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精品】一年级上语文同步备课资料包(同步练习及解析)单靠“死”记还不行,还得“活”用,姑且称之为“先死后活”吧。让学生把一周看到或听到的新鲜事记下来,摒弃那些假话套话空话,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篇幅可长可短,并要求运用积累的成语、名言警句等,定期检查点评,选择优秀篇目在班里朗读或展出。这样,即巩固了所学的材料,又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等等,达到“一石多鸟”的效果。 语文S版(2019)一般说来,“教师”概念之形成经历了十分漫长的历史。杨士勋(唐初学者,四门博士)春秋谷梁传疏曰:“师者教人以不及,故谓师为师资也”。这儿的“师资”,其实就是先秦而后历代对教师的别称
2、之一。韩非子也有云:“今有不才之子师长教之弗为变”其“师长”当然也指教师。这儿的“师资”和“师长”可称为“教师”概念的雏形,但仍说不上是名副其实的“教师”,因为“教师”必须要有明确的传授知识的对象和本身明确的职责。 8.树叶其实,任何一门学科都离不开死记硬背,关键是记忆有技巧,“死记”之后会“活用”。不记住那些基础知识,怎么会向高层次进军?尤其是语文学科涉猎的范围很广,要真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单靠分析文章的写作技巧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从基础知识抓起,每天挤一点时间让学生“死记”名篇佳句、名言警句,以及丰富的词语、新颖的材料等。这样,就会在有限的时间、空间里给学生的脑海里注入无限的内容。日积月累
3、,积少成多,从而收到水滴石穿,绳锯木断的功效。 一、读一读,写一写。 zhng chng dng y 长 虫 当 鱼 参考答案:长、虫、当、鱼(解析:此题考查学生正确、规范书写汉字的能力。所有的字应恰当地书写在格子的中间,四边留有一定的空隙,我们把留有这空隙称为“上留天,下留地,左右留墙壁。”目的就是让孩子把汉字写在田字格中间,不要太大也不要太小。)二、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客舍(sh sh) 连翘(qio qio ) 硕果累累(li li li ) 攒在一起 (cun zn) 参考答案:sh qio li cun三、给加粗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间:A.中间;B.一定的空间或时间里;C.一间房
4、子;D.量词;E.隔开。1.京口瓜洲一水间。()2.这篇文章根据时间来安排写作顺序。()3.单元房的里间住着美国来的小表妹。()参考答案:E B C(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一字多义的掌握情况,一字多义处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所表达的意思不同,平时注意积累和练习。)四、填一填。长:共( )画,第三画是( )。兴:共( )画,第二画是( )。当:共( )画,第一画是( )。 参考答案:长共四画,第三画是撇;兴共六画,第二画是点;当共六画,第一画是竖。(解析:生字字形分析。 ) 五、 照样子说一说。树叶长在树上,树枝拿它当扇子。(1)树叶落到地上,小虫拿它当 。(2)树叶漂在河里, 拿它当 。(3)树叶
5、, 拿它当 。参考答案:(1)被子;(2)鱼儿、花伞;(3)飞到天上、小鸟、风筝(解析:根据课文内容填空即可。) 六、选词填空。稀奇 稀罕1.在我们的校园里,拾金不昧不算什么( )的事。2.骆驼在南方是( )东西。 慈悲 慈善3.亲爱的爷爷,发发( )吧,带我离开这儿回家,回到我们村子里去吧! 4.他潜心发展祖国( )事业。 参考答案:1.稀奇 2.稀罕 3.慈悲 4.慈善(解析:“稀奇”和“稀罕”都有稀少、新奇的意思。区别再与:“稀奇”强调事物和其他事物不一样,奇怪而使人觉得新奇;“稀罕”强调事物由于罕见而使人觉得新奇。“慈悲”和“慈善”两个词都有对人关怀、有爱心的意思。区别在于:“慈悲”原
6、来是佛教用语,有慈爱和怜悯的意思,“慈悲为怀、大发慈悲”等;“慈善”侧重于“善”。有对人关怀,富有同情心的意思,如“慈善事业、慈善募捐”等。)七、关联词填空。不但而且 虽然但是既又 如果就 即使也1.我( )只考了六十一分,( )我已尽了力。2.( )你尽了力,( )的确没关系。3.学写字( )要观其形,( )要悟其神,心神领会,才能写好。4.( )雨再大,路再滑,我们( )要按时报到。5.我发现妈妈只为了洗我的两件内衣就开动洗衣机,( )费水,( )费电。1.参考答案:虽然但是(解析:这句话前一个分句说了一个意思,后一个分句不是顺着前一个分句的意思说下来,而是作了一个转折,说出的意思,和前一
7、个分句完全相反或相对。应该用“虽然但是”)2.参考答案: 如果就(解析:前一个分句表示假设的情况,后一个分句表示假设实现后的结果,属于假设关系。所以用“如果就”)3.参考答案:不但而且(解析:后一个分句表示的意思比前一个分句进一层,如程度更深,数量更大,范围更广等,属于递进关系,所以用“不但而且”)4.参考答案:即使也(解析:这句话句子前面一部分介绍一种假设情况,后面一部分是假设的情况实现后要产生的结果,是假设关系,所以用“即使也”)5.参考答案:既又(解析:句子中几个分句之间的关系是平等并列的、没有主次之分,属于并列关系,所以用“既又”) 八、阅读理解。 刘胡兰(节选)敌人把刘胡兰拉到庙门口
8、的广场上,当着她和乡亲们的面,铡死了被捕的六个民兵。敌人指着血淋淋的铡刀说:“不说,也铡死你!”刘 胡兰挺起胸膛说:“要杀要砍由你们,怕死的不是共产党员!”她迎着呼呼的北风,踏着烈士的鲜血,走到铡刀跟前。刘胡兰光荣地牺牲了。那年她才十五岁。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 )的铡 刀 ( )地牺牲 ( )的北风 2.用“ ”画出刘胡兰在敌人面前豪不屈服的句子。 3.找出这段话中描写刘胡兰的几个动词,写下来。1.参考答案:血淋淋 光荣 呼呼 (解析:仔细阅读短文,先在文中找到相应的词语,答案就出现这些词语的前面。) 2.参考答案:刘胡兰挺起胸膛说:“要杀要砍由你们,怕死的不是共产党员!”她迎着呼呼的北风,踏着烈士的鲜血,走到铡刀跟前。(解析:这题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仔细阅读文段,在文段中找到关于刘胡兰的句子。答案就出现在“刘胡兰挺起胸膛说:“要杀要砍由你们,怕死的不是共产党员!”她迎着呼呼的北风,踏着烈士的鲜血,走到铡刀跟前。”3.参考答案:挺起 迎着 踏着 走到(解析:这题是考查学生使用动词的能力。仔细阅读文段,从第三、四句中找动词。“挺起 迎着 踏着 走到”。九、看图写话。 仔细观察下图,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发生了一件什么事?把它写下来吧。(不会的字用拼音代替。)参考答案: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