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3届高考语文第一轮总复习课件(人教版):文言文阅读4.ppt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742693 上传时间:2024-05-30 格式:PPT 页数:17 大小:37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届高考语文第一轮总复习课件(人教版):文言文阅读4.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2013届高考语文第一轮总复习课件(人教版):文言文阅读4.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2013届高考语文第一轮总复习课件(人教版):文言文阅读4.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2013届高考语文第一轮总复习课件(人教版):文言文阅读4.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2013届高考语文第一轮总复习课件(人教版):文言文阅读4.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2013届高考语文第一轮总复习课件(人教版):文言文阅读4.ppt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2013届高考语文第一轮总复习课件(人教版):文言文阅读4.ppt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2013届高考语文第一轮总复习课件(人教版):文言文阅读4.ppt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2013届高考语文第一轮总复习课件(人教版):文言文阅读4.ppt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2013届高考语文第一轮总复习课件(人教版):文言文阅读4.ppt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2013届高考语文第一轮总复习课件(人教版):文言文阅读4.ppt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2013届高考语文第一轮总复习课件(人教版):文言文阅读4.ppt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2013届高考语文第一轮总复习课件(人教版):文言文阅读4.ppt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2013届高考语文第一轮总复习课件(人教版):文言文阅读4.ppt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2013届高考语文第一轮总复习课件(人教版):文言文阅读4.ppt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2013届高考语文第一轮总复习课件(人教版):文言文阅读4.ppt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2013届高考语文第一轮总复习课件(人教版):文言文阅读4.ppt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4讲文言断句与翻译考纲对本考点的要求是“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和“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B。“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可以分两层意思理解:第一,“不同的句式”,主要包括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主谓倒装)、省略句和文言文固定结构。第二,“不同的用法”,主要指词类活用。文言文中,词语的用法非常灵活,一个词往往会有多种词性,有的词还会在特定语境下临时活用。活用形式主要有名词的活用、形容词的活用和动词的活用。有时,活用后呈现使动、意动、为动现象。“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意思为该句子在语段和篇章中的意思,因此除了翻译出句子意思之外,还要补足省略掉的成分,这

2、样方为真正的“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考试说明里关于这两点涉及的知识点虽然多,但是近三年来浙江省高考卷考查形式主要是两种,即断句和翻译文中的句子,并且赋分也已经基本稳定。请看近三年浙江高考断句和翻译题的情况:年份翻译断句20112句7分3分20102句6分3分20092句6分无考试时要求翻译的句子都是来自文言文阅读的选文,这就为理解句意提供了完整的语言环境。所选句子一般包含特殊句式或词类活用的情况,但是难度适中,句中出现的虚词和实词的难度也不会太大,解题时必须要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段”甚至“句不离篇”的原则。特别要指出的是,对于句子里省略掉的成分一定要补充完整和恰当。给文言文断句是文言文阅读

3、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学生必须具备的一种能力,更是考查学生文言文阅读能力的一种好方法。断句这种形式,还因具有考查知识的丰富性、考查能力的多样性、考查方式的灵活性和训练的可操作性等特点而具有很强的生命力,近三年高考出现了两次。2010、2011年的断句语段都是从文言文阅读的选文中抽去一部分。如此一来,能否准确地断句也就影响到了对整篇文章的理解。这种出题方式由于紧扣文言阅读材料,使试卷整体性更强,因此,在接下来的高考中,预计还会如此进行。一、文言句式例释1判断句现代汉语的判断句一般在主谓之间用判断动词“是”表判断的。但在古汉语里,“是”多作代词用,而表判断的绝大多数是借助语气词。判断句的主要形式有

4、以下几种。动词宾语前置宾语放在动词前面(1)用“者也”表判断。灭六国者六国也。(六国论)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廉颇蔺相如列传)(2)句末用“者也”表判断。即今之傫然在墓者也。(五人墓碑记)(3)用“者”或“也”表判断。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游褒禅山记)项脊轩,旧南阁子也。(项脊轩志)(4)用动词“为”或判断词“是”表判断。我为赵将。(廉颇蔺相如列传)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鸿门宴)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木兰辞)(5)用“即”“乃”“则”“皆”等副词表示肯定判断,兼加强语气,用“非”表示否定判断。颜佩韦、杨念如、马杰、沈扬、周文元,即今之傫然在墓者也。(五人墓碑记)

5、此乃臣效命之秋也。(魏公子列传)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六国论)(6)无标志判断句。文言文中的判断句有的没有任何标志,直接由名词作出判断。此亡秦之续耳。(鸿门宴)判断句中谓语前出现的“是”一般都不是判断词,而是指示代词,作判断句的主语,而有些判断句中的“是”也并非都不表示判断,“是”在先秦古汉语中少作判断词,在汉以后作判断词才多了起来。2被动句所谓被动,是指主语与谓语之间的关系是被动关系,很少直接用现代汉语的“被”。主要形式有以下几种。(1)用“为”或“为所”表被动。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六国论)(2)用“被”表被动。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丙寅三月之望。(五人墓碑记)(3)用“见”或“见于”表被动。是以见放。(渔父)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廉颇蔺相如列传)(4)用“于”或“受于”表被动。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廉颇蔺相如列传)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从,受制于人。(赤壁之战)(5)无词语标志的被动句。这是指没有被动词的被动句,为意念上的被动。屈原放逐,乃赋离骚。(报任安书)洎牧以谗诛。(六国论)予羁縻不得还。(指南录后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