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一学案:第九单元第4课 戊戌政变 WORD版含答案.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859706 上传时间:2024-05-31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3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一学案:第九单元第4课 戊戌政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一学案:第九单元第4课 戊戌政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一学案:第九单元第4课 戊戌政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一学案:第九单元第4课 戊戌政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一学案:第九单元第4课 戊戌政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一学案:第九单元第4课 戊戌政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一学案:第九单元第4课 戊戌政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一学案:第九单元第4课 戊戌政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一学案:第九单元第4课 戊戌政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一学案:第九单元第4课 戊戌政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一学案:第九单元第4课 戊戌政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4课戊戌政变课程标准素养解读知道戊戌变法失败的基本史实,探讨中国近代化道路的曲折性。 从时空观念和史料实证角度了解百日维新期间新旧势力交锋的表现。 从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角度理解百日维新失败的原因及其历史意义。 从唯物史观和历史解释角度认识改良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中国近代化道路的曲折性。一、新旧势力的交锋顽固派对变法的破坏1代表人物(1)旧势力:以慈禧太后为首。(2)新势力:以光绪帝为首。2交锋举措 (1)旧势力慈禧太后解除翁同龢的军机大臣职务。任命亲信荣禄为直隶总督,控制京津地区。大部分官员对新政抵制。荣禄等人密谋由慈禧太后训政,结束光绪帝主政、扑灭新政。(2)新势力光绪帝革去礼部两名尚书

2、及四名侍郎的职务。任命谭嗣同等为“军机四卿”。拉拢袁世凯,却不识其真面目。游说列强支持,没有结果。深度点拨守旧势力抵制和反对新政是为了维护自己的既得利益,维护自身的权力;维新派试图实行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发展资本主义是进步的、符合历史发展潮流的。二、百日维新的失败变法的结果1导火线 (1)光绪帝受到慈禧太后训斥,召见杨锐等人商议对策,授以密谕。(2)谭嗣同带密谕夜访袁世凯。(3)光绪帝接见日本前首相伊藤博文。2经过(1)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后和守旧势力发动政变,宣布“临朝听政”,将光绪帝囚禁于中南海的瀛台。(2)慈禧太后下令逮捕军机四卿及其他维新派人士。28日,谭嗣同等人被杀,史称“戊戌

3、六君子”。(3)政变后除了京师大学堂被保留下来之外,其他新政措施全被取消。3结果:“百日维新”宣告失败。深度点拨戊戌政变的发生是必然的,这主要取决于守旧势力对自身根本利益的维护。戊戌变法的实质是一场资产阶级的维新变法运动,主要目的是通过变法在中国建立起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度,这是封建地主势力的代表慈禧太后所无法容忍的。课中思考阅读教材P137“学思之窗”,思考:想一想:谭嗣同这些言行反映了维新志士何种风貌?提示 一方面表现了维新志士浓烈的爱国情操和大无畏的牺牲精神,同时也说明了他们对变法简单而偏颇的认识。三、变法失败的原因与变法的历史意义变法的评价1失败原因(1)根本原因:资产阶级维新派势力弱小

4、,封建顽固势力强大。(2)主观原因既缺乏坚强的组织领导,又脱离广大人民群众。寄希望于无实权的光绪帝和极少数帝党官僚,对帝国主义列强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2失败教训:在当时的中国,改良主义的道路是走不通的,中国近代化的路程是漫长而又坎坷的。3历史意义(1)是一场政治改革运动。维新派以变法图强、救亡图存为目标,表现出强烈的爱国热情。(2)是资产阶级变革社会制度的初步尝试。维新派试图实行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发展民族资本主义,符合历史发展趋势。(3)是近代中国一次思想解放的潮流,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4)留下的许多遗产成为中华文明发展史上的宝贵财富。深度点拨由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产生发展起来的民族资

5、本主义及民族资产阶级的局限性,他们依靠无实权的封建君主来进行改革,对封建势力采取了妥协的态度,试图在不彻底推翻封建制度的前提下进行社会改良,最终在强大的封建顽固势力的反击下失败。1新旧势力各自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而采取一系列措施,双方的交锋点是人事安排和军事力量的控制,交锋中新势力处于弱势。2戊戌变法要在近代中国推行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这是近代中国追求政治民主化的重要体现。3戊戌变法的失败说明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中国行不通。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史料一这场来也匆匆,去也匆匆的“现代化”运动,却在京城菜市口的刑场上画上了“休止符”史料二戊戌变政,首在裁官。京师闲散衙门被裁者不下十余处,连带关系因之失职失

6、业者将及万人,朝野震骇,颇有民不聊生之戚。梦蕉亭杂记史料三戊戌变法初期,康有为认为“日本施行三十年而强,吾中国国土之大,人民之众,变法三年,可以自立少变而不全变,举其一而不改其二,连类并败,必至无功”。史料四戊戌政变后,封建顽固派大肆捕杀维新党人,市民百姓围观(戊戌)六君子,纷纷叫骂:“乱臣贼子,书生狂徒,割了他们的舌头!不好好读圣贤之书,跑出来祸乱人心!”没有用“画上句号”说明中国的近代化并没有因戊戌变法的失败而止步。说明由于维新变法触动了很多人的利益。说明变法者急于求成,没有正确认识到变法的困难。说明维新派的维新活动和流血牺牲没有得到群众理解和支持。(1)史料一中这场“来也匆匆,去也匆匆的

7、现代化运动”是指的什么事件?这一事件失败的原因是什么?提示 维新变法运动。变法触犯了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的利益,遭到他们的强烈反对;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具有软弱性。(2)据史料二指出戊戌变法失败的因素是什么。提示 触动了既得利益者,树敌太多。(3)据史料三概括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提示 强求变法的“速度”和“全变”。(4)据史料四概括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综上所述你能得出什么启示?提示 原因:封建顽固势力的阻挠和破坏;没有发动广大人民群众。启示:改革阻力大,应循序渐进;改革必须取得人民群众的支持。戊戌变法运动失败的原因(1)根本原因: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产生和发展起来的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充分,资产阶

8、级维新派势力过于弱小,封建顽固势力过于强大,双方力量悬殊。(2)具体原因:缺乏坚强的组织领导;脱离广大人民群众,只寄希望于没有实权的光绪帝和少数官僚;对袁世凯和帝国主义列强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变法策略比较激进,缺乏循序渐进的过程,某些措施也缺乏可操作性。 戊戌变法的性质和意义史料一他们由于自己的官位和既得利益,只需要“传统范围内的改革”。他们仍然认为,改革中国的儒家文明,就可以满足现代的需要。这种观点的著名代表人物是激进的广东学者康有为,他以其论著孔子改制考而震惊同僚。这部反传统观念的著作将孔子描写成人民权利而不是帝国权力的维护者。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史料二以康、梁为首的维新派是中国知识分子

9、中的开明分子采取了防卫性的、自觉的现代化变革尝试。他们从西方政治学和西方政治制度的角度,力图对中国的政治制度进行变革。无论如何,戊戌变法为近代中国早期现代化拉开了序幕,这是它在中国历史上应有的地位,不能因其结果的失败而抹杀。周嫦妮现代化视野中的戊戌变法史料三“百日维新”虽然失败了,但它毕竟触动了传统的中国政治体制,为现代国家的建立作出了有益的尝试。以后发生的历次革命运动,从现代化的进程看,都与戊戌变法有着历史的连续性,也正因为如此,史学界才会把戊戌变法视作近代中国(政治)现代化进程的起点。回顾戊戌重温历史表明作者(斯塔夫里阿诺斯)认为戊戌变法还只是传统意义上的封建地主阶级改革。指出戊戌变法是一

10、场近代化性质的改革。肯定了戊戌变法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地位。(1)史料一对戊戌变法性质的分析是否正确?请结合史实加以说明。提示 不正确。史料认为戊戌变法是“传统范围内的改革”,而康有为维新思想是西方政治学说同中国儒家思想相结合的产物;提出了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制度的政治主张;戊戌变法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2)据史料二,概括指出戊戌变法的历史影响,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变法在文化上进行了哪些“现代化变革尝试”。提示 影响:拉开了近代中国早期现代化的序幕。尝试:废八股、改革科举制度;创办新式学堂(京师大学堂);选派留学生等。(3)据史料三和所学知识,简要评价戊戌变法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作

11、用。提示 评价:变法触动了传统体制,为现代国家的建立作出了有益的尝试,是近代中国政治现代化进程的起点;但由于资产阶级的力量薄弱,变法以失败告终,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戊戌变法的性质和意义(1)性质从背景和条件来看:戊戌变法是在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开始作为一支新的政治力量登上政治舞台的背景和条件下发生的,其目的是挽救民族危亡、发展资本主义。因而它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爱国的政治运动。从纲领和内容来看:康有为在应诏统筹全局折中,要求光绪帝仿效日本、俄国的改革进行变法,从而成为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施政纲领,光绪帝在变法过程中颁布了一系列变法法令,适应了资

12、产阶级参与政权、发展资本主义的要求,具有明显的资本主义性质,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2)意义爱国性:从时代背景分析,变法运动是在甲午战争失败于邻国日本后,中华民族遭遇空前危机的情况下开始的,所以救亡图存是变法的直接目的。从这个意义上看,变法是爱国的,是进步的。进步性:从变法的内容看,政治上要求实行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度,经济上要求发展资本主义,这些要求是符合历史发展趋势的。启蒙性:从变法运动的过程看,上书、演讲、办团体、宣传变祖宗之法,乃至掀起百日维新,这些使民众接触到了资产阶级思想,认识到封建思想的弊端,从而起到了解放思想的作用。 一、对维新变法时期遗产的理解1具备新意识的近代知识分子

13、在维新变法时期形成;宣传和变法起到了开阔眼界、解放思想的作用。2近代文化和教育事业获得较快发展;出版印刷事业也获得了长足的进步,人们的认知空间空前扩大;提倡了文明的生活方式。3维新运动既是一场救亡图存的爱国政治运动,也是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激发了人们的爱国思想和民族意识,开创了新的时代风气、社会舆论和思想观念。二、戊戌变法在推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意义 1政治上,维新派试图在政治上变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为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度,揭开了中国政治民主化的序幕。 2经济上,维新派在经济上提倡发展近代工业、交通运输业,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3思想上,对激发人民的爱国情感和民族意识起了重要作用;为

14、近代思想启蒙运动的兴起开辟了道路,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 4文化教育上,百日维新中改革科举制,废除八股,设立新式学堂,也为改革封建教育制度打开了缺口,促进了近代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播。 5社会生活上,维新派建立社团、兴办学堂、创办报刊、提倡女学、改易风俗等,对促进社会生活和社会意识的近代化也起了重要作用。 6军事上,推动了军事近代化,变法有利于军事力量的增强。 (建议用时:30分钟)一、选择题1英、日等国都曾暗示愿意帮助中国变法的主要原因是()A帮助中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B推翻清王朝的统治C推翻慈禧太后的统治D与他国争夺在华的利益解析:选D。外国侵略者在中国的任何举措,其基本的出发点都是维护其在华的

15、侵略权益。英、日等国为了与俄国争夺在华利益,曾暗示愿意帮助中国变法。2(2019邢台检测)在百日维新中,除湖南巡抚外各省官员大多抵制新政,这充分说明()A光绪帝没有实权 B绝大多数官员都是顽固派C封建保守势力强大D改良的道路在中国行不通解析:选C。从题干中可看出地方官员支持变法人员较少,反映了封建保守势力的强大,故C项符合题意;A、D两项与题干材料没有必然联系,排除;B项表述绝对化,排除。3为进一步巩固自己的统治权力,慈禧太后采取的破坏新政的措施不包括()A解除了支持新政的翁同龢的军机大臣职务B任命她的亲信荣禄为直隶总督C将人事任免权和军权牢牢控制在手中D指使袁世凯出卖维新派解析:选D。A、B

16、、C三项是慈禧太后采取的破坏新政的措施;符合题干“不包括”之意的是D项,因为袁世凯是自己出卖维新派的,而非受人指使。4慈禧太后的血腥镇压使持续了百余日的戊戌变法宣告失败,“戊戌六君子”血洒北京菜市口,康有为、梁启超等逃往国外,光绪帝失去了人身自由。慈禧太后这样做的根本原因是()A戊戌变法挑战了慈禧太后的权威B戊戌变法触动了慈禧太后统治的基础C戊戌变法提拔了一批汉族官员D戊戌变法使资产阶级获取了政权解析:选B。戊戌变法触及封建制度,动摇了封建统治基础,损害了封建顽固势力的利益,所以他们发动了戊戌政变。5在老百姓眼里,“康党”根本不值得半点同情,他们都是一群瞎折腾的“白脸奸臣”,正如维新派也将一般

17、老百姓说成“愚民”“群盲”不可救药一样。这主要说明()A维新变法的失败是因为百姓的反对B民主宪政思想缺乏普遍的社会认同C维新变法时期的中国民众愚昧落后D维新变法违背了中国历史的发展潮流解析:选B。本题考查阅读分析能力。题干材料中“在老百姓眼里,康党根本不值得半点同情,他们都是一群瞎折腾的白脸奸臣”直接说明老百姓并不认同维新派的民主宪政思想,故选B项。6下图是一则晚清时期的报纸摘要,其记录的主要历史事件是()A维新思潮的兴起B康梁公车上书C光绪帝“百日新政” D慈禧太后“戊戌政变”解析:选D。报纸中记录的是“戊戌六君子”在菜市口被杀害的公告,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这是慈禧太后发动“戊戌政变”的一个重

18、要表现,故D项正确。7著名史学家戴逸根据戊戌变法的历史影响指出:“人们久处在封建闭塞的发霉气氛中,忽然从那里吹过来一股新鲜的气息,麻木不仁的头脑开始清醒过来了,僵硬的四肢逐渐动弹起来了。”这里强调了戊戌变法()A挽救了民族危亡 B实现了富国强兵C起到思想启蒙作用 D建立了民主政治解析:选C。戊戌变法是一场资产阶级的改良运动,有利于发展资本主义;也是一次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同时是近代一次思想解放的潮流,在社会上起到了思想启蒙作用。结合材料关键信息“头脑开始清醒”可知,强调了戊戌变法引领思想启蒙的意义,故C项说法符合题干材料含义。A、B、D三项说法与题干材料不符。8戊戌变法期间,光绪帝共计发布变法

19、诏令184条,包括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各个方面。对此,时任海关总税务司的赫德指出:“他们把足够九年吃的东西不顾它的胃量和消化能力,在三个月之内,都填塞给它吃了。”可见变法失败的原因是()A变法过程过分急于求成B变法内容涉及领域过宽C变法没有推动社会进步D变法主持属于封建皇帝解析:选A。解答本题关键在于对材料的理解。戊戌变法前后历时仅103天。从材料中“诏令184条”可知政令颁发之多,改革者改革之心切。“不顾它的胃量和消化能力”进一步佐证改革进度超出了正常幅度,急于求成,故选A项。9读图,图中内容是著名学者虞和平对某一事件的评价。这一事件是()A洋务运动 B义和团运动C戊戌变法 D新文化运动解

20、析:选C。由“第一次”“较为全面的资本主义现代化”“现代团体活动”可知,这一事件是戊戌变法,C项符合题意。10日本福泽谕吉的文明论概略就社会转型的问题说:“汲取欧洲文明,必须先其难者而后其易者,首先变革人心,然后改变政令,最后达到有形的物质。按照这个顺序做,虽然有困难,但是没有真正的障碍,可以顺利达到目的。倘若次序颠倒,看似容易,实则不通。”与此相比,中国的近代化进程()A正好相反B完全相同C部分相似D三者同步解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先后经历了由器物到制度再到思想的过程,走的是先易后难的道路,与福泽谕吉的主张正好相反。故选A。二、非选择题11维新志士们力图通过

21、变法改革现状、挽救民族危亡,其政治实践留下了深刻的历史教训。阅读下列材料:材料康有为是一个思想家,而不是一个实践的政治家。他对现实政治没有太多的认识,也没有运用过政治权势。他急于求成,毫不考虑变法对其他人的影响。他意识不到,激进的变法实际上是对整个儒家统治的国家和社会的一场战争,包括危及满族八旗特权在内的改革,只会激起来自多方面的强烈反对。除了皇帝外所有的改革者都是汉人的事实,在满族人中间引起恐慌。越来越多的汉人感到,他们的前途在于彻底地推翻满人的王朝,只有来自下层的流血革命才有可能实现。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完成下列要求:(1)据材料简析戊戌变法失败的主要原因。

22、(2)据材料概括戊戌变法失败的深远影响,谈谈你对政治改革基本策略的认识。解析:本题考查戊戌变法失败的主要原因和深远影响,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信息的分析概括能力。(1)戊戌变法失败的主要原因,可以根据材料中的“他对现实政治没有太多的认识,也没有运用过政治权势”“他急于求成”等信息分析概括得出。(2)戊戌变法失败的深远影响,可以根据材料中的“除了皇帝外所有的改革者都是汉人的事实,在满族人中间引起恐慌”等信息分析概括得出。对政治改革基本策略的认识,应当联系所学有关内容,从改革策略、改革要尽量减少阻力和改革者要有远见卓识等方面来回答。答案:(1)主要原因:维新派缺乏政治经验;改革者心态急于求成;变法策略

23、过于激进。(2)影响:满汉分裂扩大;促进了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到来。认识:政治改革必须遵循循序渐进的策略;政治改革要保持社会稳定,减少阻力;改革者必须要有远见卓识。12阅读下列材料,完成问题。材料一材料二(1)材料一中的图片说明中日两国准备发起什么运动?(2)当时中日两国在外部条件上相同的遭遇是什么?两国的最终命运有何不同?(3)中国发起的维新变法运动历经百日夭折,其原因何在?解析:(1)依据材料一“日本使节团”可知是明治维新;依据“康有为和孔子改制考”可知是中国的戊戌变法。(2)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日本面临美国侵略以及中国面临外国入侵可得出相同遭遇;第二小问依据所学知识从日本明治维新成功以

24、及中国戊戌变法失败角度回答。 (3)依据所学知识从资产阶级力量、维新派策略以及对于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抱有幻想等角度思考回答。答案:(1)明治维新运动,戊戌变法运动。(2)相同遭遇:西方列强侵略,沦为半殖民地。命运不同:日本明治维新成功,崛起为东方强国;中国戊戌变法失败,中国依然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3)原因:资产阶级维新派势力过于弱小,封建顽固势力过于强大。维新派采取的方式和手段存在缺陷(或采取了和平改良的方式);对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抱有幻想。教材答疑名师指津一、本课测评(教材P138)1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是什么?提示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在夹缝中艰难生存,力量薄弱;民族资产阶级的力量弱小,以

25、民族资产阶级为主要阶级来源的新势力力量有限;旧势力的阶级根基封建势力在中国有千年的历史,力量雄厚;且朝廷中慈禧太后和光绪帝是制约和被制约的关系;悬殊的力量对比是变法失败的根本原因。此外,原因还包括:新势力在变法过程中没有发动群众,缺乏群众基础;执行新政的地方官员阳奉阴违,新政无法落实;变法采用“和平”“合法”的手段和自上而下的方式;对帝国主义的幻想,等等。2戊戌变法的意义体现在哪些方面?提示 见本课史料探究重难突破探究点2论从史出。二、学习延伸(教材P138)1讨论会提示 略。2争鸣你是否同意这种观点?试陈述自己的理由。提示 (1)同意,主要从资产阶级维新派的阶级本质方面分析。(2)不同意,主要从封建势力的强大和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社会性质方面分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