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浙江省2021年高三地理1月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仿真模拟试卷(四)(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843768 上传时间:2024-05-31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1.6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2021年高三地理1月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仿真模拟试卷(四)(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浙江省2021年高三地理1月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仿真模拟试卷(四)(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浙江省2021年高三地理1月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仿真模拟试卷(四)(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浙江省2021年高三地理1月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仿真模拟试卷(四)(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浙江省2021年高三地理1月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仿真模拟试卷(四)(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浙江省2021年高三地理1月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仿真模拟试卷(四)(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浙江省2021年高三地理1月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仿真模拟试卷(四)(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浙江省2021年高三地理1月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仿真模拟试卷(四)(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浙江省2021年高三地理1月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仿真模拟试卷(四)(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浙江省2021年高三地理1月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仿真模拟试卷(四)(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浙江省2021年高三地理1月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仿真模拟试卷(四)(含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浙江省2021年高三地理1月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仿真模拟试卷(四)(含解析).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浙江省2021年高三地理1月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仿真模拟试卷(四)(含解析).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浙江省2021年高三地理1月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仿真模拟试卷(四)(含解析).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浙江省2021年高三地理1月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仿真模拟试卷(四)(含解析).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浙江省2021年高三地理1月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仿真模拟试卷(四)(含解析).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浙江省2021年高三地理1月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仿真模拟试卷(四)(含解析).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浙江省2021年高三地理1月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仿真模拟试卷(四)(含解析).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浙江省2021年高三地理1月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仿真模拟试卷(四)(含解析)考生须知:1本试题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2考生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上。 3选择题的答案须用2B铅笔将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要改动,须将原填涂处用橡皮擦净。4非选择题的答案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写在答题纸上相应区域内,答案写在本试题卷上无效。选择题部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数字地球正被越来越多的

2、人所了解和接受。完成下题。“数字地球”实现以后,科学家们可以()A制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B控制全球气温升高C控制人口增长速度D控制全球贫富差距【答案】1A【解析】1本题考查数字地球。数字地球是数字化地球,是对数字地球的正确的简单说法。数字地球能将不同空间、时间的自然、人文的大量信息,按地理坐标,从区域到全球进行整合,并进行立体的、动态的显示,能为复杂的生产、研究活动提供实验条件和试验基地,A正确。控制全球气温升高,应该是控制全球二氧化碳的排放,数字地球无法实现,B错误。控制人口增长速度,应该实施计划生育政策,数字地球无法实现,C错误。控制全球贫富差距,应该加强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交流,大力

3、发展生产力,数字地球无法实现,D错误。故选A。2下列关于遇到泥石流时的逃生方法,说法正确的有( )如果在山区遇到泥石流,不要顾及随身物品,不要背很重的行李不要往空旷地或树木稀疏的地方逃生选择在陡峻的山坡下面或是爬树躲避在遇到强降雨出现泥石流的时候,不要往土层较厚的地带逃生要顺着滚石方向往山下跑要向垂直于泥石流前进的方向跑A BCD【答案】2D【解析】2人奔跑的速度远低于泥石流的速度,因此不应顺着滚石方向往山下跑;遇到泥石流垂直于泥石流前进的方向跑垂直于泥石流前进的方向跑垂直于泥石流前进的方向跑时应时,应垂直于泥石流前进的方向往高处跑,正确;而不应顺着滚石方向往山下跑时要垂直于泥石流前进的方向往

4、高处跑,错误,正确,排除B、C。陡峻的山坡下面易发生泥石流,泥石流所到之处会迅速将树木摧毁,因此错误。故选D。 下图为2020年日本各地樱花开花时间预测。1966年,日本著名画家山东魁夷在京都圈山公园4月14日才看到樱花盛开。据此,完成下面小题。3图中a处等值线向南凸出的主要原因是( )A纬度B海陆C地形D洋流4与上世纪六十年代相比,2020年樱花开放时间提前了二十多天。导致这种现象的人为原因是( )矿物能源的使用太阳能发电的应用森林面积锐减高纬度冰川融化ABCD【答案】3C4B【解析】3a处等值线向南凸出,该地为本州岛中部山地,海拔较高,气温较低,花期推后,C正确。纬度会使得等温线与纬线平行

5、,海陆位置会使得等温线与海岸线平行,洋流主要影响海洋上的等温线,ABD错误。4樱花开花时间提前主要是大气中CO的增多导致全球气候变暖所造成。选项中人类使用矿物能源和人类活动导致森林面积锐减是导致CO增多的原因,太阳能发电和冰川融化不会影响温度,故选择B项。洋流是地球表面热环境的主要调节者,巨大的洋流系统促进了地球高低纬度地区的能量交换。洋流与流经区域之间,也通过能量交换改变其环境特征。下图示意世界部分区域洋流分布,据此完成下列两题。5M处的洋流( )呈逆时针方向流动 受西风影响形成 性质上属于寒流 是北赤道暖流ABCD6M处的洋流的影响是( )A加快途经向东航行海轮航速B在该处形成著名的渔场C

6、可促进该处沿岸荒漠的形成D缩小海洋污染范围【答案】5B6A【解析】5从图中可以看出,M洋流为西风漂流,位于南半球,呈顺时针方向流动,主要是受西风影响形成,在性质属于寒流,正确,故选B。6西风漂流自西向东流动,可加快向东航行的船速,A正确。该处缺少饵料,不具备渔场形成条件(上升流或者寒暖流交汇处),同时该洋流附近陆地没有荒漠景观,洋流能将污染物带到其他海域,扩大海洋污染范围,BCD错误;故选A。 滑坡会阻断河流,导致河谷地区河流沉积转变为湖泊沉积。下图为云贵高原某河段不同时期形成的五级阶地剖面图。完成下面小题。7滑坡最有可能发生于( )AT4至T5期间BT5至当前期间CT3至T4期间DT2至T3

7、期间8T1时期阶地上的砾石与黏土混杂,砂粒含量较少。该现象的形成过程先后经历了( )A流水作用-风化作用B风力作用-流水作用C风化作用-流水作用D风力作用-风化作用【答案】7B8A【解析】7通常情况下,滑坡的发生需具备以下三个基本条件:有效临空面、易滑岩组和软弱结构面。据图可知,T5阶地河流沉积物少,据材料可知,滑坡会阻断河流,导致河谷地区河流沉积转变为湖泊沉积,因此可判断T5至当前期间最有可能发生滑坡,滑坡阻断河流导致河谷地球河流沉积减少,转为湖泊沉积。故选B。8河谷阶地就是由于河床的下切作用而形成的阶地,大部分河流由于水流的冲刷作用,河床是不断下切的,就会形成在河床与河的两岸形成类似阶梯状

8、的阶地。首先据题干可知,该阶地上的砾石等属于流水沉积物,说明先经历了流水作用,后地壳抬升,阶地出露水面,后经风化作用,形成细小颗粒。故选A。 从秦岭第二高峰鳌山(海拔3475米)山脊徒步至第一高峰太白山(海拔3767米)的户外徒步线路鳌太线,以山水形胜而出名。但其积雪多、难度大、危险性高对户外爱好者提出挑战,尤其以称为“石海”一段的路段最难,基本上是在碎石上攀爬。下图示意“石海”景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9从安全角度考虑,一年中最适合在鳌太线上徒步旅行的时期是( )A1、2月B3、4月C7、8月D10、11月10与“石海”形成过程关系最密切的地质作用是( )A风化作用B流水侵蚀C风力沉积D风力侵

9、蚀【答案】9C10A【解析】9由材料可知鳌太线海拔在三千米以上,气温较低,再加上“积雪多、难度大、危险性高”可知鳌太线上徒步的危险程度与季节相关,7、8月是夏季,气温较高,山顶积雪消融,环境安全性较高,是一年中最适合徒步旅行的时期,C正确。1、2月是冬季,气候更寒冷,积雪多,危险性高,A错误。3、4月气温回升积雪开始融化,路面湿滑,昼夜温差大,危险较大,B错误。10、11月是秋季,气温降低,昼夜温差大,可能有降雪天气,危险性较大,D错误。所以本题的正确答案是C。10观察图中“石海”可知该地区只有石块裸露而没有植被分布,再根据材料描述“从秦岭第二高峰鳌山(海拔3475米)沿山脊徒步至第一高峰太白

10、山(海拔3767米)的户外徒步线路一鳌太线”,可知鳌太线海拔高度大致在3000米以上,推测“石海”出现的位置在高山灌丛草甸之上,缺少植被保护,昼夜温差大,岩石会因水分冻融或热涨冷缩等原因破裂,产生大量大小不等的棱角状岩块及岩屑覆盖地面,形成石海,这属于风化作用。故A答案正确。B、C、D答案错误。故选A。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我国长白上高山苔原带矮小灌木的冻害反而加剧,调查发现,长白山雪期缩短;冻害与坡度密切相关,而与海拔基本无关;西北坡为冻害高发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1在高山苔原带,与坡度密切相关,而与海拔基本无关的指标是A大气温度B降水量C积雪厚度D植被覆盖度12长白山西北坡比其他坡向冻

11、害高发,是因为该坡A年降水量最少B冬季气温最低C年日照最少D冬季风力最大【答案】11C12D【解析】11在高山苔原带,大气的温度随海拔升高而降低,故与海拔有关;降水量随海拔的升高先增多再减少;坡度大积雪厚度小,坡度小则积雪的厚度大,故积雪厚度与坡度有关,与海拔无关;坡度大小影响土层薄厚,海拔高低影响气温,土层和温度都会影响植被的生长。据此选C。12由上题可知,雪期缩短会加剧冻害。长白山为东北-西南走向,西北坡为冬季风的迎风坡,风力大,积雪薄,且易被风力吹散,导致冻害加剧,选D。到2020年,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0%左右,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到45%左右,两者之差能反映农村人口向城市人口转化

12、过程中的不完整程度,农民工市民化是当前城市亟需解决的问题。完成下列各题。13下列解决“农民工市民化”的措施说法正确的是( )加大财政对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资金投入提高城镇基本公共服务的覆盖度土地流转,提高农业专业化程度所有城市实施“零门槛”落户政策ABCD14关于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反映出的地理现象正确的是( )A常住人口城镇化率高的城市规模普遍较大B户籍人口城镇化率高的城市规模普遍较小C两者差较高的城市,其就业机会更多D两者差较低的城市,其人口自然增长率较低【答案】13A14C【解析】13“农民工市民化”主要解决城市常住农民工多于城镇落户农民工的问题,解决该问题需要加大城市的

13、住房、教育、医疗等基本公共服务能力,需要政府加大资金投入,提高城市的吸纳能力,正确。加强土地流转,提高农业专业化程度主要是解决农村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问题;不同级别城市城市化问题不同,对一些特大城市,城市化问题突出,不适合实施“零门槛”落户政策,错误。故选A。14常住人口城镇化率高的说明外来人口占比较大,说明经济发展较快,但城市规模不一定较大,如一些新兴城镇工业企业数量多,流入人口多,但城市规模较小,A错误。户籍人口城镇化率高的城市可能流入外来人口较少,但城市规模不一定较小,B错误。两者差较高的城市,说明外来流入人口多,经济较发达,其就业机会更多,C正确。两者差较低的城市,说明流动人口占比较小,

14、不能反映其人口自然增长率状况,D错误。故选C。中国人工智能小镇位于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的中段,未来将以人工智能为特色,覆盖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业态,集中力量招引机器人、智能可穿戴设备、无人机、新一代芯片设计研发等领域,集聚一批人工智能领域高精尖人才,全力打造成为具有全球顶尖特色的人工智能小镇。下图是中国(杭州)人工智能小镇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5中国(杭州)人工智能小镇发展的区位优势有( )交通便利地价便宜技术先进环境优美政策支持劳动力廉价ABCD16人工智能小镇得以发展,说明( )A人工智能小镇服务模式成熟,可以在全国广泛推广B新兴服务业模式彻底取代传统模式,成为发展主流C人工智能可

15、以完全替代人手工劳作D科技因素在产业发展中的作用加强【答案】15C16D【解析】15人工智能小镇位于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的中段,地价不便宜;它依托大学、科研技术力量雄厚,技术先进;这里是高科技产业园区,环境优美,交通便利;人工智能小镇的建设得益于政府的支持;该产业需高科技人才,不是廉价劳动力。选C正确。16人工智能小镇的发展,在杭州启动,是智能产业发展的引领,并不能说明其模式已成熟,A错;新兴产业是未来产业发展的趋势,但不可能彻底取代传统模式,B错;人工智能可大大减轻劳动力压力,但在某些方面并不能完全替代人工手工劳作,C错;人工智能是科技发展的表现,说明科技在产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D正确。

16、 随着国家环保政策日趋严格,南方地区因水污染相继出现了生猪养殖的“禁限区域”,大量养猪企业搬迁至东北、华北地区,出现了“南猪北养”的局面。完成下面小题。17东北吸引大型养猪企业入驻的主要优势条件是( )人均农用地面积大 气候冷凉,发病率较低 饲料丰富 储运条件更好ABCD18在“南猪北养”的大背景下,东北地区生猪养殖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措施是( )A延长生猪养殖产业链B引进优质品种C养殖的废弃物循环再利用D扩大养殖规模【答案】17D18C【解析】17东北平原是我国商品粮基地,人均农用地面积大,正确;纬度高,气候冷凉,发病率较低,正确;作物或作物秸秆可以作物养猪的饲料,是饲料丰富,对。“南猪北养”说

17、明供应南方市场,距市场远,储运条件更差,错。故选D。18延长生猪养殖产业链、引进优质品种、扩大养殖规模属于经济发展的措施,排除ABD。养殖的废弃物循环再利用,可减少废弃物对环境的影响,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C正确。故选C。 读某地房屋二至日时的正午太阳光照示意图,读下图完成 下面小题。19该地可能位于( )A刚果盆地B俄罗斯北端C南非D中亚地区20只从地球运动的角度考虑,图示住宅建筑设计对室内光热的影响有( )有利于夏季遮阳,冬季采光 自冬至到春分,正午室内的 光照面积逐渐增大春分到夏至,正午屋檐的遮阳作用逐渐增强 有利于减少室内能源消耗ABCD【答案】19D20A【解析】19从图中可见,冬至

18、、夏至正午太阳都在南方,该地位于北回归线以北,排除AC;阳高度低的是冬至正午太阳高度,冬至有一定的太阳高度,俄罗斯北端位于北极圈以北,冬至为极夜,太阳高度为0,排除B;中亚地区位于中纬度地区,符合图示状况,D正确;故选D。20从图中可见,冬至、夏至正午太阳都在南方,太阳高度低的是冬至正午太阳高度,太阳高度高的是夏至正午太阳高度,春分太阳光线位于冬至和夏至两者之间,冬至到春分,正午太阳高度增大,正午室内的日照面积逐渐减小,故不符合题意;图示窗户、屋檐搭配对室内光热利于夏季遮阳,冬季采光,春分到夏至,正午太阳高度继续增大,正午屋檐的遮阳作用逐渐增强,夏季遮阳,冬季采光效果好,利于减少室内能源消耗。

19、故选A。二、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继上海2019年7月1日起实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后,西安市在9月1日起实施垃圾分类,标志着我国城市开始进入垃圾分类时代的到来。垃圾分类也纳入法制框架。西安市垃圾分类分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厨余拉圾、其他垃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1城市垃圾分类的主要目的是A提高资源有效利用率B提高城市的文明程度C降低垃圾处理的成本D减轻城市生活垃圾量22西安市推行垃圾分类后,对于实现垃圾分类目的性最关键的因素是A制定法律保障B垃圾资源化处理C加强宣传教育 D分类运输的推广【答案】21A

20、 22B【解析】21通过对垃圾的合理分类,提高对可回收垃圾的回收利用,厨余垃圾可以堆肥,因此提高了资源有效利用率,A正确;垃圾分类可以提高城市的文明程度,但城市的文明程度还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如人口的素质等),B选项不是主要目的,排除B;垃圾分类会增加垃圾的处理成本(如不分类可一次性焚烧或填埋),C错;垃圾分类不能减轻城市生活垃圾量,D错,故选A。22之所以要对垃圾分类,主要目的在于对分类后的垃圾资源化处理,B正确;制定法律法规、加强宣传、分类运输均为垃圾有效分类提供了保障,但不是实现垃圾分类目的性最关键的因素,排除ACD。23我国把PH值5.6的降水称为酸雨,PH值4.5的降水称为重酸雨。下

21、图示意某年份重庆不同季节降水平均PH值和酸雨频率分布,回答问题。 重庆酸雨频率最高季节,酸雨PH值及成因依次是近地面气温较低,大气对流运动弱受副高控制,下沉气流降水量较少,稀释作用弱降水较多,酸雨频率高A 大 B大 C小 D小 【答案】23C【解析】23图中柱状图为降水平均PH值,曲线为酸雨频率。图中显示,酸雨频率最高季节是冬季,酸雨PH值小,为重酸雨。冬季近地面气温较低,大气对流运动弱,不利于酸性气体的扩散,故正确。重庆冬季受冷高压控制,盛行下沉气流,但是不是受副高控制,故错误。重庆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降水多,冬季降水少,稀释作用弱,故正确,错误。综上,正确的是,所以本题正确答案为C。 地

22、源热泵技术是利用空气温度与土壤或地下水的温度差异,通过地埋管换热器实现热量从高温热源向低温热源转移的技术。冬季可以利用该技术将土壤或地下水中吸收的太阳能和地热能开发利用出来。下图为地源热泵工作原理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4对图示地源热泵技术的原理的理解,正确的是将夏季土壤或地下水吸收的太阳能储存起来,供冬季采暖夏季能把室内部分热量释放到土壤或地下水中,降低室内温度冬季能吸收土壤或地下水中的部分热量,提高室内温度冬季把供暖设备藏在地下以减少热量损失,提高供暖效率是一种即可供热又可制冷的高效节能环保型空调系统ABCD25目前,地源热泵技术没有得到大规模推广的主要原因是 地热能分布不均,在地壳较稳

23、定的地区不适用城镇地区建筑物密集,缺乏足够的地下空间受天气影响大,供热与制冷的日变化都很大需要铺设大量地埋管换热器,初期投资大A BCD【答案】24B 25D【解析】24从题目中可知地源热泵技术的原理是实现热量从高温热源向低温热源转移的技术,而不是能源的储存技术。将太阳能储存起来,与地源热泵技术的转移技术不符,故错。从乙图中可看出,在夏季通过地源热泵技术把室内部分热量迁移至土壤或地下水中,以降低室内温度,故对。从甲图可看出,在冬季通过地源热泵技术吸收土壤或地下水的部分热量转移至室内,以提高室内的温度,而并非是把供暖设备藏于地下以减少热量损失,故对,错。该技术可用在冬季供热,夏季制冷方面,故是一

24、种高效节能环保型的空调系统,故正确。故选B。25由于地热能的分布不均,在地壳稳定的地区设备运行更稳定,因此在地壳稳定的地区更适用,故错。城镇地区建筑物密集,城市缺乏足够的地下空间,从而限制了地源热泵技术的大规模推广,对。该技术受天气影响小,供热与制冷的日变化也小,故错。目前,地源热泵技术没有得到大规模推广的主要原因是地源热泵技术主要埋在地下,即需要铺设大量地埋管热换器,初期投资较大,故对。故选D。第卷(非选择题 共45分)三、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45分)26(1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里海长期水位变化明显,有时上升,有时下降,其成因是科学界未解之谜。近几十年来,里海水位上升

25、了约2.5米,引发了一场环境灾难。下图为世界某区域略图。(1)大高加索山脉位于板块_边界,总体属于_(褶皱/断块)山,受内力作用影响,其海拔将逐渐_(升高/降低)。(3分)(2)简析里海水位上升对沿岸地区土地资源带来的环境问题。(4分)(3)针对里海水位上升的状况,列举三项应对措施。(3分)【答案】(1)消亡 褶皱 升高(3分)(2)淹没沿湖低地,土地资源减少;海水上升,土地盐碱化加剧;淹没石油设施,石油污染土地资源。(4分)(3)加强监测预报;修建防护大堤;移民搬迁等。(3分)【解析】(1)大高加索山是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挤压形成的褶皱山,应位于板块的消亡边界。板块碰撞挤压,其海拔将逐渐升高

26、。(2)本题解答时应注意题干要求“对沿岸地区土地资源带来的环境问题”。里海为世界最大的咸水湖,里海水位上升,湖水将对地下水形成补给,因此地下水水质变咸,加剧周边地区土地盐碱化;湖水水位上升,将淹没周边低地,土地资源减少;结合图例可知,里海沿岸蕴藏着丰富的石油资源,水位上升,将淹没石油设施,进而造成石油对土地的污染。(3)里海水位上升将会给沿岸地区造成巨大损失,因此应加强监测预报,及时将沿岸低地居民搬迁,同时应修建防护大堤,以减轻对周边地区石油工业、居民生活等造成的损失。27(1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蓝藻水华是指淡水水域因氮、磷浓度升高等原因导致蓝藻过度生长的现象。下图为2010

27、-2013年太湖蓝藻水华频率空间分布示意图。材料二:太湖蓝藻水华首先出现在西部、南部沿岸区,在盛行风吹拂下蓝藻会迁移扩散。太湖湖底的淤泥表层大量分布着蓝藻种源。清淤有利于减少蓝藻爆发。(1)太湖蓝藻水华多发生于_(填冬季或夏季),其发生频率的空间分布特点是_。(2分)(2)分析东太湖蓝藻水华频率低的自然原因。(4分)(3)说出清淤对减少太湖蓝藻爆发的作用。(4分)【答案】(1)夏季西北高、东南低(西高东低)(2分)(2)东太湖泊较封闭,与太湖其他区域水体交换少;夏季盛行东南风,蓝藻向西北漂移。(4分)(3)清淤可减少氮、磷等物质;清除蓝藻种源。(4分)【解析】(1)夏季水温高,利于藻类植物生长

28、和繁殖,故太湖蓝藻水华多发生于夏季;读图太湖蓝藻水华发生的频率西部大于5向东部依次降低为2.5、1、0.5、小于0.5,从西向东降低。(2)影响太湖蓝藻水华频率高低的因素有水温、污染物多少、水体的流动性、水域封闭状况;图示东太湖蓝藻水域较为封闭,水体流动性差、与外界水体交换较少;夏季该地盛行东南季风,将东南部蓝藻吹向西北方向。(3)根据材料“太湖湖底的淤泥表层大量分布着蓝藻种源”。清除湖底的淤泥可以清除掉蓝藻种源;湖底含有氮、磷等营养物质,所以可以减少氮、磷等物质,从而可以减少蓝藻爆发。【点睛】水体富营养化成因:是由于人类的活动,将大量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以及农田径流中的氮、磷等植物营养物质排入

29、湖泊、水库、河口、海湾等缓流水体后,水生生物特别是藻类将大量繁殖,使生物量的种群种类数量发生改变,水体溶解氧量下降,水质恶化,鱼类及其他生物大量死亡。28(12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厄瓜多尔是南美最小国家之一,生物种类繁多,被称为景观最丰富多样的国家,但泥石流等灾害多发。材料二:厄瓜多尔自然资源丰富,但产业结构单一,工业基础薄弱,经济欠发达,对外贸易以初级产品出口为主,经济发展对外依存程度较高。当前厄瓜多尔与中国企业合作完成许多项目,在厄瓜多尔开展经营活动的中资企业已近百家。材料三:厄瓜多尔概况及两城市气候统计图(1)比较甲乙两河径流特征差异,并分析原因。(4分)(2)从地形和气

30、候的角度分析厄瓜多尔被称为景观“最丰富多样的国家”的原因。(4分)(3)厄瓜多尔拟与中国合作开发自然资源,推测可开发哪些资源?并说明理由。(4分)【答案】(1)甲河流量小于乙河,季节变化大于乙河。甲河流域为热带草原气候,乙河流域为热带雨林气候,甲河流域降水少于乙河流域,且甲河流域流量季节变化大;甲流域为东南信风的背风坡,降水少于乙侧的迎风坡。(4分)(2)位于赤道附近,纬度低,热量充足;区域内降水差异大;山地垂直高差大,垂直自然带丰富;海陆兼备,景观多样。东西气候(水热组合)差异大;纬度低,高拔高,山体垂直高差大,垂直自然带丰富;海陆兼备,景观多样。(4分)(3)水电开发,矿产资源开发,生物资

31、源开发(森林、渔业等)。降水丰富,落差大;矿产资源蕴藏量大;生物资源丰富(多样)。(4分)【解析】(1)甲乙两河均发源于山地,都有冰雪融水补给,其径流量差别主要取决于气候。据左图可以判断出甲流域为热带草原气候,降水季节变化大,径流量季节变化大;乙河流域为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降水量大,河流径流量大,季节变化小,甲河径流量小于乙河。两河均位于赤道附近,赤道低气压带对河流降水影响差别不大,但由于乙地是东南信风迎风坡,降水多,甲地是东南信风背风坡,降水少,因此导致甲乙两河径流特征差异。(2)景观最富多样从地形角度看是相对高差大、绝对海拔高造成的;从气候角度看是纬度低、热量、降水差异大造成的。厄瓜多尔大部

32、分国土位于赤道至5S之间,纬度低,热量充足,山地海拔高,山地垂直高差大,垂直方向温差大,垂直自然带丰富;区域内降水差异大,东部降水丰富形成雨林气候、西部稀少形成沙漠气候,东西气候(水热组合)差异大;海陆兼备,景观多样;地形多样,景观多样。(3)据图分析,厄瓜多尔河流水量大、地势落差大,利于水电开发;据图例及图中信息判断,该国石油、金矿、铜矿资源丰富,利于矿产资源开发;水热差异大,生物资源丰富,利于生物资源开发。29(13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黄河泥沙主要来自黄河中游的多沙粗沙区,其中相当部分来自晋陕蒙砒砂岩裸露区。材料二 砒砂岩分布区示意图(图1)以及砒砂岩实景图(图2)(1)地质时

33、期的砒砂岩上覆岩层厚度薄。从岩石性质角度,解析现今裸露于地表的砒砂岩易被风化的原因。(3分)(2) 砒砂岩是我国典型的多动力复合侵蚀区域,从外力侵蚀角度,分析砒砂岩成为“世界水土流失之最”的原因。(3分)(3)从区位因素角度,分析砒砂岩地区农产品经济效益低的自然原因。(4分)(4)从土壤可持续发展角度,说明沙棘林种植面积的增加对砒砂岩地区的有利影响。(3分)【答案】(1)上覆岩层厚度小,压力低;沙粒间联结程度差(成岩率低);结构强度低,易被侵蚀、风化。(3分)(2)春季多冻融致使表层疏松破碎;夏季集中性降水,流水侵蚀加重表土解体冲刷,加深沟道;冬春季风力吹蚀表土强;露天煤矿、油气田的开采、铁路

34、、公路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加剧植被的破坏。(3分)(3)耕地土壤水土流失严重,粮食产量低;可耕种土地资源少,地形破碎;植被覆盖率低,植株矮小,草场退化严重,畜牧业发展受阻;河流含沙量大,水资源难以充分利用;最终导致经济效益差,群众生活贫困,恶性循环。(4分)(4)防治水土流失;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保水率;提升土壤中有机质,提高土壤的质量(任答3点,3分)。【解析】(1)题意表明,现今裸露于地表的砒砂岩易被风化的原因应从从岩石性质角度进行分析。题意表明,地质时期的砒砂岩上覆岩层厚度薄,压力低,形成砒砂岩的沉积沙粒间联结程度差,成岩后岩石结构强度低,容易被风化作用破坏。(2)题意表明,砒砂岩成为“

35、世界水土流失之最”的原因应从外力侵蚀角度进行分析。题意表明,砒砂岩是我国典型的多动力复合侵蚀区域,说明有多种外力对砒砂岩分布区进行侵蚀,如冻融作用、流水作用、风力作用和人类活动等。当地纬度较高,春季气温变化剧烈,地表反复冻融,岩层遭受风化,致使表层疏松破碎,为侵蚀打好基础;当地大陆性季风气候,夏季降水集中,多暴雨,地表径流量较大,流水侵蚀强烈,加重表土解体冲刷,沟壑加深;冬春季当地多大风,大风容易把地表疏松风化和沉积物吹蚀;人类活动如露天煤矿、油气田的开采、铁路、公路等工程设施的建设,破坏了当地植被和表土结构,从而使得水土流失加剧。因此,砒砂岩成为“世界水土流失之最”。(3)砒砂岩地区农产品经

36、济效益低的自然原因应从土壤、地形、草场、水源等方面进行分析。砒砂岩分布区是“世界水土流失之最”的地区,当地土壤因水土流失严而肥力较低,粮食产量低,经济效益低;由于水土流失严重,当地沟壑纵横,地形破碎,可耕种土地资源少,经济效益低;当地植被覆盖率低,水土流失严重,植株矮小,草场退化严重,发展畜牧业的条件较差,经济效益低;当地水土流失严重,土地中含水量低,河流径流量变化大,含沙量大,水资源难以充分利用,不利于当地农业发展,导致经济效益低,群众生活贫困,为了摆脱贫困,开垦更多的土地,水土流失更加严重,形成恶性循环。(4)题意表明,沙棘林种植面积的增加对砒砂岩地区的有利影响应从土壤可持续发展角度进行说明。沙棘林种植,扩大了当地植被覆盖率,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功能提高,从而防治水土流失,保持土壤肥力;沙棘林生长过程中,不断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保水率,提高土壤肥力;沙棘林种植面积的增加,给土壤补充有机质增多,提升土壤中有机质含量,从而提高土壤的质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