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一12月份考试化学试题相对原子质量:C 12 H 1 O 16 Na 23 K39 N 14 Cu 64 Al 27 S 32 Cl 35.5第I 卷 选择题(52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1小题,1-11每题2分,12-21每题3分,共5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ClO2 被联合国卫生组织列为高效安全灭菌消毒剂,ClO2 属于A. 碱B. 盐C. 氧化物D. 有机物【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碱、盐、氧化物及有机物定义分析,按照定义将ClO2进行归类。【详解】A、碱指电离时所有阴离子都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ClO2是非电解质,不发生电离,不属于碱,故A
2、错误;B、盐是电离出金属阳离子和酸根阴离子的化合物,ClO2是非电解质,不发生电离,不属于盐,故B错误;C、氧化物是指由氧元素与另外一种化学元素组成的二元化合物,ClO2符合,是一种氧化物,故C正确;D、有机物是含碳化合物,ClO2是不含C的物质,不属于有机物,故D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物质的分类,旨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以及知识的应用,物质的分类要根据相应的分类标准进行,这个分类的标准就是各类物质的定义所规定的范围,准确理解各类物质的概念是解题关键。2.下列对实验仪器特点的描述正确的或实验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A. 用10mL量筒去量取5.35mL浓硫酸B. 用托盘天平称量6.
3、25g硝酸钾固体C. 量筒的“0”刻度在下面D. 容量瓶上的标识有温度、容量和刻度线【答案】D【解析】【详解】A. 量筒的精确度为0.1mL,用10mL量筒无法量取5.35mL浓硫酸,A项错误;B. 托盘天平的精确度为0.1g,用托盘天平无法称量6.25g硝酸钾固体,B项错误;C. 量筒没有“0”刻度,C项错误;D. 容量瓶是用来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定量仪器,容量瓶上的标识有温度、容量规格(即容量)、刻度线,D项正确;答案选D。3.下列常见物质的俗名或主要成份与化学式相对应的是( )A 苏打NaHCO3B. 生石灰 Ca(OH)2C. 漂白粉Ca(ClO)2和CaCl2D. 纯碱NaOH
4、【答案】C【解析】【详解】A. 苏打Na2CO3,与题意不符,A错误;B. 生石灰为CaO,与题意不符,B错误;C. 漂白粉Ca(ClO)2和CaCl2,符合题意,C正确;D. 纯碱Na2CO3,与题意不符,D错误;答案为C。4.FeCl3溶液、Fe(OH)3胶体、Fe(OH)3浊液是三种重要的分散系,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 Fe(OH)3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在109107 m(注意nm与m的换算)B. 分别用一束光透过三种分散系,只有Fe(OH)3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C. 三种分散系的颜色都相同,且均能与盐酸反应,具有吸附性D. 三种分散系均属于混合物【答案】C【解
5、析】【详解】A项、胶体区别于其它分散系的本质是胶体分散质微粒直径的大小,分散质粒子直径在1nm100nm之间的分散系属于胶体,故A正确;B项、丁达尔效应的是胶体特有的性质,溶液和浊液无丁达尔效应,故B正确;C项、FeCl3溶液的颜色为棕黄色,与盐酸不反应,Fe(OH)3胶体和Fe(OH)3浊液的颜色为红褐色,故C错误;D项、FeCl3溶液、Fe(OH)3胶体、Fe(OH)3浊液都是混合物,故D正确;故选C。5. 等物质的量浓度的下列溶液中,导电能力最强的是( )A. 盐酸B. 醋酸溶液C. 氨水D. 蔗糖溶液【答案】A【解析】【详解】等浓度的溶液,电离程度大的导电能力强,盐酸为强电解质,完全电
6、离;醋酸和一水合氨为弱电解质,蔗糖为非电解质;答案选A。6.下列关于氯水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氯水中只含Cl2和H2O分子B. 新制氯水可使蓝色石蕊试纸先变红后褪色C. 光照氯水有气泡逸出,该气体是Cl2D. 氯水放置数天后其酸性减弱【答案】B【解析】【详解】A.氯气与水发生:Cl2+H2OHCl+HClO,HClO为弱酸,氯水中含有Cl2、HClO和H2O等分子,A错误;B.HCl可使蓝色石蕊试纸先变红,而HClO具有强的氧化性,可使变为红色的蓝色石蕊试纸又氧化而褪色,B正确;C.HClO不稳定,见光分解,发生:2HClO2HCl+O2,反应放出的气体为O2,C错误;D.HClO不稳定
7、,分解生成HCl,所以放置数天后其溶液的酸性增强,D错误;故合理选项是B。7.下列有关Na2CO3和NaHCO3性质比较中,正确的是A. 热稳定性:Na2CO3NaHCO3B. 常温时水溶液中的溶解度:Na2CO3NaHCO3C. 与稀盐酸反应快慢:Na2CO3NaHCO3D. 物质的量相同时,消耗盐酸:Na2CO3NaHCO3【答案】C【解析】【详解】A、碳酸氢钠不稳定,加热易分解生成碳酸钠,热稳定性:Na2CO3NaHCO3,故A错误;B、常温时水溶液中的溶解度:Na2CO3NaHCO3,故B错误;C、碳酸为二元酸,碳酸钠先与盐酸反应生成碳酸氢钠,再继续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而碳酸氢钠与
8、盐酸反应直接生成二氧化碳,与盐酸反应时,碳酸氢钠反应快,故C正确;D、1mol碳酸钠消耗2molHCl,1mol碳酸氢钠消耗1molHCl,物质的量相同时,消耗盐酸:Na2CO3NaHCO3,故D错误;故选C。8.下列离子方程式中书写正确的是A. 用小苏打治疗胃酸过多:B. 氢氧化钡溶液与稀硫酸反应:C. 碳酸氢钙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混合:D. 铜片插入硝酸银溶液中:【答案】A【解析】【详解】A项、小苏打的主要成分是碳酸氢钠,胃酸的主要成分是盐酸,碳酸氢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水,离子方程式为,故A正确;B项、氢氧化钡是二元强碱,硫酸是二元强酸,氢氧化钡溶液与稀硫酸反应生成难溶的硫酸钡
9、沉淀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故B错误;C项、无论相对用量如何,碳酸氢钙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有碳酸钙沉淀生成,碳酸钙不能拆写,故C错误;D项、铜片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硝酸铜和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故D错误;故选A。【点睛】书写离子方程式的关键步骤是拆写,注意单质、氧化物、难溶性物质、难电离的物质、弱酸的酸式根离子不能拆写。9.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1 L水中溶解了40.0gNaOH,该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mol/LB. 120mL2molL1KCl溶液与60mL1molL1 MgCl2溶液中c(Cl)相等C. 从1L2mol/L的盐酸溶液中取出0.5L,取出得该溶液得浓度为1m
10、ol/LD. 配制500mL0.5mol/L的CuSO4溶液,需40.0g胆矾【答案】B【解析】【详解】A. 配制后溶液的体积不等于1L,故浓度无法计算,A项错误;B. 120mL2molL1KCl溶液中氯离子的浓度为2mol/L,60mL1molL1 MgCl2溶液中氯离子的浓度为2mol/L,二者相等,B项正确;C. 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从1L 2mol/L的盐酸溶液中取出0.5L,取出的该溶液的浓度不变,C项错误;D. 胆矾的物质的量为0.5mol/L0.5L=0.25mol,质量为0.25mol250g/mol=62.5,D项错误;答案选B。10.以下关于具有放射性的的说法正确的是
11、A. 是一种新元素B. 质子数为53C. 它的中子数为125D. 其化学性质与有很大区别【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原子符号的含义、核外电子数=质子数、中子数=质量数-质子数来解答;【详解】I的质子数为53,是碘元素,质量数为125,则核外电子数为53,中子数为125-53=72A、质子数为53,是碘元素,故A错误;B、质子数为53,故B正确;C、它的中子数为125-53=72,质量数为125,故C错误;D、同位素的化学性质基本相同,即其化学性质与基本相同,故D错误。故选B。【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原子符号的含义以及各微离数目之间的关系,解题关键:理解原子符号,元素、同位素的概念,易错点C,注
12、意把握原子中各种微粒之间的关系1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Fe在氯气中燃烧生成FeCl2B. 将AlCl3溶液逐滴滴入到NaOH溶液,先产生白色沉淀,最后沉淀消失C. 电解氯化钠溶液制取金属单质钠D. 常温下,铝制品用浓硫酸或浓硝酸处理过,可耐腐蚀【答案】D【解析】【详解】A. Fe在氯气中燃烧生成FeCl3,与题意不符,A错误;B. 将AlCl3溶液逐滴滴入到NaOH溶液,先成偏铝酸钠,后生成氢氧化铝,与题意不符,B错误;C. 电解氯化钠溶液制取氢氧化钠、氯气和氢气,与题意不符,C错误;D. 常温下,铝制品用浓硫酸或浓硝酸处理过,在铝的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薄膜,可耐腐蚀,符合题意,D
13、正确;答案为D。12.下列各组物质的稀溶液相互反应,无论是前者滴入后者,还是后者滴入前者,反应现象都相同的是()A. NaHSO4和Ba(OH)2B. AlCl3和NaOHC. NaAlO2和H2SO4D. Na2CO3和H2SO4【答案】A【解析】【详解】A无论是前者滴入后者,还是后者滴入前者,均生成硫酸钡白色沉淀,反应现象相同,A符合题意;BNaOH少量生成白色沉淀,NaOH过量沉淀溶解,则氯化铝滴入氢氧化钠发生反应:Al3+4OH-=AlO2-+2H2O、Al3+3AlO2-+6H2O=4Al(OH)3,现象开始无沉淀,一段时间后有沉淀;氢氧化钠滴入氯化铝发生反应:Al3+3OH-=Al
14、(OH)3,Al(OH)3+OH-=AlO2-+2H2O,现象是开始有沉淀,一段时间后沉淀溶解,所以二者现象不同,B不符合题意;C偏铝酸钠滴入硫酸发生反应:AlO2-+4H+=Al3+2H2O、Al3+3AlO2-+6H2O=4Al(OH)3,现象为开始无沉淀,后产生白色沉淀;硫酸滴入偏铝酸钠发生反应:H+AlO2-+H2O=Al(OH)3,3H+Al(OH)3=Al3+3H2O,现象开始产生沉淀,后沉淀溶解,二者现象不同,C不符合题意;D碳酸钠滴入硫酸发生CO32-+2H+=CO2+H2O,现象立刻产生气泡;硫酸滴入碳酸钠发生反应:CO32-+H+=HCO3-、HCO3-+H+=CO2+H2
15、O,现象开始无气泡,一段时间后有气泡,所以二者现象不同,D不符合题意;答案选A。13.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则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同温同压下,NA个NO气体与NA个N2和O2的混合气体的体积相等B. 标准状况下,22.4LCCl4所含分子数为NAC. 4时,9mL水和标准状况下11.2L氮气含有相同的原子数D. 1.7gH2O2中含有的电子数为NA【答案】A【解析】【详解】A. 根据阿伏加德罗定律知,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都含有相同数目的粒子,故含有相同分子数的NO与N2和O2的混合气体的体积相等,A项正确;B. 标准状况下,CCl4不是气体,无法计算其物质的量,B项错误;
16、C. 4时,9mL水的质量为9mL1g/mL=9g,水的物质的量为,含有原子的物质的量为0.5mol3=1.5mol;标况下,氮气的物质的量为,则其含有的原子的物质的量为0.5mol2=1mol,故二者含有原子数目不相等,C项错误;D. 一个H2O2分子中含有18个电子,1.7gH2O2物质的量为,则含有的电子数为0.9NA,D项错误;答案选A。【点睛】公式的使用是学生们的易错点,并且也是高频考点,在使用时一定看清楚两点:条件是否为标准状况,在标准状况下,该物质是否为气体。如:本题B项标况下CCl4不是气体,不能使用该公式。14. R2O7n-离子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把XO32-离子氧化为XO42
17、-,若R2O7n-离子变为R3离子。又知反应中R2O7n-与XO3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3,则R2O7n-中R元素的化合价为( )A. 4B. 5C. 6D. 7【答案】C【解析】【详解】XO32-、XO42-中X的化合价分别为+4、+6价,根据氧化还原反应中化合价升降的代数和为零,可得(a-3)2=(+6-4)3,求解可得,a=+6,答案为C。【点睛】氧化还原反应中,化合价升高的总数等于化合价降低的总数。15.反应3Cl28NH3=6NH4ClN2,生成的氯化铵呈白烟状,常用于判断氯气管道是否漏气,对这一反应描述正确的是( )A. 氧化剂和还原剂物质的量之比是3:8B. 若生成22.4LN
18、2,反应转移6moleC. NH4Cl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D. 反应中,被氧化的N元素与未被氧化的N元素质量之比是1:3【答案】D【解析】【分析】反应3Cl2+8NH3N2+6NH4Cl中,Cl元素化合价降低,被还原,Cl2为氧化剂,N元素化合价升高,被氧化,NH3为还原剂,反应生成氯化铵,有白烟生成,据此解答。【详解】A. 反应中Cl2为氧化剂,NH3为还原剂,在反应3Cl28NH3=6NH4ClN2中,只有2molNH3被氧化,还有6mol没被氧化,则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是3:2,A项错误;B. 没有标明是标准状况,无法计算氮气的物质的量,B项错误;C. 反应中Cl2为氧化剂,
19、NH3为还原剂,NH4Cl是还原产物,C项错误;D. 3Cl2+8NH3N2+6NH4Cl反应中有8mol氨参加反应,2mol是还原剂,6mol未被氧化,则被氧化的N元素与未被氧化的N元素质量之比是1:3,D项正确;答案选D。【点睛】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几个概念之间的关系:氧化剂具有氧化性,得电子化合价降低,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得到还原产物;还原剂具有还原性,失电子化合价升高,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得到氧化产物,熟记该规律是解答氧化还原反应题型的关键。16.下列各组中的两物质反应时,反应条件或反应物用量的改变对生成物没有影响的是() CO2与Ca(ClO)2 Na2CO3与HCl Mg与CO2
20、 Na与H2O Na与O2 NaOH与CO2A. B. C. D. 【答案】B【解析】【详解】 CO2与Ca(ClO)2 反应时,二氧化碳过量时有碳酸氢钙生成,少量时有碳酸钙生成,与题意不符,错误; Na2CO3与HCl反应时,盐酸过量时有二氧化碳生成,少量时有碳酸氢钠生成,与题意不符,错误; Mg与CO2反应时,无论二氧化碳过量与否,产物均为氧化镁和碳,符合题意,正确; Na与H2O反应时,无论Na过量与否,产物均为NaOH和氢气,符合题意,正确; Na与O2反应时,常温反应产物为氧化钠,加热时产物为过氧化钠,与题意不符,错误; NaOH与CO2反应时,二氧化碳过量时有碳酸氢钠生成,少量时有
21、碳酸钠生成,与题意不符,错误;综上所述,答案为B。17.如图是模拟“侯氏制碱法”制取NaHCO3的部分装置。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 a通入CO2,然后b通入NH3,c中放碱石灰B. b通入NH3,然后a通入CO2,c中放碱石灰C. a通入NH3,然后b通入CO2,c中放蘸稀硫酸的脱脂棉D. b通入CO2,然后a通入NH3,c中放蘸稀硫酸的脱脂棉【答案】C【解析】【详解】由于CO2在水中的溶解度比较小,而NH3极易溶于水,所以在实验中要先通入溶解度较大的NH3,再通入CO2;由于NH3极易溶于水,在溶于水时极易发生倒吸现象,所以通入NH3的导气管的末端不能伸入到溶液中,即a先通入NH3,然后
22、b通入CO2,A、B、D选项均错误;因为NH3是碱性气体,所以过量的NH3要用稀硫酸来吸收,选项C合理;故合理答案是C。【点睛】本题主要考查钠及其重要化合物的性质,及在日常生产、生活中的应用,题型以选择题(性质、应用判断)。注意对钠及化合物的性质在综合实验及工艺流程类题目的应用加以关注。18.除去下列括号内的杂质,所加试剂和操作均正确的是选项需除杂的物质试剂操作ACl2(HCl)饱和食盐水洗气BNaBr溶液(NaI)Cl2洗气CCl2(H2O)碱石灰(CaO和NaOH)洗气D铁粉(铝粉)稀硫酸过滤A. AB. BC. CD. D【答案】A【解析】【详解】A.饱和食盐水能够吸收HCl,且能降低氯
23、气在溶液中的溶解度,符合题意,A正确B. NaI可与氯气反应生成碘单质和氯离子,引入新的杂质离子,且氯气也能与溴化钠反应,与题意不符,B错误;C. 碱石灰既可以吸收水,又可以吸收氯气,与题意不符,C错误;D. 稀硫酸既可以溶解铝粉,又可以溶解铁粉,与题意不符,D错误;答案为A。19.向紫色石蕊溶液中加入过量过氧化钠粉末,振荡,正确的叙述是()A. 最后溶液变蓝色B. 溶液先变蓝色最后褪色C. 溶液仍为紫色D. 因为过氧化钠与石蕊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无气泡产生【答案】B【解析】【分析】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NaOH和氧气,并且Na2O2具有强氧化性,能使紫色溶液褪色,以此解答。【详解】过氧化钠与水反
24、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O2+2H2O4NaOH+O2,溶液中有强碱生成,故石蕊变蓝,过氧化钠还具有强氧化性,能把石蕊氧化成无色物质,故溶液最终变为无色。答案选B。【点睛】本题考查过氧化钠的性质,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的考查,注意过氧化钠能使紫色溶液褪色的原因。20.对于反应:2Na2O22H2O=4NaOHO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Na2O2是氧化剂,H2O是还原剂B. Na2O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C. 该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数目为4eD. 每有18 g H2O与足量Na2O2反应,则固体增重4 g【答案】B【解析】【详解】A. Na2O2中氧元素化合价从1价部分升高到0价,部分降低到
25、2价,因此过氧化钠既是氧化剂,也是还原剂,水不是氧化剂,也不是还原剂,A错误;B. Na2O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B正确;C. 该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数目为2e,C错误;D. 2mol水参加反应消耗156g过氧化钠,生成160g氢氧化钠,固体质量增加4g,因此每有18 g H2O(即1molH2O)与足量Na2O2反应,则固体增重2 g,D错误;答案选B。21.NaH与水反应化学方程式为NaH+H2O=NaOH+H2 在该反应中H20是A. 是氧化剂B. 是还原剂C. 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D. 既不是氧化剂又不是还原剂【答案】A【解析】【详解】在NaH+H2O=NaOH+H2中,NaH中H元素
26、的化合价由-1价升高到0价,H2O中H元素的化合价由+1价降低为0价,则NaH为还原剂,H2O为氧化剂;故选A。第II卷 (非选择题 共48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48分)22.某同学欲配制450mL 0.5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请回答下列问题:(1)准确称取氢氧化钠的质量_。(2)在配制过程中,不会用到的实验仪器是_(填字母)。A.500mL容量瓶B.托盘天平C.圆底烧瓶D.烧杯E.玻璃棒F.锥形瓶除上述仪器外,尚缺的玻璃仪器是_(3)配制氢氧化钠溶液时,下列操作可能会使所配溶液物质的量浓度偏低的是_A所用NaOH固体已潮解 B容量瓶底有少量蒸馏水C转移溶液过程中有少量液体溅
27、出D定容时俯视读数E定容摇匀后,液面低于刻度线,继续滴加蒸馏水至刻度线【答案】 (1). 10.0 g (2). CF (3). 胶头滴管 (4). ACE【解析】【分析】(1)配制450mL0.5mol/L氢氧化钠溶液,应选择500mL容量瓶,依据m=cVM计算溶质的质量;(2)根据实验操作的步骤以及每步操作需要仪器确定反应所需仪器;(3)分析操作对溶质的物质的量和溶液体积的影响,依据c=进行误差分析。【详解】(1)配制450mL0.5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应选择500mL容量瓶,需要溶质的质量为:0.5L40g/mol0.5mol/L=10.0g;(2)若用氢氧化钠固体配制,操作步骤有
28、计算、称量、溶解、移液、洗涤移液、定容、摇匀等操作,一般用托盘天平称量,用药匙取用药品,在烧杯中溶解(可用量筒量取水加入烧杯),并用玻璃棒搅拌,加速溶解。冷却后转移到500mL容量瓶中,并用玻璃棒引流,洗涤烧杯、玻璃棒2-3次,并将洗涤液移入容量瓶中,加水至液面距离刻度线12cm时,改用胶头滴管滴加,最后定容颠倒摇匀。所以需要的仪器有天平、烧杯、玻璃棒、500mL容量瓶、胶头滴管、药匙,不会用到:C.圆底烧瓶,F.锥形瓶;还缺少的仪器:胶头滴管;(3)A所用NaOH固体已潮解,导致称取固体中含有溶质氢氧化钠物质的量偏小,溶液浓度偏低,故A选;B容量瓶底有少量蒸馏水,对溶质的物质的量和溶液体积都
29、不会产生影响,溶液浓度不变,故B不选;C转移溶液过程中有少量液体溅出,导致部分溶质损耗溶质的物质的量偏小,溶液浓度偏低,故C选;D定容时俯视读数,导致溶液体积偏小,溶液浓度偏高,故D不选;E定容摇匀后,液面低于刻度线,继续滴加蒸馏水至刻度线,导致溶液体积偏大,溶液浓度偏低,故E选;答案选ACE。23.如图是由短周期元素组成的一些单质及其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关系图。常温常压下,D、F、K均为无色无刺激性气味的气体,B是最常见的无色液体,A是由单质C在D中燃烧生成的淡黄色固体。(反应中生成的部分物质已略去)请回答下列问题:(1)物质A的化学式为_;物质D的名称_;(2)化合物I的化学式为_;(3)反应
30、的化学方程式为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A与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答案】 (1). Na2O2 (2). 氧气 (3). NaHCO3 (4). 2Na+2H2O=2NaOH+H2 (5). 2NaHCO3Na2CO3+H2O+CO2或NaHCO3+ NaOH= Na2CO3+H2O (6). 2Na2O2+2H2O=4NaOH+O2【解析】【分析】A是由单质C在D中燃烧生成的淡黄色固体,可判断A为过氧化钠,C为Na,D为氧气;B是最常见的无色液体,可与过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则B为水;K为无色无刺激性气体,且能与氢氧化钠反应,则K为二氧化碳;H为碳酸钠,碳酸钠与二氧化碳、水反应生成
31、碳酸氢钠,则I为碳酸氢钠。【详解】(1)分析可知,物质A为过氧化钠,其化学式为Na2O2;物质D为氧气;(2)化合物I为碳酸氢钠,化学式为NaHCO3;(3)反应为Na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方程式为2Na+2H2O=2NaOH+H2;反应为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生成二氧化碳、水和碳酸钠,或碳酸氢钠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方程式为2NaHCO3Na2CO3+H2O+CO2、NaHCO3+ NaOH= Na2CO3+H2O;A与B分别为过氧化钠、水,其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方程式为2Na2O2+2H2O=4NaOH+O2;24.在实验室中用二氧化锰跟浓盐酸反应制备干燥纯净的氯气。所用仪器如
32、图:(1)连接上述仪器的正确顺序(填各接口处的字母):_接_;_接_;_接_;_接_。(2)装置中,饱和食盐水的作用是_;NaOH溶液的作用是_。(3)气体发生装置中进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该方程式中体现浓盐酸的_、_ 性质;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_;NaOH溶液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4)实验室用下列方法制取氯气:用含4 mol 氯化氢的浓盐酸与足量的二氧化锰反应;用87 g 二氧化锰与足量浓盐酸反应,若不考虑氯化氢的挥发,则反应后所得氯气的物质的量( )A比多 B比多 C两种方法一样多 D无法比较【答案】 (1). E (2). C (3). D (4). A (5). B
33、 (6). H (7). G (8). F (9). 除去氯气中的HCl杂质 (10). 吸收过量的氯气 (11). MnO24HCl(浓)MnCl22H2OCl2 (12). 酸性 (13). 还原性 (14). 1:2 (15). 2OH-Cl2=Cl-ClO-H2O (16). B【解析】【分析】实验目的为制取干燥纯净的氯气,制取氯气时,浓盐酸具有挥发性,则制取的氯气中含有氯化氢、水等杂质,在收集前用饱和食盐水除去HCl杂质,用浓硫酸除去水蒸气,得到干燥的氯气,氯气的密度大于空气,则用长进短出的集气瓶收集氯气,氯气有毒则需进行尾气处理,用NaOH溶液吸收。【详解】(1)根据分析可知,仪器
34、连接顺序为E、C、D、A、B、H、G、F;(2)制取氯气的装置中有浓盐酸,具有挥发性,则饱和食盐水的作用为除去氯气中的HCl杂质;氯气有毒,不能直接排放到大气中,则NaOH溶液的作用为吸收过量的氯气;(3)实验室用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共热制取二氯化锰、氯气和水,方程式为MnO24HCl(浓)MnCl22H2OCl2;反应中,HCl中的Cl化合价升高,作还原剂,表现还原性;还与二氧化锰反应生成盐和水,表现酸性;二氧化锰作氧化剂,HCl作还原剂,根据方程式,化合价降低的Cl原子为2,则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NaOH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钠、次氯酸钠和水,离子方程式为2OHCl2=ClClO
35、H2O;(4)用含4 mol 氯化氢的浓盐酸与足量的二氧化锰反应,随反应的进行,盐酸的浓度减小,到一定程度后则不再反应,生成氯气的物质的量小于2mol;用87 g 二氧化锰,即1mol与足量浓盐酸反应,若不考虑氯化氢的挥发,可生成2mol氯气,答案为B。【点睛】浓盐酸与二氧化锰共热制取氯气,随反应的进行,盐酸的浓度减小,变稀后则不再生成氯气。25.铝土矿(主要成分为Al2O3,还有少量杂质)是提取氧化铝的原料。提取氧化铝的工艺流程如下:(1)请用离子方程式表示以上工艺流程中第步反应:_。(2)写出以上工艺流程中第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3)金属铝与氧化铁混合在高温下,会发生剧烈的反应。该反应
36、的化学方程式_。请举一例该反应的用途_。(4)电解熔融氧化铝制取金属铝,若有0.9mol电子发生转移理论上能得到金属铝的质量是_。【答案】 (1). Al2O3+2OH-2AlO2-+H2O (2). NaAlO2+CO2+2H2O=Al(OH)3+NaHCO3 (3). 2Al+Fe2O32Fe+Al2O3 (4). 焊接铁轨 (5). 8.1g【解析】【详解】(1)Al2O3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和水,反应的实质是:Al2O3+2OH-2AlO2-+H2O;(2)向偏铝酸钠溶液中通入过量的二氧化碳可以生成氢氧化铝沉淀和碳酸氢钠,发生的反应为:NaAlO2+CO2+2H2O=Al(OH)3+NaHCO3;(3)金属铝在高温下可以和氧化铁发生铝热反应:2Al+Fe2O32Fe+Al2O3,获得金属铁,铁以铁水的形式生成,这样可以来焊接钢轨;(4)电解熔融氧化铝制取金属铝2Al2O34Al+3O2,生成4molAl时转移电子为12mol,若有0.9mol电子发生转移,则能得到金属铝的质量是0.9mol27g/mol=8.1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