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单元7 大雁归来1.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冬天似乎总是充满了灰白色的雾霭,天地也都缄默起来。大大小小的生灵,或休眠,或南飞,蓄积着力量,等候那春日的暖流。待万物苏xng,鸟雀归来,空气中又迷漫着生命的活力。这算是又一个四季的ln回。.123456789(1)给语段中加点字注音,并根据拼音写出汉字。雾霭(i)缄默(jin)苏xng(醒)ln(轮)回(2)文段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语是“迷漫”,这个词语的正确写法是“弥漫”。ijin醒轮迷漫弥漫123456789 拓展阅读请同学们看点拨训练第22-24页第5-8题。5.本文以动物界的“气象员”为标题有何妙处?(4分)答案:交代文章的主要内容是动物
2、对天气的预报,点明本文的说明对象;运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把动物比作“气象员”,新颖别致,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1234567896.文章末尾四段在介绍气温的“报告员”蟋蟀时,采用了怎样的说明顺序?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3分)答案:逻辑顺序。首先总写蟋蟀的叫声可以反映气温的变化,然后写物理学家多贝尔据此得出了多贝尔定律,接着写科学家对多贝尔定律的补充,最后写蟋蟀能够通过叫声反映气温变化的原理。按照由浅到深、由现象到本质的逻辑顺序展开,使说明更符合人们的认知逻辑,行文也更有层次。123456789【变式问不同问法答案略有不同】第段能不能放在第段前面?为什么?(3分)答案:不能。本文末尾四段首先总写蟋
3、蟀的叫声可以反映气温的变化,然后写物理学家多贝尔据此得出了多贝尔定律,接着写科学家对多贝尔定律的补充,最后写蟋蟀能够通过叫声反映气温变化的原理。按照由浅到深、由现象到本质的逻辑顺序展开,使说明更符合人们的认知逻辑,行文也更有层次。如果调换顺序,就打乱了段落之间的内在联系。1234567897.第段中画横线的句子中用“报告员”来形容蟋蟀有什么表达效果?(3分)答案:将蟋蟀比作“报告员”,运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形象地写出了蟋蟀对人们推算温度有很大的帮助,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生动性和形象性。1234567899.学校开展“鸟的世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面的题目。(1)“雁”是古诗词中常见的吟咏对象,往往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阅读下面的诗词名句,对“雁”的文化内涵进行解读。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杜甫孤雁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王湾次北固山下123456789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范仲淹渔家傲秋思答案:传说古代用大雁传递书信,这其中饱含游子的思亲、思乡之情。点拨:古人早就有“鸿雁传书”的说法,据此明确“雁”在古诗词中一般代指书信,进而把握作者借“雁”所表达的思乡之情。1234567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