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章第二节环境问题概述课后强化演练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关于不同水体自净能力的说法正确的是()A湖泊的自净能力比河流强B湖泊水流动性小,水中溶解氧多,污染物被氧化快C污染物进入河流后扩散快,流动的河水溶解氧多,污染物繁殖快D地下水的自净能力比湖泊和河流的自净能力都差解析:污染物进入水中,随水的运动而稀释扩散,水的流动性越强,稀释扩散作用就越强,即自净能力就越强;河流水、湖泊水、地下水的水循环周期依次变长,自净能力依次变弱。答案:D2黄土高原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水土流失后该高原上常发生的自然灾害是()A土地石漠化B土地盐碱化C干旱D土地沼泽化解析:水土流失不仅造成土壤肥力物质的丧失,而且
2、使地下水含量下降,易发生干旱等自然灾害。答案:C如下图所示,图一为“北极地区景观图”,图二为“人类活动引起的环境问题示意图”。读图回答34题。3图一反映了图二中的环境问题的是()ABCD解析:图一反映了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北极地区冰雪覆盖面积变小,北极熊的生存环境变得恶劣。图二中,表示温室效应增强,表示酸雨,表示全球气候变暖,表示土地荒漠化,表示臭氧层破坏。答案:B4节约能源,降低能耗,能有效减缓()ABCD解析:节约能源,降低能耗,能有效减缓温室效应和酸雨。答案:C读我国南方部分环境问题分布图,回答56题。5代表水土流失、酸雨危害、森林锐减、水体污染的图例依次是()A甲、乙、丙、丁B乙、甲、丙
3、、丁C丙、甲、丁、乙D丁、丙、乙、甲解析:长江中上游地区水土流失严重(乙),四川盆地、长三角、珠三角酸雨危害严重(甲),我国西南地区森林锐减(丙),长江下游地区人口、城市密集,工农业发达,对水体造成污染也突出(丁)。答案:B6影响全球气候变暖,并直接威胁生物多样性的一类环境问题是()A甲B乙C丙D丁解析:森林面积的减少,既影响全球气候变暖,又直接威胁生物多样性。答案:C据中国环境报报道:在新西兰测得太阳紫外线辐射比10年前所测的数据要大12%。据此回答78题。7数据表明()A南极上空的臭氧层空洞仍在扩大B大气比10年前清洁了,紫外线容易穿过大气C对流层中的臭氧吸收紫外线的能力增强D人类向大气中
4、排放过多的二氧化碳,导致臭氧减少,紫外线增多解析:由题干可知在新西兰测得太阳紫外线辐射比10年前增强,说明臭氧层受破坏程度比以前严重,故A项正确。答案:A8下列现象中与紫外线增多直接相关的是()A土壤酸性强,建筑物和文物古迹受腐蚀B海平面上升,沿海低地被淹C患白内障和皮肤病的人数明显增加D季风区的洪涝灾害增多解析:平流层中的臭氧层有吸收太阳紫外线的功能,可避免过量紫外线照射地球;如人类遭受过量紫外线的照射,会增大患白内障和皮肤病的几率。答案:C读我国某地区年平均气温等温线分布图,完成第9题。9N所在地形区水土流失严重,除自然原因外,人为原因主要是()樵采、开荒等造成的植被破坏过度放牧,草场超载
5、轮荒等不合理的耕作制度开矿ABCD解析:过度放牧,草场超载是土地荒漠化的原因,故错误。答案:B下图为“某发达国家经济发展与环境关系示意图”,读图回答第10题。10图中哪个时间以后,环境污染程度降至自然环境自净能力之内()AA时间BB时间CC时间D都不是解析:环境污染程度降至自然环境自净能力之内,即环境污染程度低于自然环境容量,也就是B时间以后。答案:B二、综合题1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全球大气二氧化碳含量图。材料二:我国气候变化的趋势与全球气体变化的总趋势基本一致,特别是冬季增温最明显。1985年以来,我国已连续出现了16个全国范围的暖冬。(1)从1950年到2000年,二氧化碳含量与
6、1950年相比增加了约_。(2)试分析近年来我国连续出现暖冬可能的原因有哪些。答案:(1)18%20%(之间的数据均可)(2)矿物燃料的大量燃烧,森林的破坏,全球变暖等。(任答两点即可)12读某区域“石漠化与森林覆盖率、生物多样性、人口环境容量统计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判断图中曲线名称:_,_,_。(2)从统计曲线的相关角度,分析石漠化产生的主要原因。(3)试分析曲线先升后降的主要原因。答案:(1)石漠化面积人口环境容量生物多样性(2)人类的不合理利用,森林(植被)遭到破坏,水土流失加剧。(3)上升的原因是生产力发展;下降的主要原因是自然资源减少,自然灾害增多,生态环境恶化。13读“中国主要贫困区分布和某地区的恶性循环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结合上述两幅图,若乙图中的关联性发生在图甲A处,则表示_,表示_。若乙图中的关联性发生在图甲C处,则表示_,表示_。(2)分析图甲中B处生态破坏后很难恢复的原因。(3)分析导致图甲中D处贫困人口较多的主要原因。答案:(1)水土流失毁林开荒土地退化(荒漠化)过度垦荒和过度放牧(2)气温低,植被稀少,生态脆弱。(3)地理位置偏僻;生态环境脆弱;交通通讯设施落后;生产力水平低;自然灾害频发;经济发展落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