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专题二 一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课后提能|再巩固时间:40分钟 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根据南京条约,英国商人“勿论与何商贸易,均听其便”,而不必跟官办贸易机构打交道,中国制定并颁布一部公平的、正式的进口关税和其他费用的则例,以便(英商)按例交纳。因此,南京条约()A反映了英国贸易自由化的要求B导致中国失去了关税自主权C使英国对华贸易居于出超地位D损害了中国贸易和司法主权解析:材料“勿论与何商贸易,均听其便”“以便(英商)按例交纳”等信息说明南京条约迎合了英国工业品自由进入中国市场的需要,体现了贸易自由化的要求,A项正确;“中国制定并颁布一部公平的按例交
2、纳”反映了中国针对英国而制定了关税税则,不能说明失去关税自主权,B项错误; 南京条约签订后,英国在对华贸易中并非立即出现出超现象,C项错误;材料所述的英国对华贸易未体现损害了中国的司法主权,D项排除。所以选A。答案:A2(2018甘肃武威十八中期末)全球通史记载,西方列强在中国的一些城市中建立了“自主独立的城市国家”“在那里,中国的法律不适用,中国的法院和警察没有管辖权”。列强获得这种特权始于()A1840年B1843年C1858年 D1860年解析:材料所述应当是列强在中国设立租界以及获得领事裁判权。1843年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五口通商章程和虎门条约,从中攫取了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和在
3、通商口岸租赁土地房屋居留等特权,故答案为B项。其他三项均与史实不符,排除A.C.D三项。答案:B3(2018浙江卷)近代某不平等条约中规定:“佛(法)兰西人在五口地方,如有不协争执事件,均归佛兰西官办理。遇有佛兰西人与外国人有争执情事,中国官不必过问。”法国据此攫取的特权是()A领事裁判权 B开放通商口岸C片面最惠国待遇 D居住及租地权解析: 材料的意思是说,近代某个条约中规定法国人在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这五个口岸如果发生争执事件,都由法国官员办理,中国官员不能过问。这明显是领事裁判权,故选A;其他各选项与材料不符,应排除。答案:A 4(2019广西陆川中学月考)有人认为,中日甲午战争
4、是“传统中国和近代中国的分界线”,这主要是因为中日甲午战争后()A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B清政府开始引进西方的近代技术,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C发展商业和开设议院的要求出现,维新变法思想开始形成D民族工业获得进一步发展,资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解析:据材料“传统中国和近代中国的分界线”,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严重的民族危机并不符合近代化的趋势,故A项错误;清政府开始引进西方的近代技术是在洋务运动时期,不是中日甲午战争后,故B项错误;中日甲午战争前早期维新派已经提出发展商业和开设议院的要求,故C项错误;中日甲午战争后民族工业获得进一步发展,资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故
5、体现了近代化趋势,故D项正确。故选D。答案:D5下面是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主要战役中外兵力对比情况(单位:人)。由此可知()战役时间英法英法联军中国军队第一次广州战役18561043915 000虎门之战1856111 3801 700第一次大沽之战185856605181 17810 000八里桥之战186093 5001 5005 00034 000A清政府的腐败无能 B英法蓄谋侵略战争C中方极力抵抗外辱 D清朝军队纪律涣散解析:题干的表格信息中不能看出战争的结果,只能看出外来侵略者与清政府军队数量的对比,不能反映清政府的无能和腐败,故A项错误;题干材料中只能反映列强侵华的过程,不能看出列强侵
6、华的原因,故B项错误;从题干的表格信息中可以看出,在每次抵抗列强侵略的过程中都出动了远远多于敌人的力量,可以看出是在极力抵抗外来侵略,故C项正确;题干材料不能看出清朝军队纪律如何,故D项错误。答案:C6(2018内蒙古巴彦淖尔一中期中)英国通过虎门条约取得了“领事裁判权”,这意味着()A中英两国的贸易纠纷由英国领事解决B英国领事有对南京条约的解释权C中国的司法主权遭到破坏D英国领事可以决定中国的关税税率解析:解题时首先明确“领事裁判权”,即英国的侨民、商人同中国人发生冲突、犯法或成为被告时,只能由英国驻中国的领事去裁判,中国政府不得过问,这是对中国的司法主权的侵犯,故C项正确;“中英两国的贸易
7、纠纷由英国领事解决”指的是领事裁判权,不符合题意,故A项排除;对南京条约的解释权与题意无关,故B项排除;协定关税与题意无关,故D项排除。答案:C7(2018河南南阳期中)有学者针对中国近代某条约的一个条款指出,“他们只要交纳5%的关税,就能通过条约口岸中的任何一个口岸,运进洋货或输出土产;他们只要再交纳进口税额的一半,作为子口税,就能把洋货运至内地和由内地运出土货”。这一条款()A使列强控制了清政府财政大权B有效减少了各国间的贸易壁垒C适应了列强商品输出的需要D加速了中国经济近代化进程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马关条约后清政府大借外债,使列强控制了中国的财政经济,材料只涉及“交纳关税”,故A项错
8、误;“针对中国近代某条约”,与“各国间的贸易壁垒”无关,故B项错误;“只要交纳5%的关税,就能通过条约口岸运进洋货或输出土产就能把洋货运至内地和由内地运出土货”,表明是南京条约打开了中国市场,故C项正确;经济近代化主要表现在工业化和城市化等方面,材料未涉及,故D项错误。答案:C8(2019广西南宁三中月考)近代列强在中国发动了一系列的侵略,归根结底是为了获取权益。在这一过程中,马关条约的特殊性比较明显,主要表现在()A割地方面 B赔款方面C通商方面 D投资方面解析:在南京条约签订的时期是列强商品输出的时期,开放通商口岸、降低关税是他们的需求;马关条约之后,随着列强的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深入发展,资
9、本输出成为了要求,因此在该条约中增加了在华投资设厂的内容,故答案为D项。割地、赔款、通商三项在此前的不平等条约中已有体现,不能反映特殊性,排除A.B.C三项。答案:D9(2018河北承德二中月考)“道光后期以来,满清王朝曾在抵御外侮的旗帜下领导过多次民族战争。这是一个转折点,在西太后身上,民族战争失败的同时又意味着民族抵抗意识的全部丧失。”与“转折点”直接相关的不平等条约是()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解析:据材料提到,这是一个转折点,在西太后身上,民族战争失败的同时又意味着民族抵抗意识的全部丧失,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八国联军侵华辛丑条约签订后,清政府完全沦为帝国主义的工具,民
10、族抵抗意识全部丧失,故D正确;南京条约不符合“西太后身上民族抵抗意识的全部丧失”,故A排除;北京条约属于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也没有全部丧失民族抵抗意识,故B排除;马关条约,属于中日甲午战争时期,也没有全部丧失民族抵抗意识,故C排除。答案:D10赫德认为“推行瓜分政策应当受到谴责,而采用改朝换代或更换皇帝的办法,比瓜分更加没有希望,唯一实际的办法是保持清王朝的现势和现状”。为此,列强与中国签订了()A天津条约 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解析:根据材料“推行瓜分政策”可知是指列强掀起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潮,由于义和团运动体现了中国人民反侵略的英勇斗争精神,粉碎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美梦,故保持
11、清王朝的现势和现状,列强与中国签订了辛丑条约,D项正确;A.B.C三项均与材料无关,排除。所以选D。答案:D11(2018甘肃武威六中期末)鸦片战争改变了当时社会的性质,中国最终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标志是()A虎门销烟B鸦片战争的爆发C中日甲午战争的影响D辛丑条约的签订解析:根据所学知识1901年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故选D。答案:D12黄遵宪是中国近代著名的爱国诗人。他曾在仰天一诗中写道:“仰天击缶唱乌乌,拍遍阑干碎唾壶。病久忍摩新髀肉,劫余惊抚好头颅。筪藏名士株连籍,壁挂群雄豆剖图。敢托鸩媒从凤驾,自排闾阖拨云呼。”对此诗写作背景表述准确的是 ()A甲午战
12、败,举国悲哀B维新受挫,忧国忧民C列强群至,瓜分风起D义和热血,抗敌卫国解析:根据诗句中的“群雄豆剖图”,可推断是甲午中日战争以后,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故选C项;A项说法不能完整反映诗句内容;B.D两项发生的时间与材料反映的时间不符。答案:C二、非选择题(本题共2个小题,13题34分,14题18分,共52分)13(34分)(2018山西太原成成中学月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清朝前期与周边国家大多建立了正式外交关系,即“宗藩”关系。鸦片战争前,清政府一直没有设置专管外事的机构,凡有对外交涉事宜,均交由礼部和理藩院兼管,如有重大交涉事件发生,则派钦差大臣负责办理。1844年,清廷在广
13、州设立五口通商大臣,由两广总督兼任,管理一切对外交涉事件。1861年,清政府设立总理衙门,这是为办洋务及外交事务而特设的中央机构,构造了近代外交机构的雏形。1877年,应英国要求和两国交往的需要,清政府在英国设立使馆,迈出了创建领事制度的第一步。郭嵩焘在屈辱中就任驻英国大使,揭开了近代中国向外遣使的序幕。1901年,依据辛丑条约,清政府设立外务部,成为完全意义上名副其实的外交机构,中国外交走向正规。民国初年,政府按照西方模式对外交机构进行了组织现代化和人事专门化改革。外交机构近代化的使命完成。据中国近代外交制度的转型整理(1)根据材料概括近代前期中国外交的变化。(10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
14、学知识,分析近代前期中国外交变化的原因。(14分)(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近代前期中国外交变化的认识。(10分)解析:(1)从材料来看,中国近代外交政策是从无到有的。最开始没有专门的外交机构,到后来总理衙门的设置以及辛丑条约之后的外务部等等。这一系列变化其实是一种被迫的行为,是一种无奈的转变。(2)中国外交政策的调整是根据当时中国的实际情况来确定的。当时中国处于内忧外患的状况,所以为了和列强保持一定的良好关系,以及得到别人的帮助,外交政策显得格外重要,也促进了外交事业的发展。此外,西学传入,有志之士开始研究这一学问,得到了质的发展。(3)从中国近代外交政策来看,首先得到的就是:弱
15、国无外交。只有顺应时代的发展,不断提高综合国力,才能在外交事业上取得足够的话语权,才会取得外交事业的重大突破。近代外交是一种被迫的行为,对中国本身有利有弊,我们要一分为二地看待。答案:(1)变化:从宗藩体制向近代外交体制转型;外事机构从无到有;从被动到主动;从闭关锁国到开放;从临时性监管机构到正式的专门机构,并开始设置驻外机构。(2)原因:内忧外患,民族危机加深;列强的要求和推动;中外联系的加强;统治者政策的调整;社会发展的要求;西学东渐;外交官的努力。(3)认识:近代外交的变化体现了近代中国由封闭走向开放,有利于中外联系的加强;顺应了世界潮流;有利于中国的近代化;另一方面近代外交的发展便利了
16、列强对中国的侵略,且有半殖民地色彩。14(18分)(2018河北冀州中学月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战争名称时间发动国家条约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鸦片战争1840年1842年英国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年1860年英法天津条约北京条约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加深中法战争1883年1885年法中法新约打开了中国的西南门户1894年1895年日本1900年1901年德、奥、美、法、英、意、日、俄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完成上面的表格。并根据表格栏目和所填内容,为表格设计一个标题。答案:表格内容:中日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大大加深标题:列强历次侵华及其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