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江苏省镇江市八年级语文下册第4课马说复习专题无答案苏教版.docx

上传人:a**** 文档编号:74010 上传时间:2025-10-31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6.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镇江市八年级语文下册第4课马说复习专题无答案苏教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江苏省镇江市八年级语文下册第4课马说复习专题无答案苏教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复习专题 一实词与虚词 辱: 骈死: 不以千里称也: 或: 食(s): 是马也: 外见: 且: 欲: 等: 辱:指受屈辱而埋没才能 骈死:并列而死。骈,两马并驾,引申为一起。 不以千里称也:把。 或:有时 食(s):通“饲”,喂养。 是马也:这样,指示代词。 外见:表现在外面 见:通“现”,表现;显现。 且:犹,尚且。 欲:想要。 等:等同,一样。 不可得: 安: 策: 策: 以其道: 材: 鸣之: 其(1): 其(2): 虽:故虽有名马 虽:虽有千里之能n 不可得:都做不到。 得,能,表示客观条件允许。 n 安:怎么,哪里,疑问代词。 n 策:鞭打,名词活用作动词。 n 策:马鞭;鞭子。n

2、 以其道:按照(驱使千里马的)办法n 材:通“ 才 ”,才能。 n 鸣之:无意义。 n 其(1):难道,表反问语气。n 其(2):恐怕,表推测 n 虽:故虽有名马 (即使)n 虽:虽有千里之能(虽然)n 二内容复习n 1、马说的作者是朝n 2、马说的体裁是我国文言文中的一种议论文体“”,它一般用_n 3、本文主要写作方法是_n 4、马说围绕着“_”这一中心逐层展开论述。开头说_ 中间揭示,最后。n 5、千里马的才能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作者认为对“千里马”的摧残、埋没体现在、对食马者进行强烈讽刺的句子是: 、伯乐指: 千里马指:食马者是指:8、食马者的愚蠢无知表现是:9、根据文意,正确对待千里马的方法是:10、马说一文借古代伯乐和千里马的故事为喻,抨击了当时的“食马者”、“不知马”的错误行为。但韩愈并没有从正面阐明应该怎么做。参照选文的第三段,你觉得作者主张怎样对待像“千里马”那样的人才?n 主题 全文寄托了作者的怀才不遇的愤懑不平之情,并对统治者埋没人才、摧残人才,进行猛烈的抨击。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语文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