感动士兵;他不顾皇帝的劝阻,去安抚经参加过叛乱的季广琛,维护国家利益。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陟许自通所工,先就其能试之,已乃程考,由是无遗材。 (2)帝雅闻陟名,欲倚以相,及是迁延,疑有顾望意,止除御史大夫。 二、阅读下文,完成59题。(17分)

6、卜式传卜式,河南人也。以田畜为事。时汉方事匈奴,式上书,愿输家财半助边。上使使问式:“欲为官乎?”式曰:“自小牧羊,不习仕宦,不愿也。”使者曰:“家岂有冤,欲言事乎?”式曰:“臣生与人无争,邑人贫者贷之,不善者教之,所居,人皆从式,何故见冤?”使者曰:“苟,子何欲?”式曰:“天子诛匈奴,愚以为贤者宜死节,有财者宜输之,如此匈奴可灭也。”使者以闻。丞相弘曰:“此非人情,愿陛下勿许。”于是上不报式。式归,复田牧。岁余,会浑邪等降,仓府空,贫民大徙,皆仰给县官,无以尽赡。式复持钱二十万与河南太守,以给徙民。河南上富人助贫民者,上识式姓名,曰:“是固前欲输其家半财助边。”上于是以式终长者,召拜中郎。初

7、式不愿为郎,上曰:“吾有羊在上林中,欲令子牧之。”式既为郎,布衣草履而牧羊。岁余,羊肥息。上过其羊所,善之。式曰:“非独羊也,治民犹是矣。以时起居,恶者辄去,毋令败群。”上奇其言,使式治民,有政声。上以式朴忠,拜为齐相。(自汉书,有删改)5、写出下列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4分)(1)使者以闻(2)布衣草履而牧羊(3)岁余,羊肥息 (4)上过其羊所,善之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2分)A臣生与人无争 蹇叔之子与师,哭而送之B以田畜为事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C布衣草履而牧羊 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D愚以为贤者宜死节 河南上富人助贫民者7、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6

8、分)(1)苟,子何欲? (2)以时起居,恶者辄去,毋令败群。 8、第段中,卜式的做法为什么被丞相认为是不合“人情”的?(2分) 9.依据全文,概述皇帝对卜式认识的变化过程。(3分) 高考语文143分我的窍门就一个字:作!河北石家庄二中考生许天怡,2016年高考语文成绩143分。高考使用的是全国新课标卷,作文材料是漫画作文。在练了两年的新材料作文后,看到今年的高考作文题目后,不得不说,我的内心是有点崩溃的。虽说之前也写过几次漫画作文,但毕竟不是练习的重点。相信此时绝大多数考生跟我心中是一样的波澜起伏。 “我难,人难,我不畏难;我易,人易,我不大意。”考场时最忌讳慌乱,小惊讶过后,我很快冷静下来,

9、漫画作文而已,比起去年的“书信体”要熟悉得多了不是吗?稳定下心情,就要开始仔细构思作文了。作文作文,不“作”何以为文?首先明确作文的目的就是展示你的文采与思想,千万不能谦虚,不要藏着掖着,不要追求白话。那么,考场短短不到一个小时里,如何准确“作”一篇好文呢?一“作”:作立意在前几次的漫画作文训练中,我发现,漫画作文如何确立主旨是重难点。漫画不是简单的看图说话,尤其是在高考如此重大的考试中,漫画一定有其深刻的寓意。以这次作文题目为例,首先这是一幅四格漫画,两个人物(都是学生、举着成绩单)对比鲜明,那么一定是从对比中得出立意,且与教育相关此时我脑海中率先闪现的词语是“区别对待”,但这显然是漫画的表

10、象,要深入探究立意两个孩子如何被区别对待?他们为什么被区别对待?我的态度是什么?为什么我的态度在当前特别重要?(这些是作文训练时老师教的审题技巧)于是作文的主题就显而易见了:反对唯分数论,不以成绩论英雄;注重素质教育,注重对孩子的人格培养。尤其注意建设性的意见,而非一味批判。二“作”:作开头这里不仅指整篇作文的题目、开头,也指每段的开头。作文的原则是“凤头、猪肚、豹尾”,好的题目、开头能让审美疲劳的阅卷老师在千万份作文中对你的作文产生深刻印象,从而才能打出高于平均线的分数。题目上,尽量运用修辞手法,反问、比喻、化用(诗词、歌词、成语)都是屡试不爽的技巧,但是千万不要为了文采而让题目模糊、与立意

11、无关甚至偏离,这样会造成不好的第一印象(我这次的作文题目为:教育何必“赏罚分明”)。开头上,我习惯引用名言或排比造势,但是由于这次的话题时代性强、考场时间不充裕,我选择了引名言,毕竟漂亮的排比打造起来耗时要长一些。三“作”:作文采 对于能提升文采的语言,如比喻排比句等,一定要仔细考量,不要轻易下笔,弄巧成拙。很多同学认为这道作文就是对事件的评论,难以显示文采,这其实是一种误解。考场议论文的目的是说服阅卷老师,若能巧妙运用比喻、排比、反问等修辞手法,则会大大加强说服力,得到阅卷老师青睐。四“作”:作事例 在事例的选用上,首先要注意和主题紧密相关,我们的语文老师教了一个很好的判别事例是否恰当的方法

12、:把事例代入材料,看看是否贴切,把事例与材料对照。其次要有时代感,陈旧事例并非完全不可用,但要用得有特色、剪裁适当、融入时代气息。像这次的主题,也很难用李白杜甫司马迁来套,可以看出,命题人的目的就是为了避免考生生硬搬运事例。没有特别具体的事例,可以联系社会现象,社会现象不仅不是泛泛的事例,而且是非常好的与时代相连的事例,而且能让考生有话说,提升作文层次,让作文显得更加深刻。五“作”:作结尾读完结尾,阅卷老师就要给考生打分了,结尾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结尾处就不应再列举事例了,而应联系社会实际(旁征博引)、对主题进行恰当升华(提出做法)。我写到结尾时想到了现今大热的词汇“新常态”,于是提出了教育“

13、新常态”,对今后教育的走向进行展望。以上,凭借对作文浅显的理解和高考经验,提出五点建议,希望对学弟学妹们有所帮助。其实,不仅作文需细心“作”,语文学习何尝不需要用心“做”呢?语文算是所有学科中最“傲娇”的一科了,你可能努力了几个月却得到语文的“冷眼相向”,抛弃了它几个月,你却发现语文成绩稳步下滑了。对于语文,一定要每天坚持呵护它,每一部分都不能忽视。语文大概就是这几个部分的内容:社科文阅读、文言文阅读、古诗鉴赏、默写、实用类文本阅读、成语病句连贯(语言运用)、作文。在一轮复习中,老师会带着大家各个击破,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最需要做的就是“总结”:把生僻易混淆的成语总结在一个小本上随时翻看、把病句

14、按“病灶”分类整理、把古诗的答题过程及规律进行总结(如意象代表的特定情感,咏画诗一般包括对画、对画者、作者自身三方面的情感等)、总结默写易错字句、总结作文好句好段及审题技巧总之,整理总结对语文学习非常必要且效率很高。在总结中,我们也会发现许多理解不透的问题,及时向老师请教会让语文学习事半功倍。(一)文言文阅读(19分)10. C (原文标点:“营张说被窜,匿陈氏以免。今若诏书下,谁敢庇公?愿公乘扁舟遁去,事宁乃出,不亦美乎?”陟慨然曰:“命当尔,其敢逃刑?”)11. A (汉字形体类别还有甲骨文)12. D (“他不顾皇帝的劝阻,去安抚曾经参加过叛乱的季广琛”错,皇帝没有劝阻韦陟去安抚曾经参加

15、过叛乱的季广琛)13(1)韦陟允许考生自己通报所擅长的学问,先就考生擅长的方面考试,然后再按照常规考核,因此不遗漏人才。(得分点:工、试、已,各1分,句意2分) (2)皇帝一向听说韦陟的名声,想要倚重他做宰相,到这时韦陟来凤翔有所拖延,皇帝怀疑他有观望之意,只授任御史大夫。(得分点:雅、倚、除,各1分,句意2分)【参考译文】韦陟,字殷卿,与弟弟韦斌都聪明机灵,不同于平常儿童。韦陟刚满十岁,授任温王府东阁祭酒。韦陟风格正直严整,擅长写文章,字有楷法,当时知名人士都与他交往。为父亲守丧,因父亲不得志而死去,他便与韦斌八年闭门不出。亲友不断前去敦促开导,他才勉强调任洛阳令。宋璟见到韦陟感叹说:“盛德

16、遗范,都集中在他身上了。”韦陟升任礼部侍郎。韦陟尤其擅长鉴识裁定人物。根据旧例,选人全凭一场考试决定优劣。韦陟允许考生自己通报所擅长的学问,先就考生擅长的方面考试,然后再按照常规考核,因此不遗漏人才。升任吏部侍郎,候选的人多有虚假,与正式调任的相互冒名顶替,韦陟有声威名望,裁定无人不服,取消正式官员几百名,选官号称公平。韦陟自以为凭着门第等级可以坐而得到三公的地位,以简约尊贵自居,做然蔑视同在朝班的显贵;但如果遇到志同道合的人,即使是后进布衣他也以礼相待。李林甫忌恨韦陟享有高名,唯恐威胁到自己的地位,调韦陟出京担任襄阳太守。入朝考核到华清宫任职,杨国忠忌恨他的才能,对拾遗吴豸之说:“你能揭发韦

17、陟的罪行吗?我任你为御史。”吴豸之便弹劾韦陟赠送贿赂的事。正值安禄山攻陷洛阳,韦陟的弟弟韦斌陷入敌寇中,杨国忠想要构陷韦陟与敌贼勾结,秘密告诉守吏,命令守使威胁韦陟,使他忧愤而死。州里的豪杰都劝韦陟说:“过去张说被流放,藏在陈氏家得以幸免。现在如果诏书一下,谁敢庇护您呢?希望您乘坐轻舟逃走,等事情平息了再出来,不也很好吗?”韦陟感慨地说:“命该如此,怎么敢逃脱刑罚?”于是表示谢意让他们离去,坚定地居住在家不出逃。肃宗继承皇位,起任韦陟为吴郡太守,正遇永王兵乱,委任韦陟前往招抚,便授任韦陟为江东度节度使。韦陟与高适、来瑱在安州会合,韦陟说:“如今中原没有平定,若不结盟约定效忠,以此宣示四方,让人

18、们知晓我们同心协力,就无法成功。”便推举来瑱为当地之主,订下盟书,登上盟坛说:“皇天后土,明察此言。”辞意慷慨,士兵都感动地流下眼泪。永王失败,皇帝催促韦陟赶赴凤翔。起初,季广琛跟从永王叛乱,不是他的本意,韦陟上表举荐季广琛任历阳太守,安慰了他。到这时,韦陟恐怕季广琛以后会发生变故,便先赶往宣示皇上的恩旨以化解他的疑惧,然后才赴召去拜见皇帝。皇帝一向听说韦陟的名声,想要倚重他做宰相,到这时韦陟来凤翔有所拖延,皇帝怀疑他有观望之意,只授任御史大夫。去世,享年六十五岁。(二)17(4分)(1)使知道(2)穿着布衣(3)繁殖(4)认为好18(2分)C【A、介词,和、同/动词,参加、参与;B、动词,当

19、作、作为/介词,替;C、全是连词,表修饰;D、助词,的人/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19(6分)(1)如果(是这样),你想要什么?(“苟”、省略句、宾语前置,各1分)(2)按一定的时间作息,不好的就去掉,不要让(它或他)损害群体。(“以时”、“辄”,句意,各1分)20(2分)丞相认为付出后要求回报是人之常情,卜式则为国家无私付出,不求回报,所以被认为不合“人情”。21(3分)皇帝开始不太了解卜式的为人,接着认识到他是忠厚的长者,最后发现他有治国才能。(答对1点给1分)【参考译文】卜式,是河南人。以耕种畜牧为业。当时汉正在抵抗匈奴入侵,卜式上书,愿意捐出一半的家财资助边事。皇帝派人问卜式:“想当官吗

20、?”卜式说:“从小牧羊,不熟悉怎样当官,不愿意做官。”使者说:“家里难道没有冤家仇人,想讲出来吗?”卜式说:“臣生来与人无争,家里贫穷的乡人,我就借钱给他;为人不善的,我就教他做好事。去到哪里,人们都顺从我,卜式有何冤事啊!”使者说:“如果是这样,想要什麽呢?”卜式说:“皇上讨伐匈奴,我认为贤能的人应该为大节而死,有钱的人应该捐出来,这样的话匈奴就可以灭掉了。”使者报告了朝廷。丞相弘说:“这不是人之常情,希望陛下不要允许。”于是,皇上没有接受卜式的请求。卜式回家,又到田里牧羊了。一年多后,恰逢匈奴浑邪王等人投降,朝廷开支很大,国库空虚,贫民大迁徙,所有费用都靠朝廷补给,朝廷没法完全供给。卜式又拿出了20万给河南太守,用来发给迁徙的民众。河南上报富人救济贫民的名单,皇帝认出了卜式的名字,说:“这是以前希望捐出一半家产帮助边疆的人!”皇帝于是把卜式尊为长者,召见卜式,任命他为中郎。起初,卜式不愿意做官,皇帝说:“我有羊在上林苑里,想让先生去牧养它们。”卜式做了郎官后,穿著布衣草鞋去牧羊。一年多后,羊肥壮又繁殖很多。皇帝探访他牧羊的地方,对这很满意。卜式说:“不仅仅是羊,治理人民也是这样。按时起居,凶恶的立即除去,不要让他败坏整个群体。”皇帝对他的话很惊奇,让他管理人民,有政治声誉。皇帝认为卜式朴实忠厚,任命他为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