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将进酒导学提纲第一课时【学习目标】 -(导)1.理解本诗中李白感情的复杂性。2.把握本诗的基本内容和感情变化。3.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这首诗。4.体悟李白豪放的诗风。重点:熟读诗歌,把握诗歌的内容,品读诗歌感情。难点:知人论世。【导学流程】 一、自主学习-思 1、 知人论世话青莲 知人:李白从小就有不凡的抱负,出众的才华,想直取卿相之位,实现济世安邦的理想。曾经被唐玄宗召为翰林学士,但唐玄宗仅仅把他当作文学弄臣,权贵又因不满李白的傲岸的个性,嫉妒他出众的才华,遭到谗毁排挤,被迫离开长安,飘零江湖,落魄失意。写这首诗时,李白已经五十多岁,功业未就而两鬓斑白。 论世: 这首诗大约作于唐玄宗天宝十一年
2、,即安史叛乱前四五年光景。当时唐玄宗耽于女色,先后将政事交给李林甫和杨国忠,官场一片黑暗,豪门贵族只顾寻欢作乐,不以国事为念,社会腐败。诗人对此极为不满,但他又无力改变这种状况,只能用消极的办法进行反抗,借酒消愁。2. 字词音金樽( ) 烹( )羊 将( )进酒 钟鼓馔( )玉宴平乐( ) 恣( )欢谑( ) 沽( )酒 呼儿将( )出3. 词义青丝: 金樽: 且为乐: 馔玉: 会须: 恣: 谑: 径须: 沽取: 将出: 二、合作探究 -(议 展 评) 1、将进酒中提到的“主人”是谁?主角又是谁? 2、本诗说明了作者饮酒的目的是?(文中找)3. 诗歌为劝酒诗,全诗围绕一个“酒”字,感情跌宕起伏
3、,体会诗仙的情感变化 三、当堂检测 -(检)填充题:1、这首诗的基调是。在这首诗中,诗人感情的发展变化极快,开头四句写,一落笔就写黄河景象,有慷慨生悲之意。“人生”以下六句写 ,“岑夫子”以下六句写 ,“钟鼓”以下六句写了 之情,“主人”句至结尾又写了 态和 情。2、本诗的主旨句是: 表达了诗人 的态度。3、李白的浪漫气质和狂放的性格充分体现在诗中对夸张的运用,如;等。第二课时【学习目标】 -(导) 1.把握李白的愁的基本内容和感情的复杂. 2.艺术手法【导学流程】 一、自主学习-思 朗读诗文,再次体会诗人情感二、 合作探究 -(议 展 评)1、 全诗围绕一个“酒”字,而情感又都是基于一个“愁
4、”字,作者因何而愁?此“愁”的实质是什么?2.诗文中有许多优美的诗句,试着找出来,体会意境。并说说这用了什么表现手法?分析其妙处2、 如何看待李白的嗜酒如命的放浪行为?4.诗中表现主旨的是哪一句话?怎样理解?三、当堂检测 -(检) 解释下列加线字词。 1、径须沽取对君酌。 2、钟鼓馔玉不足贵。 3、与君歌一曲。 翻译下列句子。 1、主人为何言少钱? 2、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下列对诗中的诗人形象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A 诗人怀着平生之得意,又逢老友相聚,纵酒狂歌,互诉衷肠,感到无限快乐。B 诗人大声呼喊不喝上“三百杯”誓不罢休,表现他已从悲感中突破,豪气洋溢。C 诗人频频举杯相邀,气氛热烈,酒到高潮,情不自禁狂歌起来。D诗人高歌后酒兴更浓,不惜宝马金裘换酒畅饮,活现慷慨爽快之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