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二年级上册语文素材经典国学诵读七_人教部编版.doc

上传人:a**** 文档编号:75085 上传时间:2025-10-3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年级上册语文素材经典国学诵读七_人教部编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二年级上册语文素材经典国学诵读七_人教部编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二年级上册语文素材经典国学诵读七_人教部编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二年级上册经典国学诵读七(一)国学片段词对赋,懒对勤。类聚对群分。鸾箫对凤笛,带草对香芸。燕许笔,韩柳文。旧话对新闻。赫赫周南仲,翮翮晋右军。我是小助手 词、赋:文体的一种。 带草:一种草,叶长尺余,十分坚韧,人们叫它作“康成书带”。 燕许笔:唐张说封为燕国公,苏颋封为许国公,二人以文章名世,时人称大手笔。 韩柳文:韩愈、柳宗元的文章。 赫赫:威武的样子。 翮:一作翩翩,风流潇洒的样子。 晋右军:晋朝王羲之,著名书法家。他曾做过右军将军,所以人们称他为王右军。我是小翻译 词和赋相对,懒惰和勤劳相对,以类别相聚和以群体分拨相对,箫和笛相对,带草和香芸相对。燕国公和许国公的文笔,韩愈柳宗元的文章。

2、旧时的话语对新鲜的见闻。周南仲威风凛凛,晋右军风度翩翩。考考你的智慧1.写一写下面字的反义词。懒( ) 聚( ) 旧( )2.给下面的加点字词选择正确的解释。(1)旧话对新闻。( )A.是指通过报纸、电台、广播、电视台、互联网等媒体途径所传播的信息的一种称谓。 B.新鲜的见闻(2)爷爷每天晚上都准时看新闻联播。( )A.是指通过报纸、电台、广播、电视台、互联网等媒体途径所传播的信息的一种称谓。 B.新鲜的见闻3.分别写出下面的人物。“韩柳”分别指的是什么人?“晋右军”指的是谁? 4.查一查资料,写一写“唐宋八大家”分别指的是哪些人?弘扬传统文化王羲之教育儿子苦练书法王右丞即王羲之,因为他做过右

3、军将军,所以人们称他为王右军。王羲之是晋朝有名的大书法家。他练字的时候,非常勤奋,在走路和休息的时候,老是用手指在自己身上一横一竖地写着,琢磨字体。日子久了,他把衣服都划破了。他每天练完字都要到门前的池塘里去洗笔砚。日子久了,池塘里的水都变成黑的了。王羲之的儿子王献之练字也像父亲一样专心。有一天,王献之正在练字,他父亲悄悄地走到他背后,猛地拔他手里的笔,没想到竟没有拔掉,原来,他的注意力很集中,笔握得很紧。王献之练了几年字,渐渐有些不耐烦了,就问他父亲:“爸爸,写字有秘诀吗?”父亲听了儿子的话,就叫人抬了十八口大缸来,缸里装满了水。他对儿子说:“你只要把这十八口缸里的水全写完了,就知道写字的秘

4、诀在哪里了。”王献之听了父亲的话,全明白了。从此,他就不分白天黑夜地勤学苦练,终于也成了著名的书法家。(二)国学片段卑对长,季对昆。永巷对长门。山亭对水阁,旅舍对军屯。扬子渡,谢公墩。德重对年尊。承乾对出震,叠坎对重坤。我是小助手季:弟弟 昆:哥哥 永巷:宫中长巷。 长门:汉宫名。 山亭:山上的亭子。 水阁:靠近水的楼阁。 旅舍:旅馆。 军屯:驻屯的军队。 扬子渡:古津渡名。 谢公墩:山名。 年尊:年纪大。 承乾:继体为君。 震:雷声,有发号施令的意思。 出震:皇帝发号令。我是小翻译卑下和年长相对,弟弟和哥哥相对。永巷和长门相对。山中的亭子和靠水的楼阁相对,旅馆和军队相对。有个叫扬子的渡口,还

5、有谢公的山名。品德贵重和年纪尊老相对。承乾和出震相对,叠坎和重坤相对。考考你的智慧1.解释下面字词的意思。季: 昆: 山亭: 水阁: 2.给下面的加点字注上正确的读音。卑对长( ) 永巷对长门( ) 德重对年尊( ) 叠坎对重坤( )3.用自己的话解释一下下面成语的意思。德高望重: 山亭水榭: 4.我们应该尊敬长辈,爱护比自己幼小的弟弟妹妹,说一说,你在生活中是如何尊老爱幼的?弘扬传统文化司马相如作长门赋汉武帝的皇后陈阿娇失宠,被汉武帝囚禁了起来,陈阿娇身在长门宫,终日以泪洗面,随后,为了让汉武帝股念旧情,她想出了一个办法,她让一个心腹太监,携带了千斤黄金,让司马相如为自己赋了一首诗长门赋,诉说她深居长门的幽怨之情。这篇赋描写了陈阿娇一个人在深宫徘徊时的神情恍惚,郁郁寡欢,为人们塑造了一个寂寞、孤独的形象。司马相如的长门赋,文采飞扬又丝丝入扣,读来让人感人至深。然而帝王无情,司马相如的神笔也没有挽回汉武帝的心。参考答案(一)1.勤 散 新2.(1)B (2)A3.韩柳指的是韩愈、柳宗元,晋右军指的是晋朝的王羲之,著名书法家。(二)1.弟弟 哥哥 山上的亭子 靠近水的楼阁2.zhng xing zhng chng3. 道德高尚,名望很大。山中的亭子和靠水的楼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语文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