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创新方案》2017年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三阶段质量检测(四)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生态环境的保护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77382 上传时间:2024-05-24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42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创新方案》2017年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三阶段质量检测(四)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生态环境的保护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创新方案》2017年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三阶段质量检测(四)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生态环境的保护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创新方案》2017年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三阶段质量检测(四)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生态环境的保护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创新方案》2017年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三阶段质量检测(四)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生态环境的保护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创新方案》2017年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三阶段质量检测(四)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生态环境的保护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创新方案》2017年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三阶段质量检测(四)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生态环境的保护 WORD版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创新方案》2017年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三阶段质量检测(四)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生态环境的保护 WORD版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创新方案》2017年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三阶段质量检测(四)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生态环境的保护 WORD版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创新方案》2017年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三阶段质量检测(四)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生态环境的保护 WORD版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创新方案》2017年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三阶段质量检测(四)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生态环境的保护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创新方案》2017年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三阶段质量检测(四)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生态环境的保护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创新方案》2017年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三阶段质量检测(四)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生态环境的保护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创新方案》2017年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三阶段质量检测(四)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生态环境的保护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阶段质量检测(四)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生态环境的保护(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1有利于保护和改善环境的最有效的个人行为是()A玻璃包装物的回收利用B积极参与制定环境保护法的活动和宣传活动C以自行车代替汽车作为个人的交通工具D由食肉者改为素食者2下列选项中可称作生态系统的是()A一个湖泊中的浮游生物和所有分解者B烧杯中取自池塘的水、泥土和浮游生物C一个池塘中的所有水蚤和分解者D一个鱼缸中的所有金鱼和水草3如图表示个体、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间的关系,有关表述正确的是()A图中a表示生态系统,b表示群落,c表示种群,d表示个体B一片鱼塘中所有的动植物可用

2、c表示Cb的未来发展趋势可通过年龄组成来预测Dd的主要成分是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4下图所示是一个陆地生态系统食物网的结构模式图。下列各项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此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有2种,是该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 B若丙种群数量下降20%,辛种群不会发生明显变化C在该食物网中辛占有3个营养级D既存在竞争关系又有捕食关系的只发生在丁和辛、丙和乙之间5将水生植物和小鱼放入盛有水的玻璃缸中,密闭后置于光照、温度等适宜条件下。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植物为鱼的生存提供氧气B鱼可为植物的光合作用提供CO2C能量流动可以从植物到鱼,也可以由鱼到植物D若该玻璃缸长期置于黑暗中,鱼和植物将会死亡6下列有

3、关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A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成分与营养结构B物质循环过程需要能量的驱动,能量流动需要物质作为载体C每种动物在生态系统中只能处在一个营养级上D人工制作生态瓶要避免阳光直射,瓶内各种成分齐全,比例适中7在一个生态系统中,某草食动物同化的能量等于()A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总量B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总量减去生产者的呼吸量C被草食动物吃了的植物中所含的能量减去粪便中所含的能量D用于草食动物的生长、发育、繁殖等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8下图为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图解部分示意图(字母表示能量的多少),下列选项中错误的是()A图中bhfdgB生产者与初级消费者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

4、c/a100%C图中乙代表初级消费者用于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D缩短食物链不能提高能量传递效率9下列对于生态系统的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生态系统的食物链中营养级越高的生物,其体型必然越大B直接以低营养级的生物为食将消耗生态系统更多的能量C生物多样性的丰富程度与自然选择无关D基因多样性较高的种群适应环境能力强10.如图为一食物网。若要使丙体重增加x,已知其食用的动物性食物(乙)所占比例为a,则至少需要的生产者(甲)的量为y,那么x与y的关系可表示为()Ay90ax10xBy25ax5xCy20ax5x Dy10ax10x11(2016通榆一中高二期中)有关下图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若y表示

5、不同种植物的遗传多样性,则在剧烈变化的环境中生存能力最强的是dB若y表示不同类型的生态系统的物种多样性,则恢复力稳定性最强的是dC若y表示四个鸽种群的个体数,则d种群被鹰攻击的成功率最大D若y表示某有毒物质在某生态系统各营养级中的含量,则d代表生产者12下图为生态系统信息传递模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信息传递是双向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也是双向的生态系统的功能主要是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还有信息传递物质循环是生态系统的基础,能量流动是生态系统的动力生态系统各成分间都有各种形式的信息传递A. BC D13下列生产活动不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是()A在一块田地中收割小麦后再种植玉米B在某池塘中养

6、殖多种鱼并有计划地捕鱼C将湖泊中的一部分筑坝围成能种植水稻的良田D将濒临灭绝的白鳍豚人工繁育14下列有关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的叙述,正确的是()A生态系统的物理信息都来源于无机环境B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和能量流动一样都是单向的C生态系统中信息的种类包括物理信息、化学信息和生物信息D施放性引诱剂控制害虫,属于化学信息在生产中的应用15(2016东莞检测)下列有关生态系统功能的描述,错误的是()A物质循环的关键环节是分解者的分解作用B物质流是循环的,能量流是单向的,信息流往往是双向的C一个生态系统的营养级越多,消耗的能量就越多,人类可利用的能量就越少D信息传递有利于沟通生物群落与非生物环境之间、生物与

7、生物之间的关系,具有调节生态系统稳定性的作用16下列关于江苏省境内发生的几个生态事件的叙述,错误的是()A互花米草原产美洲,引入到江苏沿海等地种植后迅速扩散并改变了滩涂生物多样性,属于生物入侵B克氏原螯虾(小龙虾)原产美洲,经由日本引入南京地区后迅速扩散,对农田有一定危害,但成为餐桌上的美味,不属于生物入侵C麋鹿原产我国,但后来在国内绝迹,从欧洲引入并在大丰境内建立自然保护区实行迁地保护D丹顶鹤在我国东北等地繁殖,迁徙到江苏沿海滩涂越冬,在盐城建立自然保护区实行就地保护17生态学家对某弃耕农田的一条食物链中的能量流动进行研究,结果如下表所示,单位是J/(hm2a)。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田鼠

8、未同化的能量为3.00108 J/(hm2a)B田鼠到鼬的能量传递效率约为2.3%C鼬同化量中用于生长、发育、繁殖的不到5%D该食物链各营养级之间存在负反馈调节机制18温室效应是指由于全球二氧化碳等气体的排放量不断增加,导致地球平均气温不断上升的现象。下面是某兴趣小组设计的模拟生物圈“温室效应”的实验装置,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M和N是一组对照实验,其中起对照作用的是NB图中生态瓶内有河水、水草、小鱼、泥沙等成分,因此生态瓶实质上就是一个群落C如果N内的温度比M内的低,则可证明“温室效应”会导致气温上升D为了减缓温室效应,人类应倡导低碳生活19森林生态系统能长期维持相对稳定状态的原因是()生物

9、多样性是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其抵抗力稳定性要比草原生态系统高其恢复力稳定性要比农田生态系统高有比较复杂的营养结构太阳能是维持生态系统正常运转的动力生产者和分解者构成生物圈中无机物和有机物的循环回路一种生物大量减少后,其位置可由同一营养级的多种生物取代能量可以随着季节的变化而产生波动A BC D20平时多关注一下时事新闻,你会经常看到世界各地自然灾害频发,探究缘由,很多都是因为人类自身生产活动引起的。在下列各组选项中,三者之间具有逐级的因果关系的是()A寒潮、霜冻、盐碱化B地震、泥石流、水土流失C酸雨、臭氧层破坏、杀伤性紫外线D森林减少、温室效应、海平面上升二、非选择题(共50分)21(12分)图

10、1为某温带稀树草原食物网的部分示意图,图2为某生物的种群密度与出生率、死亡率的关系图,请据图回答:(1)在狼与兔的捕食与被捕食过程中,反应敏捷的兔和跑得快的狼均能很好的生存。从生物进化的角度分析,这是二者_的结果:从生态系统的功能角度分析,信息传递能够_,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发展。(2)若图2所示的种群为某鼠种群。在C点时,鼠种群的年龄组成类型为_,在无迁入和迁出的情况下,该种群数量每年均以150%的增长速率(出生率死亡率)增长,若该种群初始数量为N,则两年后它们的数量将达到_。(3)采用样方法调查该稀树草原中风信子的种群密度,选取样方的关键在于_。若同时统计各样方中物种数目,则可以起到调查

11、_的作用。(4)在图1所示的稀树草原食物网中,共有_条食物链。假设每种动物从上一营养级不同生物中获得的能量相同且能量传递效率均为10%,若狼种群增重6 kg,需要消耗草_kg。(5)某年气温明显增高,食物丰富,稀树草原昆虫数量也增多,但并没有呈现“J”型增长的状态,这是_调节的结果。多年来,该稀树草原牧民大力植树种草,使草原生态环境明显好转,牧业产量呈持续增长势头,说明人类活动能影响群落演替的_,也使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得以增强。22(8分)如图是某草原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草原生态系统组成成分除图示生物外,还有_。 (2)鹰与蛇的种间关系是_,鹰所处的营养级是_。

12、(3)如果鼠种群的死亡率较高,则鼠种群的数量一定会下降吗?_,试分析原因:_。 (4)能量沿食物链流动时逐级递减的原因是_。23(14分)近段时间我国持续出现的雾霾天气,给人们的健康与生活造成了很大影响,其中的罪魁祸首要归咎于化石燃料的不良排放,如图为生态系统“碳”元素的循环途径,请回答下列问题:(1)该生态系统中A、B(B1、B2、B3)、C共同构成了_。图中食物链是_(用图中字母和箭头表示)。(2)碳元素通过_途径进入生物群落,为生物的_作用,为防止雾霾天气,人们应采取的措施是_。(3)成分C所起的作用是_。(4)图中捕食者能依据被捕食者的气味捕猎,说明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_。(5

13、)若图中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为600 kJ,则该生态系统中次级消费者最少可得到能量_kJ。(6)森林能保持水土,调节气候,但森林遭到毁灭性破坏时不能自动恢复,这一事实说明_。24(8分)图甲表示某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简图,其中E(20 000 kJ)表示牧草一年固定的太阳能总量,E1、E2、E3(E1E2E33 000 kJ)分别表示牲畜、昆虫和鼠三者同化的能量。牧草呼吸消耗的能量为2 500 kJ,牲畜、昆虫和鼠三者呼吸消耗的能量为600 kJ,三者粪便中的能量为500 kJ。图乙表示该草原中某一种群的随时间变化的曲线。据图回答相关问题:(1)图甲中鹰与狐狸的关系是_。该食物网中由第一营养级到

14、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_。(2)图乙曲线所示种群在前5年种群数量的变化类型是_增长,在120年中种群数量最多的是第_年,2030年中种群的增长率为_。(3)该草原在第10年曾发生火灾,“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是对火灾过后草原生物群落_过程的真实写照,这体现了生态系统的_稳定性。25(8分)果园是一个比较复杂的生态系统,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果树害虫与其天敌属于生态系统成分中的_。果园中的所有果树是否构成一个群落_(填“是”或“否”)。采用样方法调查果园中苹果树的种群密度时,常用的取样方法之一是_。(2)天敌控制果树害虫与喷施农药相比,其优点包括:能够更有效控制害虫数量,_等。(3)某果

15、园中,有一条食物链为:柑橘(W1)蚜虫(W2)七星瓢虫(W3),括号内为该生物每年的同化量,正常情况下测算,发现W2远小于1/10W1,其原因是_。(4)实践表明,在果园种草,可以大大降低害虫对果园的破坏作用,这主要是因为这一措施使果园生态系统_。阶段质量检测(四)1解析:选B环境保护和环境改善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才能取得成效,而环境保护和环境改善的措施是多层次、多方面的,只有制定一套系统、全面、完整的环境保护法规并使人人都遵守,才能达到保护和改善环境的目的,而保护和改善环境的最有效的个人行为就是积极参与制定环境保护法的活动和宣传活动,并带头遵守这一法规,所以B选项才是最有效的个人行为。而A、C

16、和D项都是个人局部的行为,虽然对环境的保护有一定的作用,但却不能从根本上改善环境状况,不能形成整体的强大的社会力量,其作用极为有限。2解析:选B生态系统是指生物群落及其无机环境相互作用的自然系统。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一般包括四种: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其中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相当于生态系统概念中的无机环境,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的总和是生态系统的生物成分,也就是概念中的生物群落。只要具备生态系统的这四种成分,就可以看作一个生态系统。由此可见,A、C、D三个选项中所描述的内容与生态系统的概念都不符。3解析:选C图中a表示个体,b表示种群,c表示群落,d表示生态系统,A项错误。一

17、片鱼塘中的所有动植物既不是种群(有多个物种),也不是群落(缺少微生物),也不是生态系统(没有微生物和无机环境),B项错误。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是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还有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D项错误。4解析:选D从图中可以看出,甲、戊都是生产者。与丙可能处于同一营养级的生物还有乙和丁,因此丙的数量减少,辛种群数量不会发生明显变化。辛在食物网中占有3个营养级。除丁和辛、丙和乙存在竞争和捕食关系外,乙和丁之间也存在竞争和捕食关系。5解析:选C植物为鱼的生存提供氧气,A正确;鱼可为植物的光合作用提供CO2,B正确;能量流动可以从植物到鱼,不可以由鱼到植物,能量不能循环,C错误;若该玻璃缸长期置于黑暗

18、中,鱼和植物将会死亡,D正确。6解析:选C每种生物在食物网中的不同食物链中所处的营养级不同,每种生物在生态系统中不一定处在一个营养级上。7解析:选C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的总量是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A错误;草食动物所同化的能量等于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的总量减去生产者的呼吸散失的热量和粪便等排遗物中的能量,B错误;草食动物所同化的能量等于被草食动物摄食的植物所含的能量减去粪便等排遗物中的能量,C正确;草食动物所同化的能量等于用于草食动物的生长、发育、繁殖等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和呼吸消耗的能量之和,D错误。8解析:选A图中bhc,cfd,因此bhfd,A错误; 生产者与初级消费者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c/

19、a100%,B正确;图中c表示初级消费者的同化量,f表示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d表示初级消费者用于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C正确;缩短食物链不可以提高能量传递效率,D正确。9解析:选D生态系统的食物链中营养级越高的生物,所含能量越少,但体型不一定越大;以低营养级的生物为食消耗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更少;生物与生活的环境相适应,因此生物多样性的丰富程度与自然选择有关。10解析:选C由题干中的“至少”可知,应该按最大传递效率20%计算,a表示动物性食物(乙)所占比例,则1a表示直接从生产者(甲)获得食物所占比例,故有(1a)x20%ax20%20%y,即y20ax5x。11解析:选A若a、b、c、d表示四

20、个不同种植物的遗传多样性,d的遗传多样性最高,最能适应剧烈变化的环境,A正确;生态系统的组分和食物网越复杂,自我调节能力越强,抵抗力稳定性越强,恢复力稳定性越弱,B错误;若y表示四个鸽种群中的个体数,四个鸽种群中d的数量最大,但种群密度不一定最大,C错误;某有毒物质在某生态系统各营养级中的含量越高,营养级越高,d代表最高营养级,D错误。12解析:选B错误,能量流动是单向的。错误,生态系统的各成分间都有信息传递,但并非都存在各种形式。13解析:选C农田生态系统是人工建立的生态系统,人为控制的种植活动不会破坏生态系统。池塘中有计划地捕捞不会使鱼类大量减少,会使鱼类繁殖和生长发育的速度加快。人工繁育

21、白鳍豚属于易地保护,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之一。围湖造田,减少湖泊的面积和水容量,必然破坏了原有的生态系统,能引起一些物种的灭绝。14解析:选D生态系统中的光、声、颜色、温度、湿度、磁力等通过物理过程传递的信息是物理信息。物理信息不仅来自无机环境,还来自生物自身,A错误;信息传递是双向的,能量流动是单向的,B错误;生态系统中信息的种类包括物理信息、化学信息和行为信息,C错误。15解析:选C物质循环是指生态系统中,组成生物体的各种化学元素,在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之间往复循环的过程。其中的关键环节是分解者的分解作用。物质流是循环利用的,能量流是单向的、逐级递减的,而信息流却是双向的。就一条食物链而言

22、,营养级越多,消耗的能量就越多,传递下来的能量就越少,但作为一个生态系统,组分越多,食物网越复杂,自我调节能力越强,人从中可利用的能量就越多,因为人不仅可以利用各种动物,还可利用各种植物,如森林生态系统比草原生态系统营养级多,其消耗的能量也多,但人类可利用的能量也越多;信息传递不仅保证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生物种群的繁衍,还能够调节生物种间关系以及生物与非生物环境之间的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16解析:选B互花米草引入到江苏沿海等地后在与本地物种的竞争中占优势,使本地的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属于生物入侵;小龙虾由日本引入后在与本地生物的竞争中占优势而大量繁殖,迅速扩散,也属于生物入侵;麋鹿是从

23、欧洲引入并在大丰境内建立自然保护区而被保护起来的,属于迁地保护;盐城的丹顶鹤自然保护区是在其越冬地进行的就地保护。17解析:选B田鼠的摄入量减去同化量等于未被同化量,为1.051097.501083.00108J/(hm2a);田鼠到鼬的能量传递效率为2.251077.501083%;鼬同化的能量中用于生长、发育、繁殖的比例为(2.251072.18107)2.251073.1%;食物链中捕食者数量的增加会抑制被捕食者数量的增加,而被捕食者数量的增加会促进捕食者数量的增加。18解析:选D通过分析比较M、N两装置,发现唯一不同的是二氧化碳的浓度,所以两实验装置为对照实验组,单一变量为二氧化碳浓度

24、,本实验探究的是高二氧化碳浓度对温度的影响,所以实验组为N组,起对照作用的是M组;装置中既有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河水、泥沙、光等,又有生物成分:水草、小鱼、微生物等,符合生态系统的概念;实验一段时间后,如果N内的温度比M内的高,说明高浓度二氧化碳气体能够导致气温的升高,则可证明“温室效应”会导致气温上升;为了减缓温室效应,人类应倡导低碳生活。19解析:选C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与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大小有关,一般来说,营养结构越复杂,各个营养级的生物种类越多,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就越大,抵抗力稳定性就越高。抵抗力稳定性较高的生态系统,恢复力稳定性就越低。20解析:选D寒潮可引起霜冻,但土壤盐碱化与前

25、两项无关;泥石流是洪涝灾害的一种结果,导致大量水土流失,与地震无关;酸雨和臭氧层破坏是两种生态环境问题,氟利昂等物质大量排放导致臭氧层破坏,引起杀伤性紫外线照射到地面的量增加;森林减少,光合作用吸收的CO2减少,引起温室效应,导致海平面上升。21解析:(1)共同进化是指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在狼与兔的捕食与被捕食过程中,反应敏捷的兔和跑得快的狼均能很好的生存。从生物进化的角度分析,这是二者相互选择、共同进化的结果;从生态学的角度分析,信息传递能够调节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发展。(2)在C点时,出生率大于死亡率,且此时两者的差值最大,所以鼠种群的年

26、龄组成类型为增长型;在无迁入和迁出的情况下,该种群数量每年均以150%的速率(出生率死亡率)增长,若该种群初始数量为N,则两年后它们的数量将达到N(1150%)(1150%)6.25N。(3)采用样方法调查该稀树草原中风信子的种群密度,选取样方的关键在于随机取样;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称为丰富度,若同时统计各样方中物种数目,则可以起到调查物种丰富度的作用。(4)食物链的数法应该从生产者开始,沿着箭头走到最高消费者,结合图解可知该食物网中包括5条食物链;假设每种动物从上一营养级不同生物中获得的能量相同且能量传递效率均为10%,若狼种群增重6 kg,需要消耗兔和红狐各30 kg;而红狐增重30 kg

27、,需要消耗兔、臭鼬和鸟各100 kg;依此类推,需要消耗兔、鼠、昆虫的总量分别为(30100)kg、(1 000500)kg、500 kg,因此,共需要消耗草1 30015 0005 00021 300(kg)。(5)某年气温明显增高,食物丰富,稀树草原昆虫数量也增多,但并没有呈现“J”型增长的状态,这是由于昆虫增多,造成其天敌鸟类也会增多,这属于负反馈调节;多年来,该稀树草原牧民大力植树种草,使草原生境明显好转,牧业产量呈持续增长势头,说明人类活动能影响群落演替的速度和方向,也使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得以增强。答案:(1)相互选择(或共同进化)调节种间关系(2)增长型6.25 N(3)随机取

28、样物种丰富度(4)521 300 (5)负反馈 速度和方向22解析:(1)草原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除食物链的生物成分外,还包括分解者和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2)鹰与蛇的种间关系有两种:一种是竞争关系,因为食物都可来源于老鼠。鹰吃蛇,这又是捕食关系。在食物链植物兔鹰中,鹰处于第三营养级;在食物链植物鼠蛇鹰中,鹰处于第四营养级。(3)鼠种群中,若出生率高于死亡率,则种群数量上升,若出生率小于死亡率,则种群数量下降。答案:(1)分解者、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2)捕食、竞争第三、四营养级(3)不一定出生率不能确定,如果出生率高于死亡率则种群数量上升,反之则下降(4)每一营养级生物自身呼吸消耗;未被下一营养

29、级捕食;作为排遗物、遗体等被分解者利用23解析:(1)A、B、C三种生物成分共同构成生物群落,食物链为AB1B2B3。(2)碳元素通过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和硝化细菌的化能合成作用进入生物群落,为生物的呼吸作用;为了减缓温室效应,人们应大量植树造林,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3)C为分解者,将动植物尸体中的有机物转化成无机物回归到无机环境中去。(4)图中捕食者能依据被捕食者的气味捕猎,说明信息传递可以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5)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为600 kJ,则该生态系统中次级消费者最少可得到能量60010%10%6 kJ;(6)森林能保持水土,调节气候,但森林遭到毁灭性破坏时不

30、能自动恢复,说明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度的。答案:(1)生物群落AB1B2B3(2)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和硝化细菌的化能合成作用呼吸大量植树造林,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改善化石燃料的品质(3)将动植物尸体中的有机物转化为无机物回归到无机环境中去(4)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5)6(6)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度的24解析:(1)从甲图中可知鹰与狐狸既有捕食关系又有竞争关系;由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3 000/20 00015%。(2)乙图中1表示种群的增长率,前5年增长率不变,种群数量变化与“J”型增长相符;1020年间增长率为负值,因而在120年中种群数

31、量最多的是第10年;2030年中种群的增长率为0。(3)火灾过后草原发生次生演替,体现了该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答案:(1)捕食和竞争15%(2)“J”型100(3)次生演替恢复力25解析:(1)动物为生态系统的消费者;群落指同一地域所有生物,果园中除了果树,还有动物、微生物等,故果园中的所有果树不是群落;取样方法有五点取样法和等距取样法。(2)天敌控制果树害虫与喷施农药相比,优点为:能够更有效控制害虫数量,没有环境污染等。(3)由于果树的同化量中有部分被自身细胞呼吸消耗,而且除了蚜虫还有其他动物以果树为能量来源,故W2远小于1/10W1。(4)果园种草使果园生态系统营养结构更复杂,增加了抵抗力稳定性,可以大大降低害虫对果园的破坏作用。答案:(1)消费者否五点取样法(或等距取样法)(2)减少环境污染(或作用时间更持久)(3)果树的同化量中有部分被自身消耗,还有一部分流入与蚜虫同营养级的其他种群(顺序可变)(4)营养结构复杂,增加了抵抗力稳定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