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细胞的增值(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学习任务分析】1.教材的地位、作用以及与前后知识的联系细胞的增殖选自浙科版高中生物教材(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四章第一节,共三课时。本节内容主要介绍细胞周期以及动植物有丝分裂的过程和意义,最后通过“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的活动,巩固所学的有丝分裂知识。是学生学习必修2的减数分裂的基础,也为后面的细胞分化、细胞的衰老和死亡打下铺垫;同时,本节内容又与第二章细胞的结构关系紧密,并与选修3中细胞工程也有一定的联系。内容较多且知识性很强,分为3个课时,本设计是其中的第二课时。2.教学重点(1)有丝分裂各时期细胞图的识别(2)有丝分裂各时期染色体、染色单体、核DNA的数目
2、变化规律。3.教学难点有丝分裂各时期染色体、染色单体、核DNA的数目变化规律。【学情分析】本课时的授课对象是磐安中学高一(7)班的学生,比较内敛,课堂上踊跃发言的少。从知识起点上来看,学生在第一课时中已经学习了细胞周期的概念和植物细胞有死分裂过程,对有丝分裂间期、前期、中期、后期、末期等各时期的特点有了初步认识。从认知思维起点上看,高一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理论分析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但是对微观的有丝分裂过程中分子水平的变化,学生的抽思维能力还是比较弱。因此,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并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注重学生与教师的双向交流,以视觉媒体来帮助学生对抽象的知识有一个直观的理解,通过
3、学生自己归纳染色体、染色单体、核DNA的数量变化规律,并画坐标图的形式,把抽象的分子水平上数量变化转化为具体表格数据、图形,突破本节课的重难点。【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 说出有丝分裂间期(G1期、S期、G2期)、前期、中期、后期、末期的主要特点,并能识别各时期的细胞图。(2) 概述有丝分裂各时期染色体、染色单体、核DNA的数量变化,并在题目情境中应用。2.能力目标(1)尝试以表格的形式归纳有丝分裂各时期染色体、染色单体、核DNA的数量变化。(2)运用坐标图、柱形图比较有丝分裂各时期染色体、染色单体、核DNA的数量变化。3.情感目标在小组讨论和总结发言中体验合作学习的过程和方法。【教学方法
4、分析】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理论性强、抽象复杂,但又是考试时很重要的一个出题点,故而在教学设计时的一个难点就是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来突破本节课的重难点。为了学生能够准确识别有丝分裂各时期的细胞图,我课前准备时采用了毛线、素描纸等工具自制了细胞分裂各时期的细胞图,给学生形象直观的感受,同时也在课前就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为了落实“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这一教学理念,“识图”的环节我让学生当一回小老师,上台说。为了学生能掌握有丝分裂各时期染色体、染色单体、核DNA的数量变化规律,设计了小组讨论,引导学生运用对比、推理等方法认识这些数量变化规律,以小组为单位完成表;然后小组成果展示,通过师生交流,合作
5、完成表格,得出正确的规律。接着又以个人为单位,让学生独立完成有丝分裂各时期染色体、染色单体、核DNA的数量变化的坐标图;通过实物展示台展示学生画图中犯的“典型错误”,通过师生一起“纠错”,把知识内化成自己所有。因此,本节课主要采用的教学方法有:学生展示、小组讨论、师生合作讨论、讲练结合。【教学准备】1.用毛线、胶带等自制的有丝分裂间期(G1期、S期、G2期)、前期、中期、后期、末期的细胞图。2.绘制的大张记录有丝分裂各时期染色体、染色单体、核DNA的数量变化的表格,记号笔。3.课堂画图用的学案。4.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引课:展示6幅自制细胞图任务一、识别有丝分裂各时期细胞图讲述:上节课,我
6、们学习了有丝分裂的过程及各时期的特点,老师根据有丝分裂各时期的特点制作了6幅图。同学们仔细观察这6幅图,接下来的任务是选中其中的一幅图,说一说看到这幅图你能知道哪些信息。(留给学生半分钟思考)学生活动:6位学生上台,选中一幅图后回答。(注意引导学生回答出:该图属于哪个时期,根据什么特点判断是该时期。)设计意图:自制挂图可以吸引学生注意力,提升学生兴趣。细胞图识别是细胞增殖这节课的一个重难点,这一环节是对第1课时内容的巩固加深,让学生上台说一方面锻炼学生的胆量、语言表达,另一方面也是为了下面知识点的学习做铺垫。练习:PPT展示打乱的细胞图,请学生排序。学生活动:一位学生上台对图片排序。设计意图:
7、讲练结合,巩固知识点。过渡:有丝分裂过程中最重要的特点就是染色质和染色体的变化,在各时期特点得学习中我们侧重的是染色体的行为变化,接下来我们要侧重学习的是染色体的数目变化。任务二、归纳各时期的数量变化布置任务:假设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为2N,归纳有丝分裂间期(G1期、S期、G2期)、前期、中期、后期、末期染色体、染色单体、核DNA的数目变化。小组活动:以4人为一小组,完成发下来的表格。有丝分裂间期前期中期后期末期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核DNA数展示讨论:黑板上展示3-4个小组完成的表格,班级同学观察比较不同小组归纳的表格有何不同点,请小组的成员说说你们小组这么归纳的理由。师生共同讨论,归纳得出正确的染
8、色体、染色单体、核DNA数目变化规律。设计意图:“有丝分裂各时期染色体、染色单体、核DNA的数量变化规律”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难点,内容抽象,如果是教师讲授的话,学生很难内化成自己的知识,无法突破重难点。所以设计成小组活动的形式,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新知识中来,也体现了“面向全体学生”的理念。练习:PPT展示两个练习题1.蚕豆细胞在有丝分裂后期染色体数为24个,那么蚕豆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数为( ) A、6 B、12 C、4 D、48 2.一种植物细胞在有丝分裂后期时含有32条染色体,那么此时该细胞内染色单体总数、核DNA数、该物种正常体细胞内的染色体数分别是( ) A. 32、32、16 B.
9、0、32、32 C. 0 、32、16 D. 16、16、32学生活动:完成两个题目。设计意图:讲练结合,巩固知识点。过渡:刚才我们是以表格的形式归纳染色体、染色单体、核DNA数目变化规律,下面这个任务呢,我们来画一画染色体数等变化规律的坐标图。任务三、画坐标图布置任务:1.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为2N,以有丝分裂各时期为横坐标,染色体数为纵坐标,画出坐标图。2.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为2N,以有丝分裂各时期为横坐标,核DNA数为纵坐标,画出坐标图。3.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为2N,以有丝分裂各时期为横坐标,染色单体数为纵坐标,画出坐标图。4.以有丝分裂各时期为横坐标,每条染色体上DNA数为纵坐标,画出坐标图。
10、学生活动:以个人为单位,在学案上完成4幅坐标图。染色体数 染色单体数 时期 时期核DNA数 每条染色体上DNA数 时期 时期展示纠错:挑选有比较典型错误的图,以实物投影的形式在屏幕上展示。师生共同评价纠错。(特别要引导学生注意四条曲线几个拐角点变化的原因)设计意图:上一环节已经完成了“有丝分裂各时期染色体、染色单体、核DNA的数量变化规律”的归纳,为了进一步巩固这个知识点,把师生讨论学习到的知识内化成自己的,设计了本环节,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这四条曲线也是题目中常出现的考点,让学生自己画过图、体验过、纠过错,印象深刻,达到突破重难点的目的。PPT展示:动态展示3条曲线。判断:分别是哪条曲
11、线。学生活动:判断3条曲线各自表示的含义。PPT展示:动态展示2条曲线。判断:哪条曲线表示“核DNA数”,哪条曲线表示“每条染色体上的DNA数”。并说出纵坐标的数据该如何标示,曲线拐角点形成的原因。学生活动:判断2条曲线各自表示的含义,说出曲线拐角点形成的原因。设计意图:通过对比的方式,明确4条曲线的异同点,突破难点。过渡:老师也画了一幅图,是柱形图,我们一起来分析图中可表示的信息。PPT展示:图形如下。师生活动:讨论三种颜色所代表的含义,甲、乙、丙可分别表示哪个时期。(结果如下图)设计意图:呈现“有丝分裂各时期染色体、染色单体、核DNA的数量变化规律”柱形图表示形式。如果学生画图中也出现了柱形图,可直接展示学生的图。练习: 下图是对动物细胞有丝分裂时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和DNA分子数的条形统计图。下列解释不正确的是( ) A.可以用于表示细胞分裂的前期 B.时染色体螺旋化程度一定很高 C.表示着丝粒已经分裂 D.表示细胞分裂完成设计意图:讲练结合,巩固知识点。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重点学习了有丝分裂各时期染色体、染色单体、核DNA的数量变化规律,如表格(指向黑板上展示的表格);以及不同形式的图形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