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 语言文字应用)高考仿真检测(一~五) WORD版含答案.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793276 上传时间:2024-05-30 格式:DOC 页数:81 大小:60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 语言文字应用)高考仿真检测(一~五)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1页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 语言文字应用)高考仿真检测(一~五) WORD版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1页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 语言文字应用)高考仿真检测(一~五) WORD版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1页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 语言文字应用)高考仿真检测(一~五) WORD版含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1页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 语言文字应用)高考仿真检测(一~五) WORD版含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1页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 语言文字应用)高考仿真检测(一~五) WORD版含答案.doc_第6页
第6页 / 共81页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 语言文字应用)高考仿真检测(一~五) WORD版含答案.doc_第7页
第7页 / 共81页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 语言文字应用)高考仿真检测(一~五) WORD版含答案.doc_第8页
第8页 / 共81页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 语言文字应用)高考仿真检测(一~五) WORD版含答案.doc_第9页
第9页 / 共81页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 语言文字应用)高考仿真检测(一~五)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81页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 语言文字应用)高考仿真检测(一~五)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81页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 语言文字应用)高考仿真检测(一~五)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81页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 语言文字应用)高考仿真检测(一~五)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81页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 语言文字应用)高考仿真检测(一~五)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81页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 语言文字应用)高考仿真检测(一~五)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81页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 语言文字应用)高考仿真检测(一~五)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81页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 语言文字应用)高考仿真检测(一~五)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81页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 语言文字应用)高考仿真检测(一~五)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81页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 语言文字应用)高考仿真检测(一~五)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81页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 语言文字应用)高考仿真检测(一~五) WORD版含答案.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81页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 语言文字应用)高考仿真检测(一~五) WORD版含答案.doc_第21页
第21页 / 共81页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 语言文字应用)高考仿真检测(一~五) WORD版含答案.doc_第22页
第22页 / 共81页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 语言文字应用)高考仿真检测(一~五) WORD版含答案.doc_第23页
第23页 / 共81页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 语言文字应用)高考仿真检测(一~五) WORD版含答案.doc_第24页
第24页 / 共81页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 语言文字应用)高考仿真检测(一~五) WORD版含答案.doc_第25页
第25页 / 共81页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 语言文字应用)高考仿真检测(一~五) WORD版含答案.doc_第26页
第26页 / 共81页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 语言文字应用)高考仿真检测(一~五) WORD版含答案.doc_第27页
第27页 / 共81页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 语言文字应用)高考仿真检测(一~五) WORD版含答案.doc_第28页
第28页 / 共81页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 语言文字应用)高考仿真检测(一~五) WORD版含答案.doc_第29页
第29页 / 共81页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 语言文字应用)高考仿真检测(一~五) WORD版含答案.doc_第30页
第30页 / 共81页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 语言文字应用)高考仿真检测(一~五) WORD版含答案.doc_第31页
第31页 / 共81页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 语言文字应用)高考仿真检测(一~五) WORD版含答案.doc_第32页
第32页 / 共81页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 语言文字应用)高考仿真检测(一~五) WORD版含答案.doc_第33页
第33页 / 共81页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 语言文字应用)高考仿真检测(一~五) WORD版含答案.doc_第34页
第34页 / 共81页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 语言文字应用)高考仿真检测(一~五) WORD版含答案.doc_第35页
第35页 / 共81页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 语言文字应用)高考仿真检测(一~五) WORD版含答案.doc_第36页
第36页 / 共81页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 语言文字应用)高考仿真检测(一~五) WORD版含答案.doc_第37页
第37页 / 共81页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 语言文字应用)高考仿真检测(一~五) WORD版含答案.doc_第38页
第38页 / 共81页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 语言文字应用)高考仿真检测(一~五) WORD版含答案.doc_第39页
第39页 / 共81页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 语言文字应用)高考仿真检测(一~五) WORD版含答案.doc_第40页
第40页 / 共81页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 语言文字应用)高考仿真检测(一~五) WORD版含答案.doc_第41页
第41页 / 共81页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 语言文字应用)高考仿真检测(一~五) WORD版含答案.doc_第42页
第42页 / 共81页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 语言文字应用)高考仿真检测(一~五) WORD版含答案.doc_第43页
第43页 / 共81页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 语言文字应用)高考仿真检测(一~五) WORD版含答案.doc_第44页
第44页 / 共81页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 语言文字应用)高考仿真检测(一~五) WORD版含答案.doc_第45页
第45页 / 共81页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 语言文字应用)高考仿真检测(一~五) WORD版含答案.doc_第46页
第46页 / 共81页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 语言文字应用)高考仿真检测(一~五) WORD版含答案.doc_第47页
第47页 / 共81页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 语言文字应用)高考仿真检测(一~五) WORD版含答案.doc_第48页
第48页 / 共81页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 语言文字应用)高考仿真检测(一~五) WORD版含答案.doc_第49页
第49页 / 共81页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 语言文字应用)高考仿真检测(一~五) WORD版含答案.doc_第50页
第50页 / 共81页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 语言文字应用)高考仿真检测(一~五) WORD版含答案.doc_第51页
第51页 / 共81页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 语言文字应用)高考仿真检测(一~五) WORD版含答案.doc_第52页
第52页 / 共81页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 语言文字应用)高考仿真检测(一~五) WORD版含答案.doc_第53页
第53页 / 共81页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 语言文字应用)高考仿真检测(一~五) WORD版含答案.doc_第54页
第54页 / 共81页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 语言文字应用)高考仿真检测(一~五) WORD版含答案.doc_第55页
第55页 / 共81页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 语言文字应用)高考仿真检测(一~五) WORD版含答案.doc_第56页
第56页 / 共81页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 语言文字应用)高考仿真检测(一~五) WORD版含答案.doc_第57页
第57页 / 共81页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 语言文字应用)高考仿真检测(一~五) WORD版含答案.doc_第58页
第58页 / 共81页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 语言文字应用)高考仿真检测(一~五) WORD版含答案.doc_第59页
第59页 / 共81页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 语言文字应用)高考仿真检测(一~五) WORD版含答案.doc_第60页
第60页 / 共81页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 语言文字应用)高考仿真检测(一~五) WORD版含答案.doc_第61页
第61页 / 共81页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 语言文字应用)高考仿真检测(一~五) WORD版含答案.doc_第62页
第62页 / 共81页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 语言文字应用)高考仿真检测(一~五) WORD版含答案.doc_第63页
第63页 / 共81页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 语言文字应用)高考仿真检测(一~五) WORD版含答案.doc_第64页
第64页 / 共81页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 语言文字应用)高考仿真检测(一~五) WORD版含答案.doc_第65页
第65页 / 共81页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 语言文字应用)高考仿真检测(一~五) WORD版含答案.doc_第66页
第66页 / 共81页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 语言文字应用)高考仿真检测(一~五) WORD版含答案.doc_第67页
第67页 / 共81页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 语言文字应用)高考仿真检测(一~五) WORD版含答案.doc_第68页
第68页 / 共81页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 语言文字应用)高考仿真检测(一~五) WORD版含答案.doc_第69页
第69页 / 共81页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 语言文字应用)高考仿真检测(一~五) WORD版含答案.doc_第70页
第70页 / 共81页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 语言文字应用)高考仿真检测(一~五) WORD版含答案.doc_第71页
第71页 / 共81页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 语言文字应用)高考仿真检测(一~五) WORD版含答案.doc_第72页
第72页 / 共81页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 语言文字应用)高考仿真检测(一~五) WORD版含答案.doc_第73页
第73页 / 共81页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 语言文字应用)高考仿真检测(一~五) WORD版含答案.doc_第74页
第74页 / 共81页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 语言文字应用)高考仿真检测(一~五) WORD版含答案.doc_第75页
第75页 / 共81页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 语言文字应用)高考仿真检测(一~五) WORD版含答案.doc_第76页
第76页 / 共81页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 语言文字应用)高考仿真检测(一~五) WORD版含答案.doc_第77页
第77页 / 共81页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 语言文字应用)高考仿真检测(一~五) WORD版含答案.doc_第78页
第78页 / 共81页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 语言文字应用)高考仿真检测(一~五) WORD版含答案.doc_第79页
第79页 / 共81页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 语言文字应用)高考仿真检测(一~五) WORD版含答案.doc_第80页
第80页 / 共81页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 语言文字应用)高考仿真检测(一~五) WORD版含答案.doc_第81页
第81页 / 共81页
亲,该文档总共8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高考仿真检测(一五)高考仿真检测(一)本试卷分第卷(阅读题)和第卷(表达题)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第卷阅读题(70分)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东汉的张迁碑方厚凝重的笔意往往被学书者看作治疗笔弱之病的良方,因而学习张迁碑如果不能够得其“方”,也就谈不上得其情味,更谈不上登堂入室了。基于此认识,不少学书者在临习该碑时,常常会刻意摹画,甚至夸张其笔画的“方”形,力求做到棱角分明。但是这样处理的结果却不尽如人意,随之而生的,则是死板、僵硬、做作等问题。那么,对于张迁碑的“方”,我们究竟应该如何理解呢?从笔画层面上看

2、,张迁碑的“方”主要是由刀刻二次加工所致,例如“也”“门”“贡”等许多字都表现出浓厚的刀刻痕迹,因而,当有些人还过分着眼于张迁碑笔法之“方”的时候,实际上已经落入了窠臼。由于刀刻痕迹浓重,我们很难从中清晰地看到毛笔锋颖最初运行的痕迹,所以要理解张迁碑的“方”,绝不能仅仅从笔法的层面去理解,而需要悉心体会其中丰富的意趣。这种“方”的意趣具有两种内涵。其一,峻而能健。“峻”指的是方硬之中棱角分明的审美意味。梁武帝萧衍在答陶隐居论书一文中曾云:“婉婉暧暧,视之不足;棱棱凛凛,常有生气。”可见在笔画的起收处表现出鲜明的棱角,便能增强笔画的刀感,展现出令人肃穆的精神。但这种棱角必须具有特殊的质感与生命力

3、,才会表现出丰富的意态美,否则会有单薄死板的弊病。张迁碑的方笔往往具有浑厚饱满的张力,这种张力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健”。例如“迁”字的末笔波磔,在方峻中饱含了强劲的筋力,这种“筋”的质感极大地增强了方笔的表现力与感染力。其二,峻而能朴。所谓“朴”即指一种自然成形、毫不做作的审美意味。不少人在临习张迁碑时,常会把方笔处理得呆板滞涩、机械雷同。但我们仔细品味张迁碑的方笔,可以发现其魅力不仅表现为劲健的力感,更体现在形态不一的笔形上,这是一种朴实无华、自然尚真的秦汉文化精神的自然流露。例如“吾”与“兴”字的长笔横波就很有代表性,前者犹如凝重的青铜古器,而后者则好似曲铁古藤。因此作为临习者,如果不能发现

4、与品味其中多变的情味,而仅仅囿于机械的方形,那结果无疑是缘木求鱼。张迁碑中多变的笔形能够自然生动,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这些笔画的形态是随势而生的。比如“吾”字,笔画较少,浑厚的横波就可以大大充实字内的空间,其产生的张力足以使其他笔画聚拢在它的周围。而繁体字“兴”的笔画较多,尤其是上部点画的分量很重,因而其横波一方面要显现出力扛千斤的韧性,同时笔形又不宜过重,以免产生气息滞涩的问题。只有做到“朴”“方”,字体才能具有特殊的生命感,我们临碑的过程,也才会具有一种真正的书写感。南宋姜夔说:“魏、晋书法之高,良由各尽字之真态,不以私意参之耳。”这是用来说明魏晋楷书体势生动自然,毫无刻意做作的痕迹,借以说

5、明张迁碑的体势之美也合适。(选自虞晓勇方峻端浑古趣盎然汉张迁碑的书法艺术,有删改)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要体味到张迁碑书法艺术的情味,并进一步深入研究,使自己的书法达到更高的境界,就必须从掌握它方厚的笔意入手。B有些人临习张迁碑时,出现死板、僵硬、做作等问题,这可能是在摹画时刻意追求笔画的棱角分明造成的。C从“也”“门”“贡”等字的笔画可以看出,张迁碑的“方”主要是由毛笔锋颖最初运行留下的痕迹与刀刻二次加工造成的。D答陶隐居论书是梁武帝萧衍写的一篇有关书法理论的文章,他对书法方硬之中棱角分明的审美意味进行了生动的论述。解析:选CC项,“张迁碑的方主要是由毛笔锋颖最初运行

6、留下的痕迹与刀刻二次加工造成的”错误,原文是说“张迁碑的方主要是由刀刻二次加工所致”“我们很难从中清晰地看到毛笔锋颖最初运行的痕迹”。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峻而能健”,指在笔画的起收处表现出富有特殊的质感与生命力的棱角以及浑厚饱满的张力。B“峻而能朴”,指笔画有劲健的力感,而且笔形的形态不一,具有秦汉文化那种朴实无华、自然尚真的精神。C“吾”字笔画较少,其长笔横波就要写得如青铜古器般凝重,这样可充实字内的空间,其张力也能聚拢其他笔画。D繁体字“兴”的笔画较多,其长笔横波就要写得如曲铁古藤般有重量,这样才能扛起上部点画很重的分量。解析:选DD项,“其长笔横波就要写得如曲

7、铁古藤般有重量”错误,原文是说“其横波一方面要显现出力扛千斤的韧性,同时笔形又不宜过重”。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如果自己的书法有笔弱的毛病,可以学习张迁碑方厚凝重的风格,但对其“方”的理解不准确,效果可能就不尽如人意。B张迁碑笔画的形态是随势而生的,这是张迁碑多变的笔形能够自然生动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其“朴”的体现。C临习张迁碑不能只求形似,仅机械地模仿,是不能体味到“方”笔的情味的,而要求神似,体现出“方”笔的特殊的生命感。D从姜夔的话中可看出,张迁碑的体势之美影响了魏晋楷书的体势之美,两者都具有生动自然、毫不刻意做作的特点。解析:选DD项,“张迁碑的体势之美影响了魏

8、晋楷书的体势之美”于文无据,原文只是借姜夔的话来说明张迁碑的体势之美。(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手艺孙如静老罗头从县城回来了。前些日子,他总觉得日子过得不太顺心,像是缺少些什么东西。按理来说,儿子当上了副县长,儿媳妇刚生了一个大胖小子,日子一天天好过了,可自己为什么总是乐不起来呢?一天,他无意中看到家里有一个漏水的盆子,他举起盆子,一线阳光透过小孔落在他昏花的眼睛里,多么熟悉的动作,多么熟悉的感觉啊。老罗头终于明白自己为什么总是乐不起来了,他怀念自己的手艺补锅。晚上,老罗头连夜收拾包袱,他恨不得长出翅膀飞回老家。终于回到老房子,老物件还在,老罗头简单地收拾了一下

9、,中午时分,就在门口架起了火炉,抽起了大风箱,清清嗓子大声喊:“补锅啰补锅啰”这两嗓子把隔壁的长河老爷子喊出来了,老爷子一看到老罗头,顿时脸上乐开了花。来到老罗头的小摊前,咣当一声,好家伙,几个盘子,一个水壶,两口铝锅,全撂了下来。老爷子笑着说:“老伙计,你不在的这几年,我把家里漏水的锅碗瓢盆都攒起来了,就等着你的大风箱再抽气了。”一声老伙计,让老罗头听着心里暖暖的。老罗头使劲地抽了抽大风箱,火炉伸出长长的舌头,火舌欢快地舔着黑黑的锅底,老罗头将碎的铁锅片放进一只小小的坩埚,再把坩埚埋进火炉中间,等了许久,铁锅片熔化成红通通的铁水,他迅速舀出铁水,倒在一块柔软的、圆圆的毡子上,晃了几圈,铁水就

10、变成了一粒圆圆的金属球,然后把金属球对准盘子的漏洞,轻轻一挤,用力一压,漏洞瞬间消失了。接下来是进一步验证,在补好的盘子里倒上半勺水,高高举起,“看,滴水不漏!”老罗头得意地说。长河老爷子说:“老罗头,几年不见,看来你的手艺还够火候哦。”老罗头拍拍胸脯说:“功夫在这里,老祖宗传下来的手艺,不能丢啊!”老罗头每天从大清早坐到傍晚,路人就像风一样从他眼前飘过。除了长河老爷子和几个老伙计偶尔来陪他说说话以外,几乎没有人在他的小摊上停留。当年老罗头的手艺可是个绝活儿啊,多少人想拜师学艺呢。看着满脸愁容的老罗头,长河老爷子叹了口气说:“现在人家都用电饭锅、高压锅、电磁炉了,那些家用电器五花八门的,哪还用

11、得着我们那个年代的大铁锅啊。哎,也只有我们这些老家伙们喜欢那股烟火味了。”这番感慨让老罗头心里有了郁结,没两天,竟然病倒了。这下可把他的儿子急坏了,心想:老头子不跟着自己好好享福,一个人跑回老家瞎折腾,把自己折腾到医院来了。老罗头住了几天医院,找不到病因,却也不见好转。最后,还是长河老爷子说了一句:“你爸这是心病,心病还要心药医啊。”儿子吩咐一声,手下人立刻到镇上各家各户,到废品收购站去搜索,去收购,很快给老罗头找来了活儿。听说有人找他补锅,老罗头腾的一下从病床上坐起来,病全好了。一只小火炉,一个大风箱,老罗头补锅的小摊又开张了。原以为一切恢复了平静。没想到有好事者在闲聊中提到,老罗头补的锅都

12、是他儿子高价收购来的。偏偏这些闲聊的话又被老罗头听到了。于是急火攻心,老罗头彻底倒下了。老罗头临终前,给儿子留下句话,不要把我放到那些坛子罐子里,要把我放到补好的锅里,那里暖和。(有删改)4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小说对老罗头补锅的过程描写翔实、细腻,这既表现了老罗头技艺的娴熟,又增强了小说的真实性。B听了长河老爷子对时代的感慨,老罗头心有郁结并病倒,可见老罗头执着念旧,无法面对自己的手艺将逐渐被淘汰的现实。C从当年“多少人想拜师学艺”到如今“几乎没有人在他的小摊上停留”,鲜明的对比,巨大的落差,表明了时代变迁的必然。D儿子收购铁锅为老罗头治病本是尽孝,却由

13、于好事者的闲聊,老罗头急火攻心一命呜呼,小说借此表明了人言可畏。解析:选DD项,“表明了人言可畏”属于臆断。5文章写儿子收购铁锅为老罗头治病这一情节有什么作用?请简要作答。(5分)答: _解析:回答问题,要注重把握这一情节在人物刻画、情节结构等方面的作用。从人物刻画的角度分析,这些内容表现了儿子的孝顺和老罗头对自己手艺的看重等;从情节的角度分析,这个情节为后文老罗头听到人们的议论而倒下等情节埋下伏笔。答案:表现了儿子的孝顺。凸显老罗头视手艺如生命的形象。推动了老罗头得知儿子收购铁锅而病好这一情节的发展,同时为老罗头得知真相而倒下埋下伏笔,使文章更有波澜。(意思相近即可)6小说以“手艺”命名有什

14、么好处?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6分)答:_解析:解答本题需要注意两个关键词,一是“好处”,二是“手艺”。解答此类试题要考虑人物、结构、主题等方面的内容。题目为“手艺”,表现了老罗头对自己手艺的热爱与坚守,凸显了老罗头手艺人的形象;故事情节围绕“手艺”展开,“手艺”统领全文,所以从结构上看,有线索的作用;小说通过写随着时代的发展老“手艺”的没落,引发人们对传统手艺命运的思考,题目有暗示主题的作用。答案:凸显人物形象。老罗头是民间手艺人,手艺是他一生的寄托,技艺高超、坚守手艺是老罗头的特点。统领全文(或:以“手艺”为线索),使情节更加集中。小说主要围绕老罗头补锅的手艺在时代变迁中受到冷落的现实展开

15、。暗示主题。小说从补锅“手艺”写起,引发对传统手艺的当代命运的思考。(每点2分,意思相近即可)(三)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熊希龄:“此君一出天下暖”施立松熊希龄出生于湘西凤凰城沱江河畔一个三代从军的军人家庭。熊希龄幼时即表现出惊人的天赋,一本三字经,三四天就能背熟,“神童”之誉,不胫而走。稍大,又凭满腹才情,名满三湘。二十四岁,熊希龄顺利中了进士,与张謇同榜。更有幸的是,在殿试时,光绪帝很欣赏他的文笔,在他的考卷上用朱笔御批:“笔摇五岳,气行全球,横扫五大洲,杰作也。”年纪轻轻就被“点翰林”,仕途可谓顺风顺水,前途无量。可是,春风得意的熊希龄还没来得及勾画人生,锦

16、绣前程就生生地被雨打风吹去。就在他入翰林院不到两个月,中日甲午战争爆发。民族危亡激起了熊希龄的满腔豪情和报国之志,腐朽如槁木的清王朝,已承载不了他的理想之舟,“分道扬镳”成为必然。他给洋务派首领张之洞上书,强烈要求变法维新。湖南维新运动兴起,他以在籍翰林身份协助巡抚陈宝箴推行新政,并参加谭嗣同创立的南学会。戊戌变法失败,“六君子”被杀。熊希龄因在赴京途中骤病,未能按时到京而逃过一劫,但也被清廷“革职永不叙用,发交地方官严加管束”。还是潺潺流淌的沱江水收容了这个才子失落的心。回到老家的熊希龄,闭门读书,养精蓄锐。寒来暑往,岁月更替,静待中的熊希龄等来了东山再起的机会。国内立宪呼声如浪潮高涨,一向

17、闭关自守的清廷和心扉紧闭的西太后,迫不得已派遣五名大臣出洋考察宪政,新任湖南巡抚端方就是其中之一。端方与袁世凯、岑春煊、张之洞一起,号称清末四大能臣,一度支持戊戌变法。端方非常爱惜熊希龄这位才子,一旦机会来临,他就大力保荐。就这样,熊希龄充任五大臣的随员,一起出访。这番国外游历,丰盈了熊希龄的阅历。回国后,东三省总督赵尔巽又奏调他任东三省屯恳局会办兼奉天造币厂总办。东三省的经济,在他的长袖善舞下,如雨后春笋,一派生机,熊希龄的头上,也冠上一顶“理财能手”的高帽。湖南前后三任巡抚都非常赏识熊希龄。三任巡抚中,端方、赵尔巽是清廷倚重的股肱之臣,陈宝箴是维新派骨干,他们的竞相举荐,足以表明熊希龄这位

18、“三湘有为之士”的才识和能力。袁世凯镇压二次革命后,为了粉饰太平,竭力拉拢进步党人组阁,熊希龄自然是负责组阁的不二人选。熊希龄以“不问党不党,只问才不才”的原则组阁,熊氏内阁有“第一流人才内阁”和“名流内阁”之称。这届内阁不是浪得虚名,真可谓人才济济:熊希龄为内阁总理兼财政总长,孙宝琦为外交总长,朱启钤为内务总长,梁启超为司法总长,汪大燮为教育总长,段祺瑞为陆军总长,刘冠雄为海军总长,张謇为工商总长兼农林总长,周自齐为交通总长。当上民国首任民选总理的熊希龄,雄心勃勃,自然渴望有番作为,他力图建立起“真正共和国”。可是,袁世凯让熊希龄组阁,本来就只是一种姿态,一个过渡,是利用“名流”来装点门面对

19、付国民党。当他的目的达到后,“名流内阁”便沦为累赘。熊希龄作为一个读书人,虽然才华横溢,有谋有略,却处处被袁世凯玩弄于股掌中。熊希龄和那个时代的一群人的命运,都输给了那个乱世。熊希龄开始筹办香山慈幼院,穷后半生之力从事慈善教育事业。这个转身虽不华丽,甚至有些无奈和凄怆,但民国从此多了一位不可多得的慈善大家,使得乱哄哄的世道,有了一处安宁的荫蔽,风雨凄迷的漫漫长路,有了一个歇息的长亭。熊希龄把香山慈幼院打造成一所特殊的学校,一座新式教育的试验园地。慈幼院与其他国民学校的最大不同之处在于其推行的是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三合一”的教育体制,并且对孤贫儿童的衣、食、住及学习、生活用品全部免费。

20、慈幼院的教育理念和创办实绩,为当时社会所公认。它自婴儿教保园,而小学,而中学,而补助升入大学,贯彻全部教育阶段;同时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兼施,“学校与工厂齐办,小学得职业陶冶,初中得职业试探,高中得职业专修”,形成一套完整的教育体系,开创了中国慈善教育的先河。日本发动侵华战争后,已淡忘政治的熊希龄又萌发了爱国热忱。他宣布香山慈幼院中学全部男生停止文化课学习,集中到北平青龙桥三校进行军事训练,准备将达到一定年龄的学生,输送给抗日意识较强的冯玉祥的抗日部队做后备军。他多次亲临军训现场,鼓励学生说:“在此抗战时间,乃千载一时之机会,吾人不于此时努力尽责,更待何时?余意少壮青年,亦须于此时磨炼困难,为国

21、服务,读书何为?逃难何为?”熊希龄是决心奔赴国难的,他做好了死在战场上的准备,他办的两件事格外引人瞩目:一是为自己在香山建了生圹;二是将自己的家产全部捐充慈善教育事业。沪宁相继沦陷后,熊希龄和夫人毛彦文忧心如焚,乘船赴香港为难民和伤兵募捐,后准备绕道广州返回湖南,以期再为苦难中的家国尽绵薄之力。但因积劳成疾,熊希龄突发脑出血,抛下他未竟的事业、深爱的妻子和数千名孤贫儿童,走了。(名人传记)7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A熊希龄曾与张謇同榜,在科举考试中,深受光绪帝的赞赏,考卷还得到光绪帝的朱笔御批,真可谓春风得意。B在民族危亡之际,熊希龄充满豪情壮志,向洋务派首领张之洞上

22、书,强烈要求变法维新并协助其推行新政。C熊希龄是中国慈善教育的开拓者,经营香山慈幼院,推行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三合一”的教育体制。D抗日战争爆发后,熊希龄将慈幼院适龄的学生送给冯玉祥做后备军,并亲临军训现场,鼓励学生克服困难,报效祖国。解析:选B张冠李戴,熊希龄不是协助张之洞推行新政,而是协助陈宝箴。8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4分)()A熊希龄出生于显赫的家族,在家人的耳濡目染之下,表现出聪颖的智慧,享有“神童”之誉,名满三湘。B熊希龄中进士点翰林步入政界,仕途一帆风顺,随着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得到端方的大力保荐,充任随员。C熊希龄经历国外游历后,兼收并蓄国外先

23、进经验,治理东三省时,经济呈现出生机勃勃的景象,令人惊叹。D熊希龄雄心勃勃,渴望有番作为,组建一流的内阁,人才济济。却被袁世凯所欺骗,一番付出,付诸东流。E当熊希龄看到山河破碎,生灵涂炭时,用捐出家产的实际行动支持抗战,无怨无悔,将温暖送到了人间。解析:选DEA项,“出生于显赫的家族”不准确,应是出生于三代从军的军人家庭;“在家人的耳濡目染之下”文中并未提及。B项,“得到端方的大力保荐,充任随员”发生在国内立宪呼声日益高涨之时,而非发生在中日甲午战争时。C项,“兼收并蓄国外先进经验”无中生有。9蔡元培先生撰写的一副对联:“宦海倦游,还山小试稚幼院;鞠躬尽瘁,救世惜无老子军。”结合文本,谈谈你对

24、“此君一出天下暖”的认识。(5分)答: _解析:本题考查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文本所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的能力。在解读题目的同时,还需解读对联中的关键词“宦海”“稚幼院”“救世”“老子军”。联系文本结合熊希龄的人生经历分析即可。答案:“此君一出天下暖”,这不仅是熊希龄的政治理想,也是他的人生写照。不管是身居高位还是革职查办,始终胸怀经国济世的政治抱负。组建名流内阁,力求“真正共和国”,力主共和,推行民主法治。抗战之时,毁家纾难,捐献自己的全部家产,救助难民和伤兵。(答出一点1分,两点3分,四点5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陈良翰

25、字邦彦,台州临海人。蚤孤,事母孝。资庄重,为文恢博有气。中绍兴五年进士第。知温州瑞安县。俗号强梗,吏治尚严,良翰独抚以宽,催租不下文符,但揭示名物,民竞乐输。听讼咸得其情。或问何术,良翰曰:“无术,第公此心如虚堂悬镜耳。”殿中侍御史吴芾荐为检法官,迁监察御史。孝宗初元,金主褒新立,求和,而中原旧人多求归,诏问何以处此,良翰言:“议和,复纳降,皆非是。必定计自治,而和不和,任之乃可。”张浚军淮泗以规进取而议者争献防江策良翰言当固藩篱专委任今舍淮防江却地夺便朝廷过听使督府不得专阃外事误矣金再移书求故疆,良翰言:“中原皆吾故土,况唐、邓、海、泗又金渝盟后以兵取之,安得以故疆为言而归之?”朝廷遣史正志

26、至建康,与张浚议事乖牾。良翰劾之,上曰:“正志亦无罪。”良翰言:“陛下使浚守淮,则任浚为重,一郎官为轻,且正志居中,浚必为去就。”上悟,出正志为福建漕运。杨存中为御营使,总殿前军,良翰言:“存中久擅兵柄,太上皇罢就第,奈何复假使名?宜慎履霜之戒。”疏三上,存中竟罢。良翰在谏省,成恭皇后受册,官内外亲属二十五人,良翰论其冗,诏减七人。进给事中。改礼部侍郎,不拜。召为太子詹事,既见,上属以调护之责。一日,召对选德殿,出手书唐太宗与魏征论仁德功利之说,俾极陈今日所未至者。良翰退,上疏。上为之嘉叹,诏兼侍讲。未几,以疾告老。卒,年六十五。光宗立,特谥献肃。(选自宋史陈良翰传,有删改)注唐、邓、海、泗:

27、指当时的唐州、邓州、海州、泗州。履霜之戒:指走在霜上知道结冰的时候快要到来。比喻看到眼前的迹象而对未来提高警惕。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张浚军淮泗以规进取/而议者争献防江策/良翰言/当固藩篱/专委任/今舍淮防江/却地夺便/朝廷过听/使督府不得专阃外事/误矣/B张浚军淮泗以规进取/而议者争献防江策/良翰言/当固藩篱/专委任/今舍淮防江/却地夺便/朝廷过听/使督府不得专阃外事误矣/C张浚军淮泗以规进取/而议者争/献防江策/良翰言当固藩篱/专委任/今舍淮防江却地夺便/朝廷过听/使督府不得专阃外事/误矣/D张浚军淮泗以规进取/而议者争/献防江策/良翰言/当固藩篱/专

28、委任/今舍淮防江/却地夺便/朝廷过听/使督府不得专阃外事误矣/解析:选A解答文言断句题,要注意句意及句子结构,然后运用排除法得出答案。“而议者争献防江策”中,“防江策”是“争献”的宾语,其间不能断开,排除C、D。“误矣”是一个判断句,是对前面所述内容的总结,其前应断开,故排除B,选A。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初元,我国封建时期皇帝即位之初,惯例要改元纪年,改元的第一年称元年,也称“初元”。B金,中国历史上女真族建立的政权,曾先后灭掉辽和北宋,与南宋长期对峙。C中原,又称中土、中州、华夏,广义上指以洛阳至开封一带为中心的黄河中下游地区,狭义上指今天的河

29、南省。D太上皇,中国历史上给予退位皇帝或当朝皇帝在世和不在世父亲的头衔。解析:选DD项,太上皇是给予退位皇帝或当朝皇帝在世父亲的头衔。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陈良翰德才兼备,精于吏治。他孝顺母亲,稳重端庄,做文章恢宏博大有气概;他在吏治尚严的瑞安任知县时,用宽松的政令安抚百姓,成效显著。B陈良翰洞悉时局,富有见地。对如何处理金主求和、中原旧人求归一事,他认为关键在于谋求自治;他认为金主写信索要故土是无理要求,不应归还。C陈良翰正直无私,敢于进谏。他认为皇上对史正志和杨存中的任命不妥,坚决反对;他在担任谏官时,敢于直言成恭皇后的亲属封官太多。D陈良翰忠于国

30、事,深受倚重。他为官公正,屡次从国家大局出发,建言献策;皇上托付他调护太子之责,又让他指陈当今不足,他的奏书令皇上赞赏不已。解析:选CC项,“他认为皇上对史正志和杨存中的任命不妥”理解有误,原文“朝廷遣史正志至建康”只是说朝廷派遣史正志到建康,而未说对他有新任命,且陈良翰反对的也不是这件事。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或问何术,良翰曰:“无术,第公此心如虚堂悬镜耳。”(5分)译文: _(2)况唐、邓、海、泗又金渝盟后以兵取之,安得以故疆为言而归之?(5分)译文: _答案:(1)有人问他用的是什么方法,陈良翰说:“没什么方法,只不过我使自己的心保持公正,好像空堂上悬挂明

31、镜一样(能洞察一切)。”(得分点:“或”“第”“公”各1分,大意2分)(2)何况唐州、邓州、海州、泗州又是金国违背盟约后用武力夺取的,怎么能用旧有的疆土为借口要求归还呢?(得分点:“渝”“兵”“安得”各1分,大意2分)参考译文:陈良翰字邦彦,是台州临海人。他很早就没了父亲,服侍母亲很孝顺。陈良翰天性端庄稳重,做文章恢宏博大有气概。绍兴五年进士及第。任温州瑞安县知县。(瑞安)民风以骄横跋扈著称,官吏治政崇尚严厉,陈良翰偏偏用宽厚的办法安抚当地的百姓,催租不下文书,只公布需要交纳的物品的名目,百姓争着高高兴兴地交纳。审理诉讼案件都能查得实情。有人问他用的是什么方法,陈良翰说:“没什么方法,只不过我

32、使自己的心保持公正,好像空堂上悬挂明镜一样(能洞察一切)。”殿中侍御史吴芾举荐他为检法官,升为监察御史。孝宗初立,金国的君主完颜褒登上君位,请求讲和,中原地区原来的宋人很多请求回来,皇帝问如何处理此事,陈良翰进言:“与金议和,又接受那些曾经投降金国的人,都是不对的。一定要制订计划自治,而议不议和,随它去好了。”张浚驻军在淮、泗一带谋划进攻,而议论的人争着进献防守长江的计策,陈良翰进言:“应当巩固国家的屏障,使托付专一。如今舍弃淮河防守长江,是放弃土地舍弃便利条件,朝廷误听,误信,使得军事督府不能够专心统兵抵御外敌之事,这种做法是错误的。”金国再次送信要求得到原来的疆土,陈良翰进言:“中原地区全

33、都是我们原来的国土,何况唐州、邓州、海州、泗州又是金国违背盟约后用武力夺取的,怎么能用旧有的疆土为借口要求归还呢?”朝廷派遣史正志到建康,和张浚议事意见不合。陈良翰弹劾他,皇上说:“史正志也没有罪过。”陈良翰进言:“陛下派张浚守卫淮河,那就应主要依靠张浚,一名郎官无足轻重,而且史正志处在朝中,张浚必然会有所动作。”皇上醒悟,派遣史正志出朝为福建漕运。杨存中任御营使,统率殿前军队,陈良翰进言:“杨存中长期把持军权,太上皇将他罢免回家,怎能再次任命他?应当谨记踩到霜上知道坚冰将至的古训。”奏书上了三次,杨存中终于被罢免。陈良翰任谏官时,成恭皇后接受册封,她父母亲戚有二十五人被授予官职,陈良翰议论说

34、授官太多,皇上下诏减少七人。升为给事中。改官礼部侍郎,不接受任命。召为太子詹事,觐见之后,皇上把调教保护太子的责任托付给他。一天,皇上召他在选德殿觐见,拿出亲手书写的唐太宗和魏征谈论仁德功利的对话,让他尽情陈述现在没有做到的事情。陈良翰退下来,上奏书。皇上(对他的奏书)赞叹,下诏让他兼任侍讲。不久,陈良翰因病请求退休。去世,享年六十五岁。光宗登基后,特赐谥号献肃。(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415题。临江仙登凌歊台感怀李之仪偶向凌歊台上望,春光已过三分。江山重叠倍销魂。风花飞有态,烟絮坠无痕。已是年来伤感甚,那堪旧恨仍存!清愁满眼共谁论?却应台下草,不解忆王孙?注李之仪

35、,宋徽宗崇宁初,李之仪因得罪权贵蔡京被除去名籍,编管太平州(今安徽当涂),本词应作于李之仪居太平州期间的某年春天。却应,即“岂应”,相当于现代汉语“难道是么”。14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A起句照应题目,“偶向”二字透露出词人平日幽居、极少出门的境况,“望”字领起下文,引出对登台所见之景的描写。B“春光已过三分”紧承首句,写登台远望的整体印象,既点明时令已是暮春,又在平淡的叙述中寄托着强烈的情感。C飞花、坠絮本是自然之物,但在词人眼中,飞花姿态优美,坠絮落地无痕,二者一有情一无情,可谓不着一字,褒贬分明。D“清愁满眼”把抽象的愁写得具体可感,仿佛愁绪弥漫空际,触目所见,无不

36、含愁,但又不言因何而愁,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空间。E此词是咏怀词。上片写景,下片抒情;但写景也是为了抒情。词人借登凌歊台抒发了内心的感慨。解析:选BCB项,“强烈的情感”理解有误,该句在写景中流露出淡淡的惊讶、遗憾和惆怅,情感并不强烈。C项,“二者一有情一无情,可谓不着一字,褒贬分明”对词意理解错误,这两句生动地描写了飞花与坠絮的情态,并无赞美前者有情、贬斥后者无情之意。15全词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赏析。(6分)答: _答案:伤春之情:看到眼前春光将尽,流露出遗憾伤感之情;思归之情:词人登台远眺,只见江山重叠,阻断望乡(望京)之路,更觉愁苦;被排挤(或政治不得志、被贬谪)的郁闷:词人因

37、触犯权贵被编管太平州,前途无望,旧恨新愁,异常苦闷;无人理解的落寞:词人满怀愁绪,却无人可以倾诉,内心无限寂寞惆怅。(6分;答出一点给2分,其中“思想感情”1分,分析1分;答出任意三点即可)(三)名篇名句默写(5分)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分)(1)欧阳修在醉翁亭记中用“_,_”两句,描绘出山间朝暮的变化,语言精练,对比鲜明。(2)屈原的诗歌中常有忧国忧民的诗句,如离骚中“_,_”两句就表达了他对劳动人民困苦生活的深切同情。(3)李商隐锦瑟中“_”一句引用鲛人的民间传说,描绘出一种奇妙的情景,同时也营造出阔大而寂寥的意境。答案:(1)(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2)长太息以掩

38、涕兮哀民生之多艰(3)沧海月明珠有泪第卷表达题(80分)三、语言文字应用(20分)17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两项是(4分)()A逃至长春,成为满洲伪政府的傀儡的溥仪,更是对婉容置若罔闻,不闻不问。这一切使婉容的身体和精神处于崩溃的边缘。B市政府及有关部门要一字千金,对承诺兑现的问题明确责任主体,拿出有效举措,加快落实到位,以实际行动取信于民,让人民满意。C有专家认为,洒水降尘治霾扬汤止沸,洒水对扬尘有作用,抑制不了雾霾,需要在实践中探索,实现花费与收效的平衡。D须贾回国,不仅不赞一词,反向相国魏齐诬告范雎私受贿赂,出卖情报。魏齐命人把范雎打得遍体鳞伤。E阜新人以其坚韧与执着、诚实与豪

39、迈的性格,在稳增长战役中虽历经艰难困苦,但顶住了经济下行压力,5月份10项经济指标荡气回肠、振奋人心。解析:选ACA项,置若罔闻:放在一边不管,好像没听见一样。形容不重视,不关心。使用正确。B项,一字千金:称赞诗文精妙,价值极高。此处对象使用错误。应该用“一诺千金”。C项,扬汤止沸:比喻办法不对头,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使用正确。D项,不赞一词:原指文章写得很好,别人不能再添一句话。现也指一言不发。此处属于望文生义。E项,荡气回肠:形容文章、乐曲等十分动人。此处用错对象。18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高校新闻联播旨在打造属于大学生的视频新闻阵地、报道全国高校的校园新闻为目的,为

40、大学生提供展现美丽校园、表达师生情谊、讲述青春故事的窗口。B中央军委副主席在出访吉布提期间,看望慰问了在执行吉布提保障设施建设任务的部队官兵。他指出,海外保障设施建设要加强统筹协调,加快建设进度,确保建设质量。C书展本身就是一次集中的、有关文化的营销活动,以包括周边活动和衍生品售卖在内越来越多元化,不断打开图书市场。D英国一所小学近日宣布,将不再给学生布置家庭作业,以降低老师们的工作压力,使他们将更多的精力投入教案准备中,从而提高课堂效率。解析:选BA项,句式杂糅,“旨在为目的”应改为“旨在”或者“以为目的”;C项,成分残缺,应在“多元化”后加“的营销手段”;D项,“降低”与“压力”搭配不当,

41、可将“降低”改为“减轻”。19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人生的绿色阅读,_从梦想起飞的少年时代开始。少年最宜学诗,_入门得句,_清新可喜。_这与童眼观察,童心体味,终以无忌童言天真道出大有关系。少年脱口吐秀,不关堆垛,不倚雕琢,只关性灵,_难能可贵。_,当今寄望子女成龙成凤的父母,更应洞开诗窗,让孩子们翱翔于充满想象和创造力的文学天地,在孩子的人生初始阶段培育一颗优雅的诗心。A最好如果则当然/而且B不妨一旦大都/当然因此C应当虽然但是其实/可见D/即使也因为因而所以解析:选B回答此题,应注重把握语句之间的关系并运用排除法。处提示信息较少,可先从、处入手,经分析可知,“

42、虽然但是”“即使也”明显不合适,故排除C、D两项;处,其后的句子是结论句,故处应填“因此”,排除A项,故答案为B项。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5分)一切艺术都要有一个创造主体和一个创造对象,因此,它就既要有人的条件,_。人的条件包括艺术家的人生经验和文化教养等;物的条件包括时代精神、民族特色等,这些都是需要不断加工改造的对象;此外,_,例如绘画的线条和颜色,音乐中的声音和乐器,文学的语言之类等。所以艺术既离不开人,也离不开物,它和美感一样,_。解析:语段的第一句话是一个表示因果关系的复句,根据“因此”和其后的关联词

43、“既”可知,处填写的分句应与前文“既”所引导的条件相搭配且分别对应前面的“一个创造主体”和“一个创造对象”;又据后文“创造主体”是“人”可知,“创造对象”应是“物”,故此处应填“也要有物的条件”。处,首先由“此外”可知,此处引出了另一方面的内容,可用“还要”的句式,其次通过“例如”可知,此处应是对后文内容的总结,因后文主要介绍了创造主体对创造对象进行加工改造时所用的具体的工具、媒介,故应填类似“还要加上加工改造的工具和媒介”的内容。处前文是“艺术既离不开人,也离不开物”,由于“人”和“物”的关系正是主体和客体的关系,因此此处应填类似“也是主客观的统一体”的内容。答案:也要有物的条件还要加上加工

44、改造的工具和媒介也是主客观的统一体21下面是某种门禁控制器的工作流程图,请把该工作流程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达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100个字。(5分)答:_解析:回答本题,要注重把握门禁控制器的工作流程,即从什么地方开始,经过哪些步骤,最终的结果是什么等。分析可知,流程图分为三部分,即采集并识别人脸图像、采集并识别指纹信息、通过验证。作答时,对每一部分进行具体解说即可。答案:门禁控制器首先要采集人脸图像并进行识别,未识别的须重新采集;若人脸识别通过,可进入指纹信息采集;若指纹识别未通过,也须重新采集;若人脸、指纹识别都通过,即可通过验证,打开门禁。四、写作(60分)22阅读下面的材料,

45、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一家企业提出一个响亮的口号:不做追随者,要做领先者。做一个追随者有时候也是一个不错的战略选择。因为追随者有领先者领跑,所以前进的道路明晰;还有后发优势,在汲取领先者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可以把资源最大化地集中在正确的方向上,少犯错误。三星公司,在通信电子领域,多年来把紧紧跟随领先者作为一大战略,它追随过苹果公司的创意和设计,包括它的制造,但也有许多自己的创新和独到之处。对于“追随者”和“领先者”,你更欣赏谁?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体现你的思考、权衡与选择。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写作提示三段材料所体现的态度

46、或做法,既有对立也有兼容。材料的第一段主张做“领先者”;第二段主张做“追随者”;第三段用三星电子的事例说明“既要做追随者,也要做领先者”。“领先者”可以理解为思想意义上的超前意识者,行为意义上的领头羊、领跑者、先锋,或者也可以单纯地理解为第一名;而“追随者”可以理解为汲取前人的经验教训化为己用,向目标学习靠拢的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任选其一立意:做领先者,朝气勃发,不断创新进取;做追随者,勤勉学习,不断成长;先做追随者,再做领先者(模仿不是宗旨,超越才是目的);等等。参考例文未被选择的路有人踽踽独行,走在荒凉的原野,只为寻得天际的第一抹晨晖;有人昂首阔步,踏上早已铺就的康庄大道,以便更从容地拥

47、抱朝阳;有人跌跌撞撞,满身伤疤;有人一路坦途,步履从容。而谁又会成为你最终的选择?在电子产品层出不穷的当下,三星作为韩国的骄傲,一直走在世界的前沿。可曾经它只不过是苹果的小跟班,对苹果的模仿,无疑让它成为被市场接纳的捷径。可是一味地追随,却无法让它在市场的层层选拔中脱颖而出,它开始自己铺路,在他人所不能及的领域成为领先者,而后便有了现在的三星。三星的发展,体现的是模仿与创新的平衡,是追随者和领先者握手后的圆融。追随,固然让人一路坦荡,可于我,那“暴霜露,斩荆棘”的领先者更让我心生敬意。领先者身上令人仰视的并非成功,而是那种一往无前,敢于冲向未知的黑暗,选择一条未被选择的路的勇气。作为“日心说”

48、创始人的哥白尼,直到濒临死亡的那一刻,他的眼神仍明亮固执得令人震惊。时光摧毁了他的躯壳,可他的灵魂却如凤凰涅槃般浴火重生。他以自己的生命为媒,开辟了通往宇宙的漫漫长路,在遥远的银河彼岸,他的灵魂可曾驻足停留?可曾向踏上这条路的后辈挥手示意?他停在那儿,以领先者的姿态,任星移斗转,岁月更迭,立在长路伊始,待追随者前来。若不是他,这条路不知还要被忽视多久。领先者令人尊敬的并非伟大,而是那种大胆创新、锐意进取,涉足一条未被选择的路的魄力。记得纽约股市崩盘那天,城市上空愁云惨淡,绝望如瘟疫一般蔓延开来,铺天盖地,不留一丝余地。哀号、哭泣、自杀、暴力,那个强大的帝国很快就受到了经济危机的冲击,社会的阴暗

49、面开始显露,昔日的繁荣如同一个拙劣的笑话,如同一碰即碎的肥皂泡。而那个年过半百的长者,用他坚强的身躯扛起了整个美国。他让政府干预市场,打破了长达一个多世纪的自由贸易,然后让全世界都记住了他的名字富兰克林罗斯福。经济重新繁荣,阴暗终被遏制,美国依旧是那个美国,依旧欣欣向荣。如果不是他,这场世界性的经济危机或许会持续更久。他摆脱以往的体制束缚,走了一条未被选择的路,成为一个卓越的领先者。诚然,追随者相较领先者而言,拥有更多选择的可能和更多的优势。这些优势足以支撑他们更好地规避风险,且顺利地走下去,甚至超越领先者。可若是没有领先者,又何来追随一说呢?追随者又能追随谁的脚步呢?在这个抄袭与模仿并行的时

50、代,在这个创新和勇气衰微的年代,我们需要的是领先者的勇气与魄力。最暗的夜,总需要有人手持火把;最陡的崖,总需要有人垂下藤梯;最难的路,总需要有人勇敢地开辟我们总需要领先者。那条未被选择的路,正待人选择。高考仿真检测(二)本试卷分第卷(阅读题)和第卷(表达题)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第卷阅读题(70分)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杂剧的名称,唐时已经有了。李德裕在其所撰论故循州司马杜元颖追赠状中述及南诏攻入成都时驱掠人口之事说:成都、华阳两县被驱掠的人中有杂剧丈夫两人。这是杂剧名称见于记载之始。南诏进攻成都,在唐文

51、宗太和三年,其时已是唐代晚期。文中所说“杂剧丈夫两人”,应是在成都演奏的伎工,则杂剧之兴当在其时之前;其盛行一时,则当在宋代。北宋开封习于浅斟低唱。柳永鹤冲天中有云“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一时风气实是如此,杂剧就不能不受影响。宋室南渡,临安成为都城,杂剧继续发展。南宋周密所撰武林旧事皆记临安城事,其末篇所记宋杂剧名目多至280种,可见一代盛况。临安北距建康不远,南朝陈时的旧音历时悠久,临安其时也不能不受到影响。因此临安的杂剧虽仍保持当年开封正声,恐也难于避免受到陈时旧音的影响,因而会使杂剧的音调更为繁富而多变化。这一点前人似未多所道及。金人南迁后,原来的中都开封为元代的大都所代替。流行于中

52、都的杂剧转而流行于大都。由于金、元的倡导,杂剧到元代更有显著发展,达到高峰。杂剧名家辈出,不断会集于大都,极一时之盛。钟嗣成录鬼簿中有详备的记载。大都和中都皆在北方,杂剧既由开封传来,就难免带有北方的音调。据说当时用的是七声音阶,无入声,声调遒劲朴实,以弦乐器伴奏。这样虽合乎北方人的口味,却为南人所不习用,因而就出现了南曲。南曲用韵以南方语音为标准,可能就是以临安为中心的语音。据说当时音乐上用五声音阶,声调柔缓宛转,以箫笛伴奏,自然合于南人的口味。可以说这样柔缓宛转的声调,自南朝以来大都如此,自然和北方遒劲朴实的声调不能互相调节,只好改弦更张。但无论北曲还是南曲,都未超出杂剧的范畴。元明之际有

53、了传奇。传奇出于杂剧,却和杂剧有不同之处。杂剧皆为四折,出场人物虽不一,主唱却只有一个。传奇则不限折数,也不限于一人独唱。早期传奇的作家就已不少,高明就是其中一位。高明于元时已有文名,明太祖很推许其书,他的琵琶记应该会在都城南京演出。朱棣迁都北京之后,传奇仍当在旧都继续传播演出,似未稍止。汤显祖的“临川四梦”,名震海内,南京也应该不会无人演出。传奇以南曲为主,也参用了一些北曲,因而也在当时的都城演出,成为北京城中的重要剧种。明清之际改朝换代,而传奇并未因之而前后有所差异。传奇的盛行时期大致是明嘉靖年间到清乾隆年间。清康熙时,洪昇撰长生殿,与孔尚任的桃花扇齐名,当时有“南洪北孔”之称。长生殿曾在

54、北京演出,据说轰动一时,这固然是由于洪昇的文名震世,但也显示出京城中人对传奇的喜爱。(选自史念海古代音乐戏曲杂耍与古都文化,有删改)1下列有关杂剧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杂剧的名称最早见于李德裕论故循州司马杜元颖追赠状,根据其中有关南诏攻入成都时驱掠人口之事的记载,可以推知早在晚唐杂剧就已出现。B杂剧盛行于宋代。宋室南渡之后,杂剧在临安继续发展,从周密所撰武林旧事中所记的宋杂剧名目之多可以看出杂剧在当时的兴盛。C在金、元的倡导之下,杂剧至元代更有显著发展,达到了高峰。随着朝代更迭,杂剧的中心也转移到了元大都,名家会集于此,一时盛况空前。D杂剧发展到元明之际,出现了传奇。传奇出于杂剧,是对杂

55、剧的进一步发展。杂剧有折数、出场人物和主唱人数的限制,而传奇在这几方面则没有限制。解析:选D选项所述杂剧有出场人物的限制错误,原文说“出场人物虽不一”即出场人物没有固定的标准。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保持当年开封正声的同时,又不能不受到南朝陈时旧音的影响,因而杂剧的音调更为繁富而多变化。B据说,北曲在音乐上用七声音阶,声调遒劲朴实,以弦乐器伴奏;南曲在音乐上用五声音阶,声调柔缓宛转,以箫笛伴奏。两者风格迥异,不能互相调节。C高明和汤显祖都是明朝著名的传奇作家,高明的琵琶记因明太祖的推许曾在南京演出过,而汤显祖的“临川四梦”名震海内,也应该会在南京演出。D传奇并没有因为明清

56、之际的改朝换代而衰落,其盛行期大致延续到清乾隆年间;孔尚任的桃花扇与洪昇的长生殿都是清传奇的代表作品。解析:选CC项,“高明的琵琶记因明太祖的推许曾在南京演出过”错误,原文有“他的琵琶记应该会在都城南京演出”。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李德裕论故循州司马杜元颖追赠状、周密武林旧事和钟嗣成录鬼簿中对不同时期杂剧盛况的记载,为后人研究杂剧发展史提供了依据。B从发展史来看,杂剧常常在政治、经济、文化都相对繁荣的都城盛行,宋代的开封、元代的大都、明代的南京和北京等都曾是杂剧的盛行地区。C传奇以南曲为主,最初主要在南方流传,后来参用了一些北曲,也逐渐成为北京城中的重要剧种,并为京

57、城中人所喜爱。D从文中看,统治者的倡导,民众的喜好,不同地域的风气以及南北文化的交流碰撞等都对杂剧的发展变化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解析:选AA项,“李德裕论故循州司马杜元颖追赠状对不同时期杂剧盛况的记载”错误,原文没有说论故循州司马杜元颖追赠状中有关于“杂剧盛况”的记载。(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两个朋友法莫泊桑这一天,钟表修理师莫利梭和针线杂货店老板索瓦日两位钓友,相约钓鱼去。“到什么地方去钓?”“老地方。法国兵的前哨在哥隆白村附近。我认识杜木兰团长,他一定会让我们过去的。”不久,他们穿过了前哨,穿过了荒芜的哥隆白村。索瓦日指着那些山顶低声慢气地说:“德国人就

58、在那上面!”莫利梭口吃地说:“倘若我们撞见了他们怎么办?”索瓦日带着巴黎人惯有的嘲谑态度回答道:“我们可以送一份炸鱼给他们。”他们弯着腰,张着眼睛,侧着耳朵,在地上爬着走,利用一些矮树掩护了自己。来到河岸,四周静悄悄的,什么也没有听见。他们觉得安心了,就动手开始钓鱼。索瓦日钓到第一条鲈鱼,随后他们时不时地举起钓竿。真的,这一回钓鱼是若有神助的。他们郑重地把这些鱼放在一个浸在水里的网袋里。晴朗的日光,在他们的背上洒下了它的暖气。他们不去思虑什么了,不知道世上其他的事了,他们只知道钓鱼。瓦雷良山的炮声响起来了。索瓦日耸着双肩说:“德军现在又动手了。”莫利梭正闷闷地瞧着他钓丝上的浮子不住地往下沉,忽

59、然这个性子温和的人发起火来了,愤愤地说:“像这样自相残杀,真是太蠢了。”索瓦日回答道:“真不如畜生。”不过他们都张皇地吃了一惊,明显地觉得他们后面有人走动。转过来一望,看见四个黑洞洞的枪口。两根钓竿从他们手里滑下来,落到河里去了。几秒钟之内,他们都被捉住了,一个普鲁士军官用地道的法国话问他们:“喂,先生们,你们很好地钓了一回鱼吧?”那个普鲁士人微笑着说:“我想你们两个人都是被派来侦探我们的奸细。我捉了你们,就要枪毙你们。不过你们既然从前哨走得出来,自然知道回去的口令,把口令给我吧,我赦免你们。”两个面无人色的朋友靠着站在一处,四只手因为一阵轻微的神经震动都在那里发抖,他们一声也不响。那军官接着

60、说:“谁也不会知道这件事,你们可以平安地走回去。倘若你们不答应,那就非死不可,并且立刻就死。”他们依然一动不动,没有开口。瓦雷良山的炮声始终没有停止。两个钓鱼的人依然站着没有说话。那个德国人发了命令。随后来了12个兵士,站在相距二十来步远的地方。军官突然站起来,伸出胳膊挽着莫利梭,把他引到了远一点的地方,低声说:“快点,那个口令呢?你那个伙伴什么也不会知道的。”莫利梭一个字也不回答。那德国人随后又引开了索瓦日,并且对他提出了同样的问题。索瓦日也没有回答。他们又靠紧着站在一起了。军官发了命令。兵士们都托起了他们的枪。这时候,莫利梭的目光偶然落在那只盛满了鲈鱼的网袋上面,那东西依然放在野草里,离他

61、不过几步。一道目光使得那一堆还能够跳动的鱼闪出反光。于是一阵悲伤令他心酸了,尽管极力镇定自己,眼眶里已经满是眼泪。他口吃地说:“永别了,索瓦日先生。”索瓦日回答道:“永别了,莫利梭先生。”他们互相握过了手,不由自主地浑身发抖了。军官喊道:“放!”12支枪合做一声响了。瓦雷良山的炮声并没有停息。(有删改)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两个朋友是法国作家莫泊桑的优秀作品之一,讲述了法国被德国围攻时,两个平民百姓出城钓鱼,被敌人捉住,敌人逼迫他们说出进城的口令,但两人顶住了一切威逼利诱,最后遇害的故事。B临死前,尽管莫利梭极力镇定自己,但是目光落到那些鱼上时

62、,眼眶里已经满是眼泪。这是他为那些鱼的命运感到悲伤而流下的眼泪。C小说用细节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肖像描写等,把两个平凡而又可爱可敬的人物形象描绘出来。D由两人遇敌时“两根钓竿从他们手里滑下来,落到河里去了”与被俘后脸色苍白,紧张得双手发抖的表现,可以看出他们是胆小懦弱的人。解析:选AB项,不仅为鱼的命运悲伤,也为自己和朋友流泪。C项,“肖像描写”错误。D项,“他们是胆小懦弱的人”错,两人在遇敌时和被俘后的表现只是他们作为平民百姓面对敌人时,内心恐惧的自然表现。从两人被俘后不为利诱、誓死不屈的表现,可以看出他们是勇敢无畏、不怕牺牲的人。5“瓦雷良山的炮声”在文中多次出现,请简析其在文中的作

63、用。(5分)答:_解析:回答这个问题,可从语句的含意及其对塑造人物形象、推动情节发展、呈现主题思想等的作用入手。如“瓦雷良山的炮声”点明了故事发生的具体背景,渲染了紧张的战争氛围;从人物刻画的角度分析,这句话暗示了人物的悲剧命运等。答案:点明故事发生的背景,渲染了紧张的战争氛围。暗示着人物的悲剧命运。贯穿整个故事,推动了小说的情节发展。揭示了战争的残酷,引发人们对战争的思考,凸显了呼吁和平,反对战争的主题。6小说中的“两个朋友”是怎样的形象?有人说他们勇敢不屈、热爱生活;有人说他们懦弱胆小。请结合文章谈谈你的看法。(6分)答:_解析:回答问题,可以从二人的动作、语言等角度具体分析他们的形象体现

64、的意义。首先可以确定的是这两个人不是懦弱胆小而是勇敢不屈的,然后从文中寻找表现二人勇敢的相关内容。比如从德国军官问他们入城口令,他们不为利诱,宁死也不透露口令的角度分析,他们是勇敢不屈的;再如他们知道自己要被枪毙时,就“靠紧着站在一起”“互相握过了手”,这都表现了他们的勇敢精神等。答案:我认为他们是勇敢不屈的。“靠紧着站在一起”的动作描写,表现了他们并肩面对死亡、不离不弃的高贵品质。他们“依然一动不动,没有开口”的细节描写,写出了这两个朋友宁死也不愿意透露口令,表现了他们坚守信义的品质和爱国精神。二人垂钓时的欢乐、幸福,体现了他们对和平生活的无限热爱。二人被俘时的惊慌失措,暗示了他们内心的恐惧

65、,这也符合平民的心理,使得故事更加真实、合理。“有人说他们懦弱胆小”不符合文意。(三)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一生成一事袁芳“凡是伟大的,必定简单。”列夫托尔斯泰如是说。对李德才而言,爱上磁性液体,理由很简单,但是把磁性液体研究明白,并且站到这一研究领域的世界前沿,使其应用到国家最需要的地方,这应该是伟大的。题记20世纪80年代的一天,一位美籍华人学者来京讲学,随身带着一小瓶被列为高度机密的磁性液体。在这名学者演示磁性液体时,当时还是研究生的李德才被眼前的景象深深吸引:静止时平凡无奇的液体,在磁铁的作用下,竟变成一朵朵形状各异的莲花,似柔实刚,能伸能屈。这种充满神秘

66、力量的材料让李德才着迷:“从那时起,我就知道我永远不会放弃它,我必须研究它。”从1992年入校攻读博士学位起,李德才一直在北京交通大学深居简出、潜心研究。要知道,在以交通信息为优势学科的北京交通大学,磁性液体的研究基础薄弱,在学校可谓是冷门领域。对于李德才来说,这冷板凳一坐就是十年。导师袁祖贻教授说:“德才憨厚朴实,待得住,很刻苦,很好学,能干成大事!”袁祖贻很看好李德才,最初给他定了一个方向,研究青岛铁路局的火车轴承密封件。内行都明白,导师推荐的研究方向,意味着有前途,好毕业,多少学生求之不得。然而李德才却摇头拒绝了:“我还是想搞我的磁性液体,更有挑战,更有意义!”磁性液体当时在国内的研究尚

67、属前沿,所以一切实验条件和实验方法都需自己去摸索,更谈不上团队传承、团队合作。最初,李德才的实验开展得异常艰难,他用省下的钱买原料和书,常常到了月底还要向同事甚至学生借饭票。北京交通大学有着相对宽松的治学环境,也鼓励新兴学科异军突起,允许部分设备相互借用。主人白天用,李德才晚上用,那几年,他成了“夜猫子”,昼伏夜出,甚至熬至深夜,静静地等候着实验结果出炉。“做实验时正值夏天,李老师在那儿做实验,外面三十六七摄氏度,把烘箱从零上三十六七摄氏度降到零下四十摄氏度,需要七八个小时,测试器件还需要在箱内待四个小时,基本上,一次实验就是一个通宵。”曾经与李德才并肩作战的学生王长有说。关于如何制备磁性液体

68、,当时美、日等国都进行了技术封锁,能拿到手里的资料非常有限。李德才至今保存着当年从导师那里复印的原始材料,当年,他就是从这些珍贵却有限的资料中“沙里淘金”的。2013年,李德才站在人民大会堂国家科技奖励大会的领奖台上,以第一获奖人身份荣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他花费20年时间,成功打破了国外的技术封锁,研制出了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磁性液体。近三十年来,李德才把自己的光与热全部奉献给了磁性液体这一研究领域。如今,他率领的磁性液体研究团队已研制出多种可与国际同类产品相媲美的磁性液体,为我国国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成功地将磁性液体应用到国防科工的诸多领域,节约经费和创造产值数百亿元。北京交通

69、大学校长宁滨这样评价李德才:“李教授常说我做某件事的时候,总是觉得这就是我可以做一辈子的事,只有做完做好这一件,我才会去做下一件,他的执着看起来有些迂腐,有些落后,但正是他无视困难,拒绝外界诱惑和不必要的消耗,把欲望和算计抛在脑后,才能保持头脑的清醒和活跃,才有静得下来,愿意付出十年成一事的努力和耐心,才能享受梦想成真的大快乐。”(选自光明日报,有删改)7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3分)()A20世纪80年代,李德才初次见到磁性液体便被深深吸引,为了研究磁性液体,他进入北京交通大学,从此深居简出,攻读博士学位。B导师袁祖贻很看好李德才,给他推荐了研究方向。导师推荐研究方向,

70、很多人求之不得,但李德才拒绝了导师的推荐并坚持自己的研究方向。C北京交通大学治学环境相对宽松,鼓励新兴学科异军突起,让李德才有机会借用部分设备进行实验,这是李德才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D几十年来,李德才专注于磁性液体的研究,研制出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使我国的磁性液体研究站在了世界最前沿。解析:选BA项,“为了研究磁性液体,他进入北京交通大学”于文无据。C项,“这是李德才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理解错误。D项,从原文“可与国际同类产品相媲美”不能推断出我国的磁性液体研究站在了“世界最前沿”。8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4分)()A文中提到导师袁祖贻、北京交通大学校长宁滨对

71、李德才的评价,既让传记内容更真实,也让我们对他的个人品质有了进一步的了解。B因为国外的技术封锁,最初国内对于如何制备磁性液体知之甚少,而且当时北京交通大学尚无对磁性液体的研究,这种研究背景更显得李德才的成功极为难得。C文章题目是李德才一生的写照。从硕士研究生入学开始,到登上国家科技奖励大会领奖台,李德才多年只做一件事:研究磁性液体。D早期李德才研究磁性液体是出于兴趣,但后来他拒绝导师建议,坚定研究方向,除了兴趣还因为磁性液体研究更有挑战,也更有意义。E从李德才教授的成功来看,外界环境的艰难并非不可克服,只要我们认准目标,沉下心来,每个人都能成为李德才教授那样的专家。解析:选ADB项,当时北京交

72、通大学有磁性液体研究,只是基础较为薄弱。C项,“从硕士研究生入学开始”错误,原文是“当时还是研究生的李德才能伸能屈”。E项,“每个人都能成为李德才教授那样的专家”说法绝对。9列夫托尔斯泰说:“凡是伟大的,必定简单。”结合材料概括并分析李德才的“伟大”与“简单”分别体现在哪些方面。(5分)答:_解析:解答本题需要注意题干中的关键词“伟大”和“简单”。通读材料可知,所谓“伟大”,主要是指李德才的无视困难及其贡献的伟大。而“简单”则主要是指李德才坚持磁性液体研究的理由简单,他目标专一,并且能拒绝诱惑、耐得住寂寞。根据这个思路,再结合文章的内容进行筛选整合即可。答案:“伟大”:他无视困难,执着专注。没

73、有团队传承、团队合作、方法和技术,他就独自摸索。省钱买原料和书,从有限的资料中“沙里淘金”。花费20年时间,成功打破了国外的技术封锁,研制出了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磁性液体。贡献突出,成就巨大。他率领的磁性液体研究团队已研制出多种可与国际同类产品相媲美的磁性液体,为我国国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成功地将磁性液体应用到国防科工的诸多领域,节约经费和创造产值数百亿元。(2分)“简单”:李德才坚持磁性液体研究的理由简单:有兴趣,觉得有挑战性,更有意义。选定一个目标便坚持下去,目标专一。他拒绝诱惑,耐得住寂寞。李德才放弃导师推荐的有前途的研究方向,专注磁性液体研究,拒绝外界诱惑和不必要的消耗,把欲

74、望和算计抛在脑后,一生成一事。(3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李继昌字世长。初,父崇矩与太祖同府厚善,每太祖诞辰,必遣继昌奉币为寿。尝畀弱弓轻矢,教以射法。建隆三年,荫补西头供奉官。太祖欲选尚公主,崇矩谦让不敢当,亟为继昌聘妇,太祖颇不悦。开宝五年,继昌迁如京副使。后入为东头供奉官,监大名府商税,岁课增羡。会诏择廷臣有劳者,府以名闻。至道二年,蜀贼平,余党颇啸聚,拜峡路二十五州军捉贼招安都巡检使。贼酋喻雷烧者,久为民患,以金带遗继昌,继昌伪纳之,贼懈不设备,因掩杀之。咸平三年,王均乱蜀,与雷有终、上官正等同受诏进讨,寨于城西门。贼忽

75、开城伪遁,有终等各以所部径入,继昌亟止之不听,因独还寨。贼果闭关发伏,有终等仅以身免。继昌按堵如故,所部诸校闻城中战声,泣请引去。继昌曰:“当俟主帅命。”是夕有终驰报至徙继昌屯雁桥门三月破弥牟寨斩首千级均脱走。继昌入城,严戒部下,无扰民者。获妇女童幼置空寺中,俟事平遣还其家。继昌急领兵追贼至资州,闻均枭首乃还。大中祥符元年,进秩东上门使。俄以目疾求归京师。少愈,令枢密院传旨,将真拜刺史。继昌以疾表求休致。未几,改右骁卫大将军。其子遵勖,尚万寿长公主。天禧初,主诞日,邀继昌过其家,迎拜为寿。帝知之,密以器币、珍果等赐之。二年冬,卒,年七十二。继昌为治尚宽,任峡路时,与上官正联职。正残忍好杀,尝有

76、县胥护刍粮,地远后期,正令斩之,继昌徐为解贷焉。郑伸者,早死,其母贫饿,尝诣继昌乞丐。继昌召见,与白金百两,时人称之。(选自宋史列传第十六,有删改)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是夕/有终驰报至/徙继昌屯雁桥门/三月/破弥牟寨/斩首千级/均脱走B是夕/有终驰/报至徙继昌屯雁桥门/三月/破弥牟寨/斩首/千级均脱走C是夕/有终驰/报至徙继昌屯雁桥门/三月破弥牟寨/斩首千级/均脱走D是夕/有终驰报至/徙继昌屯雁桥门/三月破弥牟寨/斩首/千级均脱走解析:选A“有终驰报至”结构完整,中间不能停顿,排除B、C;“千级”为“斩首”的宾语,中间不可断开,排除D,选择A。11下列对

77、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选尚,在此意为被选中与公主婚配。据宋史载,驸马尚主后,在家族中会提高一个辈分,与父亲同辈。B开宝,是年号,年号是中国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汉武帝首创,之后每位皇帝只有一个年号。C主帅,是统率军队的最高将领,在其麾下辅佐的副将称为“裨将”。“三个臭皮匠”中的“皮匠”其实是“裨将”的谐音讹传。D休致,本义是将职位还给朝廷,在古代,官员可因年老或身体原因主动请辞,休致后仍然可能被朝廷重新启用。解析:选BB项,“每位皇帝只有一个年号”错误,一个皇帝所用年号少则一个,多则十几个。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78、A李继昌忠于职守,不临阵脱逃。在平定王均叛乱时,他不因主帅身陷困境而率部逃脱,仍然等候帅令调遣。B李继昌足智多谋,打消贼人戒备。叛贼首领喻雷烧用金带行贿,李继昌假意收下,使贼人放松警惕,后为民除患。C李继昌为政有方,宽严兼济。他严苛执法,使大名府税收增加;他宽厚待下,使护送粮草误期的县胥免遭一死。D李继昌深得圣心,颇为皇帝倚重。他以目疾求归,稍有好转就被委以重任;得知他赴公主寿宴,皇帝特意恩赏。解析:选CC项,“严苛执法”于文无据。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会诏择廷臣有劳者,府以名闻。(5分)译文:_(2)继昌入城,严戒部下,无扰民者。获妇女童幼置空寺中,俟事平遣还

79、其家。(5分)译文: _答案:(1)正赶上(皇帝)下诏选拔有功劳的朝廷大臣,府中就把李继昌的名字上报(或:让他的名字使皇帝听到)。(得分点:“会”“择”“闻”各1分,大意2分)(2)李继昌入城后,严格告诫部下,(所以)没有人骚扰百姓。将俘获的妇女儿童安置在空的寺院(官府)中,等事态平稳后放他们回家。(得分点:“戒”“获”“俟”各1分,大意2分)参考译文:李继昌字世长。当初,他的父亲李崇矩与宋太祖在同一官府任职,交情深厚,每逢太祖生日,(李崇矩)一定派李继昌恭敬地拿着礼物去祝寿。太祖曾经给李继昌软弓轻箭,教他射箭。建隆三年,李继昌因祖上功勋补任西头供奉官。太祖想要选他做驸马,李崇矩谦虚地推辞不敢

80、当,并且马上为李继昌订下婚事,太祖很不高兴。开宝五年,李继昌升任如京副使。后来入朝升任东头供奉官,监管大名府的商税,每年的赋税都有增加盈余。正赶上(皇帝)下诏选拔有功劳的朝廷大臣,府中就把李继昌的名字上报。至道二年,蜀地叛贼被平定,但余党呼啸聚集,李继昌被任命为峡路二十五州军捉贼招安都巡检使。叛贼首领喻雷烧,长久以来成为百姓的祸患,(喻雷烧)以金带馈赠李继昌,李继昌假装收下,叛贼懈怠没有设防备,李继昌趁敌不备而袭击剿灭他们。咸平三年,王均在蜀地叛乱,(李继昌)与雷有终、上官正等一同受诏进军讨伐,他们在城西门安营扎寨。叛贼忽然打开城门假装逃跑,雷有终等各自率领所辖部下直接进城,李继昌急忙阻止他们

81、,(他们)不听从,因此独自(带人)返回营寨。叛贼果然关闭城门出动伏兵,雷有终等人仅仅自身得免于难。李继昌按兵不动,部下将校听到城里的作战声,哭着请求撤退。李继昌说:“(我们)应当等候主帅的命令。”当晚,雷有终派人快马送来文书,调李继昌驻守雁桥门。三月,攻破弥牟寨,斩首千级,王均脱身逃走。李继昌入城后,严格告诫部下,(所以)没有人骚扰百姓。将俘获的妇女儿童安置在空的寺院(官府)中,等事态平稳后放他们回家。李继昌迅速率军追击叛贼到资州,听说王均的头被挂在木杆上示众后,才带兵返回。大中祥符元年,晋升官职为东上门使。不久因眼病请求返回京城。病情稍有好转,皇帝就命令枢密院传旨,即将实任刺史。李继昌因病上

82、表请求退休。不久,被改任为右骁卫大将军。他的儿子李遵勖,娶了万寿长公主。天禧初年,公主生日,邀请李继昌到家中,迎接礼拜祝寿。皇帝得知此事,偷偷地用器币、珍果等赏赐他。二年冬,李继昌去世,享年七十二岁。李继昌为政崇尚宽厚,任峡路时,和上官正共事。上官正残忍好杀戮,曾经有个小吏护送粮草,路远超过期限,上官正下令将他斩首,李继昌慢慢为他开脱并使他得到宽恕。有个叫郑伸的人,早死,他的母亲贫穷饥饿,曾经到李继昌家乞讨。李继昌召她相见,给她白银一百两,当时的人都称赞他。(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绵谷回寄蔡氏昆仲注罗隐一年两度锦江游,前值东风后值秋。芳草有情皆碍马,好云无

83、处不遮楼。山牵别恨和肠断,水带离声入梦流。今日因君试回首,淡烟乔木隔绵州。注绵谷:地名,今四川广元县。“蔡氏昆仲”是罗隐游锦江时认识的两兄弟。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A全诗感情真挚,形象新颖,语言含蓄而有韵味,结构严整工巧,堪称一件精雕细琢的艺术精品。B首联叙写一年两次游览锦江,字里行间流露出喜悦之情。“前值东风后值秋”一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东风喻指春天。C颔联极写所见之美。上句写春景,下句写秋景。颈联写山牵着“别恨”、水带着“离声”,极言别去之难,直接表现了诗人对朋友的依恋难舍。D颈联写告别锦江山水的离愁别恨,极写别去之难。从而表现了锦城的美丽多情,让人魂牵梦萦

84、,肝肠寸断。E“淡烟乔木隔绵州”一句,点明题旨,以景作结,乔木高耸、淡烟迷茫的画面,情韵悠长,余味无穷。解析:选BCB项,“比喻的修辞手法”错误,应该是借代。C项,“直接表现”错误,应该是委婉含蓄地表现了。15有评价说本诗颔联“写景极佳,而意极沉郁”。试作简要分析。(6分)答:_答案:颔联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运用了拟人的手法。(1分)将人之情感赋予碧草、白云,(1分)春游锦城时,锦江江畔连绵不尽的芳草,对自己依依不舍,似乎有意绊着马蹄,不让离去;秋游锦城时,美丽的云彩为了挽留自己,有意将楼台层层遮掩。(2分)诗人借此表达了对锦江景物的赞美和留恋之情,寄托了对友人的怀念。(2分)(三)名篇名句默

85、写(5分)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分)(1)蜀道难中表现剑门关崇峻巍峨特点的一句是“_”。(2)杜甫登高中,“_,_”两句分别从听觉和视觉两方面写了夔州秋天的典型特征,猿声哀怨凄惨,沙渚色彩清淡,渲染了悲凉的气氛。(3)韩愈师说中,作者认为“学生不一定比不上老师,老师不一定比学生贤能”的原因是:“_,_。”答案:(1)剑阁峥嵘而崔嵬(2)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3)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第卷表达题(80分)三、语言文字应用(20分)17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两项是(4分)()A昨天傍晚,义乌公司突发大火,浓烟滚滚、火光冲天。接到报警后,义乌消防支队立即调派北苑、稠江两

86、支现役消防中队9辆消防车46人倾巢出动,前往事发地。B在暑期,去海边旅游是很多游客的首选,但时值九月,天气转凉,去海边旅游的游客急剧减少,旅游区的民宿、餐饮、艺品店都呈现出一派惨淡经营的模样。C欧洲央行的购债计划,连同负利率以及欧元区各国自己的央行,将越来越多的债券收益率推向零以下,使得已经陷入困境的欧洲退休基金更是雪上加霜。D在我国现有的234.5万名吸毒人员中,35岁以下的青少年比例高达62.4%,其中1.8%的人员不满18岁,这触目惊心的统计数据应该引起我们警惕。E随着市场的升温,这一届IFA(柏林消费电子展)上各种飞行器比往届要多很多。不过纵使对手浩如烟海,终究有一款飞行器力战群雄脱颖

87、而出,让我们拭目以待。解析:选CD本题考查正确运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A项,倾巢出动:比喻敌人出动全部兵力进行侵扰。或指出动全部力量(含贬义)。B项,惨淡经营:“惨淡”是苦费心思,“经营”指筹划,费尽心思辛辛苦苦地经营筹划。后指在困难的境况中艰苦地从事某种事业。现也形容事态严重。此处望文生义。C项,雪上加霜:比喻一再遭受灾难,损害愈加严重。使用正确。D项,触目惊心:看到某种严重的情况引起内心的震动。使用正确。E项,浩如烟海:形容文献、资料等非常丰富。此处修饰对象不当。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ARM物联网应用市场经理耿立锋认为,物联网的重要优势在于它能对系统生成的数据进

88、行分析研究,再根据观察结果提出改进措施,从而推动业务不断增长。B以“发展民间艺术,促进友谊和平”为主题的第十届中国国际民间艺术节将在西宁市举行,将有来自12个国家的艺术团体约260余位艺术家参加此次艺术节。C关于进一步强化南京市“限塑令”执行成效的行动方案要求建立集贸市场塑料袋专供制度,统一使用、销售、采购塑料购物袋,以规范塑料袋使用市场。D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指出互联网理财用户规模不断扩大的原因,是由于理财产品的日益增多、产品用户体验的持续提升带动了大众线上理财的习惯。解析:选A本题考查辨析病句的能力。B项,成分赘余,应删去“约”或“余”。C项,语序不当,应把“统一使用、销售、采购”

89、改为“统一采购、销售、使用”。D项,句式杂糅,应删去“的原因”或“由于”。19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有人_文学成就大,而且课也讲得精彩,譬如大诗人闻一多。闻一多上课时,先抽上一口烟,_用顿挫鲜明的语调说:“痛饮酒,熟读离骚乃可以为名士。”_他讲唐诗,把晚唐诗和后期印象派的画联系起来讲,别具特色,他的口才_好,引经据典,信手拈来。_,他讲课时,课堂上每次都人满为患,外校也有不少人来“蹭课”,有的人_跑上几十里路来听他上课。A/进而至于又因此或许B不仅然后/又所以甚至C不仅既而所以/如果竟然D虽然接着因此那么因而/解析:选B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要分析句间的关系

90、和前后关联词的搭配。第处后面有“而且”,前后是递进关系,应用“不仅”。第处前面有“先”,前后是顺承关系。第处开始另提一事,前后没有特别明显的关系,不用填关联词语。第处与前文是并列关系,第处是前文的结果,第处是前文的递进。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20个字。(5分)前进路上,艰难困苦是“灭顶石”还是“垫脚石”,_。袁隆平培育出高产杂交稻,屠呦呦提炼出青蒿素,说到底都是一个屡败屡试、愈挫愈奋、不断“顶住”的过程。成功路上,不仅要看能否吃得了“坐冷板凳”的寂寞之苦、“三更灯火五更鸡”的勤勉之苦,_。无数事实证明,面对困难时选择“顶住

91、”,一个个失败、挫折和困难,_。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处与前文是整段话的总起句,所写内容应扣住后面的关键词“顶住”。处应与前文构成递进关系,并强调“顶住”这种坚持不懈、坚忍的精神。处应与开头的句子呼应,回答艰难困苦“是灭顶石还是垫脚石”。答案:关键看能不能“顶住”还得看能否受得了“铁杵磨成针”的坚忍之苦就会从“灭顶石”变为人生进步的“垫脚石”(答出一空1分,两空3分,三空5分)21下图为杭网义工分会向社会征集闲置图书“送书下乡”大型公益捐书活动流程图,请把过程描述出来,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100字。(5分)答:_解析:本题考查图文转换的能力。明确活动的主体,如“

92、捐书者”“义工分会”,从事的活动内容就是捐书和发送图书,然后根据箭头指示方向整理即可。答案:捐书者将自己家中闲置的小学生课外读物整理出来,捐到固定或流动捐书点,义工分会定期收取,整理进入固定存书仓库,根据各地乡村小学的需求,捐赠给他们,整理上架后建立学校图书馆。(过程描述完整3分,语言准确、连贯2分)四、写作(60分)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几乎是在一夜之间,“蓝瘦香菇”(意为“难受,想哭”)这个词语刷爆朋友圈,火遍全国。对这种不时冒出且迅速传播的网络词汇,有人一脸茫然,甚或手足无措;有人欣喜若狂,引为时尚;有人嗤之以鼻,冷漠待之;有人深恶痛绝,誓死捍

93、卫正统词汇对这种势不可挡的网络词汇,你持什么观点?阐述你的看法和理由。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写作提示材料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解说“蓝瘦香菇”风靡网络;第二部分列举人们对这个流行词语的态度茫然、手足无措,欣喜若狂、引为时尚,嗤之以鼻、冷漠待之,深恶痛绝、捍卫正统词汇审题立意时,要分析为何“蓝瘦香菇”会火,可以思考目前互联网文化特征,诸如“蓝瘦香菇”等词语体现的文化特质等。第二部分所列举的人们对网络流行语的看法,是立意的根据和基础。可从以下几个方面任选其一立意:保持语言文字的纯正(正本清源);要正确看待网络流行语;传统文化要注入活水;等等。参考例文文化,

94、要正本清源从“元芳,你怎么看?”“二次元”到“鬼畜”“表情包”,再到“蓝瘦香菇”,网络语言似乎每隔一段时间,都会有瞬间的喷涌;而广大青少年也会在微博、微信、博客、论坛甚至现实生活的口语和书面语语境中使用这些网络语言并引为时尚,但大家忽略的是,网络语言的流行体现出的现实语言的苍白、贫乏当我们津津乐道于“高富帅”“白富美”时,是否想到了汉语中的颜如宋玉、貌比潘安、顾盼神飞、玉树临风?当我们兴致勃勃地讨论“高颜值”“大长腿”时,是否想到了汉语中的目光炯炯、神采飞扬、精神抖擞、气宇轩昂?当我们兴高采烈地议论“蓝瘦香菇”时,是否想到了汉语中的长歌当哭、暮气沉沉、心灰意懒、萎靡不振?这种对比或许有些极端,

95、但我们能够想见:当我们满口都是“吓死宝宝了”“见光死”的时候,会不会有一天惊讶于自己语言的匮乏?最近有篇李宗盛的语文是谁教的?的文章就探讨了李宗盛的歌词所体现的文化意义:当我们用“蓝瘦香菇”时,李宗盛说“夜已深,还有什么人,让你这样醒着数伤痕”;当我们用“屌丝要逆袭”时,李宗盛说“我们都是和自己赛跑的人,为了更好的明天拼命努力”;当我们用“傻白甜”时,李宗盛说“春风再美也比不上你的笑,没见过你的人不会明了”这种对比或许会失之偏颇,但我们能够想见:当我们满口都是“汪星人”“闹太套”“躺枪”的时候,会不会也有一天惊诧于自己已经忘记了我们的文化传统?或许有人说,网络语言不是毒瘤、不是洪水猛兽,有些网

96、络语言不是已经“扶正”了吗?比如“给力”“菜鸟”等。但当大家众口一词,感觉如果不用网络语言表达,情感就不能完全宣泄的时候,是不是就可以说,我们必须正视这种现状,必须对文字、文化正本清源了呢?先秦时期的文化哲人、唐诗宋词汉文章,已经成为我们的文化符号,赋予了我们骄傲的文化记忆,给予了我们丰富的文化滋养;用这些文化来指导我们的语言、提升我们的精神境界是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学史可以看成败、鉴得失、知兴替,学诗可以情飞扬、志高昂、人灵秀,学伦理可以知廉耻、懂荣辱、辨是非。我们不能有“娱乐至死”的思想,用昙花一现的网络语言替代源远流长的文化传统,因为经典的文化是我们生息繁衍的沃土,是我们枝繁叶茂

97、的文化之根。高考仿真检测(三)本试卷分第卷(阅读题)和第卷(表达题)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第卷阅读题(70分)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人群不时地会发生踩踏事件,动物在成群结队行动时,即使遇到紧急情况也不会因为惊慌失措而相互碰撞,为什么?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行为生物学家伊恩库森说,蚂蚁、鱼和鸟有能力在整个群体里传递关于群体的身体动态的信息。比如蚂蚁可以用信息素在蚁群内交流,通过简单的小范围互动能形成复杂的模式。蚂蚁是社会化的生物,而人类是自私的。我们都想节省通行时间,哪怕是以牺牲他人的时间为代价,而蚂蚁是为整个群

98、落而工作。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是最原始的生物。我们没有进化出群体活动时的集体智商,无法超出局部的互动规则。鱼群或迁移的动物在突然行动时,领袖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拥有往何处去的必要的信息,其他同类只要跟着就行了。另一种说法是,许多大型的鸟类如天鹅和塘鹅以“V”字形梯形编队飞行,这样既能提高飞行效率,又能避免碰撞。阻力能够降低65%,飞行距离可以增加70%,因为每一只鸟都处于前面一只鸟的翼尖涡流造成的上升气流中。只有头鸟得不到这种好处,但鸟群中的其他鸟会轮换当头鸟,以共同承担这种压力。实际上,鸟群的梯形编队很少是完美的“V”字形,往往是“J”字形。但无论是哪种形状都可以让所有的鸟获得对前面同类的最佳

99、视野,以便保持安全的距离。飞行时,鸟群中的鸟之所以不会相互碰撞,是因为它们的视觉系统比人类的发达,它们的新陈代谢和肌肉的反应速度也更快。在2004年至2007年,欧盟组织了一个名为“飞行中的椋鸟”的研究,动用了意大利、法国、德国、匈牙利和荷兰等国的七个研究机构,成员中有生物学家、物理学家、计算机科学家,他们不仅要收集数据,还要改进对鸟群的3D模拟,以便帮助人们理解人类的群体行为,如时尚、风潮、金融市场的群体行为。物理学家卡瓦尼亚选择了意大利罗马的马西莫宫。它位于火车站附近一个开阔的广场上,广场四周都是树。冬季的每个下午,椋鸟在罗马郊外觅食后都会回到这里的鸟窝。黄昏时分,这些鸟群会在天空中上演半

100、个多小时的特技表演,它们有时像一股烟雾,有时又像一条摆动的缎带。卡瓦尼亚和他的团队把鸟群的移动做成了3D图像后意外地发现,鸟群中鸟的分布是不均匀的,在鸟群边缘的鸟比中心更密集,就像在一辆拥挤的公交车上,中央的乘客悠闲地聊天,车门附近却很拥挤。更让他们感到有趣的发现是,鸟群中的鸟能看到它附近的十五只到十六只同类,但它只注意它两侧的六七只鸟的活动。邻近的鸟距离它自己的远近不重要,重要的是同类的数量,它们只根据邻近的同类来改变飞行速度和方向,这就能保证整个鸟群朝同一方向飞行。进化为什么选择了“六”或“七”作为神奇的数字?一种解释是“七”是鸟类认知能力的极限,它们无法跟踪七个以上的物体的活动;另一种解

101、释是,“七”是在群体中传递信息时的最佳数字。你也许以为你沟通的个体越多越好,但如果你跟太多人沟通,你会得到太多嘈杂的不准确的信息。这样的话,如果发生了什么重要的事情,你搞清楚状况之后可能就为时已晚了。(摘编自三联生活周刊,有删改)1下列关于成群的动物遇到紧急情况不会相互碰撞的原因,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蚂蚁、鱼和鸟能够运用信息素在群体中交流,传递关于群体的身体动态的信息,通过小范围互动能形成复杂的模式。B蚂蚁是社会化的生物,它们都是为整个群落而工作,具有群体活动时的集体智商,活动规则不仅仅是局部的互动。C鱼群或迁移的动物在突然行动时,领袖拥有往何处去的必要信息,它负责带领整个群体,其他同

102、类只要跟着就行。D鸟类的视觉系统比人类的发达,它们的新陈代谢和肌肉的反应速度也更快,飞行时能让它们彼此之间保持安全的距离。解析:选A范围扩大。将蚂蚁“运用信息素”的特点与能力说成“蚂蚁、鱼和鸟”都具有。2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冬日黄昏罗马马西莫宫上空的椋鸟群特技表演般的飞翔,给科学家研究动物群体活动而不碰撞提供了很好的材料。B科学家把鸟群的移动做成3D图像后意外地发现,运动的鸟群中鸟的分布规律与人类活动中人群的分布情况很相像。C科学家发现鸟群中的鸟能看到它附近十五只到十六只同类,但它只注意自身两侧的六七只鸟,根据它们来调整飞行。D有人认为,沟通的个体并非越多越好,跟太多人沟通会

103、得到很多不准确的信息,在群体中传递信息时的最佳数字是“七”。解析:选B特殊性变普遍性。“人类活动”错,文中的“公交车”只是一个特定的场合。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动物的行为与人的行为既有相似之处,又有很大的不同,研究动物的行为方式,对于了解人类自身、理解人类的群体行为有重要的帮助。B伊恩库森认为,人群在遇到紧急情况时会因惊慌失措而发生踩踏事件,而成群的动物却不会,是因为人类在群体活动时没有互动规则。C有些大型的鸟类如天鹅和塘鹅,以“V”字形梯形编队飞行,这样既能够避免碰撞,还能够降低飞行阻力,增加飞行距离,提高飞行效率。D欧盟组织多国多学科的科学家和多家机构,进行“飞

104、行中的椋鸟”的研究,以便帮助人们理解人类在时尚、金融市场等方面的群体行为。解析:选B“没有互动规则”错,原文是说人群没有超出局部的互动规则。(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韩山拾得黄孝阳韩山拾得,我的高中同学。他爹叫韩山,一个老鳏夫,瘸了半条腿,还跑得飞快,挤进汽车站前看热闹的人堆里,抓起竹篮没肯再撒手竹篮里躺着一个不足百日的弃婴。韩山拾得讨厌他爹。他爹在取名时也忒不负责任。班上几个蛮横惯了的男生,不高兴了,把他打一顿;高兴了,也把他打一顿说这叫打日本鬼子。瘦小的他偷了户口本,跑到派出所要求改名,警察瞪起眼珠子:“叫你爹来!”韩山拾得绝食三天。在县搬运站当厨师的韩山拗

105、不过儿子,买了包阿诗玛烟,到派出所见人就低头哈腰。韩山拾得回到学校。老师上课点名,喊了几声“韩山拾得”,他不起身。老师大怒,喝令他出去。隔不多时,他回来了,身子发抖,脸白得吓人。众目睽睽下,他攥着根粉笔,哆哆嗦嗦,在黑板上写下“韩小山”三个字。接着,他把揣在裤兜里的左手慢慢拿出来,把左手紧握着的石头狠狠地砸在自己脑袋上。血咕噜一下冒出来了。 他晕了。他忘了说一句话:以后谁再叫我韩山拾得,我就这样砸死他。不过就算他说了也没用,大家都觉得他脑子坏掉了,连最胆小的女生也敢在他经过时往地上吐唾沫。终于,他用锄头敲破同学的脑袋,他退学了。等到我参加高考那年,他已经成了县城赫赫有名的山哥。这倒不是因为他心

106、狠手辣,马仔众多。城北的金刚在影剧院看戏,把脚跷到前排,把甘蔗渣吐到韩小山衣领里。韩小山回头扔了句脏话。金刚把甘蔗在韩小山脑袋上敲成两段。两伙人打起来。韩小山这边寡不敌众,被金刚一伙拖到影剧院门口吊成沙包轮流踢打。韩山路过瞅见。这个老实了一辈子的厨师急眼了,挥舞着刚在游麻子那儿磨快的菜刀,要与人拼命。金刚脱掉外衣,往手臂上一缠,大吼一声迎上去。韩山的菜刀被打掉,父子俩被面对面吊起。但金刚只得意了不到半个小时。搬运站七十二条大汉拿着铁链、撬棍出动了。让县公安局头疼不已的金刚团伙从此销声匿迹。韩小山一战成名。从韩山拾得到山哥,是三年。从山哥到韩山拾得,是二十年。我是在街头偶遇韩山拾得的。他推着坐在

107、轮椅里的老父亲,站在洒满金秋阳光的梧桐树下。我喊出他的名字,一眼认出那个断了左手掌的老人。1990年搬运站解散,韩小山的日子一落千丈。在一次赌牌时,他押上了左手。底牌揭开,韩小山操起刀,对自己下不了手。对方问他是否要帮忙,这时韩山又出现了,一刀下去,血泪横飞。“就在那一天,我真正长大成人了。”他没有细说他这二十年。我早有耳闻。他先是靠贩卖辣椒、香菇等农产品攒了一笔钱,再承包县罐头厂做起外贸,生意做得很大,日本是主要销售市场。这可能是他把名字改回去的缘由,日本文化深受中国禅宗的影响,寒山与拾得两位唐代高僧广为人知。“世间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恶我、骗我,如何处治乎?”我想起寒山这句

108、话,下意识地说出来。“只是忍他、让他、由他、避他这种境界是和尚修的。”韩山拾得脸上的笑容不无嘲讽,“猪什么都能忍,到头来还是要挨上一刀。”“那你为什么又叫回韩山拾得?”我问。他没有回答我,顺手接过老人从兜里摸出的烟斗,点燃,深吸一口,再弯腰塞入父亲嘴里。老人的面容平静而又惬意。梧桐叶间漏下的阳光如同鸟羽,轻轻地覆盖在他的肩膀上。梧桐树下是一家老人用品专卖店。一位眉目温婉的女子走出来,向我点头致意。我认得她。黄梅英,韩山拾得的妻子,当年我们学校的校花。她接过轮椅,挥手与我告别。我进店打算给父母买一些冬天里的衣裤,看店的小妹喜气洋洋,打电话的声音跟唱山歌一样:“姨,黄姐今年又在我们这儿订了一大批货

109、,你赶紧发货。羽绒被,还是波司登的,72床;鸭鸭的雪地棉鞋,男款144双,女款”我纳闷儿了:“这些都是黄梅英订的?”“是呀,你认得她?黄姐的老公,哎,就是韩老板,去年在他开发的池头新寓旁边搞了家疗养院,跟星级宾馆一样。县搬运站的老职工,哪怕只在那儿待过一个月,男的满五十五周岁,女的满五十周岁,又或者身有残疾的,都可以去,吃的住的用的,全部免费呀。这些人上辈子真是积德修福了!”(选自南方周末,有删改)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韩山能为儿子在别人面前低头哈腰,也能为保护儿子与人拼命,这些情节表现了他对儿子深厚无私的爱,这种爱最终改变了儿子命运的走向。B韩

110、山给儿子起名“韩山拾得”,一方面是因为儿子是自己拾得的弃婴,一方面是希望儿子能像唐代高僧寒山、拾得那样学会隐忍,免于灾祸。C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运用比喻手法,将“梧桐叶间漏下的阳光”比作“鸟羽”,生动而诗意地表现了阳光的温暖柔和,也暗示了韩山得到的悉心呵护。D“我”是故事的见证者和讲述者,小说借助“我”的所忆、所见、所闻串联情节,展现人物形象,也使故事显得真实可信。解析:选BB项,“希望儿子能像唐代高僧寒山、拾得那样学会隐忍,免于灾祸”理解有误,从上下文看,韩山给儿子起名时并无此意。5小说中的韩山拾得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5分)答:_解析:回答本题,要注重把握韩山拾得在不同人生阶

111、段的具体经历和做法,并从中概括分析。比如为了改名字,他绝食三天,表现了他的性格执拗;为了不受欺侮,在黑板上写下自己的名字并用石头把自己的头砸出血,与金刚打架等,表现了他的刚强暴烈;后来,他改过自新,专心打拼事业,表现了他知错能改;他悉心照料父亲,为搬运站年老以及残疾职工建疗养院,表现了他懂得感恩等。答案:执拗:为改名绝食三天。刚强暴烈(刚强自尊):受到欺侮不肯隐忍,用激烈暴力的方式进行反击。知错能改:年轻时混迹社会,打架斗殴;后来改过自新,发愤图强,事业有成。懂得感恩:为搬运站年老以及残疾职工建疗养院,免费提供疗养;认识到父爱的伟大无私后,悉心照顾父亲。(答出任意两点即可)6小说以主人公名字和

112、称呼的变化为线索来安排情节,有什么好处?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6分)答:_解析:回答本题,要注重从情节结构、人物塑造、主题呈现、表达效果等角度分析该线索的好处。如从情节结构的角度分析,能够使小说情节更加紧凑;从人物塑造的角度分析,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表现了人物不同时期的性格特征;从主题呈现的角度分析,表现了韩山拾得对父爱的感恩等;从表达效果的角度分析,未点明主人公最后改为“韩山拾得”这一名字的具体原因,能够给读者留下思考、想象的空间等。答案:使小说情节紧凑而跌宕。小说通过主人公的名字和称呼由“韩山拾得”到“韩小山”到“山哥”再到“韩山拾得”的变化,展现了主人公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生经历,使情节紧凑

113、,叙事跌宕起伏。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不同的名字和称呼反映出主人公在不同人生阶段的不同经历和不同心态,表现出主人公几十年的人生境遇和复杂的性格特点。使小说主题更加鲜明突出。主人公最初厌恶自己的名字,想方设法更改,最终又改回原名,表现了他对自己身份的认同和对父爱的感恩,暗示了小说的主题。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小说在叙述主人公名字变化的过程中,并没有直接交代最后改为“韩山拾得”这一名字的原因,给读者留下思考、想象的空间,耐人寻味。(共6分;每点2分,其中“好处”1分,分析1分;答出任意三点即可)(三)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范立欣:在纪录片里寻找“归途”周劼人来自四川的农

114、民工张昌华夫妇,20年前开始在广东打工,希望用微薄的收入抚育留在家乡的一双子女,使他们能通过读书改变命运。可失去双亲陪伴、日渐成年的女儿张琴选择了退学离家,成为新一代打工妹,让父母的梦想破灭。“这样的事情如果不被记录下来,是我们这代人的失职。”范立欣撸了撸袖子,猛吸一口气,对瞭望新闻周刊记者说。从表面上看,影片归途列车讲的是张昌华夫妇回家的旅途,他们和所有农民工一样,在售票窗口前失望,在绿皮车厢里挣扎,在村口小路上放下沉重的包裹。但范立欣没有把镜头停止在旅途的终点,而是对准了空巢的老人,对准了1岁就成为留守儿童的张琴,让人们真切感受支撑中国这个“世界工厂”的农民工群体当中的一家四口在大时代中的

115、命运。范立欣赞同一位网友的说法:如果是这样的“现代化”,会破坏一个国家最基础的构成家庭。“从更深的层次看,影片要问的就是归途在哪里。”他说,选择春运这个题材,也是因为中国社会城乡二元结构下的各种矛盾,都能在这里找到观察点。影片与其说是在讲春运,不如说“展现了一个困于昨天和明天之间的、中国农民工家庭命运的故事”。成为“范导”之前,范立欣是中央电视台的一名摄影师。时常下乡的他,往往前一刻还在异常贫困的乡村工作,后一刻就在灯红酒绿的三里屯聚会。这种强烈的反差让这个“爱激动、爱打抱不平的人”更多地关注到城市化进程中持续存在的矛盾。他曾经纠结和疑惑:也许,对这个国家而言,春运所折射的种种社会阵痛,都是难

116、以逾越的阶段。那些苦苦追求最后一班列车的农民工,会不会被高速前进的社会列车抛到身后?有人质疑:为什么一定要把镜头对准蓬勃发展的中国背后那些小人物的辛酸,他们是社会的主流吗?面对这样的问题,范立欣放下杯子,向本刊记者一字一句地说:“这是中国2.4亿农民工的真实生活写照。”2009年,在美国的圣丹斯电影节上,北京一所中学的访问团被安排观看归途列车。放映完毕后,一名男生激动地跑上台,从范立欣手里抢过话筒。他说,生在北京长在北京的自己看完后很伤心,他并不知道有这样的事情,“我现在终于知道为什么爸爸妈妈让我好好学习了,因为他们想让我把这个国家建设得更好”。孩子的责任感让范立欣感到安慰。他觉得,在这个无法

117、跨越的发展阶段里,每个人都可以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情,收起城市人的一些优越感,拿出更多的同情心和责任感,对农民工更加友好一点,哪怕是地铁上让个座,对餐馆的小妹道声谢。一位美国中部的观众看完电影后,感谢范立欣让他理解了在外贸服装厂工作的张昌华,说看到他为改变儿女命运付出的努力,就像看到自己的父亲一样,这是中国人的坚韧、努力以及对家庭的爱。而在以前,这个美国男人会抱怨,这些努力工作并把产品出口到美国的中国工人,“把我们的饭碗抢走了”。范立欣感慨,生活中无处不在的人类情感是共通的,纪录片是一个可以让外国人了解并理解中国的媒介。在范立欣眼里,纪录片从融资、制作到发行,跟其他电影一样,也是一个产业。 在这个

118、产业链里,不是“谁给钱谁就是爷”,他和所有投资方都用合同的形式规定,制片人与投资者,无权干涉导演对影片的剪辑权。眼下,范立欣正致力于对国内纪录片导演进行培训,让他们更明白国际运行规则,学习撰写提案等参与国际竞争的基本技巧。他同时开始寻找中国纪录片“本土生存”的路径。归途列车在7个城市“一城一映”之前,范立欣找过国有发行公司,可最少一百万元的拷贝制作和宣传费让他却步。后来,在包括北京、上海、杭州在内的7个城市,范立欣选定了每个城市的一家影院,用一个影厅长线定期放映归途列车,票房收入双方分账。范立欣觉得,既然中国的城市还无法支撑起一家艺术电影院,那么在商业电影院里逐渐打造一个艺术电影厅,应该是可行

119、的、有市场的,这有利于中国纪录片业的发展。随着一年的春运进入尾声,归途列车在全国的展映之幕渐落,但“归途”的故事不会结束,它事关春运、社会,也事关纪录片在中国。(有删改)相关链接2013年范立欣在纽约时报电影版公布的“全球20位40岁以下最有才华的电影导演”评选中金榜题名,成为该项评选中唯一华人导演。范立欣认为,任何一个故事、一群人都应当放在一个历史时间段去看,一切现象的存在都是有更大意义的,在任何一个故事中都可以看到社会变迁。7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范立欣将镜头始终聚焦在一对外出打工的农民夫妇的春运归途上,展现出中国蓬勃发展的经济背后普通小人物的辛酸。B

120、归途列车融入了导演对现实社会的关注与思考,真实展现了中国经济迅速发展过程中传统与现代、家庭和社会的深刻变化。C把镜头对准社会底层人物,才使得归途列车引发国人思考内省,成为世界人民了解中国、理解中国的一个窗口。D在范立欣看来,纪录片必须像其他电影一样,自觉地去适应市场环境,才有可能争取到更广阔的传播渠道。解析:选BA项,“始终聚焦在一对外出打工的农民夫妇的春运归途上”错误,根据原文,范立欣还把镜头对准了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张琴。C项,“把镜头对准社会底层人物,才使得归途列车引发国人思考内省,成为世界人民了解中国、理解中国的一个窗口”说法不全面,除了把镜头对准社会底层人物,还有其他因素。D项,“纪录

121、片必须像其他电影一样,自觉地去适应市场环境,才有可能争取到更广阔的传播渠道”说法错误,范立欣认为在商业电影院里逐渐打造一个艺术电影厅,应该是可行的、有市场的。8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不恰当的两项是(4分)()A材料开篇介绍农民工张昌华夫妇的想法、做法与最终的结果,以此引出对范立欣关注农民工以及空巢老人、留守儿童的表述。B范立欣认为他选择春运题材拍纪录片归途列车的目的是讲述过去与未来中国农民工家庭命运的故事,是要为中国农民工寻找出路。C范立欣爱激动、爱打抱不平的性格决定了他对中国农民工的强烈关注,但这种关注也招来一些人的质疑,认为他没有抓住社会的主流问题。D材料中表述了不同人看过纪录

122、片后的感受,并且在此之后进行了议论,表现了影片的影响力。E范立欣成为出色的纪录片导演的具体原因有:有同情心与社会责任感,有敏锐的视角,有国际视野等。解析:选BCB项,“要为中国农民工寻找出路”拔高了思想。C项,“爱激动、爱打抱不平的性格决定了他对中国农民工的强烈关注”错误,且原文说“更多地关注到城市化进程中持续存在的矛盾”,即他关注的不仅仅是农民工问题。9如何理解文中所说的“归途的故事不会结束,它事关春运、社会,也事关纪录片在中国”?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5分)答:_解析:回答这个问题,要先分析语句的意思,语句肯定了范立欣及其拍摄的纪录片。然后,抓住“不会结束”,分别从“春运”“社会”“纪

123、录片在中国”等角度分析。从春运的角度分析,春运问题不会因为范立欣的这部纪录片而得到解决,但这部纪录片引发的思考还会继续;从社会的角度分析,中国快速发展的过程中还有很多类似于“归途”的问题,范立欣等导演会继续将镜头对准那些问题;从纪录片在中国的角度分析,中国纪录片业虽然起步晚,但范立欣为中国纪录片的发展开了个好头,我国纪录片业的前景很广阔等。答案:这句话是对范立欣以及他所拍摄的纪录片归途列车的高度评价,肯定了其在直面春运热点、反映社会问题和中国纪录片业发展等方面的重要意义。(2分)从春运角度:春运问题作为当下中国社会城乡二元结构矛盾的缩影,不会因为一部纪录片而得到解决,但“归途”所引起的人们对于

124、这一热点的广泛关注和思考还将继续。(1分)从社会角度:处于高速发展的现代化进程中的中国,需要面对的问题不只局限于“春运归途”,范立欣等纪录片导演们会继续将镜头对准那些需要人们反思的社会问题。(1分)从行业角度:虽然中国纪录片业起步较晚,但范立欣无疑开了个好头,同时他也在坚守纪录片准则的前提下积极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纪录片发展模式,我国纪录片业前景广阔。(1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成基命,字靖之,大名人,后避宣宗讳,以字行。万历三十五年进士。历司经局洗马,署国子监司业事。天启元年,疏请幸学不先白政府。执政者不悦,令以原官还局,遂请告

125、归。寻起少詹事。六年,魏忠贤以基命为杨涟同门生,落职闲住。崇祯元年,起吏部左侍郎。明年十月,京师戒严,基命请召还旧辅孙承宗,省一切浮议,仿嘉靖朝故事,增设枢臣,帝并可之。庶吉士金声荐僧申甫为将。帝令基命阅其所部兵,极言不可用,后果一战而败。袁崇焕、祖大寿入卫,帝召见平台,执崇焕属吏,大寿在旁股慄。基命独叩头请慎重者再,帝曰:“慎重即因循,何益?”基命复叩头曰:“敌在城下,非他时比。”帝终不省。大寿至军,即拥众东溃,帝忧之甚。基命曰:“令崇焕作手札招之,当归命也。”时兵事孔棘,基命数建白,皆允行。及解严,召对文华殿。帝言法纪废弛,宜力振刷。基命曰:“治道去太甚,譬理乱丝,当觅其绪,骤纷更益扰乱。

126、”帝曰:“慢则纠之以猛,何谓纷更?”其后温体仁益导帝以操切,天下遂大乱。三年二月,工部主事李逢申劾基命欲脱袁崇焕罪,故乞慎重。基命求罢,帝为贬逢申一秩。韩、李标相继去,基命遂为首辅。以恢复永平叙功,并加太子太保,进文渊阁。至六月,温体仁、吴宗达入,延儒、体仁最为帝所眷,比而倾基命,基命遂不安其位矣。方崇焕之议罪也,基命病足不入直。锦衣张道濬以委卸劾之,卒三疏自引去。基命性宽厚,每事持大体。御史李长春、给事中杜齐芳坐私书事,将置重典。基命力救,不听,长跪会极门,言:“祖宗立法,真死罪犹三覆奏,岂有诏狱一讯遽置极刑。”自辰至酉未起。帝意解,得遣戍。逢申初劾基命后以炮炸下狱拟戍帝犹以为轻亦以基命言得

127、如拟为首辅者数月帝欲委政延儒遂为其党所逐。八年卒于家。赠少保,谥文穆。(选自明史列传第一百三十九,有删改)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逢申初劾/基命后以炮炸/下狱拟戍/帝犹以为轻亦以基命言/得如拟为首辅者/数月帝欲委政延儒/遂为其党所逐B逢申初劾基命/后以炮炸下狱/拟戍帝犹/以为轻亦/以基命言得如拟为首辅者/数月帝欲委政/延儒遂为其党所逐C逢申初劾基命/后以炮炸下狱拟戍/帝犹以为轻/亦以基命言得如拟/为首辅者数月/帝欲委政延儒/遂为其党所逐D逢申初劾基命/后以炮炸下狱/拟戍帝犹以为轻/亦以基命/言得如拟/为首辅者数月/帝欲委政延儒遂为其党所逐解析:选C解答本题,

128、要注意把握专有名词和动词谓语等。这句话中的专有名词有“逢申”“帝”“基命”“首辅”“延儒”等,判断这些专有名词前后的动词,以此判断词语在句中的成分。比如“帝”,前有动词短语“下狱拟戍”,后有动词“以为”,分析语句的意思可以看出,“帝”不能作“下狱拟戍”的宾语,而是作为“以为”的主语,由此可以判断“帝”前一定要停顿,故排除B、D两项。这句话中的动词有“劾”“委”“逐”等,比如“劾”,主语应该是“逢申”,宾语是“基命”,故“基命”后面应停顿,排除A项。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避讳是中国封建社会特有的现象,文中“避宣宗讳”是封建社会的“国讳”,即对当代帝王

129、及本朝历代皇帝之名进行避讳,成基命与宣宗的名字有重字,故要避讳。B“少詹事”,秦汉置詹事,掌皇后、太子家事;唐设太子詹事、少詹事,总东宫内外庶务。C“手札”亦作“手剳”,犹手书,指亲笔信。“令崇焕作手札招之”中的“手札”就是此意。D“酉”指十二地支的第十位;十二辰之一,相当于下午五点到七点;十二属相之一,猴。解析:选DD项,“十二属相之一,猴”错误,应该是“十二属相之一,鸡”。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成基命为官之路比较坎坷。天启六年,因成基命是杨涟的同门师兄弟,他被魏忠贤罢职;崇祯三年,周延儒、温体仁结党排挤他,加上张道濬弹劾他,成基命最终辞官。B成基命

130、认为僧人申甫没有能力做大将,结果申甫一战而败。在处理袁崇焕的事情上,成基命认为要慎重,皇帝不听,结果祖大寿率军逃跑。C成基命曾深得皇帝的信任。工部主事李逢申弹劾成基命,结果皇上把李逢申降官一级。D成基命宽厚仁慈,顾全大体。为了营救李长春、杜齐芳,成基命长时间跪在会极门;即便弹劾过自己的李逢申受到朝廷处罚时,成基命也使皇上减轻了对他的惩罚。解析:选DD项,“使皇上减轻了对他的惩罚”于文无据。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天启元年,疏请幸学不先白政府。执政者不悦,令以原官还局,遂请告归。(5分)译文: _(2)帝曰:“慢则纠之以猛,何谓纷更?”其后温体仁益导帝以操切,天下遂

131、大乱。(5分)译文: _答案:(1)天启元年,(成基命)上书请求皇上巡幸学校时不提前告诉官府。掌权的人不高兴,令他以原来的官职回到司经局,成基命于是请求辞官回家。(得分点:“幸学”“白”“告归”各1分,句意2分)(2)皇帝说:“迟缓就用迅猛来纠正,怎么说是纷繁地更改?”在这之后,温体仁越加引导皇帝急切地行事,于是天下大乱。(得分点:“慢”“猛”“操切”各1分,句意2分)参考译文:成基命,字靖之,大名人,后来因为避宣宗的名讳,以字行于世。万历三十五年考中进士。历任司经局洗马,代理国子监司业事务。天启元年,(成基命)上书请求皇上巡幸学校时不提前告诉官府。掌权的人不高兴,令他以原来的官职回到司经局,

132、成基命于是请求辞官回家。不久,起用为少詹事。天启六年,魏忠贤因为成基命是杨涟的同门师兄弟,罢免他的官职使他闲居。崇祯元年,起用为吏部左侍郎。第二年十月,京师戒严,成基命请求召回以前的辅臣孙承宗,除去一切虚浮的议论,仿照嘉靖朝的旧例,增设宰辅重臣,皇帝都同意了。庶吉士金声推荐僧侣申甫为将领。皇帝命令成基命检阅他所率领的军队,成基命极力说申甫不可任用,后来果然一战而败。袁崇焕、祖大寿进入京师守卫,皇帝在平台召见他们,拘捕袁崇焕交给执法官吏处置,祖大寿在旁边吓得发抖。唯独成基命两次叩头请求慎重考虑,皇帝说:“慎重就是因循守旧,有什么好处呢?”成基命又叩头说:“敌人正在城外,不能和其他时刻相比。”皇帝

133、最终不省察。祖大寿回到军中,就率领军队向东溃逃,皇帝非常忧虑。成基命说:“命令袁崇焕亲自写信招引他,他应当会回来复命。”当时战事紧急,成基命数次提出建议,都被允许实行。等到解除戒严,皇上召成基命应对文华殿。皇帝说法纪废弛,应该极力整肃。成基命说:“治国的大道被废弃太严重了,譬如整理乱丝,应当找到它的端头,骤然纷繁更改会更加扰乱。”皇帝说:“迟缓就用迅猛来纠正,怎么说是纷繁地更改?”在这之后,温体仁越加引导皇帝急切地行事,于是天下大乱。三年二月,工部主事李逢申弹劾成基命打算为袁崇焕开脱罪责,故意请求慎重行事。成基命请求罢免自己的官职,皇帝为此降低李逢申一级官职。韩、李标相继离去,成基命于是就成为

134、首辅。因为收复永平记功,并加官太子太保,进入文渊阁。到六月,温体仁、吴宗达入文渊阁,周延儒、温体仁最为皇帝恩宠,结党排挤成基命,成基命就感到官位不安稳了。当袁崇焕被定罪的时候,成基命因为脚有病没有入朝值班。锦衣张道濬以推卸责任弹劾他,最终,(成基命)三次上书辞官而去。成基命性情宽厚仁慈,每件事情都能顾全大体。御史李长春、给事中杜齐芳因为密信一事,将要被处以重刑。成基命极力营救,皇上不听,他就长时间跪在会极门,说:“祖宗立法,真正的死罪还三次审问上奏,哪有在诏狱被审讯一次就立刻处以极刑的?”从辰时到酉时没有起来。皇帝内心缓解,他们得以被遣送戍边。李逢申起初弹劾成基命,后来因为大炮爆炸下狱被拟罪戍

135、边,皇帝还以为处罚轻,也因为成基命进言得以按照原来拟定的罪处理。成基命刚做首辅几个月,皇帝打算把朝廷政权委任给周延儒,于是他就被周延儒的党羽排斥。八年,在家中去世。追赠少保,谥号文穆。(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水村闲望俞紫芝画桡两两枕汀沙,隔岸烟芜一望赊。翡翠闲居眠藕叶,鹭鸶别业在芦花。溪云淡淡迷渔屋,野旆翩翩露酒家。可惜一绷真水墨,无人写得寄京华。注俞紫芝,字秀老,金华人。官场失意后,蛰居水村,寄情于山水。赊:语助词。绷:布幅。14下列对诗歌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A首联抓住水村的特点,先写停泊在沙滩上的船,再写隔岸烟雾迷蒙中的野草,远近明暗搭配和谐

136、。B颔联描绘翡翠鸟闲居荷叶之下,鹭鸶栖息于芦花丛中,这样一幅清幽冷寂的画面,传达出诗人闲适的心境。C颈联采用动静结合的手法写景,酒旗飘飘为动景,渔屋酒家为静景,一动一静,动中有静,更增情味。D尾联“无人写得寄京华”一句,写诗人面对眼前所见美景,不由得生出了官场失意后的愤懑之情。E诗的前三联写景,由沙滩到隔岸,然后转到河内,再移到岸边,最后又沿河望去,视角跳跃,给人以目不暇接的感受。解析:选BDB项,颔联描绘的是一幅幽静恬淡的画面,并非清幽冷寂之景。D项,尾联表达了诗人鄙弃官场,寄情山水的情怀,并没有官场失意后的愤懑。15有人说,整首诗的前三联都是对水村景物的生动刻画,但末句提到“京华”,显得有

137、些突兀,你如何看待这一点?请简要阐述。(6分)答: _答案:这种说法不妥。(1分)诗人在前三联中描绘了一幅恬淡静谧的水村图,呈现出一种安宁朦胧的意境,从而表现了诗人悠然闲适的心绪和寄情山水的情怀。(2分)尾联写可惜这一幅水墨画,没有人画了寄到京华去,以此来劝说那些朝廷中人远离官场、归返自然,抒发了诗人鄙弃混浊官场的情怀。(2分)前后情怀是一致的,所以不显突兀。(1分)(三)名篇名句默写(5分)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分)(1)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词人认为刘义隆当年的北伐没有做好准备,最终只落得“_”的结果。(2)“_,_”是琵琶行全诗的主旨,更是诗人与琵琶女感情的共鸣。(

138、3)岳阳楼记中“_,_”两句,写月光与水波一起荡漾,闪烁着金光,月亮的倒影沉浸在水底,宛如一块美玉。答案:(1)赢得仓皇北顾(2)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3)浮光跃金静影沉璧第卷表达题(80分)三、语言文字应用(20分)1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不恰当的两项是(4分)()A人生匆匆,韶光易逝,回首往事时,美轮美奂的青春年华总是令人格外怀念,而抚今追昔,难免会黯然神伤。B在哈利波特系列电影中,导演借助出神入化的特技,为银幕前的我们打开了一扇扇通往魔法世界的大门。C参加这次书法展览的作品很多,有的虽出自业余爱好者之手,但入木三分,极见艺术功力,令参观者大为赞叹。D某著名演员在接受记者采访

139、时表示,事业是很难一蹴而就的,光环的背后往往是无数晨昏的默默付出。E凡事要有全局意识,善于从大处着眼,如果目无全牛,难免纠缠细节,无法作出合理的整体规划。解析:选AEA项,美轮美奂:形容新屋高大美观,也形容装饰、布置等美好漂亮。此处不合语境。B项,出神入化:形容技艺达到了绝妙的境界。此处使用正确。C项,入木三分:形容书法刚劲有力,也用来形容议论、见解深刻。此处使用正确。D项,一蹴而就:踏一步就成功,形容事情轻而易举,一下子就能完成。此处使用正确。E项,目无全牛:形容技艺已达到十分纯熟的地步。此处望文生义。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从某种意义上说,公办幼儿园与民办幼儿园都要满

140、足老百姓最基本的愿望有园上、离家近、上得起,但目前两者在经营理念上却存在着较大差距。B许多人的办公桌椅高度存在问题,久坐会产生疲劳感,并出现腰酸背痛的毛病,应该根据工作性质先把办公桌调整到合适的高度,再调整座椅的高度。C春节前记者走进某医院烧伤整形科病房,看到护士们忙碌不停,而病人中婴幼儿及老年人居多。护士反映,近一个月以来儿童烧烫伤是主要就医人群。D美国政治学者弗朗西斯福山指出,为了应对收入差距扩大,发达国家传统的办法是实施再分配和构筑社会安全网,这样做的缺点是打压了人们的干劲。解析:选AB项,中途易辙,第一句的主语是“高度”,后几句的主语是“人”。C项,搭配不当,应把“儿童烧烫伤”改为“烧

141、烫伤儿童”。D项,成分残缺,“应对”后缺少宾语中心语。19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有人认为_将基因研究清楚了,在生命科学领域_可以随心所欲了。基因专家杨焕明认为,了解了基因,我们_可以做很多事情,_合成所需要的蛋白质,改良生物品质,有效治疗人类疾病,延长人类寿命等。_基因不能决定一切,环境因素_很重要。再说,人们利用基因做什么事情,都应该考虑到对社会的影响,考虑到与伦理、道德的关系。科学家不应生活在脱离社会的“象牙塔”里。A只要就的确比如但是也B如果就/例如如果其实C/才其实可以但也D只有才一定能够其实/解析:选A回答问题,要注重分析语句之间的关系。由句意可知,所在

142、的语句构成条件或假设关系,再由“可以随心所欲了”可知,可以填写关联词“只要就”“如果就”,据此排除C、D两项。由句意可知,所在的语句与前文是转折关系,应填写转折连词“但是”,排除B项。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5分)台风具有强大破坏力,是自然灾害的一种,但_。台风送来了淡水资源,大大缓解了全球水荒。一次直径不算太大的台风,登陆时可带来30亿吨降水。另外,_,赤道地区气候炎热,若不是台风驱散这些热量,热带会更热,寒带会更冷,温带也会从地球上消失。一句话,_。解析:回答本题,要注重把握语段的意思和横线前后的具体内容。语

143、段主要介绍了台风的作用。处,从前文的“强大破坏力”和后文的送来淡水资源等可以看出,此处应填写类似于台风能带来好处的内容;处,从后文“驱散这些热量温带也会从地球上消失”分析,此处应表明台风对气温有调节作用,即应填写类似于台风能调节地球冷暖的内容;处,由前文的“一句话”可知,此处是语段的总结句,由语段大意可知,应填写台风有弊也有利的内容。答案:也能给人类带来好处台风还能调节地球冷暖台风有弊也有利(写出一处给1分,写出两处给3分,写出三处给5分)21下面是某校“校园诗会”活动的初步构思框架,请把这个构思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得当,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85个字。(5分)答: _解析:回答本题,要注

144、重构思图的层次和顺序问题。这个构思图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是这次活动的主题,第二层分为“宣传准备”“主要活动”和时间“9月中旬”,第三层主要介绍“宣传准备”和“主要活动”包括的内容。具体分析时,可以从主题为“校园诗会庐州唱月”开始,先写时间,再写“宣传准备”阶段的内容,最后写“主要活动”的内容等。答案:主题为“庐州唱月”的校园诗会拟定于9月中旬举行。(1分)准备阶段利用海报、校报和校园网进行宣传;(2分)主要活动包括原创诗歌评选、诗歌诵读和诗歌微讲座。(2分)四、写作(60分)22阅读下面两则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材料一2013年,我国启动“二十四节气”申遗工作。老

145、孟:这是我们老祖宗的智慧啊。小郦:“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久违的诗意啊,挺美的。小丁:都信息时代了,现在过日子谁还看“二十四节气”?材料二2016年11月30日,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及其实践”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关于“二十四节气”,你怎么看?写一篇文章,阐述你的看法。要求:综合材料的内容及含意作文,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写作提示材料分为两则:第一则材料,介绍人们对“二十四节气”申遗工作的看法,有人认为这是我们的传统文化、充满诗意,也有

146、人认为现代社会“二十四节气”已没有了实际意义;第二则材料,介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二十四节气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及其实践”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立意时,可以从人们对“二十四节气”的看法入手。可从以下几方面立意:注重传统文化的传承;现代社会也需要“二十四节气”;尊重传统的节气民俗等。参考例文今天,我们同样需要“二十四节气”“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这是我国流传已久的“二十四节气”歌诀。“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农历中表示季节变迁的24个特定节令,是古人根据地球绕太阳公转过程中的位置变化而概括出来的一套气象历法,是中华民族的

147、伟大发明。日前,我们熟悉的“二十四节气”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再添“中国符号”。“二十四节气”申遗成功体现了国家、社会对保护传统文化并将其融入现代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重视。在没有“天气预报”的中国古代,“二十四节气”扮演了相当重要的角色。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各地的人们不仅身体力行地传承着其中的宇宙观和核心价值理念,而且对“二十四节气”进行了因地制宜、因俗制宜的创造性地利用,形成了丰富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既有国家祭典,又有生产仪式和习俗活动,还有谚语、歌谣、传说、诗词、工艺品、书画等文艺作品。比如诗歌,我们耳熟能详的就有很多。如白居易立春日酬钱

148、员外曲江同行见赠中的“柳色早黄浅,水文新绿微”,韦应物夏至避暑北池中的“昼晷已云极,宵漏自此长”,曾巩元沙院中的“升山南下一峰高,上尽层轩未厌劳。际海烟云常惨淡,大寒松竹更萧骚”等。更为重要的是,“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人自然观、生命观、宇宙观、哲学观的体现。这从很多农谚里就能看出来,像“到了惊蛰节,锄头不停歇”“处暑满地黄,家家修粮仓”“寒露早,立冬迟,霜降收薯正当时”等,都体现了先民的智慧。不过,也有人说,到了现代社会,“二十四节气”已经过时了,没有必要再使用了。这绝对是个错误的观点。我们不能因为生活方式的改变,让那些原汁原味的文化记忆和民族传统远离我们。因为对一个民族来说,传统文化就是它的精

149、神家园。没有了传统文化,我们就没有了“根”,没有了“根”的民族,还如何谈论文化的传承?“二十四节气”经过祖祖辈辈的传承,唤起了一代代中国人的文化自觉,让后人在品味文化的同时,感知中华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找到我们民族的“根”,让我们能够回望过去的生活、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二十四节气”是我国的国粹,既是历史发展的见证,又是珍贵的、具有重要价值的文化资源。它是中华民族智慧与文明的结晶,是连接民族情感的纽带和维系国家统一的基础。保护和利用好“二十四节气”,我们责无旁贷。高考仿真检测(四)本试卷分第卷(阅读题)和第卷(表达题)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第卷阅读题(70分)一、现代文阅读(

150、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扇子史话前言沈从文扇子的产生、发展和人类生活上的需要密切相关。为招风取凉,拂灰去尘,引火加热,驱赶虫蚁,人类发明了扇子。它必然较早出现于天气炎热的南方,取材于随手可得的棕榈科植物叶片和各种禽鸟的翅膀。较后需要日多,才进一步利用竹篾蒲草编织而成。材料既轻便耐用,又容易加工,造型因此还不免从棕榈科植物叶片和禽鸟翅膀取法,或受其一定影响,情形十分自然(而且最原始的形象,说不定在某些地区,始终还在使用)。扇子的应用必然极古,至少也不会晚于新石器时代陶器出现以后。从原始的制陶业、冶炼业,进展而为征服自然促进生产的风扇、风箱,以至

151、于现代大工业厂矿离不开的大型鼓风通风设备,经历了它自己一系列发展历史,这是一件十分显明的事情。它真正的发明权,或应由棕榈科植物和各种鸟类分享。原始人不过是触景生情,得到一种启发,如同古人所说,因蜘蛛结网而作网罟,因蓬转而作车轮,因材使用,并逐渐加以改进而已。虽然很早中国就有“百工之事,皆圣人之作也”的提法,原意本来也还是“各种应用事物的创造与发明,多成于心灵手巧聪敏百工手中”。扇子的产生,史书有所记载,前后约一千年间百十种公私类书和通俗性杂书,虽多特别为“扇子”类立下了个子目,记载或多或少,内容却前后相承,更改不多。增加部分,也只是中古以来著名人物关于扇子的故事轶闻,用意侧重在供人吟诗作文,便

152、于引经据典,证明语必有来源出处,给人以博学多闻印象。至于扇子本身,在某一历史阶段,是种什么情形,书中既很少提及,作者本人也就并不知道,且对之毫无兴趣。比如“便面”出于汉书张敞传,“羽扇”出于东晋裴启语林,和诸葛亮指挥军事有关,但是,一个博学之士,对于羽扇的形象知识,说不定还是从马连良演空城计京戏得来的!“纨扇”则和相传班婕妤五言古诗怨歌行有关,即或认识诗中每一个字,事实上纨扇产生流行的时间,亦无所知。“尘尾”名称常出现于世说新语,为魏晋之际清谈名士手中不可少的事物,和王敦王导故事相关,使用的有“领袖群伦”之意。但它起始究竟是个什么样子,以后演进又改成什么样子,即或学富五车,也无书可查。此外“尘

153、尾扇”“比翼扇”一系列东东西西,尽管他口若悬河,说得有本有源,事实上这些事事物物真正情形,经过如何发展,又有过什么变化,试请教那些抄撮类书做学问的博学通人,将永远不会得到明确具体回答。即时代较近,关于折子扇的流传问题,除了称引宣和六年高丽图经所举四例,给人一个约略印象,张世南游宦纪闻叙述虽只二种,内容却较具体,此外就少注意。以后万历野获编记载四川先后仿制倭扇,性质数量,均较明确,但和宋人记载相互矛盾方面,也从无人做进一步分析探讨。前期折扇,元明间人叫作“撒扇”“耍扇”或“洒扇”,声音相近,明显同指一物,但意思则可能不尽相同。是“用即撒开,不用合拢”,还是包括有“歌扇道具”,又还是由于上面金箔加

154、工近于“洒金扇”的简称?更从无人加以分析。主要原因,是个研究方法问题,也可说是个思想方法问题。若做学问、搞研究,始终抱住个“学院派”的传统方式。除了孤立引书证书此外全不在意(等于把矛盾交给古人古书),问题不论大小,恐怕都不容易得到比较正确理解。若试换个方法,文图互证,情形可大不相同,知识肯定会得到丰富充实,而且也扎实可靠得多。(有删改)1下列关于原文第一、二两段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古人发明扇子是因为生活上的需要,比如天气炎热,南方人便用它来招风取凉,驱赶虫蚁等。B扇子取材的标准是随手可得,轻便耐用,容易加工,比如植物叶片、禽鸟翅膀和竹篾蒲草。故而其形象自然,从古至今,一直沿用。C扇

155、子很早就被运用于人类的生产生活中,它经历了一系列的发展历史。直到现代的一些大工业厂矿,也都离不开它。D扇子的产生和人类制作渔网、制造车轮一样,都是古人“触景生情”、因材使用的结果,是“心灵手巧聪敏百工”的创造发明。解析:选B“随手可得”在文中指的是“植物叶片”“禽鸟翅膀”,“轻便耐用”“容易加工”指的是“竹篾蒲草”。“从古至今,一直沿用”说法绝对,原文说的是“说不定还在使用”。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古代约一千年间的不少公私类书和通俗性杂书,其中大多设有“扇子”的子目,其内容却前后沿袭,变化不多,即使有所增加,也很少涉及扇子本身。B扇子曾有过许多不同的名称,如“便面”“羽扇”“

156、纨扇”“尘尾”等,都能从古书中得到印证,但对它们的模样和发展变化的历史,人们却知之甚少。C折子扇是离我们时代较近的扇子,高丽图经和游宦纪闻中都有较为具体的叙述,能给人较清晰的印象,却和前人的记载相互矛盾。D折扇又有过“撒扇”“耍扇”“洒扇”的不同称呼,“撒”“耍”“洒”读音相近,指的显然是同一类的物品,但为什么会有名称的不同,却难有定论。解析:选C高丽图经中的记述并不具体,只能给人“约略印象”。此外,与前人记载相矛盾的是万历野获编所记倭扇,不是折子扇。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一些古书乐于记述与扇子有关的名人轶事,但对扇子本身的情形却语之不详,这既是因为作者自身也知之甚

157、少,也由于他们对此不感兴趣。B有些博学通人,以“抄撮类书”为学问,说起“尘尾扇”“比翼扇”等来可以滔滔不绝,其实他们并不知晓研究对象的真正情形及变化始末。C研究像扇子一类的物件,如果能改变思想方法和研究方法,文图互证,所了解的知识必会丰富充实,扎实可靠。D“学院派”的研究者不知变通创新,又缺少对后世研究者的责任感,一味固守“引书证书”的传统方式,其实等于把矛盾又交还给了古人古书。解析:选D“学院派”的问题是研究方法、思想方法问题,说他们“缺少对后世研究者的责任感”是无中生有。(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蒲公英的歌唱曾颖教育局来信了。老周拿着那个印着火红大字的牛皮纸

158、信封,如拿着一颗不知道该怎么拆卸的炸弹。作为一个外来民工子弟学校的校长,他从来没有遇到过如此隆重的事情。此前,教育局要找他,都是一个电话,内容大多是让他协助调查邻校的打架事件或卖花团伙招未成年人上街行骗等事情。或者,就是严斥他那只有半个篮球场的校园体育设施不达标他硬着头皮打开信封,以最坏的打算读完那份短短的信。信上说:六一儿童节将至,请贵校组织节目,参加区上的文艺调演。犹如大牢里的死刑犯,原以为接到的是执行判决,结果居然是无罪释放,老周差点没跳起来。他把信反复读了几遍,确信不是自己眼花了,一把兴奋的眼泪终于夺眶而出。光高兴没用,当务之急,是得去找老师,弄出个好的节目,才不辜负上级。他赶紧进城到

159、艺术馆,想去请那里的老师们帮忙。老师们都很忙,一听说连三百元一小时的课时费都交不起,而且还要坐两路公交再转火三轮才能到达他的学校,于是果断地拒绝了。整整一天,他得到的结果都一样,不同的只是有人听他说完而有人只听他说了一半或更少。晚上,错过末班车的老周走在雨后的大街上,心情像他的影子一样绝望。就在他不知道该向谁说说委屈的时候,从远处桥洞下传来一阵凄凉的吉他声,那声音如泣如诉,令他忍不住走了过去,看见琴声起处,一个犀利哥样的长发男人蹲在桥墩旁,脚边乱七八糟地躺着一堆酒瓶。他小心地走过去,那人也只当他是一阵风,没有理会,继续弹着吉他并唱起歌,那歌是老周从没听过的,讲的是一个失去女儿的父亲在大地上流浪

160、却再也找不到那个可爱的小天使。老周也是一个女儿的爸爸,特别能引起共鸣,听着听着,不觉已是泪流满面。因着这几滴泪,他们接上话来,并一直聊了起来。到天明时,老周已大体明白对方是个音乐家,因为女儿得了脑癌不治身亡而痛不欲生,他四处漂泊,想挣脱痛苦。而且,老周还知道并坚信,这是天可怜他,给他送来了排练节目的老师。他扛着老天送来的老师回到学校,等了一整天,老师才醒,虽然说话依旧有些颠三倒四,但大致能明白老周的请求,于是爽快地答应了。几天后,写出了一首歌曲,歌词大意是讲一个不知道父母是谁的蒲公英在星空下寻找人生的答案,并且发出为什么只有美丽的鲜花才有明天的感叹。但最终,蒲公英看到普照的阳光,并寻找到生命的

161、意义,它落地生根,开枝散叶,长成一株美丽的生命。老周很喜欢这首歌,曲调很美,歌词的意境与学校孩子们的心境相契合,当然,最令他喜欢的还是蒲公英的结局。没有伴奏,音乐家为他们设计了无伴奏童声合唱。经过几天的排练,杂乱失控的声音,便被天籁般流畅和谐的演唱所代替。仓库改造的学校,有史以来第一次传出了悠扬的歌声。为了配得起这歌声,老周花血本为孩子们订制了一套城里孩子们穿的校服,浅蓝的裙子白色的衬衣,把小家伙们包装得鲜亮整齐。为此,他推迟了给老师们发工资,但老师们并没像以往那样不高兴,纷纷说,这事,值得支持。演出那天,一个家长开着他的金杯车把孩子们送到演出的剧场门口,音乐家也破天荒理了发,换了身干净的衣服

162、,帅气地坐在副驾驶座上。看着二十几天的辛苦终于结出了果实,老周脸红红的,眼亮亮的,微笑着,一语不发。当老周走进剧场去签到时,负责签到的张科长很困惑地问:你们怎么来了?“我们收到通知来的。”老周既兴奋,又有些惴惴不安地递上通知。科长把通知捻过来,像检验伪钞一般仔细看了一遍,然后一拍脑门说:“发错了,这是谁干的?明明是通知你们限期关闭学校,怎么装成文艺调演通知了?这不是乱弹琴吗?”老周像被太阳晒过的泡泡糖,软软地飘了回去。他不知道该怎么向孩子们解释这次不知是自己还是别人犯的错误,他觉得这比让他结束办了多年但终于还是没修成正果的学校更让他难过。远处飘来一阵蒲公英的吟唱,那是他的孩子们在做最后一次练习

163、,周围路过的人们都感叹:这歌真好听啊!(选自小小说)4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小说的开头颇具匠心,“教育局来信了”,既交代了整个故事的起因,又造成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B小说写老周找老师帮忙却遭到冷遇的情节,体现农民工子弟学校的资金紧张,主要是借此表达了对弱势群体漠不关心者的不满。C音乐家的歌声里有对孩子的“爱”,听完音乐家的故事,老周坚信音乐家是“天可怜他,给他送来了排练节目的老师”。D小说善于运用比喻和拟人,如“一把兴奋的眼泪终于夺眶而出”“心情像他的影子一样绝望”“老周像被太阳晒过的泡泡糖”等。解析:选BB项,“主要是借此表达了对弱势群体

164、漠不关心者的不满”有夸大之嫌。5请概括小说中老周这一人物形象的特点。(5分)答: _解析:分析人物形象应从故事情节入手,情节是人物性格形成和发展的历史,故事情节或是发展了人物性格,或是表现了人物性格。另外,要借助描写方法分析人物形象。在故事的发展中抓住人物所说的话、所做的事,注意人物的心理描写、细节描写。本题要从老周对待学校、对待孩子、对待音乐家的态度和表现的角度概括其形象特点。答案:尽职尽责、不辞劳苦。为了学校弄出好的文艺节目,亲自去城里请老师并把音乐家扛回学校。(1分)感情细腻、善于识人。在桥洞下听到音乐家唱的歌后泪流满面,并坚信他是排练节目的老师的最佳人选。(2分)热爱学校,热爱孩子。通

165、过推迟给老师们发工资来给孩子们买新校服,为孩子们不能参加演出而难过。(2分)6小说以孩子们的歌唱结尾有怎样的表达效果?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6分)答: _解析:小说结尾的形式有喜剧式、悲剧式、戛然而止式、突转式等。这篇小说的结尾是悲剧式的,分析其表达效果应从情节结构、主题思想、艺术效果几个方面回答。从主题上看,能更好地深化主题;从表现人物性格看,能更好地塑造人物性格;从艺术效果看,这种结局令人感动,令人回味,引人深思;从情节上看,呼应标题。答案:从故事情节上看,小说的结尾“蒲公英的吟唱”照应了标题和开头,使小说结构紧凑,脉络清晰,合情合理;从写作技巧上看,不知情的孩子们和已定的结局形成了巨大反

166、差,具有悲剧美;从艺术效果上看,小说以歌声结束,孩子们歌声越美越动听,越是牵动读者的心,孩子们的命运值得关注,收到了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效果;从主题上看,小说以悲剧结局,旨在真实地反映出现实生活中民工子弟学校处境的艰难,唤起人们的思考和关注,极具警醒意义。(每点2分,答出三点即可)(三)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不写远方,直接处理问题诗人西川读鲍勃迪伦南方周末记者刘悠翔“这人写的什么?”鲍勃迪伦获得2016年诺贝尔文学奖后,诗人西川的朋友这样问。有很多人大摇其头:诺贝尔文学奖不应该给鲍勃迪伦,应该奖给专业作家。1995年,朋友送西川一本七百多页厚的鲍勃迪伦的英文歌词集

167、。北京大学英文系毕业的西川很喜欢这些歌词,尽管他当时并不知道,大部分歌词唱起来什么样。多年后,西川在美国听了一场U2摇滚乐队的演唱会。经历过那个“群情激奋”的音乐现场,西川领悟到鲍勃迪伦的“读法”:“不是我们过去一个人安安静静地读诗,(而是)灵魂深处有一个振荡。”南方周末:从诗的角度分析,鲍勃迪伦写的歌词有创新吗?西川:这些年来,中国诗歌界所接受的外国诗歌,基本上都是书面的、精英化的,越复杂越好。从一个读精英诗歌的人的角度,可能会觉得鲍勃迪伦的趣味正好相反。我们喜欢的大多是那种语言、思想都有一定复杂性的诗。但是在西方,在非洲,有一套东西,叫Lyrics,中文翻译成“抒情诗”,实际上就是歌词。如

168、果我们按照评论Poetry(诗歌)的方式来看鲍勃迪伦,你一定看不出好坏。鲍勃迪伦写的是Lyrics,它跟歌唱有关系,当然迪伦往里边附加了价值观,表达了他对世界的看法,表达了他的情趣。你要是读非洲好诗人的诗歌,全是像歌一样的节奏。那些不是艾略特、庞德、叶芝的序列,是另外一个序列,这个序列跟表演、歌唱这些东西有关。你非得说,鲍勃迪伦能和叶芝比吗?叶芝有象征主义的那一套东西在那儿。Lyrics不是那套东西。美国有一个教授说,鲍勃迪伦的才华,可以和莎士比亚相比。当然不是说戏剧才华,是把鲍勃迪伦的歌词和莎士比亚戏剧里的诗歌作比。另外,我觉得这次奖给鲍勃迪伦,实际上不是给他一个人,应该是给他那一代人。例如

169、,包括垮掉派的诗人金斯伯格、加里斯奈德,当然也包括小说家凯鲁亚克。我们每一个人都被他们改变了。二战以后,他们对于世界文化的塑造,他们所起到的那个转向的作用,非常大。南方周末:如果照诗歌的标准衡量,鲍勃迪伦的歌词足够(让他)得诺贝尔文学奖吗?西川:诗人可以从他那儿获得一种启发。鲍勃迪伦的歌词,有时候主题挺重,但是语言使用很巧。有些字词搭配很巧,使他的语言有一种飞扬感,能让重的东西飞起来。不光写诗,写小说的时候,我们也可以从他那儿获得启发。卡尔维诺在新千年文学备忘录中提到,文学有轻重之分。鲍勃迪伦其实是用飞扬的语言来处理一个个往下坠的主题。比如这首你准备好了吗。“你已经准备好见耶稣了吗?”这么重的

170、东西,见耶稣,“准备好了吗?准备好了吗?准备好了吗?准备好了吗?准备好了见耶稣了吗?你是不是在你要去的那个地方?耶稣见到你的时候能认出你吗”多棒。他还有首讲命运的歌。一般的歌手哪敢唱命运呢,中国歌手唱的,不是我爱你就是你不爱我,或者咱一块儿去西藏、远方所谓远方,就是不处理问题。鲍勃迪伦是处理问题的人,他直接处理的,全是这个世界上的问题。鲍勃迪伦和他那一代人扭转了战后整个一代人的生活方式。中国没有这样的人。鲍勃迪伦那一代都是发明性的诗人,小说家,音乐人,歌手。中国的摇滚也是从西方来的,民谣也是受到西方的影响。不光是音乐人,中国好多方面都缺少发明性的人物。(有删改)相关链接2016年度诺贝尔文学奖

171、颁给鲍勃迪伦,有人认为这与迪伦“抗议歌手”的标签不无关系。台湾乐评人张铁志认为:“他(鲍勃迪伦)是一个拥有众多面具并且可以回到过去、预示现实的魔术师。”鲍勃迪伦有一个特殊意义,在于将流行音乐与文学结合在一起,他是这方面最重要的转化者。他结合了两种传统,一是作为正统文学的传统,比如惠特曼、“垮掉的一代”,另外是关于草根民歌的传统。从来没有人像他这样,把两种传统进行结合。颁奖辞里说:“他在伟大的美国歌曲传统中开创了新的诗性表达。”“民谣在鲍勃迪伦之前,文字都比较简单。很少有人像他有这么多绮丽的意象,把真实的历史人物与虚构人物交织在一起,把大家带到一个很难想象的新世界。”“比如他早期的作品暴雨将至,

172、在民歌叙事传统中加入很多超现实的意象。”(选自南方周末,有删改)7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2016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鲍勃迪伦,是因为他在美国歌曲传统中开创了新的诗性表达,也是为了表达对以他为代表的那一代人的肯定。B鲍勃迪伦的歌词跟中国诗歌界所接受的外国诗歌相比,风格有很大不同,他的歌词跟歌唱有关,跟象征主义不是一个类型。C虽然西川20多年前一接触鲍勃迪伦的歌词就非常喜欢,但直到鲍勃迪伦获得诺奖,依然有很多人认为诺奖颁错了对象。D诗人西川和台湾乐评人张铁志都认为,鲍勃迪伦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当之无愧,但对于他获得诺奖的原因,二人的看法不尽一致。解析:选AA项,“也

173、是为了表达对以他为代表的那一代人的肯定”错误,这只是诗人西川的个人理解。8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A在西川看来,很多人更容易接受语言、思想都有一定复杂性的精英诗歌,如艾略特、庞德、叶芝、惠特曼这些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的作品。B西川认为如果要公正地评价鲍勃迪伦的作品,不能仅按评价Poetry的方式来看,还要结合类似西方、非洲的Lyrics,从另一序列来进行评价。C美国有教授认为鲍勃迪伦的歌词是可以和莎士比亚戏剧里的诗歌相提并论的,西川则认为其创作才华还无法和叶芝相比。D卡尔维诺在新千年文学备忘录中提到,文学有轻重之分。在西川眼中,鲍勃迪伦的作品有时候主题挺重,但他的

174、语言能让重的东西飞起来。E张铁志认为鲍勃迪伦把正统文学和草根民歌两种传统结合在了一起,这与诺奖颁奖辞中的其在美国歌曲传统中开创了新的诗性表达的说法是一致的。解析:选ACA项,无中生有。文中并没有说艾略特、庞德等人是诺奖得主。C项,文中并未表示西川认为鲍勃迪伦的创作才华不如叶芝。9从文学创作的角度看,2016年诺贝尔文学奖颁给鲍勃迪伦有充分的理由。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理解。(5分)答: _解析:回答这个问题,要注重把握鲍勃迪伦的创作特点。如文中诗人西川在回答记者的第一个问题时,定位了鲍勃迪伦的歌词的特点,即他的歌词跟歌唱有关,并在里面附加了自己的价值观,表达了他对世界的看法和他的情趣。西川在回答记

175、者的第二个问题时说,鲍勃迪伦歌词的语言有一种飞扬感,用飞扬的语言表达了较重的主题。相关链接中,乐评人张铁志认为鲍勃迪伦的创作将流行音乐跟文学结合在了一起。给鲍勃迪伦的颁奖辞中说鲍勃迪伦在伟大的美国歌曲传统中开创了新的诗性表达等。作答时注意结合材料。答案:鲍勃迪伦的歌词跟歌唱有关,表达了他的情趣和他对世界的看法。鲍勃迪伦的创作用飞扬的语言来表达了严肃的主题。他的歌词有时候主题挺重,但使用的语言很巧,读者从中能获得启发。鲍勃迪伦将正统文学的传统和草根民歌的传统结合起来,他是将流行音乐和文学结合起来的最重要的转化者。鲍勃迪伦在美国歌曲传统中开创了新的诗性表达,他的歌词意象绮丽,把真实的历史人物和虚构

176、人物交织在一起,给读者创造了一个很难想象的新世界。(共5分;每点1分,答全得满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刘隆字元伯,南阳安众侯宗室也。王莽居摄中,隆父礼与安众侯崇起兵诛莽,事泄,隆以年未七岁,故得免。及壮,学于长安,更始拜为骑都尉。谒归,迎妻子置洛阳。闻世祖在河内,即追及于射犬,以为骑都尉,与冯异共拒朱鲔、李轶等,轶遂杀隆妻子。建武二年,封亢父侯。四年,拜诛虏将军,讨李宪。宪平,遣隆屯田武当。十一年,守南郡太守,岁余,上将军印绶。十三年,增邑,更封竟陵侯。是时,天下垦田多不以实,又户口年纪互有增减。十五年,诏下州郡检覈其事,而刺史

177、太守多不平均,或优饶豪右,侵刻羸弱,百姓嗟怨,遮道号呼。时诸郡各遣使奏事,帝见陈留吏牍上有书,视之,云“颍川、弘农可问,河南、南阳不可问”。帝诘吏由趣,吏不肯服,抵言于长寿街上得之。帝怒。时显宗为东海公,年十二,在幄后言曰:“吏受郡勑,当欲以垦田相方耳。”帝曰:“即如此,何故言河南、南阳不可问?”对曰:“河南帝城,多近臣,南阳帝乡,多近亲,田宅逾制,不可为准。”帝令虎贲将诘问吏,吏乃实首服,如显宗对。于是遣谒者考实,具知奸状。明年,隆坐征下狱,其畴辈十余人皆死。帝以隆功臣,特免为庶人。明年,复封为扶乐乡侯,以中郎将副伏波将军马援击交阯蛮夷征侧等隆别于禁谿口破之获其帅征贰斩首千余级降者二万余人还

178、更封大国为长平侯。及大司马吴汉薨,隆为骠骑将军,行大司马事。隆奉法自守,视事八岁,上将军印绶,罢,赐养牛,以列侯奉朝请。三十年,定封慎侯。中元二年,卒,谥曰靖侯。(选自后汉书列传第十二,有删改)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以中郎将副伏波将军马援击交阯蛮夷征侧等/隆别于禁谿口破之/获其帅征贰/斩首千余级/降者二万余人/还/更封大国/为长平侯B以中郎将副伏波将军马援/击交阯蛮夷/征侧等隆别于禁谿口/破之获其帅征贰/斩首千余级/降者二万余人还/更封大/国为长平侯C以中郎将副伏波将军/马援击交阯蛮夷征侧等/隆别于禁谿口/破之获其帅/征贰斩首千余级/降者二万余人/还更封/

179、大国为长平侯D以中郎将副伏波将军马援击/交阯蛮夷征侧等隆/别于禁谿口破之/获其帅/征贰斩首千余级/降者二万余人还/更封大国/为长平侯解析:选A回答本题,要把握语句的意思。这句话主要讲述刘隆跟随伏波将军马援讨伐交阯蛮夷征侧等,逮捕了征贰,回来后被封为大国和长平侯的事件。“击”“获”等为动词,“击”的宾语是“交阯蛮夷征侧等”,“获”的宾语是“征贰”,由此判断“征侧等”“征贰”后均要停顿。由此,用排除法可知应选A项。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居摄”是摄政的意思,因为皇帝年幼不能亲政,由大臣或皇太后代居其位处理政务。如周成王年幼时周公居摄。B“屯田”指利用戍

180、卒或农民、商人垦殖荒地。汉以后历代政府沿用这一制度取得军饷和税粮,有军屯、民屯和商屯之分。C“豪右”,汉以“右”为上,故称“豪右”,原指西汉时出现的占有大量田产的豪族,后指富豪家族、世家大户。D“谒者”,始置于春秋战国,掌宾赞受事,为天子传达;也泛指传达、通报的奴仆等。解析:选AA项,“大臣或皇太后”错误,“居摄”指大臣代皇帝处理政务。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刘隆出身皇室,是南阳安众侯的后裔,因为其参与诛杀王莽的事情泄露,致使其父刘礼和安众侯刘崇都被杀,而刘隆免于死罪。B刘隆对世祖忠心耿耿,紧紧追随,他曾在长安求学,后来把妻子、儿女接到洛阳,但听说世祖在

181、河内,就撇下妻子和儿女追随世祖,结果其妻子和儿女被李轶杀掉。C东汉初期,天下垦田和户口年纪不符合实际,朝廷要求重新上报,但很多官员偏袒豪强、盘剥平民。D建武十七年,刘隆被封为扶乐乡侯,在大司马吴汉死后,行使大司马的职权;建武三十年,被封为慎侯。解析:选AA项,“因为其参与诛杀王莽致使”错误,刘礼和刘崇参与诛杀王莽的事情泄露后被杀,而刘隆当时只有七岁,不可能参与这件事。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明年,隆坐征下狱,其畴辈十余人皆死。帝以隆功臣,特免为庶人。(5分)译文:_(2)隆奉法自守,视事八岁,上将军印绶,罢,赐养牛,以列侯奉朝请。(5分)译文:_答案:(1)第二

182、年,刘隆因犯罪被召回关进监狱,他的同辈十多人都被处死。皇上因为刘隆是功臣,只特地把他免官为平民。(得分点:“坐征”“畴”“特”各1分,大意2分)(2)刘隆奉公守法,任职八年,交上将军官印,罢官,皇上赐给他自己饲养的牛,让他以列侯的身份入朝请见。(得分点:“自守”“视事”“朝请”各1分,大意2分)参考译文:刘隆字元伯,是南阳安众侯的宗室后裔。王莽代国君处理国政的时候,刘隆的父亲刘礼和安众侯刘崇起兵诛杀王莽,事情泄露,刘隆因为年龄不满七岁,所以得以免死。等长大后,到长安求学,更始帝任命他为骑都尉。请假回家,迎接妻子和儿女并安置在洛阳。听说世祖刘秀在河内,立即追到射犬赶上刘秀,(刘秀)任用他为骑都尉

183、,和冯异一起抵御朱鲔、李轶等人,李轶就杀死了刘隆的妻子和儿女。建武二年,封亢父侯。四年,拜任诛虏将军,讨伐李宪。李宪被平定,派刘隆屯驻武当。建武十一年,代理南郡太守,一年多,交上将军印。十三年,增加封邑,改封竟陵侯。这时,天下开垦的土地多不以实数上报,另外上报户口年纪各有增减。十五年,有诏令各州郡考查核实这件事,但刺史太守多不一样,有些厚待豪门大族,欺凌贫弱,百姓哀怨,拦路呼号。当时,各郡各自派使者上朝禀报政事,皇上看到陈留官吏文书上的字,看那字,写的是“颍川、弘农可以查问,河南、南阳不可查问”。皇上追问小官这字的来历,小官不肯承认,抵赖说在长寿街上得到的。皇上愤怒。当时,显宗做东海公,十二岁

184、,在帷幕后面说:“小官受郡守命令,应该是想拿开垦的土地来举个例子。”皇上说:“假如是这样,为什么说河南、南阳不可以追究呢?”(东海公)回答说:“河南是皇城,有很多皇上身边的臣子,南阳是皇帝的故乡,有很多皇家亲戚,田地房宅超过规定,不能按标准。”皇上命令虎贲将盘问小官,小官这才从实招认,正如东海公所回答的。于是派谒者考查核实,全部获知欺骗作假的情况。第二年,刘隆因犯罪被召回关进监狱,他的同辈十多人都被处死。皇上因为刘隆是功臣,只特地把他免官为平民。第二年,又封为扶乐乡侯,以中郎将身份做伏波将军马援的副将攻打交阯蛮夷征侧等,刘隆分兵在禁谿口打败敌人,俘获他们的将领征贰,杀敌一千多人,投降的二万多人

185、。班师回朝,(他)被改封为大国,为长平侯。等到大司马吴汉去世,刘隆做了骠骑将军,代理大司马职务。刘隆奉公守法,任职八年,交上将军官印,罢官,皇上赐给他自己饲养的牛,让他以列侯的身份入朝请见。建武三十年,确定封为慎侯。中元二年,去世,谥号靖侯。(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元日田家薛逢南村晴雪北村梅,树里茅檐晓尽开。蛮榼出门儿妇去,乌龙迎路女郎来。相逢但祝新正寿,对举那愁暮景催。长笑士林因宦别,一官轻是十年回。注本诗作于诗人被贬官四川之时。蛮榼:酒器。乌龙:晋朝时,有以“乌龙”为家犬命名者。后世以乌龙代指犬。士林:此处指读书人。14下列选项中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

186、的两项是(5分)()A本诗首联描写了南村和北村不同的风景。在元日这天,家家户户很早就打开了家门。B诗歌前三联写出当地淳朴的民风。元日百姓的生活热闹却又不失田园生活特有的宁静。C“但”字写元日这一天百姓相逢之后只彼此祝福健康长寿,也暗含了诗人对自己的告诫。D“元日”即今天的元旦,是“新正”第一天,别名有元朔、元正、正旦、端日等。E“暮景”一词含义丰富,既指一日之“暮”,也可指一生之“暮”。解析:选ADA项,“不同的风景”理解错误,“南村晴雪北村梅”使用了互文的手法。D项,“元日”指农历正月初一。“元旦”一词古今异义,现在的元旦指公历的一月一日,古时的元旦指农历的正月初一(汉武帝始,清朝终结后乃止

187、)。“新正”指农历新年正月。15本诗表达了诗人哪些情感?请简要分析。(6分)答: _答案:过节的愉悦之情。“但祝”“那愁”表现出元日这天诗人、百姓欢度佳节的景象,暗含了一种愉悦之情。对宦游生活的厌倦之情。“长笑士林因宦别”,读书人为了做官,不得不去乡别亲,多么可笑可叹。对回乡的渴望之情。“一官轻是十年回”,外出做官,至少十年才能回到家乡,可见回乡之情是多么迫切。在田园生活中的怡然自得之情。“树里茅檐”“蛮榼出门”“乌龙迎路”表现了当地民风淳朴,流露出诗人的怡然自得之情。(三)名篇名句默写(5分)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分)(1)杜牧在阿房宫赋中用“_,_”告诫统治者要吸取秦朝灭亡的

188、教训,勿使后人再为此哀叹。(2)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认为北伐抗金应当做好充分准备,如果像南朝宋时的刘义隆那样草率出兵,虽有“_”之雄心,也只怕会落得“_”的结局。(3)李煜的相见欢中,情景交融地描画出秋的萧瑟与词人的孤寂凄寒之感的词句是“_”。答案:(1)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2)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3)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第卷表达题(80分)三、语言文字应用(20分)1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部正确的一项是(3分)()虽遭羞辱,但这位皇帝也很清楚,自己对于远在天边的岛屿本就鞭长莫及。今年上半年城区二手房网上备案量达到1 604套,比去年同期小幅增长。由于数据中

189、存在部分房改房的备案量,所以二手房市场的交易情况依然不瘟不火。他从事刑警工作多年来,办过大大小小无数的案子,和记者谈起这些,他都如数家珍。政治就是一场博弈,他在至少可以影响50万票的情况下,不管未来能不能续任院长,都好整以暇。西方传教士眼中的厦门以英国伦敦传道会在厦门教务的发展为线索,较为全面地讲述了该会在闽南胼手胝足开辟新教区、创立教会组织、建造教堂等故事。黄兴家族百年变迁,他们时而被奉为座上宾,时而又沦为阶下囚,不论怎样,他们都能做到不闻不问,平安地度过自己的一生。ABC D解析:选A鞭长莫及:原来是说虽然鞭子长,但是不应该打到马肚子上,后来借指力量达不到。此处使用正确。不瘟不火:指表演既

190、不沉闷也不过火。此处不符合句意,应用“不温不火”。如数家珍:像数自己家里的珍宝一样,形容对列举的事物或叙述的故事十分熟悉。此处使用正确。好整以暇:形容虽在繁忙之中,仍能严整有序,从容不迫。符合语境。胼手胝足:手和脚都磨出老茧,形容十分辛勤劳苦。符合句意。不闻不问:既不听也不问,形容漠不关心。不合句意。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叶嘉莹至今仍坚持著述、讲授,仅仅是因为她认为独享诗词之美“上对不起未来的学者,下对不起千古以上的诗人”。B贾平凹是一位极具叛逆性的作家,但又不失淳朴的本色;他是中国少有的高产作家,每一部作品都堪称精品,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C在全球化去中心化的背景下,他

191、在达沃斯讲台的精彩阐述无形中能够增进世界对中国发展道路的了解、支持、认同,进而在共赢中实现发展。D茶的饮用方式主要在于品,对于耽饮者,品有助于缅怀过去、眺望未来,有助于独自沉浸于创造构思中,也有助于激发友朋间隽言妙语之谈兴。解析:选DA项,不合逻辑。应为“上对不起千古以上的诗人,下对不起未来的学者”。B项,表意不明。“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中的“这”指代不明。C项,语序不当。“了解、支持、认同”应改为“了解、认同、支持”。19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在天上播种的方式和地面不同,地面上_是先播种后浇水,_由于我们带入太空的白色单元格是硬质材料,_吸水软化后,种子_能放进

192、去,_我们是先浇水后播种。播种完后,我们会在装置里铺上一层保鲜膜,_和种庄稼的地膜一样。它的作用是保护植物,防止水分流失。A通常/只要就因此也B一般但只有才所以就C通常但只有才因此也D一般/只要就所以就解析:选B作答本题,要仔细分析句间的关系和前后关联词的搭配。处,根据前文写“天上”和“地面”的播种方式不同可知,后文的“先播种后浇水”应是“地面”上“一般”或“通常”的做法。处,后文介绍了天上与地面播种方式不同的原因,可使用转折词“但”或不填。处和处构成必要条件关系,故使用关联词“只有才”。处,由后文文意可知,此处应填表结果的关联词且应与处的“由于”搭配使用,填“所以”或“因此”均可。处,根据句

193、意,应填“就”。综上,答案选B。20在下面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5分)现在一些城市在街道两侧专设了一些椅子,样式新颖别致,既供市民、游客休息,_,成为一道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风景线。然而_,市民休闲购物,老人遛弯散步,走得人困马乏,也难觅小憩之处,“无椅无靠”只能席地而坐,既累人,也煞风景。不少城市在规划建设时,往往重大手笔而轻便民利民的小细节。道路宽了,街灯亮了,楼群林立,绿树成荫,这些扮靓城市的公共投入不可或缺,_。解析:结合上下文,根据后面“成为一道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风景线”及前面的“既供市民、游客休息”可以判断第空的句式和

194、内容为“又为城市增添了艺术气息”。再根据“然而”及“也难觅小憩之处”可推知第空可填“有些城市却鲜见便民椅”。从前文及“这些扮靓城市的公共投入不可或缺”可以推知第空可填“但市民生活的便利不能忽视”。答案:又为城市增添了艺术气息有些城市却鲜见“便民椅”但市民生活的便利不能忽视(答出一空1分,两空3分,三空5分)21下面是异地办理身份证流程框架图,请把这个框架图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100字。(6分)答: _解析:解答本题,关键在于找准图中与文字对应的内容,也就是要把相关的步骤弄清楚。然后把相关的内容找出并压缩即可。答案:第一步,本人到居住地公安机关居民身份证异地受理点

195、申请,填写居民身份证异地受理登记表,缴纳证件工本费。其中,申请换领的交验居民身份证,申请补领的交验居民户口簿或居住证。第二步,异地受理点受理居民身份证换领、补领申请后,及时将受理信息传送至申请人户籍地公安机关,户籍地县级公安机关及时审核签发。第三步,居住地公安机关接到经审核签发的制证信息后,在法定时限内完成制作与核验发放,申请人凭领证回执到受理点领取证件。换领证件的,领取新证时应当交回原证。四、写作(60分)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为激励子女经常到护理院探望父母,苏州一家护理院推出了“奖孝金”管理制度。这项制度规定:子女两个月内到护理院探望父母超过30

196、次,就可获200元现金抵用券,“奖孝金”现金抵用券,可以在缴纳老人相关费用时抵用。据媒体报道,自从“奖孝金”制度推出后,许多子女前来看望老人的频率明显增加,有的子女以前一个星期来一次,现在变为两三天来一次,以前两三天来一次,现在几乎天天过来探视。然而,在一家门户网站所做的调查中,近半数网友认为护理院没有必要设立“奖孝金”制度。面对护理院此举,你有怎样的思考和想法?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诗歌除外),自拟题目;不要套作,不得抄袭。写作提示材料表述的是苏州一家护理院推出“奖孝金”制度的问题。该护理院为了让子女更频繁地到护理院看望、陪伴老人,对子女两个月内到护理院探望父母超过30次的,奖

197、励200元现金抵用券;护理院实行这个制度后,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对于护理院的这种做法,某网站进行了调查,近半数网友并不赞成这一举措。审题立意时,可以从三个方面考虑:不赞同护理院此举。孝悌是“为人”之本,当发乎内心,自觉为之,倘若看望父母的前提是来自他人的奖励,这本身就是不孝。因此这种奖励机制给子女看望父母的行为带上了功利色彩,老人也会为此寒心。赞同护理院设立“奖孝金”制度。此举可以起到提醒子女孝顺父母的作用,唤醒子女心中的亲情与孝心,提醒子女重视对老人的精神赡养。也可辩证看待护理院此举。一方面,护理院设立“奖孝金”制度,其初衷是好的,目的是呼吁子女更多地陪伴父母,但人的感情一旦与“利”挂钩,多半

198、会变质。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立意:唤醒亲情,“奖孝金”的做法值得称赞;孝,为人之本;孝顺岂能带有功利思想;奖励孝顺不可取;等等。参考例文“奖孝金”激活亲情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有些子女淡漠了亲情,把养老当成一种任务,忽略了与父母的交流。鉴于此,苏州某护理院推出“奖孝金”制度,对那些经常来探望父母的人发放现金“抵用券”,以此呼吁年轻人多尽孝道。这种做法值得称赞。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中华儿女最为认同和推崇的道德行为标准。从孔子的“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到孟子的“无父无君,是禽兽也”,从庄子的“夫事其亲者,不择地而安之,孝之至也”到司马迁的“父母者,人之本也”,无不告诉人们

199、,为人子女,必须尽孝道。曾经,一曲常回家看看传唱大江南北;如今,能真正做到常回家看看的人却不多。很多时候,直到老人进了护理院,子女还是无法经常前去看望。“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这是最让人遗憾的事情。“孝”是人人乐见的,既然“己所欲之”,那就“上下同欲”。其中一个重要表现,就是通过激励的力量,来让孝风常在。“奖孝金”的真正作用,就在于它以提醒的方式,告诉人们应该怎么做。它以一种鼓励的形式,促使更多人传播正能量,对于心灵的净化,起到了莫大的作用。“奖孝金”制度,最高奖励只有200元,却提醒了子女及时到护理院看望自己的父母,履行自己的义务。自觉地常去探望父母的年轻人值得我们赞赏;在“奖孝

200、金”的激励作用下,更多地去探望父母的年轻人,同样值得称赞。他们不是贪爱这200元钱,而是在“奖孝金”制度的提醒下,潜藏在他们内心深处的孝心与爱意被激活了。我们也许会因“孝心”蒙上“利”的阴影而心生不快,但这不是“奖孝金”制度的过错。当前,还没有真正找到更令人喜闻乐见的激活儿女孝心的方式,这才是问题的症结所在,也是需要我们用心去思考的一个问题。孝敬长辈是子女的法定义务和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当然不能用金钱衡量,但“奖孝金”作为一种激励手段也未尝不可。不过,人们还是应该透过激励的表象真正理解“孝”的意义,把孝心转化为行动自觉。高考仿真检测(五)本试卷分第卷(阅读题)和第卷(表达题)两部分。满分150

201、分,考试时间150分钟。第卷阅读题(70分)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近年来,伴随着不少国家的宽带化战略的实施、云计算服务的起步、物联网应用的铺开和移动互联网的崛起,数据量与时俱增,数据处理能力也发展迅速。数据量积累到一定程度,其资源属性越发明晰,显示出开发的价值。同时,社会的节奏越来越快,要求快速的反应和精细的管理,急需借助对数据的分析来科学决策,催生了对大数据开发的需求。大数据被称为将引发生活、工作和思维变革的一次革命。大数据是相对于一般数据而言的,目前对大数据尚缺权威的严格定义,但较普遍的解释是指“难以用常规的软件工具在容

202、许的时间内对其内容进行抓取、管理和处理的数据集合”。规模大是大数据的标志之一,但大数据之所以难处理不仅在于规模大,更大的挑战是其随时间的变化快和类型的多样性,根据可否用表格或关系数据库的表和视图来表示而区分为结构型和非结构型数据,照片和视频等就是典型的非结构型数据。随时间和类型的变化增加了大数据的复杂性,但同时也丰富了大数据的内涵。通常用4V(Volume、Velocity、Variety、Value)来反映大数据的特征,即量大、增长快、多样性和高价值。从这一点来看,对大数据仅仅冠以“大”这一形容词是不全面的,只不过在大数据的4V中,规模相对于变化和类型这两个特征容易定量,而且即便是单一类型的

203、数据集(例如文本文件),只要有足够的规模也能称得上大数据。数据的规模越大,通常对数据挖掘所得到的事物演变规律越可信,数据分析的结果也越有代表性,因此对大数据这一词汇突出其规模大这一特征也是可理解的。大数据不仅是一种资源,也是一种方法,伴随大数据产生的数据密集型科学,有人将它称为是继实验科学、理论科学和计算科学之后的第四种科学研究模式,这一研究模式的特点表象为不在意数据的杂乱,但强调数据的量;不要求数据精准,但看重其代表性;不刻意追求因果关系,但重视规律总结。这一模式不仅用于科学研究,更多的会用到各行各业,成为从复杂现象中透视本质的有用工具。有人担心从大数据中发现事物发展规律并预测未来的做法强调

204、了有章可循,可能会妨碍创新。事实上检验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创新或是管理创新,不是看是否使用新的模式或颠覆性技术,而是看应用领域的开拓和市场上的引领,成功的重要因素正是符合客观规律。苹果公司的iPhone用触摸屏代替键盘并开发了App Store应用商店,完善了移动互联网的产业链,开创了移动智能终端时代,方便了用户的使用,顺应并引导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这是大数据思维与创新文化结合的范例。大数据还是一个新学科,大数据技术是指设计用于高速收集、发现和分析从多种类型的大规模数据中提取经济价值的新一代技术和体系,涉及数据存储、合并压缩、清洗过滤、格式转换、统计分析、知识发现、可视呈现、关联规则、分类聚类、序

205、列路径和决策支持等技术。大数据将带动起大数据产业和市场,包括服务器、存储器、联网设备、软件与服务。总之,大数据服务业属性大于制造业,对其他产业的影响大于对直接产业的影响,社会效益大于直接经济效益。大数据影响之大和受到广泛重视也正是因其溢出效应明显。(有删改)1下列关于大数据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大数据是伴随着各种现代信息量剧增、各行业信息化程度提升、各类信息资源属性日益明晰而开发的。B大数据是指难以用日常的软件工具在许可的时间内对有关内容进行集合的各类数据。C大数据不仅仅在于数字“大”,而且还有增长变化快、品种类型多、价值高等特征。D大数据分析结果所具有的代表性,与对数据挖掘所得到事物演

206、变规律的可信度相关。解析:选B“大数据是”“对有关内容进行集合的各类数据”错,原文是说“对其内容进行抓取、管理和处理的数据集合”。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大数据的类型具有多样性,能用表格或关系数据库的表和视图来表示的为结构型数据,否则为非结构型数据。B大数据可以催生一种新的科学研究模式数据密集型科学,这种模式应用广泛,并能从事物复杂的现象中透视其本质,因此说大数据也是一种方法。C从大数据中发现事物的发展规律并预测未来的做法,不仅不会影响创新,反而有利于开拓和引领更广阔的应用领域和市场。D大数据作为一门新学科,其技术涉及领域众多,带动的产业市场广泛,从而受到广泛重视,并产生

207、了明显的社会效应。解析:选D“从而受到广泛重视,并产生了明显的社会效应”错,原文是“大数据影响之大和受到广泛重视也正是因其溢出效应明显”。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不属于大数据运用的一项是()A某市市民上街反对“PX化工项目”上马,就在市民集会前一周,有关该项目的百度搜索关注度剧增。B某数讯公司掌握了2万部电影、6万名艺人、4 000位导演的数据资料,并能对微博关注影视娱乐的1.2亿人进行偏好分析。C某学校对全校4 000名学生的个人资料进行归类整理,结合平时的表现有针对性地进行当面谈话或家访,并及时更新有关资料。D某商业机构基于每月几千万的网络购物数据,结合网络产品的大众评分,开发搜索引擎“南方神

208、”,供在线购物者浏览,在线购物人数增加一成多。解析:选C根据文意,C项所指数据不符合大数据的特征。(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铁拐李”传奇陈圣芳他,拄着拐杖,个子瘦瘦高高的,是一个流浪乞丐,身背着有很多口袋的褡裢,每天走村串户地乞讨,像一个行脚僧,人们背地里都叫他“铁拐李”。“铁拐李”讨米很特别,用手抓的米他是断然不会要的。原来有一个奸猾的大嫂,曾把一只紧捏的空手放进米袋子,然后从他袋子里面带出一大把米来。“铁拐李”乞讨没有定性,走哪是哪。天黑了,随便睡在学校或者队屋廊檐下,将身子蜷缩成大虾米,囫囵睡去。当天放明时,又不知所踪了。而一方方的墙壁上,却用土坷垃写满

209、了诗文。湾子里的斋儒老先生曾经教过私塾,他一手捻着他那稀稀落落的几缕白胡子,一边摇头晃脑地吟哦着,一脸的陶醉。“铁拐李”有时也会给湾里的剃头匠几分钱,让剃头匠将他那乱茅草一样的头发理得顺顺的,但是他那飘然若仙的胡子他是一定不会剪的,而且,他每次去河边洗碗时,都会把胡子润湿,对着水面捋了又捋。然后把碗刷得贼亮,像猫舔了似的。“铁拐李”虽然疯癫时六亲不认,举起拐杖见人就打,见狗就追。一旦安静下来,他又特别喜欢孩子。那天他在苕货家门口发现苕货在写字,便蹑手蹑脚笑眯眯地走了过去,在后面认真地端详着,并且细声细气地告诉苕货:你发倒笔了,这个勾是“利刀勾”,这个不是这样的,是“秃宝盖”,上面没有一点他告诉

210、苕货很多以后,当再遇见苕货时,他还不忘在他的草稿纸上教几个字,过几天他回来时,一定会考考苕货,如果苕货回答正确了,他会像变戏法一样,变出一把把花花绿绿的豌豆糖来,奖给苕货。有段时间,“铁拐李”突然不疯癫了,他居然背了一个上面印有“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毛泽东”的书包,一步一拐地走学校赶乡集,卖他用澴河潭坡上的泥巴做出来的口哨。那泥巴做的口哨的确精妙,有高音的,有中音的,也有低音的,五颜六色,煞是好看。如果哪个小朋友吹得好,他会摸摸他的小脑袋,笑眯眯地说,拿去吧,不要钱。得到哨子的孩子像过年般高兴,于是刹那间,满湾子从南到北都是蛐蛐般忽高忽低的泥巴口哨声。不过,他尤其喜欢苕货,他看见苕货,往往会送他几

211、个五颜六色的泥巴哨,并且还要当面给苕货做示范,同是蛐蛐般几声,却别有一番韵味。等到学生上课后,他就默默地站在教室的廊檐下,看着读书的孩子,一脸笑意。有一次,他在走廊小黑板前伫立良久,然后捡起地上的粉笔头,在黑板上涂改起来。一个老师发现了,便吼了几声,吓得他一溜烟跑了。那老师过来一看却愣住了,原来他修改了一处语法错误。从此以后,这位老师便特别关注起“铁拐李”来。有一天,他路过“铁拐李”寄住的废砖窑时,看到一个漂亮的城里女子,对着“铁拐李”声泪俱下地说着什么,而他却有滋有味吃着讨来的米饭,理也不理。后来那女子伸手去拉“铁拐李”,不料一下子惹恼了他,他挥舞着拐杖,吼道:“你滚,你滚,我不要你管”那位

212、老师忙躲到一边,看见那女人一步一回头地离开了废砖窑。后来听人说“铁拐李”原来是一所大学的教授,因为说错了一句什么话,被划成“右派”,加上妻子闹离婚,所以就成了流浪的疯子;还有的人说,那个女人是他的学生,很是崇拜他,知道了恩师的落脚地后,踏破铁鞋不远千里赶到这里打这天起,“铁拐李”就从人们的视线里悄然消失了。开始还有人念叨一下:“铁拐李”好长时间没有来讨饭哩?再后来,“铁拐李”这个名字就像从澴河上游冲下来的一截树枝,在河湾汊里打个转顺流而下,一去无踪了。而当“铁拐李”这个名字再次被人提起时,已是十几年后的一天了。那天,已考取博士生的苕货,给家里寄来一张他和导师以及师母的合影。邻居们呼啦一下子围过

213、来看,马上有人说:“咦!师母好年轻啊,怕要比导师年轻不少哩。”突然有人叫了一声:“这苕货的导师,有点像铁拐李呢。”大伙围过来一看,“呵呵,别说,还真有点像哩!”马上就有人说了:“瞎说,一个是要饭的,一个是导师,八竿子也打不着呀!”苕货娘说:“那好办,我打电话问问就知道了。”于是苕货娘在一圈人的注视下,拨通了电话:“喂,苕货,我问你一件事情哈”(选自2015年中国小小说精选,有删改)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小说第一段形象生动地描写了主人公的形象特点和生活状况,并交代了“铁拐李”这一外号的由来。B“铁拐李”虽以乞讨为生,但不要用手抓的米,还在墙壁上写满

214、诗文,表现了他的孤高自傲以及与时代的格格不入。C小说中的多处细节描写,如“铁拐李”背的书包、漂亮的城里女子的出现等,暗示了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揭示了“铁拐李”人性扭曲的社会原因。D小说讲述了“铁拐李”颠沛流离的生活。全文结构紧凑,情节不蔓不枝,语言朴素精炼,体现了作者较高的叙事技巧。解析:选DA项,小说第一段只是简要勾勒了主人公的形象特点和生活状况;B项,“表现了他的孤高自傲以及与时代的格格不入”错;C项,“人性扭曲”言过其实,且漂亮的城里女子的出现与时代背景无关联,主要是暗示“铁拐李”的特殊经历,推动情节发展。5“铁拐李”这一形象有哪些特点?请简要分析。(5分)答: _解析:分析“铁拐李”这

215、一形象的特点,可以先从文中找出关于他的描写及相关事件,然后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概括。如文中有对他行为及外貌的描写,居无定所,以乞讨为生,虽然头发有时理得很顺,却不剪胡子,由此可以概括出他是一个举止特别、不修边幅的人;此外从他在墙壁上写满了诗文,修改老师的语法错误,教苕货写字等行为,可以概括出他是一个学识渊博,对孩子有爱心和耐心的人等。答案:举止特别,不修边幅。瘦高个,居无定所,以乞讨为生,虽然头发有时理得很顺,却不剪胡子。能写诗文,学识渊博。经常在墙壁上题写诗文,还修改学校老师的语法错误。对孩子有耐心和爱心。一笔一画地教苕货识字,并用豌豆糖奖励他的进步。富有生活情趣。潦倒落魄时,用泥巴做五颜六色的

216、口哨,还能吹出高低不同的声音。(每点1分,答全给满分)6这篇小说在构思上很有特色,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理解。(6分)答:_解析:关于文章的构思,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关于文章情节安排上的特点,如文章中关于“铁拐李”命运的情节安排,由最初乞讨时让人怜悯,到帮助孩子时让人心生敬佩,再到他突然消失,没有音讯,让人担忧,最后苕货把照片寄来,让人释然。由此可知,文章在情节安排上并不是平铺直叙,而是一波三折的。二是伏笔的设置,文章在前文多次为文末对“铁拐李”身份的揭示及命运的转折埋下伏笔。三是结尾的留白,最后通过一张照片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间。答案:伏笔设置巧妙自然。能写诗文暗示“铁拐李”与众不同,

217、纠正老师的语法错误再显人物特别,漂亮的城里女子的来访,更为人物身份的揭示与命运的转变埋下伏笔。故事情节一波三折。主人公“铁拐李”乞讨时的艰难处境让人怜悯,帮助孩子时的满足让人心生敬佩,突然的消失让人担忧,苕货寄来的照片让人释然。结尾留白耐人寻味。文章并不直接说出“铁拐李”如今的境况,而是通过一张照片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使小说更有可读性,使作品的主题更加深刻。(每点2分,共6分)(三)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史学大师阎宗临夏明亮1904年阎宗临诞生在山西省一户农民家庭。他自幼喜欢读书,苦于家境窘迫,上小学时经常步行三十多里山路到表兄家借书阅读。小学毕业后,父亲想送他

218、到县城里的店铺当学徒,早点赚钱贴补家用。表兄深知这个表弟嗜书如命,读下去可能会挣个好前程,于是主动提出每年资助二十元供他读书,这样他的读书生涯才未致中断。1919年,阎宗临考入川至中学,毕业时,化学老师乔松岩先生建议他去北京报考高等师范。当时家里再也拿不出钱来,他就拿着乔先生给的十元钱,孑然一身前往北京。因在中学数理化和外语基础太差,阎宗临未能考取高等师范,坐困孤城,维持生活成了问题。经朋友劝说,他报考了梁漱溟先生在山东曹州开办的重华书院,斩获第一名。梁先生爱才心切,亲自到旅店看望。得知阎宗临的困境后,他慷慨允诺为这个穷学生免除学杂费并负担食宿。重华书院的课程以儒学、佛学和印度哲学为主。阎宗临

219、试读了一段时间,对这些课程提不起兴趣,还是想读文学或历史学。他思虑再三,毅然向梁先生辞行。梁先生不阻青年人之志向,欣然放行。这段相处时间虽不长,但梁先生那渊博的学识、宽厚的为人,给青年阎宗临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个偶然的机会,阎宗临结识了留法归国的学生华林。华林得知阎宗临想读“洋书”的理想后,竭力劝说他赴法勤工俭学,并应允为他在法国联系工作事宜。历经一个多月的海上颠簸,阎宗临终于到达法国马赛港,通过华法教育会进入公学开始学习法文,同时打一些零工维持生计。经历了将近四年的打工生涯,阎宗临于1929年冬天正式注册为瑞士伏利堡大学文学院学生,主攻欧洲古代中世纪史。拉丁文晦涩深奥,在语言学界有“死文字”

220、之称。学校规定,东方国家的学生可以免修拉丁文。学校里几位日本籍学生知难而退,申请免修,阎宗临这个中国学生却硬着头皮选修了拉丁文。在阎宗临看来,这不仅是因为要获得伏利堡大学的文学硕士学位,必须通过拉丁文考试,更是因为西方历史原著大多是用拉丁文写成的。不学通拉丁文,就无法真正理解欧洲古代的历史和文化。本着“了解西方历史文化的灵魂”的精神,经过几年的刻苦学习,阎宗临熟练地掌握了拉丁文,听、说、读、写都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1933年夏,阎宗临获得瑞士国家文学硕士学位。1929年11月,阎宗临拜访了心仪已久的罗曼罗兰先生。在一间堆满书籍的接待室里,他与罗曼罗兰开始了一场超越年龄、语言、国籍等诸多界限的敞

221、开心扉的畅谈。他们从托尔斯泰谈到辜鸿铭,从阿Q正传谈到鲁迅,两人越谈越契合,越谈越投机。罗曼罗兰非常仰慕中国的古老文化,深为欧洲人对中国的不了解而感到惋惜。1937年7月,日本侵略者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阎宗临再也无法在书斋中安坐下去,他毅然向岱梧校长辞行。校长再三挽留,说瑞士是中立国家,不会有战争的危险,而且他可以帮助阎宗临取得瑞士国籍。阎宗临婉言谢绝了,他说:“国家有难,留在国外怎能安心?外国人也会看不起你!”回到战乱中的故乡山西,阎宗临面临两个选择,一是到阎锡山处担任外文秘书,一是到山西大学担任教授。作为受过西方民主文明洗礼的自由知识分子,阎宗临理所当然地选择了后者。1938年,阎宗临赴桂

222、林受聘出任广西大学历史系教授。身处战乱之中,面对亡国灭种的危险,阎宗临决心用自己的全部心血,为保存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贡献一份华夏学人的绵薄之力。正如他在罗马史自序中所写的那样:“一个读书人,在那离乱之时,外面秩序破坏如同沙漠中的生活,所可求者,只有设法安定内心的纪律,埋头工作,我运用这种愚蠢的认识,试将所授之罗马史,整理成书,这并不是一种如何新奇的著述,这只是一个清苦的中国教授,苦守他战时岗位”在桂林期间是阎宗临一生中学术成果最为丰硕的时期。在教学之余,他抓紧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写作了大量学术论文,在他去世后结集为世界古代中世纪史欧洲文化史论中西交通史三部著作。阎宗临在欧洲生活十几年,其中近四

223、年生活在社会最底层,对欧洲社会有丰富的感性认识;他刻苦攻读欧洲的历史和文化,从本科直至博士,对欧洲又有深刻的理性认识;加之他又有深厚的国学根底,真正实现了中西会通,因此他的学术著作被誉为“中国世界史学界多年来罕见的一种真学术”,而且这些著作又大多是在他四十岁之前完成的,这在20世纪的史学界真可谓凤毛麟角,“大师级学者”的称号对他而言实属当之无愧。(选自夏明亮阎宗临:史学大家的辉煌与遗憾,有删改)7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3分)()A表兄因为阎宗临嗜书如命,所以主动提出每年资助二十元供他读书,如此阎宗临的读书生涯才未致中断。B拉丁文晦涩深奥,为了真正理解欧洲古代历史和文化,

224、阎宗临一到欧洲就硬着头皮选修了拉丁文。C罗曼罗兰非常仰慕中国的古老文化,突破了中西文化的界限深入阅读,并为欧洲人对中国的不了解而感到惋惜。D选文引用阎宗临罗马史自序中的话,表明阎宗临在国家离乱之时愚钝笨拙,对现实无能为力。解析:选CA项,原因表述不完整,表兄既考虑了阎宗临的嗜书如命,又对阎宗临的前程有所希冀,才主动提供资助。B项,“一到欧洲就硬着头皮选修了拉丁文”表述错误。阎宗临到欧洲后首先学习的是法文,四年后正式注册为瑞士伏利堡大学文学院学生后才开始选修拉丁文。D项,“表明阎宗临在国家离乱之时愚钝笨拙,对现实无能为力”表述有误,选文第段提及的“愚蠢的认识”是阎宗临的自谦之辞,且并非“无能为力

225、”,阎宗临用一个文人的方式为多难的国家做出了自己的贡献。8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4分)()A阎宗临读书目标明确,信念坚定,毅然离开为其免除学杂费的重华书院,只因心中有所向往;在瑞士打工五年,只为实现读“洋书”的心愿。B全面抗战爆发后,阎宗临放弃取得的瑞士国籍,选择回国并到山西大学担任教授,这是他作为受过西方民主文明洗礼的自由知识分子的选择。C阎宗临的人生多有旁人相助,其表兄、化学老师乔松岩、梁漱溟、留法学生华林,这些人的帮助能从侧面反映出阎宗临的才华过人和向学精神。D阎宗临的一生是知难而进的一生。为了求学,他不顾语言交流困难毅然选择出国勤工俭学,并硬着头皮选修了晦涩深

226、奥的拉丁文;在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后,他明知国家离乱动荡却毅然选择回国。E抗战期间,阎宗临苦守自己的战时岗位,埋首著书,结集出版了世界古代中世纪史欧洲文化史论中西交通史三部著作。解析:选CDA项,“在瑞士打工五年”表述错误。B项,阎宗临当时并未取得瑞士国籍。E项,三部著作的出版并非在抗战期间,而是在他去世后。9为什么说“大师级学者”的称号对阎宗临而言是当之无愧的?大师阎宗临身上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5分)答: _解析:本题分为两问,第一问要求分析“大师级学者”的称号对阎宗临而言当之无愧的原因,实质是考查大师阎宗临的学术贡献,阅读文章可知“大师级学者”出现在第段,梳理总结后不难得出答案。第

227、二问实质上是要梳理阎宗临的品质特征,但要特别注意“值得我们学习”这个问法,应该将阎宗临的个性品质上升为共性表达,比如,阎宗临个人对历史学有着强烈的热爱与执着,但我们要学习的不是热爱和执着于历史,而是坚定追求自己所钟爱的东西的精神品质。答案:(1)阎宗临不仅对欧洲社会有丰富的感性认识,而且对欧洲有深刻的理性认识,同时又有深厚的国学根底,真正实现了中西会通,他的学术著作被誉为“中国世界史学界多年来罕见的一种真学术”。他的学术著作大多是在四十岁之前完成的,这在20世纪的史学界可谓凤毛麟角。(每点1分)(2)对所钟爱的东西有着无比坚定的执着与韧劲。对家乡和祖国的热爱。在特殊时期的内心自觉(文化使命感和

228、责任担当)。(每点1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王思礼,高丽人,入居营州。父为朔方军将。思礼习战斗,从王忠嗣至河西,与哥舒翰同籍麾下。翰为陇右节度使,思礼与中郎将周佖事翰,以功授右卫将军、关西兵马使。从讨九曲,后期当斩,临刑,翰释之,思礼徐曰:“死固分也,何复贷为?”诸将壮之。天宝十三载,吐谷浑苏毗王款附,诏翰至磨环川应接,思礼坠马,蹇甚。翰谓监军李大宜曰:“思礼跛足,尚欲何之?”俄加金城郡太守。安禄山反,翰为元帅,奏思礼赴军,玄宗曰:“河、陇精锐,悉在潼关,吐蕃有衅,唯倚思礼耳。”翰固请,乃兼太常卿,充元帅府马军都将,翰委以军事。

229、密劝翰表诛杨国忠,翰不应;复请以三十骑劫至潼关杀之,翰曰:“此乃吾反,何与禄山事?”潼关失守思礼与吕崇贲李承光同走行在肃宗责不坚守引至纛注下将斩之宰相房琯谏以为可收后效遂独斩承光赦思礼等寻副房琯战便桥不利,更为关内行营节度、河西陇右伊西行营兵马使,守武功。贼安守忠来战,思礼退保扶风。贼分兵略大和关,去凤翔五十里,李光进战未利,行在戒严,从官潜出其孥,帝使左右巡御史虞候识其姓名,众稍稍止。命郭子仪以朔方兵击之。会崔光远行军司马王伯伦、判官李椿以兵二千屯扶风。闻贼已西,欲乘虚袭京师,径至高陵。贼引军还击椿等,椿已至中渭桥,杀守者千人,进攻苑门。伯伦战死,椿被执。先是,贼余众留武功,既传官军入京师,

230、乃烧营遁,自是贼不敢西。长安平,思礼先入清宫;收东京,战数有功。迁兵部尚书,封霍国公,食实户五百。寻兼潞、沁等州节度。乾元元年,总关中、潞州行营兵三万、骑八千,与子仪围贼相州,军溃,惟李光弼、思礼完军还。寻破史思明别将万余众于直千岭。光弼徙河阳,代为河东节度副大使。上元元年,加司空。自武德以来,三公不居宰辅,唯思礼而已。二年,薨,赠太尉,谥曰武烈。(选自新唐书王思礼传,有删改)注纛:古代军队里的大旗。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潼关失守/思礼与吕崇贲李承光/同走行在/肃宗责不坚守/引至纛下将斩之/宰相房琯谏以为可收后效/遂独斩承光赦思礼等/寻副房琯战便桥/不利B

231、潼关失守/思礼与吕崇贲李承光同走行在/肃宗责不坚守/引至纛下将斩之/宰相房琯谏/以为可收后效/遂独斩承光/赦思礼等/寻副房琯战便桥/不利C潼关失守/思礼与吕崇贲李承光/同走行在/肃宗责不坚守/引至纛下将斩之/宰相房琯谏以为/可收后效/遂独斩承光/赦思礼等/寻副房琯/战便桥/不利D潼关失守/思礼与吕崇贲李承光同走行在/肃宗责不坚守/引至纛下/将斩之/宰相房琯谏以为/可收后效/遂独斩承光赦思礼等/寻副房琯/战便桥/不利解析:选B回答问题,首先要通读句子,然后根据句意和句子结构,运用排除法得出答案。比如“思礼与吕崇贲李承光”是“同走行在”的主语,其中“行在”是“走”的宾语,故“思礼与吕崇贲”“李承光

232、同走行在”中间不能断开,据此排除A、C;又“寻副房琯战便桥”句意完整,中间不可断开,故排除D,选B。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迁,一是升迁,二是改任同品级官职,三是降职。代,在本文中为“代理”之意,古代表示代理、暂时担任官职的词有“署”“权”等。B三公,周代已有。据杜佑的通典记载:“夏、商以前,云天子无爵,三公无官。”周以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秦以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为三公。C“薨”“崩”“卒”“不禄”“死”都表示“人死”的意思,在古代不同阶层人的死需依据其不同的身份地位严加区别,“薨”在古代称大夫或相当于大夫及其以上的高级官员的死。D赠,在本文中指

233、为已死的官员加封。谥,指古代帝王、贵族、大臣或其他有地位的人死后加给的带有褒贬意义的称号。解析:选CC项,古代称诸侯或大官的死叫“薨”。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王思礼熟悉作战,因立功而授官。后在接应吐谷浑苏毗王归附时,不幸从马上掉下,脚跛得厉害。不久加授为金城郡太守。B安禄山反叛时,哥舒翰极力奏请朝廷派遣王思礼前往军中,玄宗最终答应了他的请求。王思礼曾秘密劝说哥舒翰上表请求诛杀杨国忠,但遭到了哥舒翰的拒绝。C潼关失守后,王思礼、吕崇贲等人逃到皇帝外出停驻的地方,皇帝十分生气。在宰相房琯的劝谏下,王思礼才免于一死,改任关内行营节度使、河西陇右伊西行营兵马使

234、,镇守武功。D长安平定后,王思礼先进城清理宫殿;收复东京,多次立下战功。升任兵部尚书,封霍国公,并成为武德以来三公不任宰相的唯一一人。解析:选C由原文“寻副房琯战便桥,不利,更为关内行营节度、河西陇右伊西行营兵马使,守武功”可知,王思礼是在便桥作战失利后被改任为关内行营节度使、河西陇右伊西行营兵马使的。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临刑,翰释之,思礼徐曰:“死固分也,何复贷为?”诸将壮之。(5分)译文:_(2)行在戒严,从官潜出其孥,帝使左右巡御史虞候识其姓名,众稍稍止。(5分)_答案:(1)临刑时,哥舒翰释放了他,王思礼慢慢地说:“死原本是罪有应得,为什么又要宽恕呢?

235、”诸将认为他很豪迈。(得分点:“固”“贷”“壮”各1分,大意2分)(2)皇帝停驻的地方戒备森严,随从的官员悄悄地送出他们的妻子儿女,皇帝派左右巡御史虞候记下他们的姓名,众人渐渐停止。(得分点:“潜”“孥”“识”各1分,大意2分)参考译文:王思礼,是高丽人,入居于营州。(他的)父亲担任朔方军将。王思礼熟悉作战,(他)跟从王忠嗣到河西,与哥舒翰一同任王忠嗣的部下。哥舒翰担任陇右节度使,王思礼与中郎将周佖侍奉哥舒翰,因功授任右卫将军、关西兵马使。(王思礼)随从(哥舒翰)征讨九曲,延误了期限应当被处斩,临刑时,哥舒翰释放了他,王思礼慢慢地说:“死原本是罪有应得,为什么又要宽恕呢?”诸将认为他很豪迈。天

236、宝十三年,吐谷浑苏毗王诚心归附,(皇上)下诏让哥舒翰到磨环川接应,王思礼坠下马,脚跛得厉害。哥舒翰对监军李大宜说:“王思礼跛足,还要去何处呢?”不久(王思礼)加授金城郡太守。安禄山反叛,哥舒翰担任元帅,奏请朝廷派遣王思礼前往军中,玄宗说:“河、陇的精锐部队,都在潼关,吐蕃一旦寻衅,只有倚靠王思礼了。”哥舒翰坚决请求,于是(王思礼)兼任太常卿,担任元帅府马军都将,哥舒翰把军事委托给(他)。(王思礼)秘密劝说哥舒翰上表请求诛杀杨国忠,哥舒翰不答应;又请求带领三十名骑兵把杨国忠劫持到潼关杀掉,哥舒翰说:“这就成了我造反,与安禄山反叛有什么关系?”潼关失守,王思礼与吕崇贲、李承光一同逃到(皇帝)外出停

237、驻的地方,肃宗责备(他们)不能坚守,引到大旗下将要斩杀他们。宰相房琯劝谏,认为可以不杀他们,以观后面的表现,便只斩杀了李承光,赦免了王思礼等人。不久(王思礼)辅佐房琯在便桥作战,失利,改任关内行营节度使、河西陇右伊西行营兵马使,镇守武功。叛贼安守忠前来挑战,王思礼退兵以保全扶风。叛贼分兵侵略大和关,距离凤翔五十里,李光进交战失利,皇帝停驻的地方戒备森严,随从的官员悄悄地送出他们的妻子儿女,皇帝派左右巡御史虞候记下他们的姓名,众人渐渐停止。命令郭子仪率领朔方兵进击贼兵。正值崔光远的部下行军司马王伯伦、判官李椿率兵两千驻守扶风。听说叛贼已经西进,想要乘虚袭击京城,直接到达高陵。叛贼率军回击李椿等人

238、,李椿已到中渭桥,杀守兵千人,进攻苑门。王伯伦战死,李椿被捉住。在此之前,贼兵余留的众人留驻武功,听说官军进入京师以后,便烧营逃走,自此贼兵不敢西进。长安平定,王思礼先进城清理宫殿;收复东京,(他)多次立下战功。升任兵部尚书,封霍国公,享用实封五百户。不久兼任潞、沁等州节度使。乾元元年,统领关中、潞州行营兵三万、骑兵八千,与郭子仪在相州围剿叛贼,官军溃败,唯独李光弼、王思礼全军返回。不久(他)又在直千岭打败史思明别将万余人。李光弼升任到河阳,(王思礼)代任河东节度副大使。上元元年,加授司空。自武德以来,三公不任宰相的,唯有王思礼一人。上元二年,(王思礼)去世,追赠太尉,谥号武烈。(二)古代诗歌

239、阅读(11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金陵怀古许浑玉树歌残王气终,景阳兵合戍楼空。松楸远近千官冢,禾黍高低六代宫。石燕拂云晴亦雨,江豚吹浪夜还风。英雄一去豪华尽,惟有青山似洛中。注玉树:陈后主所制乐曲玉树后庭花。景阳兵合:隋军攻陷金陵,直逼景阳宫外,陈后主束手就擒,陈朝灭亡。禾黍:出自诗经,周大夫行役过故宗庙宫室之地,看见到处长着禾黍,感伤王都颠覆,因而作了黍离一诗。洛中:即洛阳,洛阳多山。14下列对这首诗的相关内容和表现手法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A诗以追述隋兵灭陈的史事发端,“残”“空”从文化生活和军事设施两方面反映陈朝的腐败。陈朝在玉树后庭花的靡靡之音中亡国,该乐曲也

240、被后代称为亡国之音。B墓地多植松树和楸树,因以“松楸”代称坟墓。颔联写诗人登高而望之景,满目萧然,坟墓重重,宫殿荒凉。诗人与周大夫行役面对这样的景象,都很伤感。C颈联“拂”“吹”二字写得传神,“拂云”描写石燕掠云穿雨的形象,“吹浪”表现江豚兴风鼓浪的气势。这两句运用赋的艺术手法表现人类社会的干戈起伏和历代王朝的兴亡交替。D“英雄”指曾占据金陵的历代帝王,“豪华尽”与首联的“王气终”相呼应,“惟有青山似洛中”写出了诗人内心的安慰,景物依旧,但物是人非。E这首诗从题材来看是怀古,从体裁来看是七律。中间两联对仗严谨,形象丰富多彩,烘托出一种神秘莫测的浪漫主义气氛。解析:选CDC项,“运用赋的艺术手法

241、”错,颈联采用的是比兴的艺术手法,颔联用的才是赋的艺术手法。D项,“惟有青山似洛中写出了诗人内心的安慰,景物依旧,但物是人非”错,这一句充满唏嘘之慨,诗人的感情是沉重的。15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这首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6分)答:_解析:前两联在内容安排上采用了逆挽的手法:首先追述对前朝历史的遥想,然后补写引起这种遥想的眼前景物。突出了陈朝灭亡、金陵盛衰的转捩点及其蕴含的历史教训。颈联用比兴手法概括世间的风云变幻,表现人类社会的干戈起伏和历代王朝的兴亡交替。尾联照应开头,抒发了诗人对于繁华易逝的感慨。答案:表现了诗人对金陵昔盛今衰、繁华易逝的历史兴亡之感。(3分)诗人借古讽今,陈朝灭亡皆因后主纵

242、情声色,诗人借此讽谏统治者要吸取历史教训,不要重蹈陈朝灭亡的覆辙。(3分)(三)名篇名句默写(5分)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分)(1)陶渊明饮酒(其五)中“_,_”两句写南山的美景正好与悠然自得的心境相映衬,以客观景物的描写衬托出诗人的闲适心情。(2)论语十二章中孔子极力提倡“安贫乐道”,认为有理想、有志向的君子,不会总是为自己的吃穿住而奔波的,对于有理想的人来讲,可以说是乐在其中的句子是:_,_,_。答案:(1)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2)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第卷表达题(80分)三、语言文字应用(20分)1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有人以为

243、,谣言往“敏感”上靠,就可以占领话语权高地,谣言编得越“敏感”,辟谣者越会投鼠忌器。导弹发射室内,崔玉晓果断地按下发射按钮,碧海之上,导弹腾空而起,拖着震人心魄的尾焰一蹴而就。凡涉及非法添加等严重违法行为,相关部门务必高度重视,正本清源,一查到底,并应举一反三,切实加强日常检查工作。演讲列举了英国脱欧和美国大选陷入哗众取宠等例子,是要告诉同学们网络有推波助澜的作用,需要有自己的思考,切忌人云亦云。对待西方文化,不可一味排斥,但也不能东施效颦,学些文化跟哲学的皮毛,应以持平的心态看待中西文化各自的优劣。因为事件的来龙去脉复杂繁琐,想要给读者解释清楚,就要长篇累牍,便无法将整个故事浓缩在140个字

244、以内。ABC D解析:选B投鼠忌器:要打老鼠又怕打坏了它旁边的器物,比喻想打击坏人而又有所顾忌。使用正确。一蹴而就:踏一步就成功,形容事情轻而易举,一下子就能完成。此处望文生义。正本清源:比喻从根本上加以整顿清理,形容彻底解决问题。使用正确。推波助澜:比喻促使或助长事物(多指坏的事物)的发展,使扩大影响。使用正确。东施效颦:比喻盲目模仿,效果很坏。使用正确。长篇累牍:指篇幅很长、内容很多的文章。含贬义。不合语境。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日前,河北省政府办公厅出台的相关意见提出,河北省将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参与公路、铁路、市政公用设施等重点领域和重大项目。B据中国气象局应急减

245、灾与公共服务司司长介绍,今年夏季,我国平均气温为21.8 以上,较常年同期偏高0.9 ,为1961年以来最高。C2016年9月3日,二十国集团工商峰会先期开幕,习近平出席开幕式并发表演讲,阐述对中国经济、世界经济和全球经济治理的主张。D刚刚开放的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展厅总面积约9 000平方米,现有藏品包括书画、染织、陶瓷、家具、青铜器及综合艺术品等六大类在内。解析:选CA项,成分残缺,在句末加上“的建设”;B项,不合逻辑,把“以上”去掉;D项,句式杂糅,可把“在内”去掉。19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创造源于需求,过去工匠以服务宫廷贵族为主,总需求非常有限,现代社会人

246、们的需求丰富多样,_变得更加高端化、精细化、个性化。_中国庞大的人口基数支撑,_肯钻研、能创新,一些非常小众的产品_能够获得足够的用户,带来丰厚的价值回报。这样一来,供给与需求不断形成正反馈,_将极大地激发工匠的创作热情。需要强调的是,工匠精神的应用不是仅仅局限于制造业领域,_可以延伸到农业和服务业等全部领域。A而且但是因为也因而/B因而但是因为/更而是C因而由于/就也而且D而且由于只要也/而是解析:选D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从“丰富多样”与“变得更加高端化、精细化、个性化”的关系来看,应该是递进,可以选择“而且”,排除B、C两项;接下来“中国庞大的人口基数支撑”与“能够获得足够的用户,

247、带来丰厚的价值回报”有因果关系,所以第空可以填表原因的“由于”,排除A项;第空可以填表条件的“只要”,第空相对前面的“一些非常小众的产品”可填“也”,第空可以不填,第空根据前面“不是”可知后面可衔接“而是”。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词语或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维生素过去叫作“维他命”,_,维生素就是维持生命的元素。维生素的种类很多,已知的已有几十种,包括维生素A、B、C、D、H等。每个人需要的维生素量很小,_。人体一旦缺乏了维生素,不仅生长发育要受到影响,_。例如缺乏维生素B,就会患脚气病、口角炎、糙皮病等。解析:作答本题,要考

248、虑上下文。句前提出维生素的名称问题,后解释维生素,故该处填入“顾名思义”最为恰当。句前说人体需要的维生素量很小,后面说人体缺了维生素的危害,所以处当有一个转折的句子,强调维生素对人体的作用。句前的句子有“不仅”一词,所填句子当与前面构成递进关系,句后举疾病的例子,递进句的内容当是引起疾病。答案:顾名思义但它对人体却发挥着重要作用甚至有时还会引起一些疾病(每句2分)21欣赏下面的漫画,按要求答题。(5分)(1)用简洁的语言说明这幅漫画的内容,不超过45个字。(3分)答: _(2)用一句话说明漫画给你的启示,不超过15个字。(2分)答: _解析:解答第(1)问,应仔细观察漫画,该漫画画面内容较为简

249、单,用简洁的语言将画面内容描述下来即可。解答第(2)问,结合(1)题中对内容的描述,经分析可知,漫画主要强调了约束的重要作用。答案:(1)天空中飘着白云,一只风筝线绳完好,高高地飞在空中,一只风筝线绳已断,正在向下坠落。(内容完整,语言简洁即可得3分)(2)必要的约束也是一种保护。(或:追求绝对的自由只会使人堕落。)(大意对即可得2分,有其他启示,言之有理亦可)四、写作(60分)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材料一2012年8月13日,北京,3岁男孩明明在京旺建材城门口踢球时,不幸坠入一口深95米、直径42厘米的空调井中。因打捞难度巨大,明明最终没有救上来,

250、孩子只能就地掩埋,长眠井下。材料二2016年11月6日,保定,6岁男童聪聪跟着父亲在地里收白菜时,不慎跌落深40米左右的枯井中。消息传出后,当地各方力量一直不间断地实施救援,热心人士也从四面八方赶来,并送来物资、现金等,形成强大的后勤保障,期望联手创造一个生命的奇迹。2016年11月10日夜间,坠井男童被发现时,已无生命体征。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阐述你的看法。要求:结合材料的内容及含意作文,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写作提示第一则材料表述的是2012年3岁男童明明坠入一口深95米、直径42厘米的空调井中不幸身亡的事情,第二则材料表述的是2016年6岁

251、男童聪聪跌入深40米左右的枯井中不幸身亡的事情。因为空调井太深、打捞难度大,明明最终被掩埋在井中;因为枯井太深,尽管各方力量不断实施救援,但聪聪被发现时已经没有了生命体征。两件事都是表述孩子坠入深井的事情,审题立意时,要注重从多个角度分析事件。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立意:谁为孩子掉入井中负责?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不能再让祖国花朵凋零;深井救人,是对生命的承诺。参考例文是谁让悲剧一再发生?蓓蕾枯萎、花朵凋零,让人感伤;幼童坠井、意外身亡,更是让人悲痛。面对坠入空调井的明明、坠入枯井中的聪聪,悲痛之外,我们更想进一步追问:是谁让悲剧一再发生?空调井埋入管道后是要封闭的,即便是正在施工的也是要有警示标牌的,

252、已经没有使用价值的枯井是要回填的,但不幸的是,这些“井”口长时间暴露于地面,一直张着“血盆大口”,伺机吞噬生命。毋庸置疑的是,造成两个孩子的悲剧的根本原因是成人世界责任的缺失。没有人不知道空调井的危险,但很多人对敞口的空调井置若罔闻;没有人不知道枯井的危害,但很多人对敞口的枯井熟视无睹。监管不力,是悲剧一再发生的一个重要原因。作为市政建设的管理部门,有没有关于空调井安全的标统,有没有相关的政策、措施,保证空调井对人的生命不造成威胁;作为乡村的管理者,有没有对枯井安全的统一要求,有没有按照规定对枯井进行回填。执行不力,是悲剧一再发生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在安全作为任何生产、生活活动的第一要素时,还能

253、有空调井吞噬孩子的事情发生,可以推测到这个空调井周围并没有明确的警示标识,没有任何的安全防护措施,可见政策执行者的安全意识是多么薄弱,明知道田间的枯井会对人的安全造成隐患,但水井监管人并没有在枯井周围采用任何的防护措施,可见他们对安全的认识多么片面和浅薄。当然,对孩子的看护不力也是悲剧发生的一个因素。作为孩子的监护人,不论工作多繁忙、身体多疲惫,对幼童的看护都是丝毫不可懈怠的,因为幼童对危险没有认知,当危险来临时,他们根本意识不到。无论是哪一种原因,究其根本,还是对安全的忽视,没有把安全当作第一要务。在生活中,无论是管理者、执行者,还是监护人、行为主体,都要把安全放在第一位,确保每一个生命都能绽放出美丽的花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