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浙江省2021年高三生物1月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仿真模拟试卷(四)(含解析)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考生注意:1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的姓名、准证号用黑色字的签字笔或钢笔分别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2 答题时,清按照答题纸上“注意事项”的要求,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规范作答,在本试题卷上的作答一律无效。3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仗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写在答题纸上相应区域内,作图时可先使用2B铅笔,确定后必须使用黑色字迹的签宇笔或钢笔描黑。选择题部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題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为了
2、防止空气污染,保护美丽的天空,下列做法错误的是()A使用清洁能源代替煤和石油B积极植树造林,防治扬尘污染C焚烧落叶和垃圾D工业废气处理后再排放【答案】C【解析】使用清洁能源代替煤和石油,减少CO2、SO2等的大量排放,A正确;积极植树造林,防治扬尘污染,做到净化空气,减少环境污染,B正确;焚烧落叶和垃圾,会造成大量CO2、SO2的排放,C错误;工业废气处理后再排放,减少环境污染,D正确。2下列关于人体中蛋白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双缩脲试剂可用于蛋白质的定性检测B蛋白质结合Mg2+形成的血红蛋白参与O2运输C组成毛发和指甲的蛋白质像一个表面粗糙的球D蛋白质是多肽链结合其他物质形成的高分子化合
3、物【答案】A【解析】【分析】蛋白质时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其多样性与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以及多肽链盘曲折叠方式及蛋白质的空间结构密切相关;检测蛋白质可用双缩脲试剂。【详解】A、双缩脲试剂与蛋白质反应呈紫色,可用于蛋白质的定性检测,A正确;B、Fe2是血红蛋白的组成成分,B错误;C、组成毛发和指甲的蛋白质主要是角蛋白纤维,C错误;D、蛋白质是多肽链盘曲折叠形成的高分子化合物,D错误。故选A。【点睛】高温处理后的蛋白质其空间结构发生改变,但高温下蛋白质中的肽键结构稳定,没有断裂,所以高温处理后的蛋白质仍可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3下列有关ATP的叙述,错误的是( )AATP分子中只有2个
4、高能磷酸键BATP与ADP之间的转化物质和能量均可逆C黑暗条件下,植物细胞溶胶可以产生ATPDATP的合成通常与某些放能反应相关联【答案】B【解析】【分析】1、ATP 的结构简式是 A-PPP,其中 A 代表腺苷,T 是三的意思,P 代表磷酸基团,在ATP中含有2个高能磷酸键。2、ATP和ADP的转化过程中,能量来源和场所不同,ATP水解释放的能量,来自高能磷酸键的化学能,并用于生命活动,ATP水解发生在细胞的各处;合成ATP的能量来自呼吸作用或光合作用,其场所有线粒体,叶绿体,细胞质基质。【详解】A、根据以上分析可知,ATP分子中只有2个高能磷酸键,A正确;B、ATP与ADP之间的转化物质可
5、逆,但是能量不可逆,B错误;C、黑暗条件下,植物细胞中,只有细胞呼吸能够产生ATP,场所是细胞质溶胶和线粒体,C正确;D、根据以上分析可知,ATP的合成需要能量,能量来自呼吸作用或光合作用,因此ATP的合成通常与某些放能反应相关联,D正确。故选B。4下列关于人体神经元的叙述正确的是( )A神经系统由神经元组成B中间神经元抑制突触后膜兴奋C运动神经元只和骨骼肌或内脏形成突触联系D韦尼克区的神经元受损会导致患者语言理解障碍【答案】D【解析】【分析】大脑的韦尼克区是感觉性语言中枢,受损后主要表现语言相对流利,但理解困难,即听不懂别人讲话,答非所问。【详解】A、神经系统由脑和脊髓以及它们发出的神经组成
6、,A错误;B、中间神经元可传递兴奋或抑制,可以使突触后膜兴奋或抑制,B错误;C、运动神经元是传出神经元,可以与效应器肌肉或腺体形成突触联系,也可与中间神经元形成突触,C错误;D、大脑的韦尼克区是感觉性语言中枢,受损会导致患者语言中枢理解障碍,D正确。故选D。5下列有关细胞生命历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衰老表现为呼吸变慢,酶活性降低,细胞核体积变小,核膜向内折叠B细胞凋亡受遗传机制决定,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的清除属于细胞坏死C癌细胞保留了原来细胞的某些特点,但不能逆转为正常细胞D细胞在分化、衰老、凋亡、癌变过程中都涉及基因的选择性表达【答案】D【解析】【分析】1、细胞分化是指在个体发育中,由
7、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2、细胞凋亡对于多细胞生物体完成正常发育,维持内部环境的稳定,以及抵御外界各种因素的干扰都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在成熟的生物体中,细胞的自然更新、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的清除,也是通过细胞凋亡完成的。3、衰老细胞的特征:(1)细胞内水分减少,细胞萎缩,体积变小,但细胞核体积增大,染色质固缩,染色加深;(2)细胞膜通透性功能改变,物质运输功能降低;(3)细胞色素随着细胞衰老逐渐累积;(4)有些酶的活性降低;(5)呼吸速度减慢,新陈代谢减慢。【详解】A、细胞衰老,细胞核体积变大,A错误;B、被病
8、原体感染的细胞的清除属于细胞凋亡,B错误;C、细胞癌变是基因突变引起的,如细胞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基因突变,有可能使癌细胞恢复成正常细胞,C错误;D、细胞在分化、衰老、凋亡、癌变过程中均受基因控制,都涉及基因的选择性表达,D正确。故选D。6下列关于物质出入细胞方式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变形虫摄食过程就是胞吞作用B将伞藻放在蒸馏水中,一段时间后形态发生明显变化C兴奋传递时,神经递质等大分子物质均通过胞吐方式释放到突触间隙D植物细胞在水中因渗透作用吸水膨胀,平衡时细胞液浓度与外界浓度相等【答案】A【解析】【分析】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有主动运输、自由扩散、协助扩散、胞吞和胞吐。【详解】A、变形虫是单细胞
9、生物,摄食过程就是胞吞作用,A正确;B、蒸馏水可以自由通过细胞膜,将伞藻放在蒸馏水中形态基本不变,B错误;C、神经递质也有甘氨酸等小分子,C错误;D、植物细胞在水中因渗透作用吸水,平衡时细胞液浓度比外界浓度低,D错误。故选A。【点睛】熟知几种跨膜运输方式的特点及对应的实例是解答本题关键。7下列有关基因频率和生物进化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生物在模式上具有多样性,在类型上具有统一性都是进化的结果B自然选择导致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C基因突变产生新基因改变了种群的基因频率,对生物进化有重要意义D在生物进化过程中,种群基因频率总是变化【答案】A【解析】【分析】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基本观点:种群是生物
10、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突变和基因重组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详解】A、生物界在类型上具有巨大的多样性,在模式上具有高度的统一性,是进化的结果,A错误;B、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种群中的有利变异被保存下来,并不断得到积累,控制该性状的基因的基因频率会升高,其等位基因的基因频率会降低,即导致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进而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B正确;C、基因突变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而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因此基因突变产生新基因改变了种群的基因频率,对生物进化有重要意义,C正确;D、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
11、群基因频率的改变,因此在生物进化过程中,种群基因频率总是在变化,D正确。故选A。8在很多生物学实验中都用到了光学显微镜。以下关于这些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A在检测生物组织中的油脂实验中,可用显微镜观察到磴黄色的油滴分们在细胞内和细胞间B科学家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到的两条线是脂双层外面的两层蛋白质C若用黑藻进行观察细胞的质壁分离及质壁分离复原实验,无需染色即可在显微镜下看到明显的实验现象D在制作并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临时装片实验中,用光学显微镜观察间期细胞可以看到细胞核【答案】B【解析】【分析】脂肪能用苏丹染液染成橘黄色,苏丹染液染成红色;在分裂间期,在光学显微镜下能够看到细胞核;观察细胞的质
12、壁分离及质壁分离复原实验,可以选择黑藻,黑藻叶肉细胞中的叶绿体使原生质层呈绿色。【详解】A、脂肪需要使用苏丹(苏丹)染色,使用酒精洗去浮色以后在显微镜下观察,可以看到两个细胞之间的橘黄色(红色)的脂肪颗粒,A正确;B、科学家研究质膜时,在电镜下看到的两条线是两层磷脂分子层,流动镶嵌模型指出,蛋白质分子有的镶在磷脂双分子层表面,有的部分或全部嵌入磷脂双分子层中,有的横跨整个磷脂双分子层,并不是分布在脂双层外面,B错误;C、黑藻叶片的叶肉细胞中液泡呈无色,叶绿体的存在使原生质层呈绿色,因此若用黑藻进行观察细胞的质壁分离及质壁分离复原实验,无需染色即可在显微镜下看到明显的实验现象,C正确;D、细胞间
13、期存在细胞核,且细胞核中的染色质已经被染色,因此用光学显微镜观察间期细胞可以看到细胞核,D正确。故选B。9下列关于人体骨骼肌细胞厌氧呼吸的叙述,正确的是( )A厌氧呼吸产生的乳酸在肝脏中转变为葡萄糖并释放能量B厌氧呼吸产生的CO2通过呼吸道排出体外C糖酵解产生的丙酮酸,可在乳酸脱氢酶的催化下被还原氢还原D厌氧呼吸释放少量能量,转化为热能和ATP【答案】C【解析】【分析】人体骨骼肌细胞可进行有氧呼吸产生二氧化碳和水,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无氧呼吸只在第一段有少量能量释放。据此分析作答。【详解】A、厌氧呼吸产生的乳酸在肝脏中转化为葡萄糖需要消耗能量,A错误;B、人体骨骼肌细胞无氧呼吸只能产生乳酸,
14、不产生C02,B错误;C、糖酵解产生的丙酮酸,可在乳酸脱氢酶的催化下被NADH还原为乳酸,C正确;D、厌氧呼吸只在第一段释放少量能量,第二阶段不释放能量,D错误。故选C。10利用辐射的方法诱发家蚕带卵色基因的片段易位到性染色体上,使得未孵化时就能区分雌雄蚕。该育种方法属于A单倍体育种B诱变育种C多倍体育种D转基因育种【答案】B【解析】【分析】利用辐射的方法诱发家蚕带卵色基因的片段易位到性染色体上,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详解】A、单倍体育种的原理是染色体数目变异,A不符合题意;B、诱变育种的原理是基因突变或染色体结构变异,B符合题意;C、多倍体育种的原理是染色体数目变异,C不符合题意;D、转基因
15、育种的原理是基因重组,D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睛】杂交育种和基因工程育种的原理是基因重组,单倍体和多倍体育种的原理是染色体数目变异,诱变育种的原理是基因突变或染色体结构变异。11如图为某种生物细胞内某个基因指导蛋白质合成的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乳酸菌细胞内可以发生该过程,其中a不能高度螺旋形成染色体B该生物细胞内所发生的遗传信息传递方向只有DNARNA蛋白质C过程都有氢键的形成和断裂,过程需要三种RNA的参与D图中有多条肽链在合成,这些肽链合成结束后都是相同的【答案】B【解析】【分析】据图可知a是DNA,b是mRNA,c是多肽。因为原核细胞没有核膜,其基因控制合成蛋白质时可以边转录
16、边翻译。转录后形成mRNA可以和若干核糖体结合来合成多条相同的肽链,从而提高了翻译的效率。【详解】A、乳酸菌属于原核细胞生物,DNA是裸露的,不形成染色体,通过mRNA来指导蛋白质的合成,A正确;B、遗传信息的传递方向体现在中心法则中,原核细胞生物中遗传信息传递方向除了DNARNA蛋白质外,还有DNA复制,B错误;C、是转录,是翻译,都有碱基互补配对也就有氢键的形成,mRNA与模板链的分离以及tRNA离开mRNA都有氢键的断裂。过程需要三种RNA(mRNA是模板,tRNA是转运工具,rRNA是翻译的场所核糖体的组分),C正确;D、图中蛋白质是由同一条DNA(同一个基因)控制的,因此最终合成的蛋
17、白质都是相同的(模板相同),D正确。故选B。12为探究不同浓度2,4-D溶液对月季枝条生根的影响,首先按照图一所示步骤配制了一系列浓度梯度的2,4-D溶液,然后选择插条,分组、编号,浸泡枝条,适宜条件培养,得到实验结果如图二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为使实验更严谨,需从5号烧杯中吸走1mL液体B由图二可知,2,4-D溶液浓度过高时会抑制枝条生根C本实验中可用从月季提取的天然生长素代替2,4-D溶液D由图二可知,促进该月季枝条生根的最适2,4-D溶液浓度应在10-1110-10之间【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在进行不同浓度生长素类似物溶液处理扦插枝条的实验时,要设置
18、含有适宜浓度的浓度梯度去处理扦插枝条,根据扦插枝条的生根情况找到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扦插枝条生根的适宜浓度该试验的自变量为2,4-D溶液浓度,其他变量都为无关变量,都应保持相同;由图二可得,2,4-D溶液浓度在10-10mol/L和10-11mol/L时促进生根效果相近,接近最高值。【详解】A、实验中液体的体积属于无关变量,无关变量应保持相同,故为使实验更严谨,需从5号烧杯中吸走1mL液体,A正确;B、由图二可知,与蒸馏水组相比,2,4-D溶液浓度达到10-8mol/L时,根生长变慢,故浓度过高时会抑制枝条生根,B正确;C、因天然生长素含量少,提取困难,故本实验中不能从月季提取的天然生长素代替2,
19、4-D溶液,C错误;D、由图二可得,2,4-D溶液浓度在10-11mol/L10-10mol/L之间促进生根效果最好,所以促进月季枝条生根的最适2,4-D溶液浓度的范围是10-11mol/L10-10mol/L,D正确。故选C。【点睛】本题意在考查考生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的能力,能正确区分实验的变量与对照关系是解答本题的关键。13下面关于人体内分泌系统及激素生理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人体内分泌系统是由各种能分泌激素的无管腺组成的B下丘脑神经细胞分泌各类调节激素经垂体门脉运输到腺垂体C婴儿时期缺碘造成促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会引起呆小病D雄激素不能促
20、进骨骼生长,但能增强代谢,并影响人的行为【答案】B【解析】【分析】人体内分泌系统由内分泌腺和内分泌细胞组成;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可以影响神经系统的功能,如甲状腺分泌的甲状腺激素,如果缺乏这种激素,就会影响幼年大脑的发育,患呆小症。【详解】A、内分泌系统由内分泌腺和内分泌细胞组成,A错误;B、下丘脑的神经分泌小细胞能合成调节腺垂体激素分泌的肽类化学物质,这些调节肽在合成后即经轴突运输并分泌到正中隆起,由此经垂体门脉系统到达腺垂体,促进或抑制某种腺垂体激素的分泌,B正确;C、婴儿时期缺碘造成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会引起呆小病,C错误;D、雄激素能促进骨骼生长,增强代谢,并影响人的行为,D错误;故选B。【
21、点睛】本题考查内分泌腺分泌激素的作用, 识记内分泌系统的组成,各种激素的作用是解题关键。14某二倍体植物的紫株和绿株由 6 号常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紫株对绿株为完全显性。用 X 射线照射紫株甲后,再与绿株杂交,发现子代只有1株绿株(绿株乙), 其余全为紫株。为研究绿株乙出现的原因,将绿株乙与纯合紫株丙杂交获得F1,F1自交产生F2(一条染色体片段缺失不影响个体生存,两条同源染色体缺失相同的片段会导致个体死亡)。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若紫株甲是基因突变导致的,则F1一定是杂合子B若紫株甲是基因突变导致的,则F2中紫株所占的比例为2/3C若紫株甲是染色体片段缺失导致的,则绿株乙能产生2种配
22、子D若紫株甲是染色体片段缺失导致的,则F2 中紫株所占的比例为6/7【答案】B【解析】【分析】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在杂合子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生物体在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会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题意分析,紫株对绿株为完全显性,假设用H/h表示这对等位基因,紫株的基因型为HH或Hh,绿株的基因型为hh,X射线照射紫株甲,绿株甲可能是基因突变产生的,也可能是染色体变异后产生的。【详解】A、若紫株甲是基因突变导致的,则其基因型为Hh,绿株乙的基因型为hh,与纯合紫株丙HH杂交获得F1的基因型为Hh
23、,是杂合子,A正确;B、若紫株甲是基因突变导致的,则其基因型为Hh,绿株乙的基因型为hh,与纯合紫株丙HH杂交获得F1基因型为Hh,自交产生F2中紫株所占的比例为3/4,B错误;C、若紫株甲是染色体片段缺失导致的,则其基因型为HO,绿株乙的基因型为hO,能产生h和O两种配子,C正确;D、若紫株甲是染色体片段缺失导致的,则其基因型为HO,绿株乙的基因型为hO,与纯合紫株丙(HH)杂交获得F1的基因型为1/2Hh、1/2HO,自交可分为2种情况:1/2Hh自交1/23/4H_、1/21/4hh;12HO自交1/23/4H_、1/21/4OO(死亡),故F2中紫株所占的比例为6/7,D正确。故选B。
24、15人们利用微生物完成一定的反应,必须要求某种微生物是没有被其他微生物污染的,因此,在培养微生物时必须进行无菌操作,以下操作错误的是( )A灼烧灭菌法可杀死微生物的营养体和芽孢B对无菌室、操净台和实验服可采用紫外线光灭菌法C培养基中需要加入尿素时,要配成溶液单独用G6玻璃砂漏斗过滤灭菌D当培养基内要加入碳酸氢钠时,需单独用500g/cm2压力(90以上)灭菌30min【答案】D【解析】【分析】灭菌是指使用强烈的理化因素杀死物体内外所有的微生物(包括芽孢和孢子),微生物的培养过程中常用的灭菌方法有灼烧灭菌、干热灭菌、高压蒸汽灭菌等。【详解】A、灼烧灭菌法不仅能杀死微生物的营养体,也能杀死芽孢等休
25、眠体,A正确;B、对无菌室、操净台和实验服可采用紫外线光灭菌法,B正确;C、有些不能加热灭菌的化合物,如尿素(加热会分解)只能用G6玻璃砂漏斗过滤,然后将尿素溶液加入到已经灭菌的含有酚红的培养基中备用,C正确;D、碳酸氢钠固体存在时加热会分解,应该先在培养基中加入碳酸氢钠,然后随同培养基一起灭菌,D错误。故选D。16下列有关“核酸是遗传物质的证据”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A从加热杀死的 S 型菌中提取化合物进行离体细菌转化实验B加热杀死的 R 型菌与 S 型菌混合不能发生转化C搅拌和离心可以促使噬菌体和大肠杆菌分离D根据烟草的感染症状可以判断后裔病毒的类型【答案】A【解析】【分析】1、肺炎双
26、球菌转化实验包括格里菲斯体内转化实验和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其中格里菲斯体内转化实验证明S型细菌中存在某种“转化因子”,能将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2、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步骤:分别用35S或32P标记噬菌体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在搅拌器中搅拌,然后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3、烟草花叶病毒的感染和重建实验,证明了RNA是遗传物质。【详解】A、科学家将S型菌进行分离,分别得到多糖荚膜、蛋白质和DNA,进行离体细菌转化实验,而不是从加热杀死的S型菌中抽取各种化合物,A错误;B、加热杀死的 R 型菌与 S 型菌混合不
27、能发生转化,B正确;C、在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的实验中,搅拌和离心可以促使噬菌体和大肠杆菌分离,C正确;D、根据烟草的感染症状(花叶)可判断后裔病毒的类型,D正确。故选A。171937年希尔发现,离体的叶绿体中加入二氯酚吲哚酚(DCPIP),光照后能释放氧气,同时,蓝色氧化态的DCPIP接受氢后变成无色还原态的DCPIPH2。某小组进行了实验验证,实验分组和结果如下表,各试管加入试剂后密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溶液种类甲试管乙试管丙试管丁试管叶绿体悬浮液10mL10mLDCPIP05mL05mL05mL05mL05mol/L蔗糖溶液40mL50mL40mL50mL光照或黑暗光照光照黑暗黑
28、暗上层液体颜色无色蓝色蓝色蓝色A叶绿体悬浮于灭菌蒸馏水中制成叶绿体悬浮液B甲试管除了颜色变化外,还有ATP生成C若试管不密闭,会影响DCPIPH2的生成D蔗糖溶液中的DCPIP在光照下自身不会变色【答案】A【解析】【分析】根据表格分析,实验的自变量是叶绿体悬浮液的有无、光照的有无,实验结果显示只有光照和叶绿体悬浮液同时存在的前提下,DCPIP才能接受氢后变成无色还原状态的DCPIPH2,据此分析作答。【详解】A、叶绿体是具膜细胞器,在蒸馏水中会吸水涨破,因此应该用蔗糖溶液配制叶绿体悬浮液,A错误;B、甲试管中含有叶绿体和光照条件,可以进行光合作用产生ATP和还原氢,B正确;C、若试管不密闭,空
29、气中的氧气会影响DCPIPH2的生成,C正确;D、蔗糖溶液中的DCPIP在光照下自身不会变色,遇到还原氢后才会变无色,D正确。故选A。18图甲表示某生物种群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关系(表示出生率,表示死亡率),图乙表示该生物种群增长率随种群数量的变化曲线。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决定种群密度的直接因 素除图甲中的因素外,还有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B由图甲可知该生物种群密度将增大,图乙中bc段对应的年龄组成为衰 退型C若一段时间后,图甲中的、发生重合,可对应于图乙中的c点D种群数量在图乙的b点时,捕捞经济鱼类可获得最大日捕获量【答案】C【解析】【分析】据图甲分析,出生率大于死亡率,故该种群为增长型,且为J型
30、增长。据图乙分析,a时,种群数量增长速率为0;a-b时,种群数量增长速率逐渐升高,种群数量增长加快;b时,种群数量增长速率最大,此时种群数量增长速率最快;b-c时,种群数量增长速率逐渐降低,种群数量增长速率减慢;c时,种群数量增长速率为0,此时种群数量达到最大值,即K值。【详解】A直接影响该生物种群密度的因素有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所以决定种群密度的直接因素除图甲中的因素外,还有迁入率和迁出率,A错误;B由图甲可知,出生率大于死亡率,故该生物种群密度将增大,图乙中bc时间段种群增长速率减慢,但仍然在增长,对应的年龄组成为增长型,B错误;C若一段时间后,甲图中的发生重合,增长速率为0,
31、数量不再增加,表明此时该生物种群数量达到最大值,对应在乙图上的时间点为c,C正确;D种群增长速率在图乙的b点时,捕捞经济鱼类可持续快速增长,而获得最大日捕获量则应该在c点捕获,D错误。【点睛】易错点:直接决定种群密度的因素是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不直接决定种群密度,年龄组成通过影响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从而预测种群数量变化趋势,性别比例能够影响种群的出生率间接影响种群密度。19研究人员在研究细胞周期调控机制时,发现了一种促使核仁解体的蛋白质。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该蛋白质是一种水解酶,在分裂间期活性最高B在衰老的细胞中该蛋白质合成速率变快C核仁解体后,细胞内不再发生
32、转录和翻译D抑制癌细胞中该蛋白质的合成,可减缓细胞分裂【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A、由题干信息可知,该蛋白质可以促进核仁的解体,说明该蛋白质具有催化作用,是一种酶,而核仁的解体发生在分裂期的前期,故前期该酶的活性最高,A错误;B、衰老的细胞不再进行细胞分裂,细胞内决定该蛋白质的基因不能表达,B错误;C、核仁解体后,细胞内不再发生转录过程,但是细胞质仍然能够进行翻译过程,C错误;D、该蛋白质与细胞的分裂有关,若抑制该蛋白质的合成,则会降低癌变细胞的分裂速度,D正确。故选D。20下列有关免疫系统与免疫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A人巨噬细胞和成熟的B淋巴细胞表面都有识别新冠肺炎病毒的特异性受体
33、B活化的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识别某些嵌有抗原-MHC复合体的细胞并消灭这些细胞C巨噬细胞吞噬一些被抗体凝聚的抗原属于非特异性免疫D在辅助性T淋巴细胞中HIV逆转录酶催化形成的产物,可直接整合到细胞的DNA中【答案】D【解析】【分析】人体免疫系统的三大防线:(1)第一道:皮肤、粘膜的屏障作用及皮肤、黏膜的分泌物(泪液、唾液)的杀灭作用;(2)第二道: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及体液中杀菌物质的杀灭作用;(3)第三道: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免疫物质共同组成的免疫系统。【详解】A、人巨噬细胞和B淋巴细胞都能识别抗原,都有能和抗原结合的特异性受体,A正确;B、活化的(效应)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识别嵌有抗原-MHC复
34、合体的细胞(已被感染的体细胞或癌细胞)并消灭这些细胞,B正确;C、抗体可使一些抗原(如可溶的蛋白质)凝聚而被巨噬细胞吞噬,此处巨噬细胞的吞噬属于第二道防线是非特异性免疫,C正确;D、在辅助性T淋巴细胞中HIV逆转录酶催化形成的直接产物是单链DNA,不可以直接整合到细胞的DNA中,应该是单链DNA形成双链DNA后,再整合到细胞的DNA中,D错误。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非特异性免疫与特异性免疫的区别、HIV对人体免疫系统的影响的知识,考查理解与表达能力,考查科学思维、生命观念的学科素养。21下图为初级精母细胞减数分裂某一时期的示意图图中1-8表示基因,在不考虑变异的情况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35、A图中1与3的碱基排列顺序可能相同,可能不同B在减数分裂后期时,1所在染色体可以与7所在染色体发生自由组合C图中有一个四分体,两条染色体D同一个精子中不可能同时出现1与6【答案】B【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减数分裂、等位基因、相同基因等相关知识。图中所表示是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8个基因,1与23与45与67与8为相同基因(位于姐妹染色单体的相同位置),1(2)与3(4)、5(6)与7(8)为等位基因或相同基因(位于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故1与3的碱基排列顺序可能相同(相同基因),可能不同(等位基因),AC正确;1所在染色体与7所在染色体是同源染色体关系,故在减数分裂后期时同源染色体分离,并不是自
36、由组合,B错误;由于减数分裂后期中,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移向两极,故正常情况下同一个精子中不可能同时出现1与6,故D正确。【详解】A、1与3位于同源染色体的同一位置上,故1与3的碱基排列顺序可能相同(相同基因),可能不同(等位基因),A正确;B、1所在染色体与7所在染色体是同源染色体关系,故在减数分裂后期时同源染色体分离,并不是自由组合,B错误;C、图中所示为一对同源染色体联会配对形成的一个四分体,C正确;D、由于减数分裂后期中,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移向两极,故正常情况下同一个精子中不可能同时出现1与6,故D正确。故选B。22某昆虫的眼色伊红、淡色和乳白色分别由复等位基因e、t
37、和i控制,且仅位于X染色体上;翻翅与正常翅是一对相对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且A是纯合致死基因。若不考虑突变等其他情况,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昆虫群体中有27种基因型,雌性纯合子有3种B该昆虫群体中有18种基因型,雌性纯合子有6种C若A对a不完全显性,e、t和i均为共显性,则有18种表现型D若A对a不完全显性,e对t和i以及t对i为完全显性,则有18种表现型【答案】C【解析】【分析】若A对a不完全显性,则AA、Aa、aa分别是三种不同的表现型。若e、t和i均为共显性,则XeXe、XeY为一种表现型,XtXt、XtY为一种表现型,XiXi、XiY为一种表现型,XeXt、XeXi、
38、XtXi分别为三种表现型,即若e、t和i均为共显性,则对应的翅型有6种表现型,据此答题。【详解】AB、对于眼色,该昆虫的基因型有XeXe、XtXt、XiXi、XeY、XiY、XtY、XeXt、XeXi、XtXi,共9种,对于翅型有AA、Aa、aa三种,因此该昆虫群体中共有27种基因型,其中雌性纯合子有6种,A错误,B错误;C、A对a不完全显性,则对于翅型有3种表现型,e、t和i均为共显性,则对于眼色有6种表现型,则共有18种表现型,C正确;D、若A对a不完全显性,则对于翅型有3种表现型,e对t和i以及t对i为完全显性,则对于眼色有3种表现型,则共有9种表现型,D错误。故选C。23下列关于生态系
39、统中生产量和生物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A并非所有消费者和分解者都直接或间接依赖初级生产量为生B海洋面积虽然比陆地大一倍,但其年次级生产量却只有陆地的一半C当群落演替到顶极群落时,若无外力干扰,群落的生物量不再增加D通过动物次级生产量的计算,可以推测各类动物在生态系统中的相对重要性【答案】C【解析】【分析】初级生产量是指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所制造的有机物或所固定的有机物,包括总初级生产量和净初级生产量(净初级生产量=总初级生产量-植物呼吸消耗量);动物和其他异养生物靠消耗初级生产量制造的有机物或固定的能量,称为次级生产量,次级生产量可以被其他生物利用。群落演替是一个漫长,但并非永无休止的过程,
40、当群落演替到与环境处于平衡状态时,就以相对稳定的群落为发展的顶点。【详解】A、所有消费者和分解者都直接或间接依赖初级生产量为生,A错误;B、海洋初级生产量之和只有陆地初级生产量的1/2,但是海洋次级生产量却相当于陆地次级生产量的三倍多,B错误;C、顶极群落不再演替,处于平衡状态,只要没有外力干扰,它将永远保持原状,它的净生产量为0,生物量不再增加,C正确;D、通过动物生物量的计算,可以推测各类动物在生态系统中的相对重要性,次级生产量是反映生物单位时间的状况,生物量是反映生物从出生到现在一直以来在系统中的状况,次级生产量不能反应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相对重要性,D错误。故选C。24下列有关HIV和艾
41、滋病的叙述,错误的是( )AHIV的携带者不一定是艾滋病患者BHIV是RNA病毒,其构成成分不只有RNA和蛋白质CHIV是逆转录病毒,逆转录酶和DNA连接酶在宿主细胞的细胞核中发挥作用D目前艾滋病仍无法治愈,但积极有效的治疗可以帮助病毒携带者延缓发病进程,降低患者死亡率【答案】C【解析】【分析】艾滋病的病原体为HIV,HIV是一种RNA病毒,自带逆转录酶,可以进行逆转录。逆转录发生在宿主细胞的细胞质中,产物DNA整合到宿主细胞的DNA中。病毒RNA经转录完成扩增,并在宿主细胞内完成翻译,最后装配成新的病毒。人一旦感染后影响和降低人体整个免疫系统功能,故艾滋病患者的直接死因往往是严重感染或恶性肿
42、瘤等疾病。感染HIV但没有发病的人不称为艾滋病患者,而是艾滋病病毒携带者。在潜伏期HIV因大量增殖而浓度增加,T细胞数量逐渐减少。艾滋病主要通过性接触、血液和母婴三种途径传播。【详解】A、HIV的携带者虽然携带病毒,却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不是艾滋病患者,但在潜伏期后会发展成患者。如果携带者通过积极治疗也可能长期维持感染状态而不发病(注意:感染HIV72小时内服用阻断药物有效,越早服用效果越好,可求助当地警方、疾控中心及传染病医院),A正确;B、HIV遗传物质是RNA,存在核心蛋白质和逆转录酶等蛋白质,外层脂类膜中还存在脂质,B正确;C、HIV是逆转录病毒,逆转录酶和DNA连接酶分别在宿主细胞的
43、细胞质和细胞核中发挥作用,通过DNA连接酶完成与宿主遗传物质的整合,C错误;D、目前艾滋病虽不能被治愈,但经过积极治疗和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可以大大延长患者生命,提升患者生活质量,D正确。故选C。25下列关于动物细胞培养过程和相关技术的叙述正确的是( )A动物细胞必须培养在有抗生素的培养液中B低压交流电场可击穿质膜脂双层从而促进细胞杂交C胚胎干细胞核移植前需对受体细胞进行营养限制性培养D按一定标准从细胞系中筛选获得的细胞都具有相同的遗传信息【答案】B【解析】【分析】1、动物细胞培养的条件:(1)无菌、无毒的环境:消毒、灭菌;添加一定量的抗生素;定期更换培养液,以清除代谢废物。(2)营养物质:糖、氨
44、基酸、促生长因子、无机盐、微量元素等,还需加入血清、血浆等天然物质。(3)温度和PH。(4)气体环境:95%空气(细胞代谢必需的)和5%的CO2(二氧化碳 的作用是维持培养液的PH)。【详解】、动物细胞培养过程中需要在培养液中添加一定量的抗生素以保证无菌环境,若已在无菌环境中也可以不加入,A错误。B、电融合技术可在低压交流电场中击穿质膜脂双层导致胞质融通可高效促进细胞融合,B正确C、核移植操作前需对供体细胞进行营养限制性培养,以利于细胞核的一系列变化和基因表达分子的开关的启动,C错误;D、按一定标准从细胞系中筛选获得的细胞可能因发生变异,遗传信息不一定相同,D错误。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动物
45、细胞培养、动物细胞融合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动物细胞培养的原理、过程及应用,识记细胞全能性的概念以及实例,明确基因突变在光学显微镜下无法观察到,再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项。非选择题部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題共5小题,共50分)26如图1是某人工鱼塘生态系统中碳循环模式图,图中甲、乙、丙、丁表示生态系统的成分,图 2为该人工鱼塘生态系统中部分生物之间的营养结构关系。请据图分析回答:(1)图1中过程表示的生理过程主要是_,如图2中的A、B、C、D为放养的四种鱼,图1中和A、B、C、D对应的成分是_。 (2)_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可以为渔业捕捞提供依据,捕鱼时还可以通过控制网眼的大小,获得体型
46、较大的鱼,以提高经济效益,并保持各种鱼的年龄组成为_。(3)A、B、C、D四种鱼分别生活在鱼塘不同水层,体现该鱼塘群落的_结构。(4)如果养殖户向鱼塘中投放了过多的饵料,残余饵料会沉到水底,导致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加强,水体溶氧量_(降低/升高),鱼类大量死亡,水质恶化,这说明生态系统的_是有限的。【答案】细胞呼吸 丙 种群密度 增长型 垂直 降低 自我调节能力 【解析】【分析】图1是某人工鱼塘生态系统中碳循环模式图,其中甲是大气中的CO2库,乙是生产者,丙是消费者,丁是分解者,过程表示细胞呼吸主要表示光合作用表示捕食关系表示分解者的分解作用。图 2为该人工鱼塘生态系统中部分生物之间的营养结构关系
47、,其中A、B、C、D为放养的四种鱼,鱼为消费者。【详解】(1)过程表示的生理过程主要是细胞呼吸。图2中的A、B、C、D表示消费者,和图1中对应的是丙。(2)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捕鱼时可以通过控制网眼的大小,获得体型较大的鱼,使得生存下来的幼年个体居多,因此保持各种鱼的年龄组成为增长型。(3)A、B、C、D四种鱼分别生活在鱼塘不同水层,体现该鱼塘群落的垂直结构。(4)残余饵料沉到水底会导致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加强,微生物主要通过有氧呼吸分解有机物,因此水体溶氧量降低,引起鱼类因缺氧而大量死亡,水质恶化,这说明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的。【点睛】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结构、种群和群落的相关
48、知识,考查学生从题图中提取有效信息并结合这些信息,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物学问题的能力。27菌根是由真菌与植物根系形成的复合体。下表为不同温度下菌根对玉米幼苗光合特性影响的实验结果。请回答:组别光合作用速率叶绿素相对含量(molCO2m-2s-1)有菌根258.839156.43154.026无菌根256.533153.82851.423(1)本实验的自变量是_。(2)据表分析,温度由5提升至25光合速率逐渐增强,原因可能是酶活性的提升以及_,且在_条件下对光合速率提升的比例更大。(3)测定叶绿素含量的方法如下:将叶片剪碎,加入二氧化硅、_、95%乙醇研磨过滤得到色素提取液,以_作为对照。在665
49、nm、649nm、470nm波长下测定吸光率,通过公式换算即可得到叶绿素总含量。(4)叶绿素能吸收光能并将其转移至ATP和_中;同时,光反应产生的ATP除用于碳反应外,还可以为叶绿体内_(举出两例)等含氮大分子的合成供能。【答案】温度和有无菌根 叶绿素相对含量升高 无菌根 碳酸钙 95%乙醇 H 核酸、蛋白质 【解析】【分析】由图可知,自变量为由图菌根和不同的温度,因变量是光合作用速率和叶绿素的相对含量。根据表格数据可知,25有菌根条件下,光合速率最大,叶绿素相对含量最高。【详解】(1)要探究不同温度下菌根对玉米幼苗光合特性影响的实验结果,自变量是不同的温度和有无菌根。(2)根据表格数据可知,
50、温度由5提升至25的过程中,叶绿素的相对含量逐渐升高,光合速率逐渐增强,且在无菌根条件下对光合速率提升的比例更大,由1.46.5。(3)要测定叶绿素含量,需要先提取叶绿素,首先将叶片剪碎,加人二氧化硅(加速研磨)、碳酸钙(保护色素)、95%乙醇(提取色素)研磨过滤得到色素提取液,以不含叶绿素的95%乙醇作为对照。在665nm、649nm、470nm波长下测定吸光率,通过公式换算即可得到叶绿素总含量。(4)叶绿素能吸收光能并将其转移至ATP和H中,用于暗反应中C3的还原,另外光反应产生的ATP还可以为叶绿体内核酸、蛋白质等含氮大分子的合成提供能量。【点睛】色素可以溶解在无水乙醇中,故应该用无水乙
51、醇提取色素;不同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故可以用层析液分离色素。28果蝇的红眼与白眼是一对相对性状,红眼是野生型,图1为雄性果蝇染色体的模式图。某科研人员做了如图2所示的杂交实验,现在让我们以“科学家”的身份去分析研究:(1)若F2及其后代均未出现白眼个体,则一种可能是白眼性状仅仅是由环境条件引起的_的变异;另一种可能是通过基因突变产生的白眼基因位于线粒体中,不能由雄性个体遗传给后代;也有可能产生的白眼基因位于部分体细胞中,没有机会参与_的形成,故不能遗传给下一代。(2)在白眼性状能稳定遗传的情况下,白眼基因_(填写“可能”或“不可能”)位于Y染色体的区段中,原因是_。(3)在白眼性状能稳
52、定遗传的情况下,若F2中红眼白眼31,但白眼仅出现在雄蝇中,则控制红眼、白眼的基因有可能在X染色体的_区段中。(4)请从纯合野生型个体、F1个体和F2个体中选择合适的材料,设计一次杂交实验,对上述(3)中的问题作出判断。杂交实验设计:让_和_杂交。预测实验结果与结论:_;_。【答案】不可遗传 精子 不可能 F1雄性全为红眼,没有出现雄性全为白眼的情况 或 F1的红眼雌果蝇 野生型雄果蝇(前两空次序可换) 若子代雌雄个体都为红眼,则控制红眼、白眼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的区段中 若子代中雌性个体都为红眼,雄性个体红眼白眼=11,则控制红眼、白眼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的区段中(合理即可,以上两空次序可换)
53、【解析】【分析】1、细胞质遗传(母系遗传),特点是细胞质遗传是由细胞质基因控制的,性状遗传不遵守孟德尔遗传定律,与母本有相同性状的是子代,子代无一定的分离比。2、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性状的遗传总是和性别相关联,叫伴性遗传,伴性遗传也遵循分离定律,是分离定律的特殊形式;伴性遗传和常染色体上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详解】(1)若F2及以后均未出现白眼个体,一种可能是白眼性状是由环境条件引起的不可遗传的变异;另一种可能是通过基因突变产生的白眼基因位于细胞质中,因为受精卵的细胞质主要来自卵细胞,故细胞质遗传呈现母系遗传的特点,不能由雄性个体遗传给后代;也有可能产生的白眼基因位于部分体细胞中,没有机
54、会参与精子的形成,故不能遗传给下一代。(2)F1雄性全为红眼,没有出现雄性全为白眼的伴Y遗传特点,故白眼基因不可能位于Y染色体的区段中。(3)在白眼性状能稳定遗传的情况下,若F2中红眼:白眼3:1,但白眼仅出现在雄蝇中,则控制红眼、白眼的基因有可能在X染色体的特有区段区段中,也可能位于XY的同源区段区段中。(4)为了通过一次杂交实验探究控制红眼、白眼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的特有区段区段中,还是位于XY的同源区段区段。可以让F1的红眼雌果蝇与野生型雄果蝇杂交,观察子代的表现型,假设红眼、白眼是由等位基因A/a控制。若控制红眼、白眼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的区段中,则F1的红眼雌果蝇(XAXa)与野生型雄果
55、蝇(XAYA)杂交,子代雌雄个体都为红眼;若控制红眼、白眼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的区段中,则F1的红眼雌果蝇(XAXa)与野生型雄果蝇(XAY)杂交,子代中雌性个体都为红眼,雄性个体红眼与白眼的比例为1:1。 【点睛】本题考查细胞质遗传、伴性遗传及基因位置关系的判定等相关知识点,掌握相关知识结合题意答题。28(一)酵母的蛋白质含量可达自身干重的一半,可作为饲料蛋白的来源。有些酵母可以利用工业废甲醇作为碳源进行培养,这样既可减少污染又可降低生产成本。研究人员拟从土壤样品中分离该类酵母,并进行大量培养。下图所示为操作流程,请回答下列问题:(1)步骤为_和涂布平板,涂布平板操作中为增加实验的准确性,每支
56、试管的样液至少涂布_个培养皿,该分离纯化的方法和划线分离法相比,其优点是_。(2)下列关于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_A需要通入无菌空气 B必须以甲醇为唯一碳源C需用液体培养基 D该装置可用于大肠杆菌的扩大培养(3)在使用该类酵母分解工业废中醇时,可将酵母细胞通过_法进行固定化处理并制成反应柱,操作时可通过控制工业废甲醇过柱的流速来调节_。若反应柱流出液中有甲醇,其原因可能是_(答出两点即可)。(二)下图为利用杂交瘤技术制备单克隆抗体的基本方法示意图。请回答:(1)图中B淋巴细胞取自于_。(2)图中代表的过程是_,若该过程在_的细胞间进行就是细胞杂交。(3)图中筛选能产生特异性抗体的杂交瘤细胞的常用方
57、法是_,所筛选出的杂交瘤细胞既能产生特殊的抗体,又能在_条件下进行无限繁殖。(4)为了获得更多单克隆抗体往往需要用克隆培养法培养杂交瘤细胞,克隆培养法的最基本要求是_。(5)理论上,图中的B淋巴细胞的细胞核仍有全能性,为了使其全能性得到表达需要借助于核移植技术,在核移植前需要对B淋巴细胞进行的特殊处理是_。【答案】梯度稀释 3 单菌落更易分开 B 吸附 反应时间 流速过快,固定化的酵母细胞比较少,反应柱的温度等反应条件不适宜 免疫小鼠的脾脏 细胞融合 基因型不同 两次(多次)抗体检测 组织培养 必须保证分离出来的细胞是一个(合理即可) 营养限制性培养 【解析】【分析】据图分析,从土壤样品中分离
58、该类酵母菌的实验流程为:称量土壤梯度稀释多次纯化扩大培养;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中需要有两次筛选:杂交瘤细胞的筛选和专一抗体阳性检测后的杂交瘤细胞筛选。【详解】(一)(1)步骤为梯度稀释和涂布平板;涂布平板操作中为增加实验的准确性,应设置重复,即每支试管的样液至少涂布3个培养皿;该分离纯化的方法(稀释涂布平板法)和划线法分离法相比,其优点是单菌落更易分开;(2)过程所用的装置可以用作于大肠杆菌的扩大培养装置,在扩大培养时,需用液体培养基进行培养,且应需要通入无菌空气以保证无菌环境;(3)固定化酵母细胞常用吸附法进行固定并制成反应柱;操作时可通过控制工业废乙醇过柱时间来调节反应时间;造成反应柱流出液
59、中有甲醇的原因可能有:流速过快、固定化的酵母细胞比较少、反应柱的温度等反应条件不适宜等;(二)(1)在制备单克隆抗体的过程中,需将B淋巴细胞与骨髓瘤细胞融合,其中B淋巴细胞应取自免疫小鼠的脾脏;(2)过程是骨髓瘤细胞与B淋巴细胞的融合过程;细胞杂交是指不同基因型的细胞间的融合过程;(3)为筛选出既能在组织培养条件下可以无限增殖,又能产生特异性抗体的杂交瘤细胞,在筛选过程中通常需要两次(多次)抗体检测,筛选出抗体反应呈阳性的杂交细胞;(4)克隆是指生物体通过体细胞进行的无性繁殖,以及由无性繁殖形成的基因型完全相同的后代个体组成的种群,故在单克隆抗体制备时对克隆最基本的要求是保证子代来自于同一个细
60、胞;(5)通过核移植技术让B细胞的全能性得以表达,在核移植之前需要对B淋巴细胞进行营养限制性培养。【点睛】明确微生物分离培养的方法及单克隆抗体制备的原理和过程是解题关键。30某种新型病毒的出现引起了科学家的重视,为此研制出了各种疫苗,为了探究某种疫苗对该病毒的预防能力(抽血检测病毒侵染后的病毒含量和对应抗体含量),设计了以下实验。请完善实验思路,并完成分析。(1)实验思路:取_的健康小鼠,随机均分为A、B三组;_,记录并求出平均值;对A组注射适量且等量的疫苗,对B组注射适量且等量的生理盐水,每天定时抽血测定血液中的该病毒的含量及其对应抗体的含量,记录并求出平均值;在适宜且相同的饲养条件下饲养一
61、个月后,对A、B组小鼠分别进行_,然后在相同的条件下饲养一个月,并每天定时抽血测定血液中的该病毒的含量及其对应抗体的含量,记录并求出平均值;对所测的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2)实验结果:发现疫苗能较好的抑制病毒的增殖,起到预防效果,请在下面作出相应的实验结果曲线图。_(3)疫苗的类型可以分为_、_和减毒的微生物三大类;(4)可以利用1种病毒可研制出多种单抗,说明_。【答案】年龄、体长、体重一致 抽取小鼠的血液,测定血液中的该病毒的含量及其对应抗体的含量 注射适量且等量的病毒制剂 灭活的微生物 分离的微生物成分或其产物 一种病毒/病原体上含有多种抗原物质 【解析】【分析】1体液免疫过程为:大多
62、数病原体经过吞噬细胞等的摄取和处理,暴露出这种病原体所特有的抗原,将抗原传递给T细胞,刺激T细胞产生淋巴因子,少数抗原直接刺激B细胞,B细胞受到刺激后,在淋巴因子的作用下,开始一系列的增殖分化,大部分分化为浆细胞产生抗体,小部分形成记忆细胞。抗体可以与病原体结合,从而抑制病原体的繁殖和对人体细胞的黏附。2细胞免疫过程:抗原经吞噬细胞摄取、处理和呈递给T淋巴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T淋巴细胞悔增殖、分化产生记忆细胞和效应T细胞,效应T细胞与相应的靶细胞密切接触,进而导致靶细胞裂解死亡,抗原暴露出来,此时体液中抗体与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形成细胞团或沉淀,最后被吞噬细胞吞噬消化。【详解】(1)实验思路:将
63、同一品种、大小一样、生长期相同的健康小鼠,随机均分为A、B两组;抽取小鼠的血液,测定血液中的该病毒的含量及其对应抗体的含量,记录并求出平均值;在适宜且相同的饲养条件下饲养一个月后,对A、B组小鼠分别进行注射适量且等量的病毒制剂,然后在相同的条件下饲养一个月,并每天定时抽血测定血液中的该病毒的含量及其对应抗体的含量,记录并求出平均值;(2)实验结果曲线图:(3)疫苗的类型可以分为灭活的微生物、分离的微生物成分或其产物和减毒的微生物三大类。(4)可以利用1种病毒可研制出多种单抗,说明一种病毒/病原体上含有多种抗原物质。【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免疫调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