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三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5《我的家在这里》说课稿2课时2篇.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84579 上传时间:2024-05-25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13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5《我的家在这里》说课稿2课时2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三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5《我的家在这里》说课稿2课时2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三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5《我的家在这里》说课稿2课时2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三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5《我的家在这里》说课稿2课时2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三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5《我的家在这里》说课稿2课时2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三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5《我的家在这里》说课稿2课时2篇.doc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三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5《我的家在这里》说课稿2课时2篇.doc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三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5《我的家在这里》说课稿2课时2篇.doc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三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5《我的家在这里》说课稿2课时2篇.doc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三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5《我的家在这里》说课稿2课时2篇.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三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5《我的家在这里》说课稿2课时2篇.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三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5《我的家在这里》说课稿2课时2篇.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三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5《我的家在这里》说课稿2课时2篇.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三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5《我的家在这里》说课稿2课时2篇.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三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5《我的家在这里》说课稿2课时2篇.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三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5《我的家在这里》说课稿2课时2篇.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三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5《我的家在这里》说课稿2课时2篇.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三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5《我的家在这里》说课稿2课时2篇.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三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5《我的家在这里》说课稿2课时2篇.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三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5《我的家在这里》说课稿2课时2篇.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三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5《我的家在这里》说课稿2课时2篇.doc_第21页
第21页 / 共23页
三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5《我的家在这里》说课稿2课时2篇.doc_第22页
第22页 / 共23页
三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5《我的家在这里》说课稿2课时2篇.doc_第23页
第23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5.我的家在这里说课稿共2课时各位评委,我今天说课的课题是,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下册我的家在这里,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过程以及板书设计等方面对本课的教学设想进行说明:一、说教材分析本课由两个板块组成。第一个板块的话题是“热爱这里的一草一木”,目的是让学生认识和体验社区对自己成长的重要性。第二个板块的话题是“我能做点什么”,目的是引导学生在主动参与社区公共生活的过程中,培养他们为社区尽责的意识。两个板块之间有先后的逻辑关系,先通过引导学生回忆、分享自己在社区里的成长足迹,认识和体会社区对自己成长的重要性,再引导他们关注社区存在的不足,以自己力所能及的方式改进社区运行和发展,

2、提升他们对社区的责任感。二、说学情分析随着三年级儿童活动范围和视野的不断扩大,他们的生活已经逐步从家庭与学校扩展到社区,这是他们走出家庭和学校之后一个比较大的生活圈,也是他们在家庭与学校之外的主要生活、游戏与学习场域。有目的地引导他们了解社区与自己的关系,有助于他们形成归属感。社区是学生生活的地方。对学生来说既熟悉,又不熟悉。大多数学生并不知道社区的真正概念及功能,让学生全面了解自己的居住地,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意识到社区是一个大家庭,自己是社区一份子,作为生活在社区中的人要爱社区,也要承担相应的责任。三年级学生年龄偏小,对社会事务性探讨不深入,有意识地让他们通过探寻表面变化的原因,一步步认识和理

3、解社区,感受社会进行给我们生活带来的便利。通过引导儿童认识社区与自己成长的关系,唤醒儿童的公民主体意识,通过参与实践,激活儿童的参与意识,点燃一个公民的责任意识。三、说教学目标:1.认识和体会居住地对自己成长的重要性,有归属感和认同感。2.有为居住地尽责任的意识,积极参与居住地的公共生活。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帮助学生认识和体会社区对自己成长的重要性,有归属感和认同感。提升他们对社区的责任感。教学难点:1.让学生在熟悉居住地人和事的基础上,探究居住地职能部门的工作和职责,以及与自身生活之间的关系。2.探究一些令自己感到困惑的问题,增进对居住地的了解。3.针对居住地需要改进的地方,寻求改进方法。

4、教学准备:发放调查表,学生收集有关居住地的基本情况。四、教学过程:活动一:我的家在这里导语:同学们,不论你居住在城市的小区、街道,还是乡村中,大家共同生活、彼此联系,在这里形成了一个共同的“家”。你足够了解自己的家吗?你能准确的说出自己家的位置吗?出示任务:今天我们开展一次居住地大探秘。板贴:(我的家在这里)。找一找你发现这里都有什么?反馈指导:1.介绍新的朋友(巧巧)。打招呼,巧巧刚搬了新家,我们就跟随她来个“居住地大探秘”,看她家住哪里,那里都有什么?2.出示课件,学生熟悉居住地。(有居住地名称、位置、门牌单元号、空间环境及明显设施)让学生找一找,认一认。(板贴:熟悉)3.谁愿意来说说你的

5、家住在哪儿呢?(除了巧巧介绍的这些方面,你还可以补充不一样的)。4.分享展示课前收集任务单。看到听到自己的社区就起立,跟自己的社区的小居民打个招呼吧!同一个社区的小居民们都坐到一起来(出示大概地图)小结:同学们都讲得津津有味,不但说清楚了小区的名字和位置,还介绍了小区内部环境甚至还介绍了小区周边的建筑,从大家的描述中,老师感受到了大家都很爱自己的家。活动二:我的快乐基地导语:了解巧巧居住地基本情况,接下来就要发挥你“小眼睛”的能量,一起来观察这里的一草一木,一景一物,你一定会有新的感受。出示任务:在你生活的地方,一定有一个你最喜欢的地方吧?是哪里呢?你为什么喜欢这里呢?说出来和大家交流一下吧!

6、(板贴:喜欢)反馈指导:1.呈现教材29页第一二幅图,说一说喜爱居住地的原因。2.在小组内交流分享自己喜欢居住地的理由。3.学生发言:我喜欢这里的教师梳理归类(景,物)回顾自己在这里的足迹和快乐时刻。小结:看来很多同学都在自己的小区里找到了真爱,享受了美丽,收获了健康,真心地喜欢这里。这里有我们成长的足迹,这里有我的欢声笑语。活动三:我爱这里人和事导语:我们不仅喜欢这里,还熟悉这里的人和事,请大家再想一想,你最熟悉哪些人?他们是做什么工作的?你为什么会对他们印象深刻呢?出示任务:你知道社区里有哪些人在为我们服务吗?反馈指导:1.抢答游戏:比一比,谁更熟悉(1)你生活的地方的花草是谁在维护?(2

7、)你生活的地方的路灯坏了谁来更换?(3)你生活的地方的卫生谁来打扫?(4)你生活的地方的电梯谁来维修?(5)你生活的地方的谁来?2.为他们点赞。小区还有哪些人和事让你印象深刻?引导学生去发现社区的保安、车棚的管理人员、社区的清洁工、为民服务点的阿姨,商店的大妈、修车的叔叔正是因为他们的服务,使我们的生活更方便。3.实践小体验:在家长的陪同下或以小队活动的方式,参与社区的一项活动,并记录在“社区服务卡上”。小结:我们生活在这里,这里有我们成长的足迹,这里有我们的欢声笑语。这里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重要的场所,这里的人们为我们的成长带来了更多的帮助。我们热爱这里的一草一木,我们喜爱这里的每一个人。活动

8、四:我的探秘发布会导语:尽管我们熟悉这里,但也有同学提出一些令人困惑的问题。出示任务:你居住的村庄或社区叫什么名字?你知道这个名字的来历吗?反馈指导:1.巧巧收集大家的一些疑惑。(1)为什么大家要住在同一个村或社区里呢?(2)为什么我们村叫王家村呢?我们村庄的名字有何来历?(3)我们的社区是由谁来管理的呢?如果发生了事关大家利益的需要解决的事情,该怎么办呢?2.随机采访,分享自己居住地名字来历,故事,传说。3.巧巧谈感受:小区伴我幸福成长4.小活动:我当村委会(居委会)主任(1)你们村或社区开展过哪些活动?可以在班里模拟表演。(2)如果你是村委会主任或居委会主任,你想为村里或社区设计什么样的活

9、动5.欣赏多彩社区活动。通过展示社区的丰富活动,唤起学生对作为社区一员的幸福感。6.夸夸我的居住地:(板贴:热爱)鼓励形式多样,如儿歌创编,拍照,点赞卡,总结居住地优点和特点,搭建对“家”喜爱的平台。小结:今天巧巧带领大家一起来认识了自己居住的地方,欣赏到了我们居住地的美好环境,感受它带给我们的幸福与快乐。老师希望你做个生活的有心人,用心关注我们社区,成为社区生活的小达人!第二课时课时内容:第二个板块的话题是“我能做点什么”(完成教材31页-33页)课前准备:了解社区开展的活动。关心社区公共事务,为社区公共事务的改进和完善提建议,寻找解决方法,进一步促进学生公民意识的形成。活动一:社区在我心导

10、语: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农村和城市社区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还有些东西没有改变,那又是什么呢?出示任务:我们一起来阅读故事井深情更深。反馈指导:1.小讨论:读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感想?请大家思考:村里家家户户有了自来水,人们为什么还喜欢到井边来呢?2.全班内交流。3.你的村庄(社区)里也有这样能凝聚全村人的心的地方吗?分享自己的故事活动二:我能做点什么导语:大家对自己生活的村子或者小区已经非常熟悉了,那么你能想一想,有什么需要改进的地方吗?出示任务:请你尽可能多地找出你的社区里需要改进的地方。(出示P32页情境图)反馈指导:1.看图引发思考,回忆交流自己居住地有哪些需要改进地方。2.在此基础上

11、引导学生将发现的问题进行分类。(板贴:找问题)3.想一想,说一说,填一填。完成教材32页表格。小结:每个人都生活在这里,这里是我们社会生活的起点。改善好这里的现状,过好社区生活,对我们每个人而言都有着重要的意义。活动三:我是这里小达人导语:巧巧对自己的居住社区很满意吗?听说她们社区正在参加魅力社区评选,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出示任务:假如开展一个社区评选大赛,你被邀请当评委,你觉得要符合哪些条件才能够参选魅力社区呢?反馈指导:1.学生讨论、交流,提出自己的方法和建议。学生思考回答,老师以思维导图的形式进行归纳。2.提问:以你的标准,你所在的社区能够榜上有名吗?请你找一找,还有哪些不够好的地方。3

12、.现场采访:请你带我们到你的社区去看一看,还有哪些不足的、需要改进的地方吧!4.我们一起去看看别人是怎么做的吧!出示(出示P33页图片)5.提问:打造魅力社区,你可以增添怎样的光彩呢?想一想,说一说,看一看你有什么好主意。(板贴:说点子)6.模拟角色扮演:为了这里更加美好请每个小组选择下列中的一种身份进行模拟扮演,为社区提出合理化建议。(1)小朋友;(2)父母;(3)老年人;(4)居住地工作人员7.能力小验收:你会怎么办?(板贴:有行动)小区垃圾没人管,我会找_水渠遭到破坏,我会向_报告。生活区道路被占,我会向_反映。小区绿地被占,我会找_8.我的实践小行动:请你“我能做点什么”和“我是社区小

13、主人”两个环节中想到的好点子中,选取你认为可行的方案,利用课余时间,对社区作一点点力所能及的贡献吧!小结:我们每一个人的家,都在村庄(社区)里,我们都希望我们的“家”是一个和乐融融、互爱互助的大家庭。美好和谐的村庄(社区)要靠我们每个人去努力建设,让我们一起共建和谐美好的“家”吧!五、板书设计:我的家在这里熟悉 找问题喜欢 说点子热爱 有行动六、教学反思:一、围绕目标精心设计学习活动,引导学生在体验中学、在探究中学,问题导学是通过设置挑战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全身心地投入到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活动中,并经过同伴交流和教师的指点、提升,获得正确的认知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二、以教材

14、所体现的文本因素为载体,通过一定的手段将学生的情感从“接受层”引向“体验层”引导学生去感受、去体验。结合同龄学伴巧设情境,把学生引到各个情境中去体验学生生活实际。让他们去观察、感受、体验、分析、反思,并以“美好生活”的目标去引导和提升自己的真实生活。三、选择儿童熟悉的、感兴趣的、有教育价值的内容作为活动设计的内容,将教材内容通过现实生活展现出来,使学生感到亲切可信,以儿童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呈现如表演、观察、练习、游戏、讨论等。不足:社区是学生生活的地方。对学生来说既熟悉,又不熟悉。教学中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教学起点,引导学生观察、关注自己的社区,提升学生的认识,激发学生对社区的热爱。三年级学生年

15、龄偏小,需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热情,参与到课堂讨论中去,教学不仅仅在于让学生全面了解自己的居住地,更是要让学生意识到社区是一个大家庭,自己是社区的一份子,作为学生要爱社区,也要承担相应的责任。学生年龄偏小对社会事务探讨不能太宽泛,引导学生学会探寻表面变化的原因。要把控学生的讨论方向,避免课堂出现混乱。要注意它的定位和后续性。改进预设:1.重视对学生社区生活调察的指导,让学生先做好计划,课前需要家长带领学生以时间为序进行居住地环境及功能职责调察。2.目标不能太高,以解决儿童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为主,既要帮助学生掌握这一课所要了解的内容,还要注意保留后续在生活中不断观察。3.教育具有延续性,课堂中教给

16、学生的方法与技能,需要在生活中不断实践。所以,教师可以创设课外延伸活动,鼓励学生将技能加以实践,形成生活的智慧。附课前学习任务单:我的社区-我的家(制作人:)5.我的家在这里说课稿第一课时各位评委,我今天说课的课题是,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下册我的家在这里,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过程以及板书设计等方面对本课的教学设想进行说明:一、说教材分析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我在这里长大”隶属“社区与家乡”主题,有三篇课文:我的家在这里、我家的好邻居、请到我的家乡来。第五课我的家在这里从情感上引入学生对社区生活的感受,再从认识上推动对社区人、事、物的了解,引导他们积极为社区改善建言献策。第六

17、课我家的好邻居聚焦到与学生生活更直接的邻里关系。第七课请到我的家乡来扩展到对“家乡”这一更广阔的生活环境的学习。我的家在这里是本单元的基础和起点,根据课程标准“我们的社区生活”里的第2条“了解本地区的自然环境和经济特点及其与人们生活的关系;了解对本地区发展有贡献、有影响的人物,萌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而编写。本课共有两个话题。这节课是第一课时,主要围绕第一个话题“热爱这里的一草一木”展开,教材由四页内容呈现。目的是通过引导学生回忆、分享自己在社区里的成长足迹,认识和体会社区对自己成长的重要性,提升对居住地的归属感和认同感。二、说学情分析我校地处城市,学生大多居住在学校周边六个社区内,因此,本课主

18、要以大部分学生居住的“流水西苑”和“京都苑”等城市社区场景展开教学,教材中有关乡村的图片和文字没有选用。本班学生对于社区有一定了解,但认识往往具有模糊、不明晰、片段化的特点,因此,我们要有目的拉近他们与社区的关系,帮助他们有意识地整理社区生活经验,表达积极的情感体验,加深对居住地的热爱,逐步提升归属感和认同感。三、说教学目标:1.通过回忆自己在社区中快乐的生活,分享社区中熟悉的人、事和活动,认识到社区对自己成长的重要性。2.通过情感体验,逐步对社区产生归属感和认同感。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从熟悉的人、事、活动中去感受社区生活的快乐和温暖,从而增强学生对社区的归属感和认同感。教学难点:让

19、学生在熟悉居住地人和事的基础上,探究居住地职能部门的工作和职责,以及与自身生活之间的关系。教学准备:课件四、教学过程:环节1:说说我的家在这里从学校招生区域分布图引出话题,引导学生交流:我的家在哪里?那里都有什么?让学生上台指一指所住的小区。我根据学生的发言点击课件,出示相应的学生居住地的图片。【设计意图】三年级学生不太能理解“社区”这个概念,教师要为他们的学习连接可感可思的生活资源:如,引入学校招生区域分布图,在图上找找自己住的小区,以建立起身边熟悉地域的感知。这样的设计能在课的开始就激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环节2:说说我最喜欢的地方1.首先,根据学情,选取教材中居住在城市的学生对最喜欢的地方

20、的介绍。2.接着,本班学生交流自己最喜欢的地方。学生拿出课前准备的照片或图画,先和同桌说一说,再全班分享,最后把相应图片贴到黑板上。与此同时,教师随机追问学生喜欢这个地方的原因,进一步激发他们对居住地的热爱。比如,有的学生说特别喜欢小区里的健身公园,因为在那里不但可以锻炼身体还可以和小伙伴一起玩,我就追问哪些小伙伴在那儿一起玩过,学生们共同体会那处场所带给自己的快乐。比如有的学生说喜欢家门口的运河水上巴士码头,因为出行非常便捷,我请有同样体验的学生也来说说自己的感受。3.教师将学生提供的喜欢的地方的照片串成的小视频进行播放,看后请学生交流感想,教师小结:我们生活在这里,这里有我们成长的足迹,这

21、里有我们的欢声笑语,我很喜欢这些地方。(贴板书:这里,有我喜欢的地方)【设计意图】为了让学生能够在课堂上充分地打开“话匣子”,首先,以教材中的图文为范例,将学生的生活与教材进行对接,引发学生表达的欲望,指导学生表达的方法。其次,做好课前准备,让学生用照片或图画把自己最喜欢的地方拍下来或画下来,以保证学生在课堂上有话可说、有内容可交流,使学生的生活经验与新的感知相互作用,形成正确的价值认同。环节3:说说我熟悉的人、事、活动首先,老师用图片和音频介绍在社区里的一个人、一件事、一个活动,引导学生回忆居住地熟悉的人、事和活动。接着,学生分享交流在自己居住地熟悉的人、发生的事情、组织的一些活动。(如果参

22、与的活动方便展示的,可以邀请学生即兴展示)(贴板书:这里,有我熟悉的人和事)在学生说到社区里为我们服务的人的时候,自然地引出“物业”。首先,让学生自由说说之前对物业的认识,接着老师用微课进行补充,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居住地职能部门的工作职责。1.教师播放一段学生参与社区活动的照片编辑成的视频,看完以后先请学生交流,这些活动对自己的成长有什么重要作用,引导学生体会社区对自己成长的重要性。接着请学生说一说希望社区还可以组织哪些活动,激起学生再次参与各类社区活动的欲望。(贴板书:)【设计意图】教材的图文材料里,“人”和“事”的界限不是很清晰,且侧重于“人”,因此,在保留“电工师傅”这幅图的基础上,我根据

23、学生居住地的实际情况替换了流水西苑社区进行楼房外立面整修这件事、学生参加社区“垃圾分类”大讲堂这个活动。“学德”如果不经由、利用学习者自身的经验,就不可能发生,重组的教材取自他们生活的“范例”,拓宽了对话主题范围,成为深层对话的切入点,将对话教学推向深入。此外,本课需要学生探究居住地职能部门的工作和职责,然而,学生对社区物业等设置的认识不明晰、片段化。因此,我用微课“画”说物业来突破教学难点:先采用思维导图理清“物业”的几大工作领域,在说明过程中配上有趣的卡通图,利用直观形象的手段,让学生对“物业”的工作职责有比较好的了解。环节4:说说我还想知道学生们事先把自己对社区存在的疑问写在纸条上,教师

24、提前整理好问题并进行分类,让学生在每一大类中抽取一张纸条,接着,大家共同解答纸条上的疑问。预设1我住的地方为什么叫“艮山上”?我住的小区为什么叫”紫庭花园”?学生解答对居住地小区命名的疑问,教师小结:小区名称的命名有些和地理位置有关,有些则蕴含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祝愿!(贴板书:写有小区名称的路标图片)预设2我想参加社区的一些活动,怎么报名呢?学生交流后教师小结:先找到社区服务中心,再向文教部的叔叔阿姨咨询活动信息【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生活建构的关键在于能够直接满足他们真实的认知需求,解决他们真实的困惑。为了真实了解学生对社区有哪些疑问,提前请学生把对社区存在的疑问写在纸条上,老师事先了解,并进行

25、分类。这样可以加强针对性,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此外,为了活动更有趣味性,在课堂上,采用抽签的方式,安排学生在每一大类疑问中抽取一张纸条,大家共同讨论。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再次引导学生体会社区生活的美好,增强对居住地的认同感。因时间关系不能在课堂上解决的问题,可在课后找时间再讨论解决。环节5:总结学生谈整节课的感受,教师小结并再次揭题,带着学生齐读板书:这里,有我喜欢的地方;这里,有我熟悉的人和事;【设计意图】齐读板书,烘托气氛,使学生对社区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得以显性的流露。(贴板书:热爱)五、板书设计:这里,有我喜欢的地方;这里,有我熟悉的人和事;5.我的家在这里说课稿第二课时各位评委,我今天说

26、课的课题是,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下册同学相伴,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过程以及板书设计等方面对本课的教学设想进行说明:一、说教材分析5我的家在这里第一课时主要学习第一板块“热爱这里的一草一木”,第二课时则学习第二板块“我能做点什么”。本节课为第二课时,重在引导学生在主动参与社会公共生活的过程中,关注社区存在的不足之处,为社区的完善和发展出谋划策,做出力所能及的贡献,提升对社区的责任感和认同感。这部分第一页三幅图呈现了社区有待改进的地方。主持人的提问引导学生说一说“我们生活的地方有哪些需要改进”,以及思考“我能做点什么”。第二页也呈现了三幅图,体现了学生能为社区做的事。教师可以

27、引导学生思考,在居住地需要改进的地方中,哪些可以亲自动手解决,哪些需要寻求帮助才能解决。“你会怎么办?”呈现了一些问题情境,让学生尝试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二、说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活动范围和视野在不断扩大,他们的生活已经逐步从家庭与学校扩展到社区,这是他们走出家庭和学校之后一个比较大的生活圈,也是他们在家庭与学校之外的主要学习、生活与游戏场域。本班学生已有初步的社区生活经验,对社区的人、事、物较为熟识,对社区也有一定的情感认同。但是,由于缺乏系统的社会性学习,学生并不清楚社区生活的运作和管理方式,对社区存在的问题更是不甚了解。所以本课时重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社区公共生活,培养为小区尽责任的意识。

28、三、说教学目标:1.认识和体会社区对自己成长的重要性,力所能及地为社区的完善和发展出谋划策,增强归属感和认同感。2.通过主动参与社区公共生活,培养为社区尽责的意识。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在于:引导学生认识和体会社区对自己成长的重要性,力所能及地为社区的完善和发展出谋划策,增强归属感和认同感,进一步提升对社区的责任感。教学难点是:针对居住地需要改进的地方,引导学生能够自主寻找改进方法。遇到无法解决的问题,学会寻求相关部门帮助。教学准备:四、教学过程:为了达到教学目标,落实重点,突破难点,我对本课设计如下三个教学环节。环节一:图片联播,感受社区的美好首先请学生回顾了解自己生活的社区。接着教师补充图片

29、联播,进一步感受社区的美好,这些图片都是本班学生生活的社区。教师总结:社区里有我们喜欢的地方,有熟悉的人和事,还有美好的回忆。我的家在这里!【设计意图】1.在回顾上节课内容的基础上,自然激发学生内心真实感受,为完成本课时的教学目标做好铺垫。2.努力将教材情感与学生内心情感有机融合,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环节二:自主探索,我能做点什么本环节分两个板块展开。(一)找一找,需要改进的地方1.我们生活的社区的确很美好,但它也有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这些需要改进的地方,就是需要引发学生思考的地方。首先出示教材第32页的第一幅图,以这幅图为例,请学生说说青青和华华在自己熟悉的社区找到了哪些不足的地方?并说说

30、青青和华华是怎样的孩子?此时板贴“需要改进的地方”。根据图片内容,学生会回答“小河边没有警示牌,下河游泳很危险”;“青青和华华很熟悉自己生活的社区,而且又有责任心,她俩提出了一个有待改进的地方”等。2.接着让学生根据课前调查,去自主发现自己生活的社区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并说说如果不改进会有什么后果。学生可能会回答“乱扔垃圾的现象,会破坏小区环境”;“乱贴小广告的情况,会影响小区容貌”;“健身器材损坏了,可能会发生危险”等等。教师将比较集中的“乱扔垃圾”、“垃圾未分类”、“健身器材损坏”这三个需要改进的地方,以板书的形式贴到黑板上。3.最后教师小结:正因为我们热爱我们生活的社区,大家都很有责任

31、心,所以才找到了这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二)想一想,改进的办法教材中“养护花草”和“撕小广告”这两幅图是学生可以亲自动手解决的事,“健身器材损坏”这幅图是需要寻求帮助的事。我们先解决可以亲自动手解决的事。1.可以亲自动手解决的事(1)首先通过教材范例,依次出示教材第33页“养护花草”和“撕小广告”这两幅图,让学生听画外音,说说图中的小朋友是怎么想,又是怎么做的?第一幅图预设花草枯萎,书上的小朋友东东是怎么想、怎么做的?学生可能会说“东东希望花草长得更漂亮,更好地美化社区环境”;“他查找资料、插领养牌,还定时给花草浇水”;“东东很会动脑筋,想了很多办法来解决问题,还亲自动手做了自己力所能及的事”

32、。这时板贴“定时浇浇水”。第二幅图预设乱贴小广告,书上的小朋友又是怎么解决的呢?学生可能会回答“乱贴小广告不仅影响了社区容貌,还破坏了公共财产”;“他们利用课余时间,拿上刷子,拎上水桶,刮掉了小广告”;“这两个小朋友也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解决了小区存在的问题”。这时板贴“动手刮一刮”。“养护花草”和“撕小广告”这两个教材范例,是学生靠自己的力量,能够解决的。此时板贴“亲自动手”。(2)接着是学习身边榜样。播放视频,此视频是本班学生已经在做的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播放视频)看了这些榜样后,请学生说说感受。通过观看视频,学生知道原来自己身边也有榜样,要向他们学习。(3)最后小组探究,解决学生之前提出的其

33、他问题。请学生思考之前提到的“乱扔垃圾”、“垃圾未分类”和“健身器材损坏”这三个最集中的问题,想想哪些是自己可以亲自动手解决的,并随机将“乱扔垃圾”和“垃圾未分类”这两个板贴移动到“亲自动手”板贴旁边。每个小组选择一个问题讨论,并说说可以怎么做。根据学生回答,适时板贴:弯腰捡一捡、学会分一分小组充分交流和汇报后,教师小结:很多同学都想出了力所能及的办法解决社区中需要改进的地方。社区是我家,美丽靠大家!2.需要寻求帮助的事(1)当学生提到“健身器材损坏,可以动手修一修”时,提醒学生像健身器材这类公共设施,很多时候凭你们的力量是比较难解决的。顺势移动板贴“健身器材损坏”。(2)接着引导学生思考该怎

34、么办?当学生说不完整时,此时教师补充视频,看看视频中的小朋友是怎么做的?(3)此时教师总结并过渡:为了让居住地变得更美好,当我们发现问题自己不能解决时,我们可以寻求帮助,向家长、物业等反映情况。(3)最后微课拓展。引导学生思考课堂中还未解决的社区问题该如何解决,学生边听微课边思考回答。(4)观看微课后教师总结:发现社区问题,我们能解决的,可以亲自动手;不能解决的,可以寻求相关部门帮助。【设计意图】本环节,重点是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探索,让教学升华。教学是知行的桥梁,知是课堂教学的结果,行是社会实践的体现。课堂上的探索,就是学生行的扶手。本节课,我和学生一起探索了“我能为社区做

35、点什么”。1.首先以教材为范例,将教材内容与学生生活进行对接,引导学生思考,并自主发现我们生活的小区也存在一些问题,初步形成作为社区一员,我们有责任发现社区问题并探索解决问题的办法。2.其次,以同伴为榜样,激发学生探索解决问题的积极性。“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此环节以“榜样引领”为教学的切入点,榜样学习有示范作用,可唤起儿童模仿的内驱力,为进一步促进儿童的道德行为奠基。3.最后,以讨论为手段,引导学生尝试找解决问题的办法。一个方法是“小问题我能行”,亲自动手解决问题,比如撕撕小广告、弯腰捡垃圾、垃圾分一分等;另一个方法是“大问题我求助”,遇到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寻求他人帮助,这也是参与到社区活动中的表现。只有通过这样的探索,才能为儿童的践行做好准备,教学才具有实效性。环节三:总结收获,提升对社区的责任感1.请学生交流整节课的收获。2.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总结:我们有权利享受社区的美好,也有义务让社区更加美丽。只有不断改善不完美的地方,我们生活的家园才会更加美丽舒适。让我们共同努力,为建设美好家园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吧!【设计意图】本环节,重点是引导学生总结反思,强化责任感。课堂的最后,让学生畅所欲言,意在激发学生“我能行,我为社区出力”的自豪感。同时,让学生交流收获,增强对社区的归属感和认同感。五、板书设计:我的家在这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