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效作业10 辽夏金元的统治 一、选择题1契丹人建立的政权在下图的()AA处 BB处CC处DD处B【解析】契丹人建立的是辽,位于现在的内蒙古和东北地区,故B处是辽所在地区,故选B项;A处都城是东京,是当时北宋所在地区,排除A项;C处是位于西北部的西夏,排除C项;D处是吐蕃,即现在的西藏地区,排除D项。2辽太宗时,因境内汉族人口日增,原有职官过于简单,故设置两套官僚机构,以汉制待汉人。这套汉制官僚系统称()A北面官B南面官C猛安谋克D文官体制【解析】辽朝的职官设置分为南、北面官。北面官负责契丹等游牧民族事务,南面官负责以汉人为主的农耕民族事务,故选B项。B3金世宗开设女真进士科,倡导学习论语孟子
2、春秋等典籍,同时又下令禁止女真人改易汉姓,要求宫中卫士学习女真语。上述措施的共同作用是()A激化了女真与汉族的矛盾B维护了女真贵族的统治C推动了“三教合一”进程D削弱了女真人的凝聚力B【解析】材料表明金世宗推动学习汉族文化,同时又保留民族文化,这维护了女真贵族的统治,故选B项。学习汉族文化,有助于缓和矛盾,故排除A项;题干信息只是学习儒家文化,不涉及“三教合一”,故排除C项;保留民族文化有助于增强凝聚力,故排除D项。4宋嘉祐元年(1056年),西夏派遣到宋朝的告哀使者是祖儒嵬名聿则(党项人)和庆唐徐舜卿(汉人),其中祖儒、庆唐为蕃号官称。这说明当时()A蕃号官称并非党项人所专授B党项人可以兼任
3、汉官C西夏的官制与宋有一定差异D西夏政权掌握在汉人手中【解析】汉人能有蕃号官称,这说明蕃号官称并非党项人所专授,故选A项。A51170年,南宋范成大出使金朝,所撰燕宾馆诗中说:“苦寒不似东篱下,雪满西山把菊看。”自注:“至是适以重阳,虏重此节,以其日祭天,伴使把菊酌酒相劝。”从中可以得知()A南方人不适应北方的气候B金朝对南宋使臣极为尊重C重阳节赏菊习俗源于女真D女真族吸收了中原的文化D【解析】少数民族在其封建化过程中会积极吸取中原先进文化。题干材料“菊”和“重阳”是核心。无论是诗中的“菊花”还是自注里的“重阳”,都表明了女真族对重阳节的重视和在重阳节的风俗习惯(如材料中的登高、祭天、赏菊、饮
4、酒等)A不符合材料主旨,B不符合史实且材料也未提及。重阳节起源于战国,逐渐由中原传入少数民族地区,所以C也不正确。6南宋末年的名臣文天祥在正气歌中写道:“或为渡江楫,慷慨吞胡羯。”其中的“胡羯”指的是()A蒙古人B女真人C契丹人D匈奴人【解析】元朝由蒙古人所建。1276年,元军占领南宋都城临安。1279年,元军击败南宋余部,完成统一。南宋宰相文天祥被俘,坚拒劝降,后来在大都从容就义,故选A项。A7公元10世纪到13世纪是继三国两晋南北朝之后又一个北方少数民族活跃的时期,少数民族政权在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下面是某校学生用列表法梳理知识时制作的表格,由上到下应依次填写的是()A契
5、丹、党项、女真、蒙古B鲜卑、女真、蒙古、满洲C契丹、吐蕃、女真、满洲D鲜卑、女真、党项、蒙古A【解析】916年建国,实行南、北面官制度的是辽政权,建立辽的少数民族是契丹;政权都兴庆的是西夏政权,建立西夏的少数民族是党项;与南宋长期对峙的是金政权,建立金的少数民族是女真;完成统一,创制文字,进行了制度创新的是蒙古族建立的元朝。8元朝疆域和唐朝疆域相比,变动方位最大的是()A西南部B西北部C东北部D南部【解析】元朝时期,由直属中央政府的宣政院管理西藏,故选A项。A9元史载:“元制,设急递铺,以达四方文书之往来,其所系至重大都设置总急递铺提领所凡铺卒皆腰革带,悬铃,持枪,扶雨衣,赍(携带)文书以行。
6、”以下对该机构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维持地方治安B巩固统一帝国C转运地方财赋D抑制武将势力B【解析】急递铺虽然有利于维持地方秩序,但不是其最主要的作用,故A项错误;由题干中的“以达四方文书之往来,其所系至重”可知该机构的设置主要是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巩固统治,故B项正确;急递铺的功能以政治功能为主,故C项错误;抑制武将势力是宋朝的国策,故D项错误。10据统计,镇守云南的将官在元史有传者共有100人,其中蒙古31人,色目(元朝时中国西部民族的统称)32人,汉人及其他民族37人。仕宦云南的官吏在元史中共有79传、100人,占元史列传的七分之一。这表明元朝时()A科举制度稳定发展B民族交融程度
7、加深C重视对西南边疆的管理D地方行政体制发生变革C【解析】材料说明元朝设置了大量镇守云南与仕宦云南的官吏,说明元朝重视对云南边疆的管理,故选C项;元朝初年曾废除科举制,因而元朝科举制度并未稳定发展,且材料中未对出任镇守云南与仕宦云南的官吏的选拔方式进行说明,排除A项;材料中第一句话表明出任镇守云南的将官中有蒙古人、色目人,也有汉人及其他民族,这会加深民族交融,但材料第二句话仅体现仕宦云南的官吏较多,没有体现民族交融,因而B项仅适合第一层材料,排除B项;材料仅体现元朝设置了大量镇守云南与仕宦云南的官吏,没有涉及地方行政体制的内容,排除D项。二、非选择题11一个国家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与历史传承和
8、文化传统密切相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8分)材料一 国朝土宇旷远,诸民相杂,俗既不同,论难遽定。考之前代,北方奄有中夏,必行汉法,可以长久。故后魏、辽、金历年最多,其他不能实用汉法,皆乱亡相继。在陛下笃信而坚守之,不杂小人,不营小利,不责近效,不恤浮言,则天下之心庶几可得,而致治之功庶几可成也!许衡时务五事立国规模材料二 元朝的政治体制呈现出鲜明的二元色彩,即所谓“既行汉法,又存国俗”。在用人政策上,元朝统治者心目中的民族偏见根深蒂固。摘编自张帆元朝的特性蒙元史若干问题的思考汉唐帝国是转瞬即逝的,元朝以前的中国历史,包括汉、唐在内,本质上属于“小中国”。到了元朝,加上之前辽、金等北方民族政
9、权的影响,中国才变成了“大中国”。元之后“大中国”变成了常态。摘编自日杉山正明疾驰的草原征服者:辽 西夏 金元(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元朝统治者采用“汉法”的原因及其会遇到的困难。(10分)(2)指出材料二中元朝带有偏见的民族政策。列举元政府对西南和东南地区管辖的措施,说明材料二中的“元之后大中国变成了常态”。(8分)【答案】(1)原因:统治区域广阔,民族众多,各地风俗不同,采用“汉法”有利于巩固统治;吸取其他政权的经验教训;汉族拥有先进的思想与哲学,有深厚的文化底蕴,能同化各民族。(6分)困难:旧贵族和守旧势力的反对;本民族人民接受的程度等。(4分)(2)政策:实行四等人制。(2
10、分)西南:设宣政院,西藏正式成为元朝行政区;东南:在澎湖设巡检司,经略台湾。(每个方位的措施和地点各2分,每个方位4分,共6分)一、选择题1观察并分析下表,概括1014世纪中国历史发展趋势的主要特征是()BA少数民族政权占主导B从政权并立到国家统一C形成了二元统治结构D少数民族的封建化加快【解析】由材料信息可以看出,由“辽”“西夏”“金”等民族政权的并立到元的统一,说明从政权并立到国家统一的特点,故选B。2金史记载:“赞曰:章宗在位二十年,承世宗治平日久,宇内小康,乃正礼乐,修刑法,定官制,典章文物粲然成一代治规亦可谓有志于治者矣。”这表明金章宗()A完善了金朝典章制度B开始推行内阁制度C治国
11、理政不如金世宗D照搬金世宗时的律令【解析】由材料中的“乃正礼乐,修刑法,定官制,典章文物粲然成一代治规亦可谓有志于治者矣”可看出金章宗从礼乐、刑法、官制等方面着手,建立起具有自己特色的治国理政思路,故A项正确。A3空间观念是历史学习的一项基本能力素养。元史载:“国家置中书省以治内,分行省以治外。”从历史空间上来看,这里的“内”是指()A大都周围的河北、山西、山东B蒙古汗国初建时的斡难河源一带C女真部落活动的东北地区D淮水以南原南宋统治区A【解析】依据所学,元朝中书省直接管辖今天的河北、山西、山东地区,故A项正确;蒙古汗国初建时的斡难河源一带主要是岭北行省管辖,故B项错误;女真部落活动的东北地区
12、主要是辽阳行省管辖,故C项错误;淮水以南原南宋统治区主要是江浙行省等管辖,故D项错误。二、非选择题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8分)材料一 契丹族在北方崛起,当时的契丹实行的还是游牧民族的部族制,事简职专,官制朴实。契丹从后晋石敬瑭手中取得燕云十六州,俘获了大量以农业文化为主的汉人,为了发挥汉人所长,史载“至于太宗,兼制中国,官分南北,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至此,南北双轨制运行下的“蕃汉分治”便以国策确立下来,并为有辽一代所沿用。有辽一代,北方草原树海中出现了许多农田区;北部边疆得到开发和巩固。宋辽时期,我国的封建制度开始向边疆地区传播。辽朝在汉族先进文化的浸润下,也开始向封建社会过
13、渡摘编自田泽斌中国古代史材料二 完颜阿骨打称帝前,突破血缘关系,规定以户为计算单位,以300户为一谋克,设百夫长为首领。十谋克为一猛安,设千夫长为首领。这是“壮者皆兵”“兵民合一”的制度。猛安谋克既是军事组织,又是地方行政组织,是一种“寓兵于民”制度。这种制度既保持了本民族传统又兼顾了新贵族利益,为整个国家开创了稳定的系统管理体系。摘编自剑桥中国辽西夏金元史等(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分析契丹采取南北双轨制行政体系的主要原因,说明契丹实行南北双轨制行政体系的历史作用。(12分)(2)根据材料二,概括猛安谋克制的特点,并分析猛安谋克制的历史作用。(6分)【答案】(1)原因:各族间经济文化差异大;汉族人口众多,文化先进;民族矛盾尖锐;维护统治的需要。(6分,每点2分,写出3点即可)作用:有利于恢复农业生产,安定民心;推动契丹社会封建化进程;促进了民族大交融;加快了北部边疆的开发;为后世制度改革提供借鉴。(6分,每点2分,写出3点即可)(2)特点:既是军事组织又是行政组织;兵民合一(或寓兵于民,或全民皆兵)。(2分)作用:保持了女真族的历史传统,又兼顾了军功新贵族利益;提高了军事实力,为灭辽和北宋奠定了基础;开创了金政权稳定的管理体系,促进了女真族社会的发展。(4分,每点2分,写出2点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