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学期观潮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体会钱塘江大潮的壮观与雄奇,激发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强烈的情感。、激发学生读书的热情,提高学生品味词句的能力。、学习作者有顺序、抓特点的观察方法,培养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教学重点】理解“潮来之时”的记叙。【教学难点】体会钱塘江大潮的雄壮的磅礴的气势。【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钱塘江大潮录象。【教学过程】一、引入、师:同学们,你们知道“潮”是一种怎样的奇妙现象吗?哪位同学能把你所知道的知识告诉老师和同学们呢?(“潮”是大江大海水面发生定时涨落的一种自然现象。)板书:潮师:一位曾经亲眼看见潮水涨落的人,把他的所见所闻生动地描绘了出来。板书:观
2、、听课文朗读,并思考问题:师:下面请你们听一听他的描绘。请你们在听的时候注意:他描绘的观潮是一种怎样的景象(雄伟壮观)?你觉得文章写得美吗?美在哪儿?(听课文朗读,读后,学生逐一回答问题。)二、理清文路,划分段落、师:请同学们打开课文,观看课文第一自然段。(教师范读,学生读。)师:“观”是什么意思?“天下奇观”是什么意思?作者为什么说钱塘江大潮是天下奇观呢?(学生可回答前两个问题,质疑第三个问题。)师:现在请同学们带着这个疑问,快速阅读全文,看一看,课文是按怎样的顺序写的?用简单的词语,概括出来。(学生阅读全文,找出顺序,并能按照课文顺序给课文划分段落。)(课文是按照“潮来前、潮来时、潮过后”的顺序写的。)板书:潮来前 潮来时 潮过后、师:“潮来前、潮来时、潮过后”的三个情景是一样的吗?下面,让我们首先来学习第自然段。(学生默读第自然段,边读边思考:作者在这一段里交待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