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3-2014学年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二活页规范训练(福建专版)第3单元检测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833054 上传时间:2024-05-31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4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2014学年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二活页规范训练(福建专版)第3单元检测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2013-2014学年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二活页规范训练(福建专版)第3单元检测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2013-2014学年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二活页规范训练(福建专版)第3单元检测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2013-2014学年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二活页规范训练(福建专版)第3单元检测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2013-2014学年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二活页规范训练(福建专版)第3单元检测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2013-2014学年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二活页规范训练(福建专版)第3单元检测 WORD版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2013-2014学年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二活页规范训练(福建专版)第3单元检测 WORD版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2013-2014学年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二活页规范训练(福建专版)第3单元检测 WORD版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2013-2014学年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二活页规范训练(福建专版)第3单元检测 WORD版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2013-2014学年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二活页规范训练(福建专版)第3单元检测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2013-2014学年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二活页规范训练(福建专版)第3单元检测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2013-2014学年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二活页规范训练(福建专版)第3单元检测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2013-2014学年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二活页规范训练(福建专版)第3单元检测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2013-2014学年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二活页规范训练(福建专版)第3单元检测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2013-2014学年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二活页规范训练(福建专版)第3单元检测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2013-2014学年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二活页规范训练(福建专版)第3单元检测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三单元检测题(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一、古代诗文阅读(42分)(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6分)1补写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个题)(1)描写兰亭地理位置环境的句子是_,描写兰亭集宴内容的句子是_。(2)念奴娇赤壁怀古的开头“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与赤壁赋中的_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相近。(3)赤壁赋中描写箫声的四句非常精彩,这四句是_,_,_,_。(4)游褒禅山记一文作者由游洞的经历阐发开来,指出“求学问、干事业,首先必须_,还必须_,同时必须_。答案(1)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

2、幽情(2)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3)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4)有志有力有物(二)文言文阅读(3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5题。(15分)子瞻和陶渊明诗集引东坡先生谪居儋耳,置家罗浮之下,独与幼子过负担渡海。葺茅竹而居之,日啖荼芋,而华屋玉食之念不存于胸中。平生无所嗜好,以图史为园囿,文章为鼓吹,至是亦皆罢去。独犹喜为诗,精深华妙,不见老人衰备之气。是时,辙亦迁海康,书来告曰:“古之诗人有拟古之作矣,未有追和古人者也。追和古人,则始于东坡。吾于诗人,无所甚好,独渊明之诗。渊明作诗不多,然其诗质而实绮,癯而实腴,自曹、刘、鲍、谢、李、杜诸人皆莫及也。吾前后和其诗几百数十篇,至其

3、得意,自谓不甚愧渊明。今将集而并录之,以遗后之君子,其为我志之。然吾于渊明,岂独好其诗也哉?如其为人,实有感焉。渊明临终,疏告俨等:吾少而穷苦,每以家贫,东西游走。性刚才拙,与物多忤,自量为己必贻俗患,黾勉辞世,使汝等幼而饥寒。渊明此语,盖实录也。吾今真有此病而不早自知,半生出仕,以犯世患,此所以深服渊明,欲以晚节师范其万一也。”嗟夫!渊明不肯为五斗米一束带见乡里小儿,而子瞻出仕三十余年,为狱吏所折困,终不能悛,以陷于大难,乃欲以桑榆之末景,自托于渊明,其谁肯信之?虽然,子瞻之仕,其出入进退,犹可考也。后之君子,其必有以处之矣。辙少而无师,子瞻既冠而学成,先君命辙师焉。子瞻尝称辙诗有古人之风,

4、自以为不若也。然自其斥居东坡,其学日进,沛然如川之方至。其诗比杜子美、李太白为有余,遂与渊明比。辙虽驰骤从之,常出其后,其和渊明,辙继之者,亦一二焉。【注】 黾勉 (mn min):努力。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3分)A是时,辙亦迁海康迁:搬家。B渊明临终,疏告俨等 疏:奏章。C性刚才拙,与物多忤 忤:感触。D其必有以处之矣 处:立身。解析A项,迁:贬谪。B项,疏:(写)书信。C项,忤:抵触,违逆。答案D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A欲以晚节师范其万一也未有追和古人者也B然吾于渊明,岂独好其诗也哉? 追和古人,则始于东坡C今将集而并录之,以

5、遗后之君子 半生出仕,以犯世患D至其得意,自谓不甚愧渊明 自托于渊明,其谁肯信之解析A项,都相同,语气词,用在句末表示判断或肯定语气。B项,介词,对于/从。C项,连词,表目的,用来/表转折,却。D项代词,那些/语气副词,表诘问,难道。答案A4下列各句对文章的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本文引用苏轼的话介绍他追和陶诗的情况,着重谈了他晚年谪居儋耳、深服渊明、并立志学陶的原因。B苏辙对苏轼的上述情况略加评论,其中说到了苏轼半生为官,频遭屈辱而不知悔,议论中流露出对其兄遭遇的不平之慨。C苏轼认为陶诗的艺术特点是“质而实绮,癯而实腴”,认为陶渊明的为人是“性刚才拙”,自己能够从中汲取经验教训。D

6、这篇序言引用苏轼的原话来介绍其创作动机等相关情况,这种写法有利于缩短读者与苏轼的距离,让人感到亲切可信。解析C项,“性刚才拙”非苏轼的评价。答案C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1)而子瞻出仕三十余年,为狱吏所折困,终不能悛,以陷于大难。(3分)译文:_(2)然自其斥居东坡,其学日进,沛然如川之方至。(3分)译文:_答案(1)子瞻做了三十多年的官,被管监的官吏置于屈辱、困顿的地位,最后还是不能改悔,以致陷入大难之中。(2)然而子瞻自从被贬谪到黄州住在东坡之后,他的才学日益长进,充沛盛大如同河水奔流。【参考译文】东坡先生被贬谪到儋耳,他把家安置在罗浮山下,只和幼子苏过挑着东西过海。

7、在儋耳,他住的是用茅草、竹子修的房屋,每天吃的是苦菜和芋头,心中没有那种住室堂皇、食物精美的想法。子瞻平日没有什么特殊的爱好,只是把史地著作当作园囿来游览,把文章当作音乐来欣赏,到了这时也全都停下来了,只是喜欢写诗。他写的诗精深华妙,并未显出老年人的那种衰弱疲惫的精神状态。这时,我也被贬谪到海康,子瞻来信对我说道:“自古以来,已经有诗人写过模拟古人的作品,却没有人追和古人的诗。追和古人的诗,便从我东坡开始。在诗人中没有谁是我非常喜爱的,我唯独喜爱陶渊明的诗。陶渊明作诗不多,但他的诗看上去朴质而实际上华美得很,看上去清瘦而实际上肥美得很。即使是曹植、刘祯、鲍照、谢灵运、李白、杜甫众位诗人,都赶不

8、上他。我前后和渊明的诗共一百几十首,至于那些得意之作,自认为在渊明面前并不觉得很惭愧。现在我要把它们编成集子并且抄录下来,为的是把它们送给后世的君子,你为我把这些记下来。但是我对于渊明,哪里只是喜爱他的诗呢?如对于他的为人,我确实是很有感触的。渊明临死前写信给陶俨等人说:我年轻时生活穷苦,常常因为家里贫穷东奔西跑。我性子刚烈,才智笨拙,和事物多有抵触,自己估量照我的性子干下去,一定会给你们留下祸患。于是尽力辞去世事,使你们很小就过着挨饿受冻的生活。渊明这些话,说的是实际情况。我现在真的有了他这种毛病,由于自己没有早早知道这种毛病,做了半辈子官,却招来了世间的灾祸。这就是我十分佩服渊明、想在晚年

9、学得他一点长处的原因。”唉!陶渊明不肯为了五斗米而穿戴整齐去拜见乡里小人;子瞻做了三十多年的官,被管监的官吏置于屈辱、困顿的地位,最后还是不能改悔,以致陷入大难之中,才想起在晚年从渊明身上求得寄托,哪里有人肯相信呢?虽然是这样,子瞻做官,出入朝廷、官职或升或降的原因还是可以考究出来的。后世君子,一定会从中总结出一些立身处世的教训来。我年轻时没有老师,子瞻成年以后,学问也有成就了,先父便要我向他学习。子瞻曾经称赞我的诗具有古人的风格,我自己认为比不上古人。然而子瞻自从被贬谪到黄州住在东坡之后,他的学问日益长进,如同河水奔流般充沛盛大,他的诗和杜子美、李太白比起来,是要超过他们的,于是就和陶渊明相

10、比。我虽然随着他奔驰不已,总是落在他的后面。对于他追和陶渊明的诗,我又跟着写了一些和诗。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15分)察今吕氏春秋上胡不法先王之法?非不贤也,为其不可得而法。先王之法,经乎上世而来者也,人或益之,人或损之,胡可得而法?虽人弗损益,犹若不可得而法。凡先王之法,有要于时也。时不与法俱在,法虽今而在,犹若不可法。故释先王之成法,而法其所以为法。先王之所以为法者,何也?先王之所以为法者,人也,而己亦人也。故察己则可以知人,察今则可以知古。古今一也,人与我同耳。有道之士,贵以近知远,以今知古,以所见知所不见。故审堂下之阴,而知日月之行,阴阳之变;见瓶水之冰,而知天下之寒,鱼鳖之

11、藏也。尝一脟肉,而知一镬之味,一鼎之调。荆人欲袭宋,使人先表澭水。澭水暴益,荆人弗知,循表而夜涉,溺死者千有余人,军惊而坏都舍。向其先表之时可导也,今水已变而益多矣,荆人尚犹循表而导之,此其所以败也。今世之主法先王之法也,有似于此。其时已与先王之法亏矣,而曰此先王之法也,而法之。以此为治,岂不悲哉!故治国无法则乱,守法而弗变则悖,悖乱不可以持国。世易时移,变法宜矣。譬之若良医,病万变,药亦万变。病变而药不变,向之寿民,今为殇子矣。故凡举事必循法以动,变法者因时而化。是故有天下七十一圣,其法皆不同;非务相反也,时势异也。故曰:良剑期乎断,不期乎镆铘;良马期乎千里,不期乎骥骜。夫成功名者,此先王之

12、千里也。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以故法为其国与此同。时已徙矣,而法不徙。以此为治,岂不难哉!有过于江上者,见人方引婴儿而欲投之江中,婴儿啼。人问其故。曰:“此其父善游。”其父虽善游,其子岂遽善游哉?以此任物,亦必悖矣。荆国之为政,有似于此。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故审堂下之阴审:察看。B军惊而坏都舍 都:都城。C守法弗变则悖 悖:背谬。D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惑:糊涂。解析B项,都:大。答案B7下列各组句子中,能够说明事情、法规需要因时变化的一组是()(

13、3分)时不与法俱至故释先王之成法,而法其所以为法故治国无法则乱病万变,药亦万变荆人尚犹循表而导之,此其所以败也故凡举事必循法以动A B C D解析意思说可以学习制定法令的依据。说没有法令的后果。做事要依据法令。答案D8下列各句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作者从先王之法本身的变化和其已不适用于今时这两个角度,对“先王之成法”与先王制定法令制度的根据予以了否定。B“循表夜涉”“刻舟求剑”“引婴投江”三个故事,从不同角度讽刺了墨守成规、拘泥古法的人,从反面论证了中心论点。C本文运用寓言故事形象说理时,在写法上都是先叙述一个寓言故事,然后评论故事本身,最后引出要讽喻的事理。D本文围

14、绕“察今”这一中心论点,多方说理,反复论证,阐述了制定法令制度必须从当前的实际情况出发的道理。解析A项,原文未对先王制定法令制度的根据予以否定。答案A9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1)故释先王之成法,而法其所以为法。(3分)译文:_(2)其时已与先王之法亏矣,而曰“此先王之法也”而法之,以此为治,岂不悲哉?(3分)译文:_答案(1)因此要抛弃先王的现成的法令制度,而取法他制定法令制度的根据。(2)这个时代已经和先王的法令制度不相适应了,但还在说这是先王的法令制度,从而去效法它,用这种方法来治理国家,难道不可悲吗!【参考译文】国君为什么不取法古代帝王的法令制度呢?不是

15、它不好,而是因为它不可能取法。先王的法令制度,是经历了漫长的古代流传下来的,人们有的增补它,有的删减它,怎么能够取法它呢?即使人们没有增补删减它,也还是不能取法它。凡是先王的法令制度,是适应当时的需要的。(过去的)时代不能与法令制度(的条文)一同存在下来。(古代的)法令制度即使现在还保存下来,还是不能取法它。因此要抛弃先王现成的法令制度,而取法他制定法令制度的根据。先王制定法令制度的根据是什么呢?那就是从人出发,自己本来也是人,所以明察自己就可以推知别人,明察现在就可推知古代。古代和现在是一样的,别人和自己也是相同的。明白事理的人,可贵的地方就在于他能够根据近的推知远的,根据现在的推知古代的,

16、根据看到的推知未见到的。所以观察房屋下面的光影,就知道太阳、月亮的运行,早晚和寒暑季节的变化;看到瓶子里水结的冰,就知道天下已经寒冷,鱼鳖已经潜伏了。尝一块肉,就知道一锅里的味道,全鼎中调味的好坏。楚国人要去偷袭宋国,派人先在澭水里设立标记。澭水突然上涨,楚国人不知道,还是顺着(原来的)标记在夜间渡水,(结果被)淹死的有一千多人,士兵惊骇的声音如同大房屋倒塌一样。以前他们设立标记的时候,是可以(根据标记)渡水的,现在水位已经变化,水涨了很多,(可是)楚国人还是照着原来的标记渡水,这是他们失败的原因。现在的国君取法先王的法令制度,就有些象这种情况。时代已经与先王的法令制度不相适应了,但还在说这是

17、先王的法令制度,因而取法它。用这种方法来治理国家,难道不可悲吗!所以说治理国家没有法令制度就会混乱,死守古老的法令制度而不改变就会行不通,混乱和不合时宜都不能治理好国家。社会不同了,时代改变了,改变法令制度是应该的。比如好的医生,病症千变万化,下药也要千变万化。病症变了而药不变,本来可以长寿的人,现在也变成短命鬼了。所以做事情一定要根据法令制度来进行,修订法令制度要随时代(的变化)而变化。因此,统治过天下的七十一位帝王,他们的法令制度都各不相同;不是一定要有所不同,而是时代形势不一样了。所以说:好剑只要求它能斩断东西,不要求它一定是镆铘;好马只要求它一天能跑千里,不要求它一定是骥骜。完成功名,

18、这才是古代帝王追求的目标啊。有个楚国人乘船渡江,一不小心,把佩带的剑掉进了江里。他急忙在船上刻记号,说:“这里是我的剑掉下去的地方。”船靠岸后,这个人顺着船沿上刻的记号下水去找剑,但找了半天也没有找到。船已经走了很远,而剑还在原来的地方。用刻舟求剑的办法来找剑,不是很糊涂吗?用旧的法令制度治理他的国家,正和这个(故事)相同。时代已经变了,而法令制度不变,用这种方法治理国家,岂不太难了吗!有个从江边上走过的人,看见一个人正在抱着个婴儿想把他投到江里去,婴儿啼哭起来。旁人问他为什么这么做。(他)说:“这孩子的父亲很会游泳。”孩子的父亲尽管很会游泳,那孩子难道就一定也很会游泳吗?用这种方法处理事情,

19、也必然是荒谬的。楚国人治理国家,就有点象这种情况。(三)诗歌阅读(6分)10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题葡萄图徐渭半生落魄已成翁,独立书斋啸晚风。笔底明珠无处卖,闲抛闲掷野藤中。【注】 徐渭(15211593),明代杰出的书画家、文学家。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晚年号青藤道士。山阴(今浙江绍兴)人。性情纵放,屡试不第。(1)诗人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请联系具体诗句作简要分析。(3分)答:_ (2)作者选取的“明珠”这一意象意蕴丰富,请结合全诗内容分析鉴赏。(3分)答:_答案(1)这是一位落魄潦倒但又狂放不羁的诗人形象。第一句中的“落魄”一词写出其潦倒不得志,“独立”“晚风”写出其晚年寂寞孤苦,“

20、书斋”“啸”则写出诗人恃才傲物、狂放不羁的个性。(2)诗中的“明珠”用比喻手法,表面上是比喻所画的葡萄,实际上喻指诗人的见识;这样的“明珠”却无处可卖,蕴含着诗人激愤、苦痛、狂傲的情感,表达了诗人怀才不遇的愤懑不平之情。二、文学名著、文化经典阅读(16分)(一)文学名著阅读(10分)11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有误的两项是()(5分)A贾雨村在应天府审案,英莲被拐卖。买主为皇商之家、王夫人姐姐薛姨妈之子薛蟠。薛蟠虽为争英莲打死原买主,但贾雨村胡乱判案,放了薛蟠。薛蟠与母亲、妹妹薛宝钗也一同到荣国府在梨香院住下。B贾政长女元春被册封为妃,皇帝恩准探家。荣国府为了迎接这大典,修建极尽奢华的

21、大观园,又采办女伶、女尼、女道士,出身世家、因病入空门的妙玉也进荣府。元宵之夜,元春回娘家省亲,贾宝玉和众姐妹献诗。元春回宫,贾政怕大观园空闲,便向元春请求让宝玉及众姐妹入大观园居处,元春答应了。C贾赦垂涎贾母丫环鸳鸯,让老婆邢夫人找贾母。邢夫人求凤姐为贾赦求娶鸳鸯,凤姐拒绝。邢夫人先探鸳鸯心意,赞鸳鸯针线好,又浑身打量鸳鸯,为之道喜,说明缘故,要拉鸳鸯回老太太,鸳鸯则一直不说话。鸳鸯对平儿说即使作大老婆她也不干。贾赦叫贾琏去南京找鸳鸯父金彩,亲唤鸳鸯之兄金文翔吩咐,鸳鸯咬定牙不愿意,到贾母面前剪发明誓。贾母也不愿意,斥责邢夫人。D由于过度操劳,凤姐小产,无法理家,便由探春、宝钗等人协同理事。

22、探春为赵姨娘所生,赵姨娘弟弟死,探春就多给了些钱,她母亲非常高兴。探春又在园中实行一些改革,将各处派专人管理,既交公一些财物,又给管理人一些利益。E紫鹃为宝、黛的爱情操心、担心,谎说“林妹妹要回自己家里去了”,以此来试探宝玉是否真心,结果宝玉信以为真,急得几乎疯狂。宝黛之恋公开暴露,贾母、王夫人等大为吃惊。深夜,黛玉、紫鹃都睡不着,好心的紫鹃劝黛玉对自己的终身大事要早拿主意。解析B项,不是贾政提出请求,而是元春怕大观园空闲,便命宝玉及众姐妹入大观园居处。D项,探春按例不多给钱,母女大闹一场。答案BD12简答题(100字左右)(5分)刘备前往江陵途中,曹军杀来,冲散了刘备队伍,张飞在长坂桥断后。

23、张飞的兵马并不多,他怎样完成这个任务?请简述。答:_答案张飞设置疑兵,叫随从在马尾上拴上树枝,往来奔跑,冲起尘雾,使曹军莫知虚实而不敢轻进。张飞立马桥头大吼三声,吓得曹军乱了阵脚。曹操只得急令退兵。当张飞断桥撤走时,曹操方知中了张飞疑兵之计。(二)文化经典阅读(6分)13阅读下面的论语选段,回答问题。子曰:“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故旧不遗,则民不偷。”谈谈你对“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一句的理解,并说说它的现实指导意义。答:_答案这句话的意思是:只是恭敬而不以礼来指导,就会徒劳无功;只是谨慎而不以礼来指导,就会畏缩拘谨。“恭敬”与“

24、谨慎”都要以“礼”来作为衡量标准,过于“恭敬”,可能会抱残守旧,过于“谨慎”,可能会“畏缩拘谨”,只要符合“礼”的,就要大胆行动,勇于实践,获得成效。【参考译文】孔子说:“只是恭敬而不以礼来指导就会徒劳无功,只是谨慎而不以礼来指导就会畏缩拘谨,只是勇猛而不以礼来指导就会说话尖刻。在上位的人如果厚待自己的亲属,老百姓当中就会兴起仁的风气,君子如果不遗弃老朋友,老百姓就不会对人冷漠无情了。”三、现代文阅读(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6题。纽约州立大学的研究人员在一项联邦政府资助的研究中心证明,脐带中含有大量PCB(多氯化联苯)的婴儿在辨认面孔、集中注意力和整体智力水平上都不如正常婴儿。匹兹堡

25、大学的赫伯特内德勒曼对宾夕法尼亚州阿勒格尼县216名被少年法庭宣判的青少年和206名少年犯进行了检查。他在上个月发表的研究报告中说,违法和骨骼中铅含量过高有明显关系。含有机磷酸脂的杀虫剂的生产是神经性毒气转为民用的一种尝试。其中最著名的两种陶斯讼(Dursban)和大利松(Diazinon)自1965年和1956年就一直在市场上销售。在某些 “雷达”牌喷雾器和“黑旗”牌杀灭蟑螂和蚂蚁的产品中能够找到陶斯松的活性成分“毒死蜱”(Chlorpyfos)。经过重新研究后,环保局于上周宣布,禁止在家庭中使用“毒死蜱”,限制在西红柿、苹果和葡萄种植过程中使用这一成分。环保局发现,陶斯松也许会对脑部造成伤

26、害;在某些情况下,儿童对这一物质的吸入量可能会高过安全剂量的100倍。大利松可能将是环保局加以限制的下一个产品。该机构进行的一项初步分析发现,在房屋的“边边角角”喷洒杀虫剂,会使儿童吸入高于安全剂量250倍的大利松。人们试图对化学物质加以控制,化工企业倾向于采取自我规范的做法,但行不通。环保局曾设法让业界以这种方式对一种含有铬酸砷铜(CCA)的杀虫剂进行控制,但最终失败了。在加压处理木材时会使用CCA,所以甲板和运动场设施中通常含有这一物质。环保局的研究人员在70年代后期提出,CCA会对孕妇和儿童造成特殊的威胁,因为它混合了3种毒害神经的化合物。多年以来,对汞污染负有主要责任的火力发电厂和垃圾

27、焚化厂一直在设法抵制对汞加以控制。环保局曾在1996年得出结论:超过160万的美国人面临汞中毒的危险。但业界游说集团说服机构推迟一年时间才公布这一报告。这份报告支持目前的汞含量并不安全这一说法。但是,主张加强控制的人并不期望政府马上采取措施。佛蒙特州民主党参议员帕特里克莱希说:“因为,汞在华盛顿有一批支持者。”环保局1977年禁止了PCB的生产,但这种化合物却一直阴魂不散。珍尼特钱皮恩和其他大约5 000人正在起诉设在圣路易斯的Solutia这家公司以孟山都工厂名义一直在安尼斯顿生产PCB。原告要求该公司就生产与污染有关的材料进行赔偿。14下列表述中,不能作为化学物质对人类危害的证据的一项是(

28、)(3分)A脐带中含有大量多氯化联苯的婴儿,整体智力水平有缺陷。B青少年违法和骨骼中铅含量过高有明显关系。C“毒死蜱”使用在蔬菜水果上,容易被儿童吸收。D甲板、运动场设施中含有CCA会对孕妇和儿童造成特殊威胁。解析C项,第二段原文为“禁止在家庭中使用毒死蜱,限制在西红柿、苹果和葡萄种植过程中使用这一成分。环保局发现,陶斯松也许会对脑部造成伤害;在某些情况下,儿童对这一物质的吸入量可能会高过安全剂量的100倍”。文段中使用了“也许”“某些”“可能”等限制语,不能推断出儿童“容易”“吸收”的结论,所以本项不能作为证据。答案C15文章可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说明_,第二部分说明_。(3分)答案化学物

29、质的危害控制化学物质很困难16根据文意,分条概括控制化学物质非常困难的事例。(3分)答:_答案企业自我规范的失败,如化工企业对含有铬酸砷铜(CCA)的杀虫剂进行的控制。因为利益的驱动,企业抵制来自社会各方的控制,如业界游说集团说服该机构推迟一年时间才公布关于超过160万美国人面临汞中毒危险的报告。又如主张加强汞控制的人并不期望政府马上采取措施,还有汞在华盛顿有一批支持者。企业违反禁令,在圣路易斯的Solutia公司以孟山都工厂的名义一直在安尼斯顿生产PCB。四、语言文字运用(13分)17中国的绘画艺术注重含蓄,讲究诗意美。宋徽宗赵佶有一次以“深山藏古寺”为题考画家。有的画师画了深山古寺的全景,

30、有的画师画了密林掩映的深山古寺的一角。而获得第一名的画家画了以下的画面:崇山峻岭中,一股清泉飞流直下。一个年迈的和尚,一瓢一瓢地舀水倒进桶里。和尚挑水,表明附近有寺庙;和尚年迈,还得自己挑水,可以想象那是座破败的古寺。寺在深山中,画面上看不见,就表现了“藏”字。假设你是一位画家,要以“骤雨初歇”为题构思一幅图画,使之富有含蓄的诗意美。请参照划线语段用简洁的语言描述你想象中的画面,并简要加以解析。(不超过100字)(5分)答:_答案(示例一)画面主体为两枝花枝,枝上附着四五片湿漉漉的残叶和两个残存花蕊的花蒂,枝下是满地零落的花瓣,一只麻雀立于落红之处,抬头凝望枝上花蒂。湿叶、落红表明雨骤,麻雀闲

31、立意味雨歇。(示例二)画面主体为光脚行走于小桥之上的老翁,身披蓑衣,手持斗笠,蓑衣斗笠仍在滴水,身上衣服尽湿;桥下水流湍急汹涌。老翁打扮以及急流意味雨骤,手持斗笠的动作意味雨歇。(示例三)一间房前一口大水缸水满溢出,瓦檐仍在滴水,两个儿童院中挑弄蚯蚓嬉戏。缸满水溢、屋檐滴水、蚯蚓出土意味雨骤,儿童院中嬉戏意味雨歇。18朋友有过错,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子贡曾拿此问题询问孔子,孔子说:“忠告而善导之,不可则止,毋自辱焉。”请对孔子的话作解读,要解读出一定的深度。(4分)答:_答案孔子的意思是说看到朋友做得不对的事情,你要真心地劝告,善意地引导,如果他实在不听就算了,不要自取其辱。其实,距离和独立是一

32、种对人格的尊重,这种尊重即使在最亲近的人中间也应该保持。19某校向全校师生广泛征集新校区各楼群的楼名,在学校举行的楼名征集听证会上,一位同学为实验楼创意命名为“躬行楼”,得到了与会人员的一致认可。如果你就是这位同学,请你写出把实验楼命名为“躬行楼”的两条理由。(4分)_答案显示了实验楼的功能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实验。体现了新课程教育理念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具有厚重的文化底蕴语出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中“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的诗句。(任答两条即可)五、作文(70分)20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有一位花贩告诉我,几乎是所有的白花都很香,愈是颜色艳丽的花愈是缺乏芬芳。有一位花贩告诉我,夜来香其实白天也很香,但是很少闻得到。有一位花贩告诉我,清晨买莲花一定要挑那些盛开的,因为早上是莲花开放最好的时间,如果一朵莲花早上不开,可能中午和晚上都不开了。有一位花贩告诉我,愈是昂贵的花愈容易凋谢。根据材料所表达的喻旨,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与阅读积累,写一篇文章。可以写自己的经历、感受和见解,可以讲述身边的故事,也可以发表评论。要求: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