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7-2018学年高中生物必修2课时训练:第3、4章 检测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756112 上传时间:2024-05-30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61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2018学年高中生物必修2课时训练:第3、4章 检测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2017-2018学年高中生物必修2课时训练:第3、4章 检测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2017-2018学年高中生物必修2课时训练:第3、4章 检测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2017-2018学年高中生物必修2课时训练:第3、4章 检测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2017-2018学年高中生物必修2课时训练:第3、4章 检测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2017-2018学年高中生物必修2课时训练:第3、4章 检测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25页
2017-2018学年高中生物必修2课时训练:第3、4章 检测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25页
2017-2018学年高中生物必修2课时训练:第3、4章 检测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25页
2017-2018学年高中生物必修2课时训练:第3、4章 检测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25页
2017-2018学年高中生物必修2课时训练:第3、4章 检测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25页
2017-2018学年高中生物必修2课时训练:第3、4章 检测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25页
2017-2018学年高中生物必修2课时训练:第3、4章 检测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25页
2017-2018学年高中生物必修2课时训练:第3、4章 检测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25页
2017-2018学年高中生物必修2课时训练:第3、4章 检测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25页
2017-2018学年高中生物必修2课时训练:第3、4章 检测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25页
2017-2018学年高中生物必修2课时训练:第3、4章 检测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25页
2017-2018学年高中生物必修2课时训练:第3、4章 检测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25页
2017-2018学年高中生物必修2课时训练:第3、4章 检测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25页
2017-2018学年高中生物必修2课时训练:第3、4章 检测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25页
2017-2018学年高中生物必修2课时训练:第3、4章 检测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25页
2017-2018学年高中生物必修2课时训练:第3、4章 检测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1页
第21页 / 共25页
2017-2018学年高中生物必修2课时训练:第3、4章 检测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2页
第22页 / 共25页
2017-2018学年高中生物必修2课时训练:第3、4章 检测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3页
第23页 / 共25页
2017-2018学年高中生物必修2课时训练:第3、4章 检测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4页
第24页 / 共25页
2017-2018学年高中生物必修2课时训练:第3、4章 检测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5页
第25页 / 共25页
亲,该文档总共2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3、4章检测试题(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测控导航表知识点题号1.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1,2,3,4,5,9,262.DNA的结构及复制6,7,8,10,11,12,13,283.基因的表达14,15,16,17,18,19,20,21,23,24,4.基因对性状的控制22,255.综合27,29,30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对遗传物质本质的探索经历了漫长的过程,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A.孟德尔发现遗传因子并证实了遗传因子的传递规律和化学本质B.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比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更具说 服力C.沃森和克里克在探究DNA结构时利用了物理模

2、型构建的方法D.烟草花叶病毒感染烟草实验说明该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解析:孟德尔发现遗传因子并证实了遗传因子的传递规律,但没有发现遗传因子的化学本质;噬菌体侵染细菌时只有DNA进入细菌,蛋白质外壳留在细菌外,这样DNA和蛋白质彻底分开,因此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比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更具说服力;沃森和克里克在探究DNA结构时利用了物理模型构建的方法;烟草花叶病毒感染烟草实验说明该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2.下列有关科学研究方法的叙述错误的是(C)A.摩尔根采用假说演绎法,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B.沃森和克里克使用物理模型构建法发现了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C.孟德尔通过对减数分裂的研究,并用假说演绎

3、法揭示了两大遗传定律D.赫尔希和蔡斯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采用了同位素标记法解析:摩尔根采用假说演绎法通过果蝇的眼色遗传实验,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沃森和克里克使用物理模型构建法发现了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孟德尔通过豌豆的杂交实验,并用假说演绎法解释了两大遗传定律,他没有进行减数分裂过程的研究;赫尔希和蔡斯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采用了同位素标记法。3.下列关于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艾弗里实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C)A.加热杀死后的S型细菌中DNA已经全部断裂,失去活性B.在转化过程中,加热杀死后的S型细菌中的DNA没有进入R型活细菌的细胞中C.艾弗里的实验中,加入S型细菌的DNA后,只有部分R型细

4、菌转化为了S型细菌D.加热杀死后的S型细菌也能使小鼠的体细胞发生转化解析:加热杀死后的S型细菌中蛋白质失去活性,DNA没有断裂,仍具有活性,能够使R型细菌转化;在转化过程中,加热杀死后的S型细菌中的DNA进入了R型活细菌的细胞中,并使R型细菌转化成S型细菌;加入S型细菌的DNA后,只有部分R型细菌转化为了S型细菌;加热杀死后的S型细菌已经失去活性,不能繁殖,所以不能使小鼠的体细胞发生转化。4.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D)A.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可以证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B.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可以证明RNA是遗传物质C.DNA分子一条链中的A的数量等于T的数量,C的数量等于G的数量D.DNA复制

5、需要解旋酶和DNA聚合酶解析: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可以证明DNA是遗传物质;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可以证明DNA是遗传物质;DNA分子两条链中的A的数量等于T的数量,C的数量等于G的数量;DNA复制需要解旋酶和DNA聚合酶。5.在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中,赫尔希和蔡斯分别用32P和35S标记噬菌体,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D)A.标记后的32P存在于噬菌体DNA分子的基本骨架中B.标记后的35S存在于噬菌体氨基酸的R基中C.可以用含32P和35S的细菌培养噬菌体使其具有放射性D.用含3H的噬菌体侵染正常的大肠杆菌,大肠杆菌裂解后释放出的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外壳都有放射性解析:标记后的32P存在于

6、噬菌体DNA分子的基本骨架(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排列存在于外侧)中;标记后的35S存在于噬菌体氨基酸的R基中;可以用含32P和35S的细菌培养噬菌体使其具有放射性,噬菌体属于细菌病毒,营寄生生活,原料带标记子代都有标记;用含3H的噬菌体侵染正常的大肠杆菌,大肠杆菌裂解后释放出的噬菌体的DNA有放射性,蛋白质外壳没有放射性。6.下列关于基因和DNA的叙述,正确的是(D)A.海蜇的绿色荧光蛋白基因不能在小鼠体细胞内稳定表达B.人类基因组计划需测定23条染色体上所有基因的碱基排列顺序C.含有100对碱基(腺嘌呤占10%)的DNA分子最多有4100种D.生物体多样性和特异性的物质基础是DNA分子的多样性

7、和特异性解析:人类已经培育出发绿色荧光的转基因小鼠,该小鼠就是导入了海蜇的绿色荧光蛋白基因;人类基因组计划需测定的染色体是24条,即22条常染色体+X染色体+Y染色体;含有100对碱基的DNA分子最多有4100种,但碱基的数量确定的情况下,种类要比4100种少很多。7.用15N同位素标记细菌的DNA分子,再将它们放入含14N的培养基中连续繁殖四代,a、b、c为三种DNA分子:a只含15N,b同时含14N和15N,c只含14N,如下图。下列选项中,这三种DNA分子的比例正确的是(纵坐标为DNA分子个数)(D)解析:用15N同位素标记细菌的DNA分子,再将它们放入含14N的培养基中连续繁殖四代,共

8、产生24=16(个)DNA分子;依据DNA分子的半保留复制,在这16个DNA分子中,有2个DNA分子的一条链含有15N、另一条链含有14N,其余的14个DNA分子的两条链都含14N,因此只含15N的DNA分子数a为0个,同时含14N和13N的DNA分子数b为2个,只含14N的DNA分子数c为14个。8.真核细胞内某基因由1 000对脱氧核苷酸组成,其中碱基A占2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A.该基因一定存在于染色体上B.该基因的一条脱氧核苷酸链中(C+G)/(A+T)为32C.DNA解旋酶能催化该基因水解为多个脱氧核苷酸D.该基因复制3次,需游离的鸟嘌呤脱氧核苷酸2 800个解析:真核细胞内的

9、基因可存在于染色体上,也可存在于线粒体和叶绿体中;在该基因中,A+T+C+G=2 000,A=T=2 00020%=400,则C=G=600,依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可推知,该基因的一条脱氧核苷酸链中(C+G)/ (A+T)=32;DNA解旋酶能催化该基因解旋为两条脱氧核苷酸链;该基因复制3次,需游离的鸟嘌呤脱氧核苷酸数=(23-1)600= 4 200(个)。9.为证明蛋白质和DNA究竟哪一种是遗传物质,赫尔希和蔡斯做了“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下图中亲代噬菌体已用32P标记,A、C中的方框代表大肠杆菌。下列关于本实验及病毒、细菌的有关叙述正确的是(B)A.图中锥形瓶中的培养液是用来培养大肠

10、杆菌的,其内的关键成分中要加入32P标记的无机盐B.若要达到实验目的,还要再设计一组用35S标记噬菌体的实验,两组相互对照,都是实验组C.噬菌体的遗传不遵循基因分离定律,而大肠杆菌的遗传遵循基因分离定律D.若本组实验B(上清液)中出现放射性,则不能证明DNA是遗传物质解析:图中锥形瓶中的培养液是用来培养大肠杆菌的,由于亲代噬菌体已用32P标记,故锥形瓶内的关键成分中不能加入32P标记的无机盐;若要达到实验目的,还要再设计一组用35S标记噬菌体的实验,两组相互对照,都是实验组;噬菌体、大肠杆菌的遗传均不遵循基因分离定律;若本组实验B(上清液)中出现少量放射性,是由于培养时间过长造成的误差,仍能证

11、明噬菌体的DNA是遗传物质。10.在一个双链DNA分子中,碱基总数为m,腺嘌呤数为n,则下列有关结构数目正确的是(D)脱氧核苷酸数=磷酸数=碱基总数=m碱基之间的氢键数为(3m-2n)/2一条链中A+T的数量为nG的数量为m-nA. B. C. D.解析:每个脱氧核苷酸分子含有一分子磷酸、一分子脱氧核糖和一分子碱基,所以脱氧核苷酸数=磷酸数=碱基总数=m;在一个双链DNA分子中,碱基总数为m,腺嘌呤数为n,A和T之间有2个氢键、C和G之间有3个氢键,则碱基之间的氢键数为2n+(m-2n)/23=(3m-2n)/2;双链DNA中,A=T=n,则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一条链中A+T的数量为n;双链

12、DNA分子中,碱基总数为m,腺嘌呤数为n,则A=T=n,则C=G= (m-2n)/2。11.现有一待测核酸样品,经检测后,对碱基个数统计和计算得到下列结果:(A+T)/(G+C)=1,(A+G)/(T+C)=1,根据此结果,该样品(C)A.无法被确定是脱氧核糖核酸还是核糖核酸B.可被确定为双链DNAC.无法被确定是单链DNA还是双链DNAD.可被确定为单链DNA解析:由题干可知,此核酸含有碱基T,不含碱基U,说明该核酸是DNA。该核酸中(A+T)/(G+C)=1,(A+G)/(T+C)=1,则可以推导A=C、G=T。双链DNA分子和单链DNA分子中四种碱基关系均可能是A=C、G=T,因此无法被

13、确定是单链DNA还是双链DNA。12.某DNA分子有500个碱基对,其中含有鸟嘌呤脱氧核糖核苷酸300个。该DNA进行连续复制,经测定,最后一次复制消耗了周围环境中 3 200个腺嘌呤脱氧核糖核苷酸,则该DNA分子共复制了(C)A.3次 B.4次 C.5次 D.6次解析:由题意知,一个DNA分子含有500个碱基对,即1 000个脱氧核糖核苷酸,其中鸟嘌呤脱氧核糖核苷酸为300个,那么该DNA分子中腺嘌呤脱氧核糖核苷酸数为(1 000-3002)2=200(个)。该DNA分子连续复制n次后,根据最后一次复制消耗周围环境中的腺嘌呤脱氧核糖核苷酸数为3 200个,可得下列关系式(2n-2n-1)20

14、0=3 200,解得n=5。13.如图为真核细胞DNA复制过程的模式图。据图分析,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D)A.由图示可知,DNA分子复制的方式是半保留复制B.DNA解旋酶能使双链DNA解开,且需要消耗ATPC.图中引物与相应DNA片段结合符合碱基互补配对原则D.DNA在复制过程中,先全部解旋,后进行半保留复制解析:由图示可知,新合成的DNA分子中都保留了原来DNA分子中的一条链,因此复制的方式是半保留复制;解旋酶能打开双链间的氢键,使双链DNA解开,需要消耗ATP;图中引物与相应DNA片段结合符合碱基互补配对原则;DNA在复制过程中,边解旋边进行半保留复制。14.下图表示真核细胞中三种物质的

15、合成过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C)A.甲和乙过程发生在细胞核中,丙过程发生在细胞质中B.甲过程用到的酶主要是解旋酶和DNA连接酶,乙过程主要用RNA聚合酶C.甲过程和乙过程均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但具体配对方式存在 区别D.丙过程需要用到tRNA作为“运输工具”,tRNA一端游离的三个相邻碱基称为密码子解析:甲和乙过程分别表示DNA复制和转录,主要发生在细胞核中,丙过程表示翻译,发生在细胞质内的核糖体中;甲过程用到的酶主要是解旋酶和DNA聚合酶,乙过程主要用RNA聚合酶;DNA复制时,DNA模板链上的碱基与游离的脱氧核苷酸中的相应碱基互补配对,即甲过程碱基配对方式为AT、GC,转录时DNA模板链

16、上的碱基与mRNA的相应碱基互补配对,即乙过程碱基的配对方式为AU、GC、TA;丙(翻译)过程需要用到tRNA作为运载氨基酸的“运输工具”,tRNA上一端游离的三个相邻碱基可与它所搬运的氨基酸的密码子互补配对,这三个相邻碱基称为反密码子。15.下图表示人体细胞核中某生理过程,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C)A.能催化磷酸二酯键的形成B.与之间有氢键连接C.离开后就是翻译的模板D.处将会发生螺旋化解析:分析图解可知,以DNA分子两条链中一条链为模板合成单链的过程应是转录过程,其中为RNA聚合酶,能使DNA双链解开并催化游离的核糖核苷酸之间形成磷酸二酯键,合成核苷酸链;图中为DNA的一条链,为形成的RN

17、A单链,二者未解开之前有氢键连接;细胞核内刚转录形成RNA单链未经加工还不能成为翻译的模板;转录结束后图中处DNA还要重新双螺旋。16.埃博拉出血热(EBHF)是由EBV(一种丝状单链RNA病毒)引起的,EBV与宿主细胞结合后,将其核酸蛋白复合体释放至细胞质,通过下图途径进行增殖。如直接将EBV的RNA注入人体细胞,则不会引起EBHF。下列推断正确的是(C)A.过程的场所是宿主细胞的核糖体,过程所需的酶可来自宿主 细胞B.过程合成两种物质时所需的氨基酸和tRNA的种类、数量一定 相同C.过程所需嘌呤比例与过程所需嘧啶比例相同D.EBV侵染细胞过程与噬菌体侵染细菌过程相同解析:过程为翻译过程,其

18、发生的场所是宿主细胞的核糖体。EBV与宿主细胞结合后,将其核酸蛋白复合体释放至细胞质,如直接将EBV的RNA注入人体细胞,则不会引起EBHF,可推知过程所需的RNA聚合酶来自EBV;过程翻译形成两种不同的蛋白质,因此所需的氨基酸和tRNA的种类、数量不一定相同;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RNA中嘧啶比例与mRNA中嘌呤比例相同,因此过程所需嘌呤比例与过程所需嘧啶比例相同;根据题干信息“EBV和宿主细胞结合后,需要将核酸蛋白复合体释放至细胞质中,才能进行增殖”可知,EBV侵染细胞过程与噬菌体侵染细菌过程不同。17.如图甲表示某原核细胞中一个基因进行的某项生理活动,图乙是图甲中C部分的放大。若该基因中

19、碱基T为m个,占全部碱基的比值为n。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D)A.图甲显示染色体DNA上的基因正在表达,最终可得到3条相同的多肽链B.图乙所示核苷酸共有5种,与的区别是所含的五碳糖不同C.图乙所产生的上有密码子,其中胞嘧啶至少含有1/(n-2m)D.图甲所示并没有反映出中心法则的所有内容,该过程需要的原料有游离的核糖核苷酸和氨基酸解析:图甲细胞为原核生物,不含染色体;图乙共有8种核苷酸(四种脱氧核苷酸+四种核糖核苷酸);该基因中碱基T为m个,占全部碱基的比值为n,则该基因中碱基总数为m/n,含胞嘧啶数目为(m/n-2m) 1/2=m/2n-m,但无法判断该基因中一条单链上的胞嘧啶数目,因此也无

20、法确定中胞嘧啶数目;图甲所示并没有反映出中心法则的所有内容,转录和翻译需要的原料有游离的核糖核苷酸和氨 基酸。18.真核细胞中的细胞周期蛋白M可促进DNA的复制。细胞中某种特异性siRNA(一种双链RNA)可以导致细胞周期蛋白M的mRNA降解。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A.此种siRNA会使细胞分裂速度加快B.这种特异性siRNA内一定含有氢键C.细胞周期蛋白M可能需进入细胞核发挥作用D.细胞周期蛋白M的合成会受此种siRNA影响解析:细胞中某种特异性siRNA会导致细胞周期蛋白M的mRNA降解,进而影响细胞周期蛋白M的合成,使细胞分裂速度减慢;这种特异性siRNA是一种双链RNA,因此含有氢键;

21、细胞周期蛋白M可促进DNA的复制,而DNA复制的主要场所是细胞核,因此细胞周期蛋白M可能需进入细胞核发挥作用。19.尿嘧啶核糖核苷(简称尿苷)在细胞内可以转化为尿嘧啶核糖核苷酸。如果选用含有3H尿嘧啶核糖核苷的营养液处理活的小肠黏膜层,几小时后检测小肠绒毛,整个小肠黏膜层上均有放射性出现。推测下列与之密切相关的过程是(B)A.DNA复制B.转录C.翻译 D.逆转录解析:本题实际是变相考查了某过程所需原料问题。尿嘧啶核糖核苷可以转化为尿嘧啶核糖核苷酸,小肠绒毛的某种代谢过程用到了尿嘧啶核糖核苷酸,所以该过程的产物为RNA,该过程为转录。20.关于遗传信息的传递描述错误的是(C)A.1957年,克

22、里克提出的中心法则,包括DNA的复制、DNA的转录和RNA的翻译三个过程B.DNA复制的原料是4种脱氧核苷酸,而转录的原料是4种核糖核 苷酸C.转录和翻译在原核细胞中可以同时进行,在真核细胞中不能同时 发生D.翻译时以mRNA为模板,以tRNA充当搬运工,tRNA携带氨基酸通过反密码子与mRNA的密码子配对解析:1957年,克里克提出的中心法则,包括DNA的复制、转录和翻译三个过程;DNA复制是以亲代DNA分子为模板合成子代DNA分子的过程,其原料是4种脱氧核苷酸,而转录是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RNA的过程,其原料是4种核糖核苷酸;原核细胞没有细胞核,转录和翻译在原核细胞中可以同时进行,但

23、在真核细胞的线粒体和叶绿体中也能同时发生;翻译时以mRNA为模板,tRNA携带氨基酸运往核糖体,tRNA上的反密码子能够与mRNA上的密码子互补配对。21.下图是生物体内遗传信息流动的部分过程,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C)A.能合成酶的细胞,均能发生过程B.RNA聚合酶催化过程,其作用底物为RNAC.过程中,一个核糖体上可结合两个tRNAD.过程发生在核糖体中,不需要酶的参与解析:不进行分裂的细胞不会发生DNA复制即过程。RNA聚合酶催化转录(过程),其作用底物为DNA。过程为翻译,根据教材必修二P66蛋白质合成过程图解可知,一个核糖体上可结合两个tRNA。翻译(蛋白质的合成过程)发生在核糖体中

24、,蛋白质的合成需要酶的参与。22.下图是人体内苯丙氨酸与酪氨酸代谢的部分途径,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B)A.基因一般不会同时出现在人体内的同一个细胞中B.当人体衰老时,因酶的活性降低而导致头发变白C.苯丙酮尿症的患者会因为黑色素不能合成同时患上白化病D.基因的功能说明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从而控制生物的 性状解析:人体内的不同细胞含有相同的基因;当人体衰老时,因酶的活性降低而导致头发变白;酪氨酸不一定从苯丙氨酸转化而来,可以从食物中获得,苯丙酮尿症患者不一定患白化病;基因的功能说明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从而控制生物的性状,的功能说明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的性状。23.如图表示了真核细

25、胞中遗传信息的传递方向,有关说法错误的是(B)A.真核细胞的核仁与rRNA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B.遗传信息传递规律中心法则,是美国生物学家沃森1957年首先提出的C.也能在线粒体和叶绿体中进行D.一条mRNA可相继与多个核糖体结合,加快了翻译的速率解析:真核细胞的核仁与rRNA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中心法则是美国生物学家克里克1957年首先提出的,内容为遗传信息的复制和表达过程。也能在线粒体和叶绿体中进行。一条mRNA可相继与多个核糖体结合,提高了翻译的速率。24.下列与图示内容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D)A.若图一的中A占23%,U占25%,则相应的双链DNA片段中A占24%B.正

26、常情况下,图三所示过程可在动植物细胞中发生的是C.劳氏病毒能引起癌症,它能产生催化过程的酶D.图二所示过程相当于图三的过程,需要DNA聚合酶的催化解析:图一的代表mRNA,在mRNA中,A占23%、U占25%,则A+U=48%,由此可推知,DNA分子中A+T=48%,所以,A=T=24%;图三的过程在动植物细胞中都能发生,而过程只能发生在被RNA病毒感染的生物体细胞内;图二表示的翻译过程,相当于图三的过程,需要催化氨基酸脱水缩合的酶的作用,而DNA聚合酶催化的是DNA的复制。25.下列关于DNA、染色体、基因的关系的叙述,其中不正确的是(B)A.每条染色体有一个DNA分子,经复制每条染色单体上

27、有一个DNA 分子B.基因在DNA分子双链上成对存在C.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D.染色体主要由DNA和蛋白质构成,每条染色体上有许多基因解析:每条染色体有一个DNA分子,复制后每条染色单体上有一个DNA分子;基因在同源染色体上成对存在;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染色体主要由DNA和蛋白质构成,每条染色体上有许多基因。二、非选择题(共5小题,共50分)26.(10分)1952年,赫尔希和蔡斯完成了著名的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有力地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该实验包括4个步骤:噬菌体侵染细菌用35S和32P分别标记T2噬菌体放射性检测离心分离(1)该实验步骤的正确顺序是 。A. B.C. D.

28、(2)该实验分别用32P和35S标记T2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在图甲中标记元素所在部位依次是 。(3)若测定放射性同位素主要分布在图乙中离心管的上清液中,则获得该实验中的噬菌体的培养方法是 。A.用含35S的培养基直接培养噬菌体B.用含32P的培养基直接培养噬菌体C.用含35S的培养基培养细菌,再用此细菌培养噬菌体D.用含32P的培养基培养细菌,再用此细菌培养噬菌体(4)图乙中锥形瓶内的营养成分是用来培养 的。若用未标记的噬菌体侵染35S标记的细菌,则适宜时间离心后试管中的放射性主要存在于 中;若用15N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细菌,则适宜时间离心后,试管中的放射性存在于中。解析:(1)T2

29、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步骤的正确顺序是用35S和32P分别标记T2噬菌体,噬菌体侵染细菌,离心分离,放射性检测。(2)用32P标记DNA的,用35S标记蛋白质的。(3)若要测定的上清液放射性高,则应让35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大肠杆菌,此实验中该噬菌体获得的方法是:先用含35S的培养基培养细菌,再用此细菌培养噬菌体,从而得到35S标记的噬菌体。(4)图乙中锥形瓶内的营养成分是用来培养大肠杆菌的,若用未标记的噬菌体侵染35S标记的细菌,则适宜时间离心后,试管中的放射性主要存在于沉淀物中;若用15N标记噬菌体,蛋白质外壳和DNA均被标记,所以离心后上清液和沉淀物中均出现放射性。答案:(除标注外

30、,每空2分)(1)C(2)(3)C(4)大肠杆菌(1分)沉淀物(1分)上清液和沉淀物27.(10分)细胞生物都以DNA作为遗传物质,这是细胞具有统一性的证据之一。请回答:(1)19世纪,人们发现了染色体在细胞遗传中的重要作用。在研究染色体的组成成分时,科学家发现染色体主要含有DNA和蛋白质。在同一生物不同细胞的染色体中,含量较为稳定的是 。(2)DNA的特殊结构适合作遗传物质。DNA双螺旋结构内部碱基对排列顺序代表着 ,碱基排列顺序的千变万化构成了DNA分子的 。(3)DNA的复制需要 (酶),其合成场所是 ,从合成场所到达作用部位,共穿过 层膜结构。(4)下列表示DNA复制的有关图示,ABC

31、表示大肠杆菌的DNA复制过程,DEF表示哺乳动物的DNA分子复制过程。图中黑点表示复制起点,“”表示复制方向。若A中含有48 502个碱基对,此DNA分子复制约需30 s,而实际上只需约16 s,根据AC图分析,这是因为。哺乳动物体细胞中的DNA分子展开可达2 m,若按单起点单向复制,至少8 h,而实际上只需约6 h,根据DF图分析,这是因为 。AF图均有以下特点:延伸的子链紧跟着解旋酶,这说明DNA分子复制是 。(5)经分离得到X、Y两种未知菌种,分析其DNA的碱基组成,发现X菌的腺嘌呤含量为15%,而Y菌的胞嘧啶含量为42%。可以推知两菌种中耐热性较强的是 。解析:(1)不同细胞中的DNA

32、保持稳定,而蛋白质则不断合成或不断分解,其含量和种类在不断变化中。(2)DNA双螺旋结构内部碱基对的排列顺序代表遗传信息,其排列顺序千变万化,说明遗传信息具有多样性。(3)DNA复制时需要解旋酶和DNA聚合酶,它们的本质都是蛋白质,都是在核糖体上合成;其合成后通过核孔进入细胞核发挥作用,穿膜的层数为0。(4)根据图ABC大肠杆菌的DNA复制过程可知其复制是双向进行的,因此可缩短复制的时间。根据DF图分析可知,D图中有3个复制起点,即真核细胞中DNA复制是多起点双向复制,故能明显缩短DNA复制所需的时间。AF图表明,延伸的子链紧跟着解旋酶,这说明DNA分子复制是边解旋边复制。(5)DNA分子中,

33、A与T碱基对之间有2个氢键,G与C碱基对之间有3个氢键,Y菌的氢键数目多,故其热稳定性高。答案:(每空1分)(1)DNA(2)遗传信息多样性(3)解旋酶、DNA聚合酶核糖体0(4)复制是双向进行的从多个起点双向复制边解旋边复制(5)Y菌28.(5分)含有32P或31P的磷酸,两者化学性质几乎相同,都可能参与DNA分子的组成,但32P比31P质量大。现在将某哺乳动物的细胞放在含有31P磷酸的培养基中,连续培养数代后得到G0代细胞。然后将G0代细胞移至含有32P磷酸的培养基中培养,经过第一、二次细胞分裂后,分别得到G1、G2代细胞。再从G0、G1、G2代细胞中提取DNA,经密度梯度离心后得到结果如

34、下图。由于DNA分子质量不同,因此在离心管内的分布不同。若分别表示轻、中、重3种DNA分子的位置。请回答:(1)G1代DNA离心后的情况是图中的 。(填试管代号)(2)G2代在3条带中DNA数的比例为 。(3)图中带中DNA分子所含的同位素磷是 。(4)上述实验结果证明DNA分子的复制是。DNA的自我复制使生物的 保持相对稳定。解析:DNA分子中两条DNA链中都是31P的相对分子质量小,分布在试管的上方“轻”的位置,为试管中位置;DNA分子中若一条链是31P、另一条链是32P,DNA的相对分子质量处于中间,分布在试管的“中”的位置,为试管中位置;DNA分子中的两条链都是32P,DNA的相对分子

35、质量大,DNA分子在试管的下方“重”的位置,为试管中位置。(1)G1是将G0代细胞移至含有32P磷酸的培养基中培养,细胞分裂一次获得的,2个DNA分子中都是一条链是31P、另一条链是32P,分布在试管的“中”的位置。(2)G2是将G0代细胞移至含有32P磷酸的培养基中培养,经过第2次细胞分裂后获得的,其中两个DNA分子,一条链是31P、另一条链是32P,分布在试管的“中”的位置,另两个DNA分子两条链都是32P,分布在试管的下方“重”的位置。即G2DNA分子分布在试管的“中”的位置和“重”的位置,且比例是11,试管的上方“轻”的位置无DNA分子的条带分布,因此G2代在3条带中DNA数的比例为0

36、11。(3)G2是将G0代细胞移至含有32P磷酸的培养基中培养,经过第2次细胞分裂后获得的,其中两个DNA分子中,一个DNA分子一条链是31P、另一条链是32P,分布在试管的“中”的位置,另两个DNA分子两条链都是32P,因此图中带中DNA分子所含的同位素磷是31P和32P。(4)实验结果证明DNA的复制方式是半保留复制的方式;DNA的自我复制能使生物的遗传特性保持相对稳定。答案:(每空1分)(1)B(2)011(3)31P和32P(4)半保留复制遗传特性29.(12分)请根据所学DNA的结构和复制的相关知识,回答有关问题。(1)DNA分子双螺旋结构的主要特点是:DNA分子是由2条链组成的,这

37、两条链按 方式盘旋成双螺旋结构。DNA分子中的 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碱基排列在内侧。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 连接成碱基对。DNA的遗传信息蕴藏在4种碱基的 之中。(2)DNA的复制发生的时期是 。DNA分子复制需要 、原料、能量、酶等条件。将单个的脱氧核苷酸连接成DNA分子的主要的酶是 。(3)图示说明DNA的复制具有的特点。(4)基因与DNA的关系是 。解析:(1)DNA分子是由两条链组成的,这两条链按反向平行方式盘旋成双螺旋结构。DNA分子中的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碱基排列在内侧。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连接成碱基对。DNA的4种碱基的排列顺序代表遗传

38、信息。(2)DNA的复制发生在有丝分裂间期、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DNA分子复制需要模板、原料、能量、酶等条件。DNA聚合酶将单个的脱氧核苷酸连接成DNA分子。(3)图示说明DNA的复制具有半保留复制、边解旋边复制的特点。(4)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答案:(除标注外,每空1分)(1)反向平行脱氧核糖和磷酸氢键排列顺序(2)有丝分裂间期、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2分)模板DNA聚 合酶(3)半保留复制、边解旋边复制(2分)(4)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2分)30.(13分)下图为生物体中遗传信息的表达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涉及的遗传信息传递方向为 (以流程图的

39、形式表示)。(2)图甲所示的生理过程是 ,模板是 ,所需要的原料是。(3)图乙所示的生理过程是 ,以 为模板,通过发挥作用使该过程停止。(4)图乙中结构是 ,其种类有 种,其上的3个碱基(UGA)称为 。(5)若图甲形成的c链中,G和C碱基分别占全部碱基的16%和32%,那么a、b链中胞嘧啶占全部碱基的比例是。(6)某蛋白质分子含2条肽链共198个氨基酸,则至少需要DNA上个碱基决定。解析:(1)图甲是转录过程,图乙是翻译过程,遗传信息流:DNAmRNA蛋白质。(2)图甲所示的生理过程是转录,模板是DNA的一条链,所需要的原料是4种核糖核苷酸。(3)图乙所示的生理过程是翻译,以mRNA为模板,通过终止密码子发挥作用使该过程停止。(4)图乙中结构是tRNA,其种类有61种,其上的3个碱基(UGA)称为反密码子。(5)若图甲形成的c链(RNA)中,G和C碱基分别占全部碱基的16%和32%,G+C=48%,和DNA的一条链中及整个DNA分子中G+C的含量是相同的,DNA中G和C的含量是相同的,那么a、b链中胞嘧啶占全部碱基的比例是24%。(6)氨基酸和DNA碱基比例是16,所以1986=1 188。答案:(除标注外,每空1分)(1)DNAmRNA蛋白质(2)转录DNA的一条链(a链)4种核糖核苷酸(3)翻译mRNA终止密码子(4)tRNA61反密码子(5)24%(6)1 188(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