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灯 笼 AC见习题提示:点击进入习题1 23456 7 89 11答案显示D见习题见习题见习题见习题见习题B见习题10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争讼(sng)领域(y)焰火(yn)B神龛(h)斡旋(w)犬吠(fi)C褪色(tu)点缀(zhu)锵然(jing)D联珑(lng)幽悄(qio)熙熙然(x)A【点拨】B.“龛”应读kn;C.“锵”应读qing;D.“珑”应读ln。返回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每每想起小时候在村里上灯学,要挑了灯笼走去挑了灯笼走回的事,便深深感到怅罔。B虽然人已经是站在青春尾捎上的人,母亲的头发也全白了。C伴着我们的除了李老五的叙家常,便
2、是一把腰刀、一具灯笼。D最壮的是塞外点兵,吹角连营,夜深星斓时候,将军在挑灯看剑【答案】C【点拨】A.“怅罔”应为“怅惘”;B.“尾捎”应为“尾梢”;D.“夜深星斓”应为“夜深星阑”。返回3.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应该数火把,数探海灯,数燎原的一把烈火!(大火)延烧原野。B轿前轿后虽不像宋史仪卫志载,准有打灯笼子亲事官八十人,但辉煌景象已够华贵了。(成绩等)显著;卓著。C那种熙熙然庭院的静穆,是一辈子思慕着的。(安静庄严。)D那时自己对人情世故还不懂,好听点说,心还像素丝样纯洁。(为人处世的道理。)【答案】B返回4.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优秀传统文化是有灵气的、是有力量的。它已
3、经融入我们的文化性格里,启迪着我们的心智,滋养着我们的心灵。它要得到_,就应融入公众生活。一些优秀的文化类节目备受关注,说明很多人()对它_热情,()缺少感受它的机会。(1)第句标点符号使用有误,请将修改意见写下来。(2)在文中两句的两处横线上选择填写恰当的词语。备选词语:传扬传承 缺乏 缺损(3)第句括号内需补上一组恰当的关联词语,请写在括号里。将“、”改为“,”。传承 缺乏不是 而是返回5.新课标新考点 二十大报告中提到:“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下面的书法作品是同学们家中春节悬挂的字幅,这些字幅展现了不同的家风。下列对字幅的欣赏有误的一项是()A甲作品属于草书,笔势流畅
4、,奔放自如。作品表现了主人对家庭和睦的重视。B乙作品属于隶书,蚕头燕尾,严谨庄重。作品体现了主人不求名利,志趣高雅。C丙作品属于行书,笔断意连,潇洒流畅。作品体现了主人确信意志坚定,会获成功。D丁作品属于楷书,行云流水,规范端正。作品表明主人懂得诚信是做人做事的根本。返回【答案】D【点拨】“行云流水”不是楷书的特点。6.2022威海改编请根据语境,仿照画线句,在横线处补充一个恰当的句子。除夕是一盏灯,一盏用亲情呵护的明灯。它穿越时空走来,点燃每一个黑头发黑眼睛的人心中的火苗,为回家照明,为乡愁照明心灵,在除夕夜得以回归;祝福,在除夕夜得以实现;_,_;和谐,在除夕夜得以绽放!示例:亲情 在除夕
5、夜得以加深返回7.根据文章第段中的“古老的年俗却桃花依旧笑春风,鲜活在临汾大地上”,说说临汾人喜欢闹社火这个年俗的原因。闹社火是临汾人欢聚的大团圆;跑鼓车、登天塔等闹社火年俗,是在展示临汾人“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的壮志;闹社火是在迎接春天。一、拓展阅读请同学们看点拨训练第11-12页第7-11题。返回8.做批注是一种很好的读书方法。请从下面句子中任选一句,自选角度做批注。A打起锣鼓,扭起秧歌,跑起竹马,舞起狮子,老老少少的欢声笑语也飞扬开来。B可这不知高低的“雄狮”偏偏还要腾空蹦跳,似瑶池摘星,如天马行空。句子:()批注:_返回示例:A 运用动作描写,使用“打”“扭”“跑”“舞”等一系列动
6、词,生动形象地描绘了闹社火的欢快场面,表现了作者的喜悦之情。9.本文行文流畅、衔接自然,多处运用了过渡句,请任选一个过渡句抄写下来。示例:欢声笑语最响亮、最激昂的时刻,一准是在跑鼓车。返回10.文章描写了临汾大地上闹社火的几个年俗场景,并通过侧面描写来突显其特征,请依据文本内容,填写下面的表格。活动侧面描写的句子活动的特征/作用跑鼓车 速度快,场面壮观登天塔头顶上的白云在飘摇;仰头观望的人哪个不敛声屏气,真真是“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观赏者却禁不住提心吊胆,手心出汗!活动侧面描写的句子活动的特征/作用光色映红了每一张仰头观望的笑脸,那一张张笑脸如同一朵朵绽开的春花。装点夜色,突出欢乐的氛围
7、鼓车过处地上轰隆隆震荡,身边风声呼啸,耳畔山呼海啸,恍若地动山摇天塔之高;“雄狮”蹦跳之高;表演者艺高人胆大擎灯笼返回11.本文与链接材料都写到了“灯笼”,试分析两者所表达的主题有何不同。【链接材料】最壮的是塞外点兵,吹角连营,夜深星阑时候,将军在挑灯看剑,那灯笼上你不希望写的几个斗方大字是霍骠姚,是汉将李广,是唐朝裴公吗?雪夜入蔡,与胡人不敢南下牧马的故事是同日月一样亮起了人的耳目的。你听,正萧萧班马鸣也,我愿就是那灯笼下的马前卒。唉,壮,于今灯笼又不够了。应该数火把,数探海灯,数燎原的一把烈火!示例:社火迎春这篇文章描写了“擎灯笼”时热闹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淳朴民风民俗的喜爱与赞美之情。链接材料中提及“灯笼”则抒发了作者的家国情怀:渴望上阵杀敌,为国效力的心愿;呼吁国人团结抗战,保家卫国。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