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导 语 陆宁昌 在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长河中,中华历史文化历经5000年浓缩,积淀出中华语言之精华成语典故。中华成语典故代代相传,历经千百年,仍有着顽强的生命力,这是因为每个典故都有着非同寻常的寓意。 在语文学习中,学生们普遍感觉成语典故的学习比较困难,尤其是难于记忆。而教师们也认为成语典故的教学比较枯燥,难于提起学生的兴趣。对于人生素质的培养,尤其是对于决定人生命运的高考,成语典故的掌握又显得那么重要。怎么解决这个难题呢?专家们的意见很明确,成语与典故的掌握不能靠一朝一夕的突击,而应作日积月累的积淀。而要使这种积淀成为现实,必须对成语典故的内容作了详尽的了解,包括故事过程、出处等,尽可能地作全
2、面地、多角度地了解。由此来激发起学习成语典故的兴趣,积淀之事自当水到渠成。 回顾H版高中语文教材中诸多文言名篇佳作,我们发现成语典故本是植根于生动的文章之中,上自先秦,下迄明清,小到个人轶闻轶事之述,大到治国安邦之理,为历代沿用下来的重要的历史事件、古籍中的神话寓言、经典哲言等。比如廉颇蔺相如列传中的“完壁归赵”、“怒发冲冠”、“价值连城”、“负荆请罪”,邹忌讽齐王纳谏中的“门庭若市”等成语,都与历史故事相关联;再如鱼我所欲也中的“舍生取义”,劝学中的“青出于蓝”、“锲而不舍”,秋水中的“望洋兴叹”、“贻笑大方”等成语,都与哲学思想相关联;又如醉翁亭记中的“醉翁之意”、“水落石出”,阿房宫赋中
3、的“钩心斗角”、“鼎铛玉石”,陈情表中的“茕茕孑立,形影相吊”等成语,都与名文佳作相关联 文言成语汇集了文学、语言、历史、政治、哲学的各种文化现象,采集成语文化之“蜜”,即可以拓展我们的文化视野,又可以为我们个人提高语文素养和文化品位提供一条学习的途径。 完整意义的成语典故大多从历史故事、神话寓言或经典名言概括而来,故不能单凭成语字面意思来理解,否则容易发生误解。因此在使用时,必须了解该成语典故的来源、典故及其发展变化,才能真正理解真正含义。 教育心理学家奥苏贝认为,一切有意义的学习都是在原有的基础上产生的,不受原有认知结构影响的有意义学习是不存在的。也就是说,一切有意义的学习必然包括迁移。法
4、国十七世纪数学家笛卡尔说:“我所解决的每一个问题都能成为一个范例,以用于解决其他问题。” 成语文化学习专题的设计旨在适应文言迁移学习的需要。在教材经典文化范例的基础上,通过自己对文言成语典故的学习,既解决文言阅读基础问题,又提升学生学习品位,构筑起成语文化的学习交流平台。学生为了能正确而灵活地理解成语文化,应当具备一些必要文学思想和文化思想的鉴赏评论能力,开展这个专题的探讨学习,有利于学生这方面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任何新内容的学习必须和原有认知结构中的相关知识有一定的相同之处,以产生相似性固定效应;但又必须和原有的相关知识有一定相异之处(足够新颖),以导致相似平衡的失调,从而促使人们去主动求知
5、,以追求新的平衡。成语文化专题的学习和交流有较强的故事性、趣味性、哲理性。有利于学生在浓厚的兴趣驱动下积极主动地思维,尝试寻找新旧知识的相异点,并以此为基点建立自己的文化认知结构。 随手翻开身边的成语吧,每一篇成语典故都是一个独立的故事,都蕴涵着为人处世的文化魅力和人生的精华。成语文化与典故历史 高三(2)班 钱平康 成语,人们长期以来用的,简洁精辟的定型词组或短句。 汉语的成语大多由四个字组成,一般都有出处。 有些成语从字面上不难理解,但有些成语必须知道来源或典故才能懂得意思。 人们在使用成语时,常常会用错这是因为不知道成语真正的意思,仅仅是望文生义而已。即使会使用,但也不一定会真正了解在成
6、语中所拥有的典故。 仅仅拿语文的“文”字开头的成语典故为例。“文”字的意思有“文章”,这个很多人都知道,但“文”字的意思却不止这些,假使都理解为“文章”,就未免太勉强了。 “文东武西”,这里的“文”的意思为“文官”。这其中典故是出自汉初叔孙通所定的朝仪“武将居西,文官居东”。 “文过饰非”,这里“文”的意思却又为“掩饰”之意。成语的意思是“掩饰自己的过失错误”,其中典故出自论语子张:“小人之过也,必文。”以及庄子盗跖:“辩足以饰非。”这则成语使用两个典故合成为一个四字成语。 “文韬武略”,有人或许认为是“文武全才”。但“文韬武略”,这里的“文”字并非跟武相对,应理解为“非军事的”,因为“文韬武
7、略”是说用兵的谋略,这里“韬”字是指古兵书六韬,内分文韬、武韬、龙韬、虎韬、豹韬、犬韬。“略”字是指古兵书三略。 “文武之道”,这里的“文武”并非相近或相对的一对概念,“文”是指周文王,“武”指周武王。本指周文王、周武王治国的方略,后也泛指治理国家要宽严相济。典故出自礼记杂记下:“张而不弛,文武弗能下;弛而不张,文武弗为也。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 这里仅仅举了一些“文”字在成语的意思,可见在成语的理解中必须要了解其原有的历史典故,这样才可以真正了解和体会到成语的含义。 成语中典故也会成很多种。 一、古代故事 这些成语往往包含一些重要的历史事件。 例如:“一鼓作气”就是出自历史上著名的长勺之战
8、。“完璧归赵”写出蔺相如将和氏璧完好无损自秦送回赵国。 还有一些重要人物有关的故事。 例如:“司马青衫”,其中司马便指白居易,典出白居易琵琶行:“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后用司马青衫比喻极度悲伤。 又如“悬梁刺股”,典出战国策秦策:“(苏秦)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骨,血流自足”,太平御览引汉书“孙敬疲寝,以绳系头,悬屋梁,后为当世大儒。”后形容发奋自学。 二、词句演化 一些成语往往是从一句话演化出来。是人们为使用方便所作的精炼概括。 例如:“鞭长莫及”,典出左传宣公十五年:“古人有言曰:虽鞭之长不及马腹。”比喻力量还不到。 例如:“兔死狗烹”,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范蠡遂去,自齐遗大夫种
9、书曰:蜚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为人长颈鸟喙,可与共患难,不可与共乐。子何不去?”后比喻事情成功之后,把出过大力的人抛弃或除掉。多指统治者杀戮功臣。 比较这两类成语典故,我认为第一类典故是我们学习、使用成语所应该掌握、了解的。因为了解一个成语也便知道了一段历史,知道一个历史人物。通过学习成语,也不仅仅只是增加一个词的积累,增加一种思维的空间。这便会使你的文化积淀有一个提升。 历史的进展中出现了文字,随着历史的发展,便渐渐的形成了成语这种形式。而成语也记载着历史进程中的一个个时刻和那一个个人物。成语成为历史的载体,成为一步通俗,易懂的“史书”,成为史书传承和口述传承通用不变的历史。 例
10、如“焚书坑儒”,人们一听便知是指秦始皇焚烧典籍的历史,所以对于成语原有典故的了解便可以对成语的现在含义有了更进一层的理解。焚杀儒生之事,现在就演变成为历史上不尊重知识不尊重人才,对知识分子进行迫害的政治败笔。 再如“三顾茅庐”,便知是刘备三次去诸葛亮南洋草庐请他出山的故事,现在则为礼敬下士之意。 历史是有它必然性的一面。因为成语多是以“四字格”形式出现,而这也是古时广为使用的一种形式。四言格体现出汉语声调特有节奏感和音乐美并且可以提高记忆的效率,使之可以被人们广为传播。由此,成语作为被用于记述历史故事和历史人物的一种语言形式,发挥了其传承历史文化的功能。 成语中所体现的历史,可能只有一个历史时
11、期一小部分现象和某个历史人物一方面。但是通过这一小部分也可以管窥整个历史和人物的全貌。因为它写出的是最本质和最核心的一部分。例如卧薪尝胆虽只写了勾践睡卧在薪柴之上,尝食苦胆,但更是传递了一种事业精神,也正是这种精神才使越国战胜吴国。 悠悠千年历史印刻在这四字的成语之上。悠悠千年的文明孕育出的成语文化。悠悠千年的文明传承延续了这文化的精神。 成语中的人生哲理 众所周知,成语是中国文化的精髓,短短几字就能体现出一段历史,可见中国成语之博大精深。在理解成语的同时,我们也提高了自身的文言阅读水平。 成语成为中国历史上的瑰宝,其中的人生启示更是值得万世子孙慢慢赏评。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塞翁失马,焉
12、知非福”这句成语人人皆知,故事说:“善术者塞翁的马无故亡而入胡。”这位塞翁却不急不慌得呆在家里,对邻人说:“此何遽不为福乎?”过了几个月,真是他的话灵之又灵,神之又神,老天爷开眼,他的马居然“将故马而归”。在这种无为思想的指导下,他的家又因为儿子骑马跌断腿,而躲过了战祸。 这个故事原意是告诉我们,事物的对立面可以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相互转化。可是千百年过去了,塞翁的“经验”却被一些人曲解。有些人犯了错误,受了挫折,垂头丧气之时,忽发奇想:“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于是乎,一个“焉知”使得祸转为“福”,心情又恢复了平静。“塞翁”们以为,不用做任何努力,就可以在“福”的迷梦中,心满意足地等待“福”的
13、降临了。其实说穿了,这简直就是等着天上掉馅饼,是一种懒汉的思想,一种胆小鬼的思想,一种逃避现实的思想,一种侥幸的思想。人出了错误,遇到困难,应当去改正它、克服它。在一次次尝试的过程中受到锻炼,得到经验,才能化祸为福。如果人只相信命运,总想着“焉知非福”的话,事情的严重性和危害性在人的头脑中就会更加淡漠,结果往往不但福没等到,反而祸上加祸。真正能像塞翁那样侥幸转祸为福的情况,不过是万分之一,或亿万分之一罢了。塞翁失马,是祸是福,皆由自取。这才是真正的道理。 所以,人们每当受了挫折,出了错误,总是不愿面对现实,实在是很糊涂的自欺行为。他们因为对自己没有足够的信心,便不敢相信自己,而去相信那“焉知”
14、的福祸转化,不是去行动起来,用自己的力量改变现实,而是总想着“或许”坏事可以就成好事,塞翁失马还焉知非福呢。这么一来仿佛坏事就不坏了,先前的损失,也得到精神上的补偿,于是乎便可以悠闲自在,不用因受责备而继续苦干了。好一个“塞翁失马”,简直成了“万应灵丹”!这难道不是阿Q的“精神胜利法”的一种表现吗? 我们常常会想,中国人比别人聪明,中国又是如此地大物博,中国在古代一直处于世界的前例,为什么到了现在,这样一个伟大的文明古国,会落后于其他许多国家呢?我想,像“塞翁失马”这样的无为思想成为人们的普遍心理,不能不说是原因之一。中国的古代文化固然辉煌灿烂,但后人对前人的思想往往不想分析而笼统接受,比如“
15、塞翁失马”,人们光把这句话的表面意思记在心头,老想着“焉知非福”,就使得它成为人们在错误前面心安理得的“万应灵丹”了。现在社会上,仍有一些人不加分析的大肆宣扬“国粹”,主张一切都要按照以前的模式,好让中国人成为纯纯粹粹的“中国人”。他们没想到,只要搞搞表面的“国粹”,难道就是能使我国成为一个真正进步发达的强国吗?如果我们都像对待“塞翁失马”那样对待前人的文化遗产,其后果难道不可怕吗? 抱薪救火 “抱薪救火”这个成语出自史记魏世家,比喻用错误的方法去消除灾祸,结果是灾祸反而扩大。这里的错就错在没有看清事物的内部发展规律,所犯的错误与成语“饮鸩止渴”、“杀鸡取卵”的道理是一致的。没看清楚事物的内部
16、因果关系,胡乱地下了个“诊断结果”,而且需“行立决”,这样的“妄论”小则把事搞得一团糟,大则帮了一大把倒忙。 虽然六国灭亡昭示了“抱薪救火”的教训,但“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一些无知的领导就在几十年前的“大跃进”中充当了回 “抱薪救火”这并不光荣的角色。胡搞到最后,片面追求亩产量以达到在短短数十载中赶超英美强国的目的,竟搞出亩产1万斤小麦的比天都大的笑话。看纪录片中的那些领导看着多半绿黄的小麦喜笑颜开的画面真不知道是笑好还是哭好。 言归正传,火,是该被救,但改变也是一门艺术。救火,尽管用水泼,然而抱着薪,无非也是一条路,要除内里,就是釜底抽薪,这一招灭火绝了,连柴都给拿了,火还烧个什么劲儿?正所
17、谓“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在从历史角度分析这个词。时年,大秦势力愈具有压倒性优势,灭六国统一天下之心已初见端倪。而六国政治已愈加腐朽,割地求和平秦也司空见惯了。时有芒卯这样的贤人,虽然他被驱赶,但仍不失为可佐之才,也不至于急病乱投医,做出使魏国极速衰败的行为。就连太史公也云:“天方令秦平海内,其业未成,魏虽得阿衡之佐,益乎?”虽然太史公的评价未必过分了一点,但颓势只能延续而不能改变。尽管战略家苏秦的“合纵抗秦”的战略从一定意义上使秦国统治者清醒的认识到天下军队联合起来是很可怕的。这同时也使秦国蚕食诸侯的计划更趋严密、细致,使得诸侯在相争中彼此削弱,客观上为秦积蓄了实力,这也是秦人计划的一步。
18、 “抱薪救火”这一喻谏在当时是失败的,但他给人创造了一个新的成语,也告诫人们莫要如此这般。看问题,需要看彻表里,发现本质,才能事半功倍。 以上两个例子,虽然只是沧海一粟,但蕴涵深厚人生哲理的成语在这之中已是管中窥豹,可见一斑了。成语一向被誉为“东方寓言”,其在方方面面的哲理性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已经被引证了N遍,它所留给人们的不光是前人已留下,在新时期新环境下它必定会被赋予新的思想和内容。 用辨证眼光看成语文化 “水到”未必能“渠成”;“渠成”反能引“水到”。早见朱熹答路德章书。苏轼答秦太虚书:“度囊中尚可支一岁有余,至时别作经画,水到渠成,不须预虑,以此胸中都无一事。”也比喻自然而然。千百年
19、来,家喻户晓。 由“水到渠成”可以看成一个成语经过千百年仍能够保留下来,势必拥有其丰富的内涵,但同时也会遭到多方的辩驳。因此,我们应用辨证的眼光来看待成语。 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可当我们用辨证的眼光从另一个角度来看:难道近朱者就一定赤,而近墨者就一定黑吗?于是,我们对此加以辨证,得出: 近墨者未必黑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是一句流传很久的古谚,人们也常将它奉为真理。但是,“近墨者”一定“黑”吗? 马克思主义教导我们应当全面地、有联系地、发展地看待问题,而不是片面地,孤立地,静止地看待问题。以此看来,“近墨者黑”是有一定道理的。环境对于人的影响不可忽视,肮脏的环境是个大染缸,使人不知
20、不觉腐坏,变质。例如解放前有个叫穆英的青年作家,以一本揭露旧社会黑暗的小说南北极轰动文坛。但他到十里洋场后,受那种腐朽生活方式的影响,竟也歌颂其纸醉金迷的生活了。此可谓近墨者黑的绝好例子。 但是如果因此就断言近墨者黑,不免太绝对化。同样是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出来的鲁迅,就非但没有因社会的黑暗而消沉,反而以笔为枪,向那个他所深深厌恶的黑暗世界开火。他对那种浓黑的悲凉是深深体味的,可谓近墨了,但是他不但不黑,还像出淤泥而不染的荷花那样高洁。像这样的人物是很多的,他们可谓中国的脊梁。因此近墨者未必黑。 近墨到底黑不黑,关键是看一个人的本质如何。如果一个人的意志薄弱,在好的环境里也未必能成材,一到坏的
21、环境中,更是同流合污了;可如果一个人的意志坚强,品格高尚,在肮脏的环境中不但不会受其污染,反而更能显出其高风亮节。前段时期曾有一股行贿受赂的歪风正在社会上吹过,尽管并不强大,有的干部还是受了影响,他们在心灵的天平上向金钱倾斜。但是更多真正的共产党员却保持了廉洁的作风,只为群众,不为个人,常在河边走,也能不湿鞋。他们所作出的表率,以及这种近墨而不黑的精神令人敬仰。 在我们的社会主义社会中,社会风气总的来说是很好的。但由于我们还处在初级阶段,有的地方不尽完善,甚至也会在小范围内出现不好的环境。我们不仅不能躲避,而且应当用行动去改造这样不利的环境。陈毅市长中陈毅有一段话:“我听说上海是个染缸,谁跌进
22、去就会染黑。我倒想看看,是上海把我陈毅染黑,还是我陈毅把上海染成一个红彤彤的新上海!”这才是一个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崇高精神!我们应当学习这种精神,不仅做“出淤泥而不染”的荷花,更要把那些肮脏的角落打扫干净,让我们的整个社会更加完善,更加美好! 在感叹“近墨而不黑”精神的同时,相信大家对于我们的辨证眼光会持有相同或不同的看法,或许你的观点更为独特。这就更能说明:成语理解不是唯一的,它需要我们持有辨证的眼光去看待它。 联系到我们的学习中来,有许多与学习有关的成语,也可用辨证的眼光去看待,例如:业精于勤 “人勤未必业精” “业精于勤,荒于嬉”这句格言,自古以来不知让多少人走上成功之路。“勤奋”一直被认
23、为是中华名族的优秀传统美德之一,一直受到世人称颂。 勤奋也许可以使笨鸟先飞,也许可以让愚者变得智慧一点,毕竟“勤能补拙。”但是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勤”是否能适应这瞬息万变的信息时代,是否能跟进这变化神速的社会,是不是说,凡能“勤”必能“业精”呢? 在忙忙碌碌的农场里,高科技作物的运用一定比那些辛勤的老牛耕耘来得快上几倍。 在书声琅琅的学校里,那些考试分数都是9字打头的学生,人们往往都以为他们是如何努力,多么勤奋,却忽略了他们的学习方法。 在人类社会漫长的历史里,确实有许多“勤”者成功了,但是也有更多的人员“勤”却没有成功,可见勤未必“业精”,勤奋的人也要懂得方法的重要性。 曾经看过这样一
24、副画,一个人跑得满头大汗,却始终没有能跑到终点,因为他跑错了方向。初看此画觉得很可笑,可仔细一看就觉得很可悲。此人那样卖力,到后来却竹篮打水一场空,甚至离预定目标越来越远!成语“南辕北辙”即是。 勤未必业精,当然,在这里我不是认为那些懒散的人就是智者。我只是觉得任何事情都要先经过头脑,选择方法,不要一味地盲目蛮干,不要为了“金石为开”而不顾一切地“精诚所至”。换个角度,调整方法,效果也许会更好! 固然,没有辛苦劳动的春耕换不来硕果累累的秋收。但是,我们总该在冬天考虑明年春天应种些什么,如何去种植才能获得更大的丰收:所以说,勤未必业精。 无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还是“人勤未必业精”,都有其值得
25、辨证的价值。然而,一味地在字面上对其进行辨证无异于“纸上谈兵”,我们应该将辨证所得的结论融入生活,做到“取长补短”,这就好比: 取“寸”之长,补“尺”之短 俗话说:“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意思是说由于适用场合的不同,一尺有不够长的时候,一寸也有多余的时候。这个成语形象地说明了事物都不是十全十美的,都有本身的长处和短处。作为世界万物中的人类,自然也不例外。这就告诉我们,看待人或物时,要用一分为二的眼光,特别是看人,不能仅看到别人的不足,更重要的是要善于发现别人的优点;对于自己,也决不能只满足于自己的长处,更要善于找出自己的缺点。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虚心地学习别人的长处,弥补自己的不足。如果只看到自
26、己的长处,一味认为自己高明,不虚心学习借鉴,轻则自己不能长进,重则给工作学习带来损失。 马克思曾经给女儿讲过一个哲学家和船夫的寓言故事:当乘船过河的哲学家得知船夫既不懂历史又不懂数学时,就讥笑他已失去了一半以上的生命;然而当小船被大风吹翻,船夫知道哲学家不会游泳时,船夫反唇相讥说哲学家真正失去了整个生命。 马克思本人在这方面就是最好的榜样,他尽管博学多才,但从不自满,他10年如一日地孜孜以求,并从人民群众那里吸取丰富营养,积极地投入革命实践活动,最终成了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导师。 通过以上几个事例,我们不难发现用辨证的眼光看成语文化的重要性,成语是我们中华民族千百年来遗留下的历史遗产,它具有其丰富的文化底蕴,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的想法会发生改变,看成语的角度也会发生转变,不同的角度就会产生不同的观点。这时,用辨证眼光看成语,会让我们对世界有一种全新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