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主备人:匡立庆 审核人:刘晓【教学目标】 1 能熟练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作者在文中所寄予的思想感情;2 在反复诵读中体会文中的意境和独具魅力的语言;3 根据自己的经历,借鉴文本的表达技巧,能够写出情景交融的文段。 【教学重难点】 1、突出朗读,强调合作,注重创新,努力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2、了解观察冷雨的方式,理解冷雨的深刻含义,正确把握文章的主旨。【课前预习】作者背景简介余光中(1928-),祖籍福建永春,生于江苏南京,1947年入金陵大学外语系(后转入厦门大学),1949年随父母迁香港,次年赴台,就读于台湾大学外文系。 1953年,与覃子豪、钟鼎文等共创“
2、蓝星”诗社。后赴美进修,获爱荷华大学艺术硕士学位。返台后任师大、政大、台大及香港中文大学教授,现任台湾中山大学文学院院长。余光中是个复杂而多变的诗人,他变化的轨迹基本上可以说是台湾整个诗坛三十多年来的一个走向,即先西化后回归。在台湾早期的诗歌论战和70 年代中期的乡土文学论战中,余光中的诗论和作品都相当强烈地显示了主张西化、无视读者和脱离现实的倾向。如他自己所述,“少年时代,笔尖所染,不是希顿克灵的余波,便是泰晤士的河水。所酿业无非一八四二年的葡萄酒。” 80年代后,他开始认识到自己民族居住的地方对创作的重要性,把诗笔“伸回那块大陆”,写了许多动情的乡愁诗,对乡土文学的态度也由反对变为亲切,显
3、示了由西方回归东方的明显轨迹,因而被台湾诗坛称为“回头浪子”。 从诗歌艺术上看,余光中是个“艺术上的多妻主义诗人”。他的作品风格极不统一,一般来说,他的诗风是因题材而异的。表达意志和理想的诗,一般都显得壮阔铿锵,而描写乡愁和爱情的作品,一般都显得细腻而柔绵。著有诗集舟子的悲歌、蓝色的羽毛、钟乳石,万圣节、白玉苦瓜等十余种。 【基础知识】1、熟练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作者在文中所寄予的思想感情2、解释字词:惊蛰:料峭:淅沥: 霏霏细雨:安慰孺慕:仓颉:滂沱: 百读不厌: 蠢蠢而蠕:云气氤氲: 雨意迷离: 宵寒袭肘:石破天惊:【自主学习】1. 本文的题目是听听那冷雨,其实文中并非仅仅从听觉一个角度
4、去写雨,作者还从哪些角度去写? 2. 作者借雨声、雨景表达一种什么思想感情? 【合作探究】1作者为什么要选择“雨”作为他表达感情的依托? 2 作者在文中艺术地运用了通感技法,用声、光、色、味绘出了一幅多姿多彩的雨景图。请从文中任选两个运用通感的句子,并分析这样写的好处。 【巩固练习】学习余光中诗 乡愁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 /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呵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呵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乡愁四韵 给我一瓢长江水啊长江水 /酒一样的长江水 /醉酒的滋味 /是乡愁的滋味 /给我一瓢长江水啊长江水 给我一张海棠红啊海棠红 /血一样的海棠红 /沸血的烧痛 /是乡愁的烧痛 /给我一张海棠红啊海棠红 给我一片雪花白啊雪花白 /信一样的雪花白 /家信的等待 /是乡愁的等待 /给我一片雪花白啊雪花白 给我一朵腊梅香啊腊梅香 /母亲一样的腊梅香 /母亲的芬芳 /是乡土的芬芳 /给我一朵腊梅香啊腊梅香 【教学反馈】 - 3 -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