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孟子三章s 寡yn gun yn 贱畎 yu b x zng 2.找出通假字(1)亲戚畔之“”同“”,解释:(2)往之女家“”同“”,解释:(3)曾益其所不能“”同“”,解释:(4)困于心,衡于虑“”同“”,解释:(5)入则无法家拂士“”同“”,解释:畔叛背叛女汝你曾增增加衡横梗塞、不顺拂弼辅佐围。离开。极点。真正,确实。指战争停息。怎么,哪里。行冠礼。教导、训诲。指丈夫。准则,标准。遵从。选拔、任用。常常。奋起,指有所作为。征验、表现。了解、明白。匹敌、相当。有利条件锐利告诫谨慎动词,居住名词,居所,住宅能够实现结构助词,的代词,代正道动词,违背动词,同“弼”,辅佐动词,兴起,指被任用动
2、词,显露、流露连词,表承接连词,表并列名词,狱官名词,贤士介词,从介词,给介词,在介词,在中名词用作动词,限制形容词用作动词,巩固形容词用作动词,震慑使动用法,使惑乱使动用法,使改变使动用法,使屈服名词用作动词,犯错误使动用法,使痛苦使动用法,使劳累使动用法,使经受饥饿(之苦)使动用法,使受到贫困(之苦)使动用法,使受到震撼/使坚忍护城河池塘捣土用的杵建筑、修建三、作家介绍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邹(今山东邹城东南)人,战国时期思想家,儒家学派代表人物之一。1.请分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文的语言特色。点拨:本文语句整齐、流畅,一气贯注,有说服力。比如在论证“地利不如人和”时,作者先用
3、四个并列的否定句,充分铺张防守一方所具备的“地利”方面的有利条件,然后陡然一转,说出失败的结局,使得“地利不如人和”的结论有了很强的说服力。又如在阐述“得道者多助”时,作者先用了三个否定的排比句,顺理成章地推导出结论;然后又把“多助”和“寡助”进行对比,自然得出“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的结论。2.请对比分析富贵不能淫中孟子所说的“妾妇之道”和“大丈夫之道”的不同。点拨:“妾妇之道”表现为顺从,其本质是在权力面前无原则,如张仪之流,只是顺从秦王的意思;“大丈夫之道”表现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其本质是对内心的仁、义、礼的坚守,一如儒家所倡导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是如何来论证观点的?点拨:列举六个事例说明受磨炼才能有所作为。从正面论述饱受磨炼的好处担当大任;从反面论述不受磨炼的危害国恒亡;总结全文,提出中心论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4.核心图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