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单元5 大自然的语言1.2023连云港期中改编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过来。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开放。再过两个月,燕子pin然归来。不久,布谷鸟也来了。于是转入炎热的夏季,这是植物yn育果实的时期。到了秋天,果实成熟,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在秋风中簌簌地落下来。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到处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准备迎接风雪载途的寒冬。在地球上温带和亚热带区域里,年年如是,。123456789101112(1)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萌发(mn)pin然(翩)yn育(孕)簌簌(s)衰草(shui)载途(zi)mn翩孕sshuizi1234567
2、89101112A.复苏次序销声匿迹呈现周而复始B.复苏次第戛然而止体现循环往复C.苏醒次序戛然而止体现循环往复D.苏醒次第销声匿迹呈现周而复始(2)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D)D123456789101112精段品读阅读课文,回答问题。4.根据文章内容,完成填空。(填说明顺序,概括语段内容)123456789101112逻辑引出物候和物候学古今差异顺序1234567891011125.本文在说明事理时运用了多种说明方法,请从文中任选一种,并说说其作用。答案:示例:列数字。如“在早春三四月间,南京桃花要比北京早开二十天,但是到晚春五月初,南京刺槐开花只比北京早十天”,以具体的
3、数字,有力地说明了纬度是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重要因素。1234567891011126.结合语境,品味下面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古代流传下来的许多农谚就包含了丰富的物候知识。答案:“许多”表示大多数,说明了并不是所有,而是大多数的农谚包含物候知识,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123456789101112【变式问不同问法答案略有不同】“古代流传下来的许多农谚就包含了丰富的物候知识”一句中的“许多”能否删去?为什么?答案:不能删去。“许多”说明古代流传下来的农谚中有很多与物候知识有关,但不是所有古代流传下来的农谚都“包含了丰富的物候知识”。若去掉“许多”,就与事实不相符。“许多”一词体现了说明文
4、语言的准确性、科学性。1234567891011129.材料一中画横线的句子主要运用了哪两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4分)答案:主要运用了列数字、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列出了“1.67”“第四”的数据,将2022年的全球年平均陆地气温与1850年至1900年的平均值进行比较,具体准确地说明了2022年全球年平均陆地气温偏 高,使得说明的内容更具说服力。12345678910111210.材料三的说明顺序是什么?围绕温室效应,梳理行文思路。(5分)答案:逻辑顺序。首先解释了什么是温室效应;然后介绍了温室效应加强会带来的严重后果;接着分析了温室效应加强的原因;最后呼吁大家从个人做起,为环保贡献自己的一
5、份力量。12345678910111211.全球气候治理迫在眉睫,请根据材料二,就如何有效地进行全球气候治理提出三条合理化建议。(3分)答案: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道路;优化能源结构,调整产业结构,创新节能减排技术;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冰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世界各国要将承诺转化为行动,用最短时间实现碳中和。(答出三点即可)123456789101112(2)2023山西中考二十四节气中流淌着中国人的诗意生活,传达着对传统文化的坚守。宣传组准备制作“节气文化”宣传片,请你为下面宣传“夏至”美食文化的图片配解说词。写作提示:选取其中一幅图片;介绍画面内容及内涵;语言生动,表达有条理;不少于80字。123456789101112答案:示例:我选第张图片。图中憨态可掬的熊猫头戴小帽手挥彩带,站在豌豆糕上翩翩起舞,开心地说:“食豌豆糕,防病又开胃。”豌豆糕清凉解暑,体现出顺时节而为的生活理念。12345678910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