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澄海中学2020-2021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一级历史科试卷一、选择题 (本部分共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所列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1.据考古发现,在西周王朝的成周地区(今河南洛阳)发掘了一批与殷人习俗相同的墓葬,其随葬品中,青铜礼器种类繁多,这说明 A.青铜器最早出现在西周 B.商周王朝存在文化传承C.西周加强对殷人的控制 D.西周王朝社会等级明显2.公元124年,汉武帝在长安兴办太学,“博士弟子入选”,内由太常负责选择,外由郡国察举。规定太学的学习科目设“五经”,学生可任选一经学习,以自学为主,老师定期讲经,学完经考试合格后即可做官。太学的兴办 A.有
2、利于实现西汉王朝的思想统一 B.促进了汉代地方教育事业的发展C.建立了以考试为主的官吏选拔制度 D.缓和了统治阶级集团内部的矛盾3.唐律疏议名例在谈到立法宗旨时指出,圣人(国家)立法的直接目的是“防其未然”,其深远意图则是“存乎博爱”,而圣王(国家圣主)为此之所以要动用刑罚,实在是不得已而为之的做法。由此可见,唐代法律 A.顺应了普通民众的意愿 B.体现了“德主刑辅”的理念C.对君主的权力形成制约 D.为君主实施仁政提供保障4.明朝后期来华的传教士利玛窦在其日记记载:国内没有一个地方出产的黄油和奶制品会比苏州的多,米酒会比苏州的好。这些一般都是运到北京和国内其他地方出售的。由此可见当时 A.国
3、内长途贩运发达 B.江南畜牧业发展快C.区域分工相当明显 D.经济重心已经南移5.18世纪末,铜钱(文)与银子(两)兑换比例为800:1。到了19世纪30年代,兑换比例为1700:1。这一现象表明 A.清朝对外贸易严重出超 B.鸦片泛滥危害社会经济C.清朝政府财政收入增加 D.鸦片贸易转向合法化6.太平天国运动时期资政新篇提出:“兴车马之利,倘有能造如外邦火轮车,一日夜能行七八千里者,准自专其利,限满准他人仿做。兴银行,兴器皿技艺。有能造精奇利便者,准其自售。”义和团时期揭帖称:“兵法易,助学拳,要摈鬼子不费难。挑铁道,把线砍,旋即毁坏大轮船。”导致两者对待西方文明态度不同的主要原因是 A.农
4、民阶级的落后性与保守性 B.中国自然经济解体程度不同C.两者社会主要矛盾存在差异 D.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改变7.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发布临时大总统宣言书,宣称临时政府乃“革命时代之政府”,其根本任务是“尽扫专制之流毒,确定共和,普利民生,以达革命之宗旨,完国民之志愿”。该宣言 A.宣告了民主革命的胜利 B.扩大了革命的阶级基础C.铲除了专制的社会根源 D.坚持了民权主义的原则8.1931年11月,北京妇女界日刊发表妇女救国方略,提出经济绝交和武力准备两种抗日救国策略,认为抗日救国“是中国人的唯一天职,女子占人民的半数,所以我们中国的女子,应该同男子一样负起责任,做撑起半
5、壁山河的救国军”。这反映了 A.团结抗战成为社会各界共识 B.中国民众抗日救亡运动高涨C.中日民族矛盾成为主要矛盾 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得以巩固9.下图为1955年的画作草原的故事,附有文字为“在当年红军长征时所经过的四川、西康和青海边界的草地上,今天已建立起规模很大的机械化农场”该作品意在反映当时 A.农业机械化实现普及 B.社会主义制度正式建立C.国家工业化成就突出 D.国家重点发展农业经济10.1972年3月,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团向联合国非殖民化特别委员会递交一封信,指出解决香港、澳门问题完全属于中国主权范围之内的问题,根本不属于通常的殖民地范畴,要求从殖民地名单中删去香港和澳门。这样做
6、的目的是 A.强调要和平解决港澳问题 B.推动落实“一国两制”方针C.运用国际法确认港澳主权 D.迅速促进香港澳门回归祖国11.创刊于1972年的佛山文艺原本以刊登武侠、言情小说来吸引读者,艰难维持。1989年它开始将读者定位为“打工仔”,专讲打工者群体的生活、工作与情感问题,并刊登他们撰写的作品,遂绝处逢生,发行量猛增至四五十万册。该刊物发行境况的变化主要是基于 A.办刊转型契合时代变迁 B.国民文化素养的普遍提升C.市场经济体制的推动 D.流动人口文化需求的改变12.“一带一路”已发展成为当今世界规模最大的国际合作平台,并充分借助联合国等国际组织的作用,与有意向的国家和地区一起规划,共同协
7、商,6年时间先后推动126个国家和29个国际组织参与签署170多份合作协议。据此可知,“一带一路” A.体现中国继续维持与邻国结盟的外交政策 B.体现了国与国一律平等的外交理念C.开拓中国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外交新篇章 D.经济援助成为中国外交的主要手段13.历史学家汤因比在历史研究中,将人类历史上出现过的各个地区的历史发展形态区分为26个文明,并指出“所有的文明在哲学上是同时代的,在价值上是相等的”。这实际强调了 A.历史的客观性 B.哲学的辩证性 C.文明的关联性 D.文明的多元性14.波斯行省总督在法律上和国王同样拥有大权,其命运有时会被国王所左右,但在日常管理和实际政治运作中,往往需要波
8、斯行省总督更有效率地自行决策。这表明当时的波斯帝国 A.封建专制和中央集权相结合 B.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相结合C.行政大权和决策大权相统一 D.世俗权力和宗教权力相统一15.11世纪晚期,意大利北部的一些市镇不顾教皇的权威和神圣罗马帝国的宗主权,自行任命执政官。13世纪中期,许多城市拥有了保护选举的成文宪法和自治政府。意大利的城市自治运动反映了 A.市民阶层的壮大 B.民族国家的形成C.中央集权的削弱 D.民主政治的萌发16.16世纪,英国作家马洛创作了剧本帖木儿大帝,剧中的主人公帖木儿没有高贵的出身,没有雄厚的财产,不受传统观念和法律观念的束缚,最终从一位牧羊人成为整个西方世界的征服者。作者
9、意在 A.宣扬世俗王权的荣耀 B.彰显人的个性及其价值C.呼吁摆脱教会的影响 D.传播资产阶级民主思想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有4小题,第17题14分,第18题14分,第19题12分,第20题12分,共计52分。)17(14分)人口迁徙作为一种历史现象,对社会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秦占领巴蜀地区之后,实施了从秦本土往蜀地移民的措施。“戎伯尚强,乃移秦民万家实之。”“秦惠文、始皇克定六国,辄徒其豪侠于蜀,资我丰土。公元前213年,秦始皇迁徙50万人戍守五岭,与越人杂居。秦始皇收复河套南北的广大地区后,为了巩固在这些地区的统治,迁3万户居民到河北、榆中,垦田生产,开拓边疆。
10、改编自朱绍侯中国古代史材料二 西晋末年永嘉之乱,中原人民在阶级和民族的双重压迫下,纷纷越淮渡江,相率南下。此后中原每一次较大的政治变动,如淝水之战、刘裕北伐等,都有一次较大规模的人口南徙。据研究,截至刘宋为止,南渡人口约共有90万,占当时刘宋全境人口的1/6。西晋时北方诸州,约700余万口。南渡的90万口占其1/8。北来的侨民集中在长江上游的成都平原、江汉流域的襄阳、江陵、武昌以及长江下游的今江苏省境内。史书中关于“百官流亡者十八九”和“中州士女避乱江左者十六七”的记载很多。十六国以来,许多少数民族在中原与汉族杂居,一遇变乱,同样成为流动人口。波澜壮阔的人口大流动,从短时态来看是加剧了社会动乱
11、,但它也对社会的久远进步,开辟了道路。改编自曹文柱等著乾坤众生整理(1)根据材料一,指出秦政府移民的主要趋向。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秦政府移民的背景。(6分)(2)根据材料二,概括两晋南北朝时期人口迁徙的主要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影响。(8分)18. (14分) 甲午战争期间,中国近代报刊申报作为当时有一定影响力的报纸,对这场战争进行了报道。材料一 “中国为朝鲜必当与日本力争,断不可稍有退让。”“大可与日本从事于疆场,伸历年之积忿,快薄海之人心,且使战国者知中国大有人在,不敢存轻量之心,挽回大局在此一举”。李新军甲午战争前夕的申报舆论材料二 申报关于甲午战争的相关报道战役报道黄海战役当日击沉倭
12、船四艘,受伤糜烂者三艘;倭船败北后,由我船带回旅顺口赶紧修理。辽东战役连胜倭努电音“云自本月十五至二十三日,九连城、摩天岭、旅顺口诸处水路各军与倭奴交战,连获大胜,击毙倭奴无数。”材料三 申报关于甲午战争消息的来源构成消息来源分类自采事件当事人讲述、官府线人情报、朝廷谕旨、社会舆论。公开征求来自国内与国外,其中国外最多的是日本。转载(翻译)转载国内同行报纸和国外报纸,其中香港与日本报纸是转载消息两大重要源。摘编自曾庆雪中日甲午战争期间申报的失实报道研究(1)根据材料一,概括甲午战争前夕申报对战争的态度,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种态度的历史与现实原因。(4分)(2)根据材料二中申报关于甲午战争的报道,
13、可以确定的史实有哪些?哪些属于失实报道?依据材料三分析失实报道出现的原因。(6分)(3)对申报关于甲午战争的态度与报道,应该如何评价?(4分)19. (12分)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要求。“西域”“西方”在中国历史地理学上是含混而不确定的名称。史记大宛列传“是岁汉遣骠骑破匈奴西域数万人,至祁连山。”“西域”初义指西部化外之域。后汉书西域传“西域内属诸国,东西六千余里,南北千余里,东极玉门、阳关,西至葱岭。”所载范围包括罗马、印度、波斯等国。大唐西域记玄奘记载了玄奘亲身经历和传闻得知的一百三十八个国家和地区、城邦,包括中亚、西亚、印度等地的情况。西洋番国志(1434年)记录郑和下西洋所经过的二十国
14、,“西洋”一词狭义包括今东南亚、印度洋至波斯湾、北非红海一带;广义引申为海外诸国。西方要纪南怀仁,清初来华传教士(1669年)“西洋总名为欧罗巴,在中国最西,故谓之大西。以海而名,则又谓之大西洋。距中国计程九万里云。”“西洋之可传者有三:一曰机器,一曰历法,一曰天文。”据欧阳哲生中西交通史上的“西方”概念之探源整理上表为中国古代关于“西方”的概念变迁。提取两则或以上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20.(12分) 16世纪,西班牙开辟了一条墨西哥阿卡普尔科与菲律宾马尼拉之间的海上贸易通道。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马尼拉大帆船贸易”,是“
15、The Manila Galleon Trade”的直译,马尼拉大帆船是16世纪下半叶至19世纪初的250年间,航行于菲律宾的马尼拉与墨西哥的阿卡普尔科之间的货运船只,是一种木制帆船,一般载重量在几百吨到一二千吨左右。材料二 法国年鉴派历史学家布罗代尔认为,16世纪,“各种因素协力促成的运动”是从中国“前往美洲”,“从贸易角度看,马尼拉大帆船代表着一条特殊的流通路线,这是一种资本巨大的远程贸易,形成了跨越太平洋的丝银对流。”材料三 从1565年到1815年的两个半世纪中,西班牙美洲殖民地当局每年都派遣1至4艘大帆船,来往于阿卡普尔科与马尼拉之间,每年运往马尼拉的白银在100万比索至400万比索
16、,用来购买中国的生丝、绸缎等商品。1571年至1821年间,从美洲运往马尼拉的白银货币共计4亿比索,其中1/2流入了中国。全汉升明清间美洲白银的输入中国(1)材料一与材料二分别从什么角度命名“阿卡普尔科与马尼拉之间的海上贸易”?请从不同于材料的角度,对它进行重新命名。(4分)(2)结合上述材料与所学知识,说明协力促成“马尼拉大帆船贸易”的因素有哪些,并分析其历史影响。(8分)澄海中学2020-2021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一级历史科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题号12345678选项BABABCDB题号910111213141516选项CCACDBAB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有
17、4小题,第17题14分,第18题14分,第19题12分,第20题12分,共计52分。)17.(1)趋向:从秦国本土往巴蜀地区移民;从六国迁移豪强贵族到巴蜀地区;从内地迁到东南、北部边疆地区。(3分。每点1分)背景:秦国征服巴蜀地区;灭六国;征服南方越族地区;击退游牧民族匈奴;秦朝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3分。每点1分。)(2)特点:由北向南迁徙;迁徙规模大,参与人口多;迁徙活动范围广;迁徙涉及阶层广;民族成分繁杂。(4分。每点2分)影响:加剧社会动荡;给南方带来先进生产工具和技术;充实南方的劳动力资源;促进江南地区经济的开发;推动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促进民族交融;影响南方文化、社会习俗
18、的变迁。(4分。积极消极每点2分)18. (1)态度:主张对日采取强硬态度,甚至战争。(1分)历史原因:传统天朝上国观念,轻视日本。现实原因:洋务运动取得一定成效,国力有所增强;对日本明治维新的影响认识不足。(2分)(2)确定的史实:中日在黄海、辽东确实发生了战争。(1分)失实报道:在黄海和辽东海战中,中国获胜。(1分)原因:战争消息来源众多,真假难辨,清政府封锁消息,报道较少;报纸编辑的政治立场或主观意图;消息多来日本,权威性不高。(4分)(3)评价:反映了国人希望国家走向强盛的爱国热情;但是一定程度上误导了民众;给后世的历史研究带来一定的干扰。(4分)19. 示例:观点:中国古代“西方”概
19、念的变迁反映了中外交流的不断扩大(3)阐述:西汉初期,“西域”初义指西部化外之域,至东汉时期,西域的概念包括了罗马、印度、波斯等国,反映了自张骞通西域后,开辟中西交通道路,大大促进了西域与中原的政治、经济、文化联系,中国的商品沿着丝绸之路传向中亚西亚、欧洲,中国对西域地区的认识更加清晰。(材料2分,论述2分)唐代,玄奘西行前往天竺取经,又到许多国家周游讲学,大唐西域记记载了西域一百三十八个国家和地区、城邦的情况,说明了中国的对西域地区的国家、风土人情的了解更加详细,西域概念发生变化(材料2分,论述2分) 古代中国与“西方”的经济、文化的交流,加深了对西域的了解,影响了“西方”概念范围更为广泛、清晰。(1)20.(1)角度:贸易地点和主要交通工具;贸易主要内容。(2分)重命名:跨太平洋“丝银”贸易;亚美新航路;太平洋海上丝绸之路。(2分)(2)因素:新航路开辟后,全球性联系初步建立;世界市场雏形出现;墨西哥逐渐成为西班牙殖民地,白银被大量开采;明清时期,中国农耕经济发达,丝织业不断发展;明清海禁政策一度松弛。(4分,1点1分)影响:加强了亚美之间的联系;促进了欧洲的资本原始积累;推动了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和白银货币化;对美洲带来了不利影响。世界市场不断拓展;有利于世界近代化进程;(4分1点1分)